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只想要GDP 第202節 作者:未知 王侍郎倒也沒有遮掩,只是同樣如先前驛館中那中年?婦人?一般避而不受:“我也只是穿針引線罷了,哪裏敢說是對鄔娘子有恩呢。” 他說:“當初李將軍接回的那些蒙難女眷之中,也有我的故舊,因?此雖然李將軍與鄔娘子不曾廣而宣之,我也知曉此事,甚爲感佩。不然又怎麼會在城亂之夜來向鄔娘子求救?來此之前,我也是再三斟酌過的。” “別人?指點迷津的恩情,根源還是因?爲鄔娘子當初種下的善因?,救下鄔娘子的不是別人?,正是當日的鄔娘子自己啊!” 鄔翠翠聽得怔然,繼而熱淚盈於?眼睫。 …… 鄔二郎從城中飛馬過來,見莊園裏渾然沒有主人?將行的準備,心下已?經起了幾?分不祥之感:“翠翠,怎麼……” 鄔翠翠屏退侍從,認真道:“哥哥,我是糊塗了一輩子的人?,前前後後不知道拖累了多少人?,這一回,我不想再拖累你了。” 她?說:“我與李天榮有過一段孽緣,如今隨從你同往順州避難,怕也尷尬,這是其一;我憂慮自己犯蠢,再次拖累家人?,這是其二;我不甘心就此離開陪都,這是其三!” 鄔翠翠的神情隨之變得堅定起來,緊握住自己衣袖,眼眸裏恨意滔天:“阿爹跟哥哥死了,阿孃死了,還有二嫂……那對父子前前後後害死了我們那麼多家人?,如今我們卻要?灰溜溜的逃走?,去別處苟且偷生,天下間哪有這樣的道理?我不甘心!” 鄔二郎皺眉道:“不甘心又能如何?難道我心裏便?不恨嗎?可是勢不如人?……” “機會不是等來的,是爭取來的!” 鄔翠翠斷然道:“我不會走?的,哥哥,你帶着幾?個孩子,叫那三千騎兵護送,往順城去吧,莊園內的僕婢們我都已?經問過,願意與你同行的,也一道去。至於?我——你就當我死了,不必再管!” 她?拔出匕首,斬斷了自己的一截衣袖擲於?地上,又一次道:“就當我死了吧,以後不要?再管我了!若我有一日大仇得報,必然前去尋你,如若不然,我們再也沒有見面?的必要?了!” “九公主在太上皇處,兩個孩子必然無?恙,你往魏王處去,不要?參與軍政之事,想來祖上餘蔭也能庇護你們活命。鄔家血脈不絕,這就是你最大的孝道了,至於?我——也有我的路要?走?!” “不過是賤命一條,有什麼拋不下的?!” 鄔二郎第一次在妹妹臉上見到如此堅決冷厲的神情。 他也的確感知到了她?的決心。 “翠翠,你,多加保重。” 鄔翠翠糾正他道:“你應該說,願我有功成之日。” …… 鄔二郎帶着幾?個孩子,並鄔家的一干扈從僕婢,在那三千騎兵的護送之下,踏上了前往順州的道路。 早在與李世民?和李嶠分別之初,他便?遣人?往順城送信。 李天榮饒是愁腸百結,卻也知曉鄔家這個簪纓世家的投奔對於?自己而言意味着什麼,自然沒有不應之理。 他答允派人?前去接應鄔家人?。 鄔翠翠站在樓臺之上,極目遠眺,眼見着那浩浩蕩蕩的隊伍消失在視線之中,久久無?言。 王侍郎在側,輕聲問:“真的不走?嗎?鄔娘子現在後悔,還來得及。” 鄔翠翠反問道:“先生怎麼不肯與之同行?” 王侍郎道:“因?爲我與令兄並非同路人?啊。” 鄔翠翠爲之側目。 王侍郎說:“跟令兄的選擇不同,我倒是很想見一見那位名震海內的李長史呢。” 鄔翠翠微覺詫異:“我以爲,先生會想留在此地,匡扶社稷……” 王侍郎道:“這樣一座搖搖欲墜,被蛀得半空的樓閣,就讓它痛痛快快的爛了吧。” 