朕只想要GDP 第142節 作者:未知 本朝之前也曾經有過一個強大的朝代,一度馳騁海內,威震諸夷, 而?中原文?明的強盛,也不可避免的倒逼着遊牧民族進行?統一。 就在前朝天子以?帝皇之威鞭笞天下之後?,戎狄也出現了一位近乎於一代天驕的人物,也就是?戎狄口中的老?上單于,此人鐵腕整合了一團散沙的戎狄,使其?凝聚成一股力量,勢如雷霆般打了出去?。 而?在那之後?,戎狄幾乎年年寇邊,燒殺劫掠,本朝開國之初,便開始與之和親,厚贈金銀布帛,勵精圖治,休養生息,歷經數代帝王之後?來到?今上天子這一代,終於五出大漠,一雪前恥。 可那畢竟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 老?上單于死了,他?的長子繼位,就是?如今的大單于,但像是?老?上單于那樣的ssr哪裏是?那麼容易開出來的,大單于只能說是?不蠢,但一定沒老?上單于那麼精明強悍。 漸漸的,昔日鐵拳一般的戎狄六部,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分化的跡象。 而?大單于之死,顯然便是?這種分化所導致的結果,雖然天子必然在其?中發揮了什麼作用——大單于死的這麼恰到?好處,要說純粹是?湊巧,那就真是?在糊弄鬼了。 謝殊靜靜聽着那老?者闡述,心頭?逐漸涌現出一股興奮來,身體甚至於也不由自主?的開始顫抖。 如果真是?真的,此時戎狄各方混戰,羣龍無主?,那之於本朝,簡直是?再好不過的一個時機了! 只是?現在這當頭?,他?還要負責送親,如今大單于死了,這所謂的和親,也該作罷了吧? 謝殊下意識去?看外甥,劉徹卻沒有看他?。 他?搶在內衛副統領說話之間,催馬來到?停歇之處的高地?,揚聲道:“將士們,就在剛纔,我從逃離龍城的人口中得知了一個消息,不久之前,大單于被殺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 周圍所有因斥候與草原來人而?產生的議論聲,在這一瞬間,統統消失無蹤,所有人的眼睛,都不約而?同的投到?了身在高處的定安公主?身上。 “戎狄與本朝,素來是?兄弟之邦,如今下三?部的人已經殺入龍城,發動叛亂,身爲?姻親友邦,我們怎麼能隔岸觀火,置若罔聞?!” 說完,劉徹解開發簪,用匕首割掉一縷頭?發,交予一側的侍女收起:“我乃是?高祖皇帝之後?、當今天子之女,國朝的公主?,可與此同時,我也是?大單于的閼氏、戎狄的國母!如今我的丈夫因爲?陰謀被殺,我出身中原禮教之邦,雖然不能遵從戎狄習俗改嫁給大單于的兒?子,但是?卻也要盡妻子的本分,爲?他?復仇雪恨!” “將士們,”他?震聲道:“請以?謝將軍爲?首,唐將軍爲?輔,即刻奔赴北關十六城,再以?十六城爲?跳板北上——那是?大單于在國書之上承諾要給予我的城池,我接受了他?的聘禮,便是?他?的妻子,又?怎麼能不爲?他?做些什麼?!” 謝殊沒想到?外甥會主?動同將士們喊話,更沒想到?的是?,他?竟然會說出這麼一席話! 大單于主?動發了國書於本朝,道是?原配妻子病故,希望以?北關十六城爲?聘禮,迎娶國朝的公主?爲?新的閼氏。 天子接到?國書之後?答允了他?的求親,遣嫡親的孫女和親塞外——走到?這一步,誰敢說親事未成? 既然公主?已經帶着嫁妝和隨從離開了京師,那她此時便已經是?大單于的閼氏了,索要大單于在國書之中贈與她的十六座城市,又?有什麼不妥? 而?佔據了十六城之後?,若確定龍城動盪,本朝便可假借大單于閼氏的命令出兵平叛,替大單于復仇,若是?龍城無恙,風波已定,那就見好就收,把這十六城揣兜裏回?去?交差! 更妙的是?大單于死了,公主?成了名義上的寡婦,這樁和親也就到?此爲?止了! 如此一來,國朝進可攻、退可守,無論此後?事態如何,都是?穩穩的立於不敗之地?了! 謝殊向來知道這個外甥聰明,但是?如何也料不到?他?腦子竟轉的如此之快,正?暗覺稱奇,卻又?聽外甥吩咐左右。 “去?取了祖父陪嫁我的美酒,分與衆將士品嚐!” 左右卻有些遲疑:“公主?,隨行?士卒人數衆多,只怕酒水不夠……” 劉徹當機立斷:“那就將酒水盡數傾倒於大河之中,我與衆將士共飲!” 左右領命而?去?,數十壇精釀美酒被拔掉塞子,酒香霎時間隨風飄出,繼而?又?將其?盡數倒入大河之中。 劉徹並不曾取用酒樽,摘掉面紗,掬水一捧飲下:“定安雖爲?女兒?,不得征戰沙場,卻也有滿腔豪情,願與諸君共患難,大軍一日不曾得勝而?返,我一日不離此地?,若違此言,天地?之所不容!” 又?斂衣向他?們鄭重行?禮:“定安在此預祝諸君此前一帆風順,馬到?功成!” 衆將士爲?之涕下,鞠水飲下,聲震四方:“爲?公主?死,無恨!” 第91章 衆將士以謝殊爲首, 唐佐爲輔,點齊人馬之後?,揚鞭北上。 劉徹立在原地, 目送那滾滾煙塵消失在視線中後?,旋即便有條不紊的下達命令:“戰亂將起,此處前不着村後?不着店, 不要在此停留,即刻收拾行裝,退回到北寧城去。” “楊先生, ”他又同那內衛副統領道:“還請馬上遣人返京報信,將此番變故告知京城天子。” 對方領命應下:“是。” 又感慨道:“當年臣奉命前去教導公主時,公主尚且年幼,連王府中那從杜鵑花高都沒有, 現在卻已經是能夠主持大局的人了啊, 若陛下知道,定然也會欣慰的……” “先生記錯了吧。” 劉徹瞥了他一眼, 說:“傳言中杜鵑花色鮮紅,乃是杜鵑鳥啼血而成,父王在時, 深以此爲不祥之兆,東宮中不蓄杜鵑花,後?來母親帶着我們出府另住, 見有杜鵑, 便下令將其盡數剷除掉了。” 他一邊說着,一邊叫宮人攙扶着登上車駕, 信手?掀開?車簾,不慌不忙, 反客爲主道:“怎麼,先生是覺得我被什麼精怪迷了心竅,還是疑心我這個公主是他人假冒?” 內衛副統領被他戳破心中所想,臉上不由得顯露出幾分訕訕:“臣不敢,公主恕罪。” 劉徹便笑道:“楊先生何?罪之有?你也是擔心出事,故而如此爲之罷了,小心謹慎並沒有什麼過錯。” 又面露唏噓:“當年先生到王府教導我的時候,我不過是垂髫小兒,您離開?的時候,我也不過十歲罷了。此後?又過了幾年,也難怪您覺得有些陌生了,便是我,也有些恍惚了呢。” 說着,他問侍奉在外的宮人:“從前在府裏喫慣的茶餅還有沒有?” 宮人道:“有的。” 劉徹便吩咐說:“送一些給楊先生吧。” 再轉向內衛副統領時,便溫和道:“記得當初在府上,先生是很喜歡這茶餅的味道的。” 內衛副統領疑心盡消,趕忙躬身謝過。 劉徹笑着放下車簾:“何?必這樣?客氣?。” 李元達在空間?裏邊吹了聲口哨:“牛還是彘兒牛啊,看人家?這心理素質……” 朱元璋附和道:“誰說不是呢,人家?不僅不慌,還敢當場點破。” 李世民?也道:“不止呢,人家?還直接反問回去了。” 嬴政靜默了幾瞬,默默說了句:“有點東西。” 劉徹順勢往靠枕上一歪,輕鬆道:“我有什麼好?怕的?他也只是懷疑,並不是十拿九穩。再說,就算他懷疑,又能如何??他還能在我剛動?員完人之後?下令把我拿下,還是他敢讓人扒我的衣服?” “公主換了人,一路上貼身侍從們沒發現,叫他發現了?” “公主換了人,公主的舅舅不知道,叫他知道了?” “我姿態如此自?然,不露怯色,他的疑心足夠打消十之七八了。” 李世民?下意?識的追問:“那剩下的十之二三呢?” 劉徹思忖了幾秒鐘,說:“可能會找個熟悉穎孃的女官過來?不過咱也不怕啊,這一來一回的功夫,穎娘也該回來了,公主本主在這兒,誰敢說公主是假的?到時候我沒事,他只怕是沒事找事了。” 李世民?:6啊彘兒。 …… 送嫁的隊伍離開?沒多久,卻忽然折返,戍守北寧城的守將難免驚疑,匆忙下令打開?城門迎接,一邊遣人去給刺史送信,自?己?也往公主車駕前去勘察情況。 先前龐大的車隊途徑此處之時,因定安公主身份貴重,刺史專程將刺史府騰出,請公主及一干親信侍從入住,此次再行折返,當然還是住在原處。 刺史此時正在前衙理事,趕過來也不過是片刻功夫罷了,最高行政長官到來之前,劉徹渾然沒有開?