鄔翠翠奇怪道:“先前先生好像還不是這般想法?” 王侍郎道:“因?爲那時候,我還不知道這位李長史是如斯人?物啊!” 鄔翠翠問他:“您也要?離開了嗎?” “不,”王侍郎眸光幽深,低聲道:“還要?再等等。” …… 王侍郎沒有選擇跟隨鄔二郎一併去投魏王,但?是這顯然並不能讓天家那對父子覺得欣慰。 因?爲王侍郎出身寒門,祖上最高?也只做到一州刺史,且還是幾?代之前的事情了,他的父親其實?只是一個下州里微不足道的縣丞…… 但?是鄔家不一樣! 鄔家的先祖乃是開國功臣,跟隨太祖皇帝多年?,得封郡公,此後又降爲國公,鐘鳴鼎食,世代簪纓,幾?乎可以說是宗室之下,本朝第一名門了! 如若不然,鄔家的兒子怎麼可能娶到貴妃之女,女兒又能風風光光的嫁給天太上皇嫡親的侄子?! 現在,這樣一個海內名門、天下士族冠首的門第,卻舉家投奔魏王去了! 這豈不是公然向天下宣佈,天子無?德,品性不彰,不足以承宗廟嗎?! 最要?命的是,他投奔的魏王,是太上皇嫡親的胞弟,天家父子之外,當今天下勢力最大的宗室啊! 太上皇與天子寧肯讓鄔家投遞叛國,倒向叛軍,也不願讓鄔家去投魏王,因?爲這兩者之間的政治意義完全不同! 叛軍只是動搖了天家的統治,但?如今局勢正在轉好,但?一旦讓魏王得勢——天家父子只怕瞬間就成了笑?話! 鄔家的離去讓天家聲威大受打擊,更致命的是,這不僅僅是一個世家的態度。 當日陪都夜亂,人?心惶惶,天子爲與太上皇爭權而枉顧政治道德,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對陪都官民?舉起了屠刀,此舉極大的動搖了陪都內諸多高?門的人?心,也讓他們的政治傾向隨之變得搖擺起來。 比起說翻臉就翻臉,毫無?規則意識的天家父子來說,向來以禮賢下士聞名天下的魏王,看起來可要?和藹太多太多了…… 一個是已?經暴過雷、讓他們輸得血本無?歸的理財產品,而另一個看起來局勢一片大好、穩步上升,換誰都會忍不住想要?踹開前一個,試試第二個的吧…… 更別說榜一大哥都連夜跑路了,他們還留在這兒幹什麼? 故而在得知鄔二郎帶人?離開之後,又有幾?家人?坐不住,匆忙跟了過去。 家裏人?起初還有些不安:“就這麼走?了?這麼大一個攤子,哪裏是這麼容易就能收拾完的啊……” 家主卻是當機立斷:“撿輕便?的帶走?,笨重的統統丟掉!現在快馬去追,還能追上鄔家的隊伍,一路安全無?恙,再晚,只怕就來不及了!” “至於?家業——鄔家之外,我們頭一個過去,千金買馬骨,魏王又豈會虧待我們?!” 等天子跟太上皇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有數個人?家相攜離城,而官員的出走?甚至引得城中百姓驚懼,不乏有人?有感於?當日陪都夜亂,帶上家小緊隨其後,離開了此地。 太上皇與天子再也顧不上父子內耗了——因?爲這的確已?經動搖了他們的統治根基! 官員百姓相繼棄天子而去,這簡直是教科書版的亡國之君模板啊! 可是該怎麼辦? 派人?去追? 鄔家尚有三千騎兵扈從,且順城方向隨時有可能派出增援,此時局面?還處在暫時可控的程度,若是真的激化?成了刀兵相見,那隻怕真就是一發不可收拾了! 關閉城門,禁止官民?外出? 豈不是立時便?