口之意?,只是吩咐同行的女官:“清點財物,分門別類,細細的列成冊子,以備賞賜之用。” 待到門外侍從來稟,道是刺史並本地諸多要員皆已經等候在外,這才下令請衆人入內敘話?。 三言兩語將事情解釋清楚,劉徹甚至於沒有給刺史反應的時間?,便自?顧自?下令定論:“龍城出了變故,誰也不知道戰火會不會燒到北寧城來,即日起,此地進入戰時狀態,刺史——” 刺史忙應一聲:“臣在。” 劉徹吩咐道:“謝將軍不在此處,便以他的副將暫領城中軍事,你仿照前例,徵發民?夫,督辦糧草之事!” 刺史下意?識的應了聲:“是!” 再一想不對啊——我是刺史,是本地的最高行政長官啊! 就算你是公主,也沒理由吩咐我做這些的! 刺史嘴脣動?了動?,有心想說一句,奈何?劉徹這會兒壓根就沒看他,甚至於連餘光都沒給他,正有條不紊的給其餘人發號施令。 刺史心想那我就等等,等你說完了我再說。 在旁邊憋着聽了半天,倒把自?己?心裏邊那股鬱氣?給聽沒了。 該說不說,這位公主處事之老辣、手?腕之高超,不像是養在深閨之中的宗室女,倒像是在政壇裏歷練過幾十年的老油條,一口氣?安排了那麼多下去,居然硬是沒叫他聽出什麼破綻! 既然如此,還有什麼好?說的? 聽令而行也便是了。 衆人都領了差事,離開?公主駕前之後?,不免要再去尋人打探今日送親的隊伍出塞之後?究竟發生了些什麼,也是到此時,才知道定安公主在軍前是如何?慷慨大義,其臨機應變又是何?等的機敏! 刺史不由得爲定安公主說的那番話?而叫好?,欽佩之情油然而生。 作爲和親公主,進可以大單于閼氏的身份干涉戎狄內政,打着替夫報仇的旗號殺入龍城,退也可以本朝公主的身份鎮壓北州十六城——這可是大單于自?己?在國?書上所說要贈送給公主的聘禮,公主自?行執掌,有什麼過錯? 北州十六城懸在塞外,向南的第一關便是北寧城,如此一來,也難怪公主初到此處便接過大權,發號施令了,那十六城與北寧城,本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嘛! 刺史不曾多想,自?去差遣屬官們理事,而武官們皆出自?謝殊麾下,面對這位身份碾壓衆人、且又是謝殊嫡親外甥女的公主,自?然馬首是瞻,更別說公主並無亂命,條條件件都有條理,他們有什麼理由不去聽從? 一干文臣武將各去忙碌,劉徹更不曾清閒,先往司戶參軍處去調查北寧城所轄人口、耕地乃至於耕牛牲畜數目,然後?又詳查近年來軍隊折損數量,問及對於死傷者?的撫卹是否落到實?處。 接待她的官員有些無奈:“謝將軍已經盡力了,但人力終究有所未逮,朝廷送來的錢款就那些……” 劉徹馬上吩咐同行的屬官:“用我的嫁妝,把這筆錢補上!” 屬官應聲:“是。”又急匆匆離開?去辦此事。 那官員先是一喜,既而又連聲推辭:“使不得,使不得!那是天子給您的嫁妝,公主本爲和親出塞,已經足以對黎庶了,怎麼能……” 劉徹正色道:“我本就是爲黎庶而出塞,既然如此,這筆錢又爲何?不能用在黎庶身上?” 那官員聽得怔住,繼而淚溼眼眶,起身鄭重向他行大禮:“臣代北寧城軍民?,謝過公主了!” 劉徹微微一笑,溫和道:“若無北寧城拒敵於外,我又如何?會有此前十餘年的安寧?何?須言謝!” 離開?此處官署之後?,他又發揮劉氏天子的本能開?始走訪民?情,期間?刺史因爲北方遲遲沒有消息傳來,一直力勸定安公主南歸,劉徹始終推拒,再見城中因爲戰時戒嚴而隱約生出了惶恐之情,便下令張貼告示,加蓋自?己?的印鑑。 北方一日不寧,定安絕不南歸,誓與北關將士共存亡! 要知道,那可是公主,是天子的孫女啊! 能夠爲了安定社稷而出塞和親,已經很難得了,而恰逢此時大單于暴死,和親就此結束,她其實?完全可以選擇回京,繼續從前的榮華富貴,但是她沒有! 生活在北境的人久不踏足京師富貴繁華之地,天子之於他們,早就成了一個遙遠又尊貴的符號,但是定安公主的到來,忽然間?就讓京師變得真實?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