會引得城內恐慌?! 天子終於?還是不能繼續縮在龜殼裏了,跟太上皇聯手穩定局面?。 天子下罪己詔向天下臣民?認罪,痛陳己過——當然是修飾過的那種,我是白蓮花,被奸臣騙了如此云云。 太上皇也一改先前隱於?幕後的策略,主動以垂垂老矣、臥病在牀,即將不久於?人?世的形象出現在衆人?面?前,繼而舊話重提,傳召魏王往陪都前來面?君…… 與此同時,調遣重兵面?東紮寨,若事有變,一日急行軍便?可奔赴順州。 戰事一觸即發。 …… 而那邊廂,踏上了歸途的李世民?則是一路走?走?停停,調和德州舊人?與李嶠部下,磨礪麾下士卒的同時,間歇中還清繳了幾?處劫掠百姓的山寨。 幾?乎是卡着點來到了魏王嫡系部隊的控制範圍。 望着幾?乎能隱隱看出輪廓的慶州城,李世民?不由嘆息:“麻煩來了啊,少不得要?低三下四,忍氣吞聲了……” 先前他率領麾下五千精銳西進?,日夜兼程趕往順州,魏王一方難道絲毫不知? 只不過是他走?得太急,魏王沒來得及把人?叫住,且又思忖着魏王世子同樣陳兵於?北,這纔沒有大的動作罷了。 這會兒折返回來,要?是再想個沒事兒人?似的打魏王眼皮子底下過去,還一言不發,只怕就沒那麼容易了。 這時候李世民?的編制還掛在魏王名下呢——自己麾下的將領一聲不吭就點了五千精兵去救下太上皇的愛將,完事兒還把人?給帶回來了,這麼一整套動作搞完,魏王要?是還能全程裝死,那他趁早洗洗睡吧,還做什麼君臨天下的美夢呢! 如是待到李世民?再度回到魏王勢力掌控範圍之內後,甚至於?還沒有臨近慶州,便?率先見到了魏王派去接應他的人?。 “李長史一路辛苦,下官奉王爺令在此恭迎——這位便?是名震海內的李嶠李將軍吧?果真是儀表堂堂、英姿勃發,怪道說聞名不如見面?啊!” 來的是個中年?文官,笑?容和煦,語氣舒緩:“王爺在慶州備了薄酒,請二位前去共飲,不知道二位能否給下官這個顏面?,隨從前往啊?” 李嶠轉頭去看李世民?,李世民?皺起眉頭:“王爺美意,在下心領了,只是這一路舟車勞頓、餐風露宿,實?在辛苦,還是想先往德州去歇息幾?日纔好……” 那中年?文官神色微變,臉上笑?意隨之斂起。 他語氣變得生硬起來:“李長史的意思,是不想給下官這個顏面?了?” 李世民?低三下四道:“不錯,正是這個意思。” 中年?文官聽罷冷笑?一聲,眼底寒光閃爍:“難道李長史自覺翅膀硬了,連王爺也使喚不動你了嗎?!” 李世民?兩手插腰,忍氣吞聲道:“不錯,爺就是這個意思!” 第139章 來此?之前?, 這中年文官便知道自己擔的是什麼差事,當魏王在上首高坐之上發問,道是“孰人可?擔此?重任”的時候, 他毫不猶豫的毛遂自薦了。 因爲在他看來,這只是個看似蘊含風險,實則毫無風險的任務。 李長生敢不來嗎? 他是有些勢力, 也的確有些帶兵打仗的天賦,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想?憑藉眼?下這點家?底兒跟魏王掰腕子? 他還差得遠呢! 不說?別的, 整個德州,再把李嶠麾下的那些將士累加在一起?,也不過十幾萬人,而魏王可?是擁兵四十萬啊! 整整幾倍的兵力懸殊。 他李長生憑什麼敢違背魏王之意? 中年文官自信此?去有驚無險。 可?是此?時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