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崇禎的抉擇! 作者:未知 “我靠!”正在負責保衛的一衆護衛們,就是嚇了一跳,雖然最近的退田還民工作做的紅紅火火,可是相應的大人也得罪了很多人,所以他們平時都是非常小心的,可是現在這是怎麼回事? (這裏是前院,雖然不至於影響到楊山蘆的安全,卻是表明危險已經都浮出水面) 而等到一衆親衛撿起了這張小紙條,檢查過後就交給了楊山蘆……因爲上面寫明瞭特使大人親啓。 而等到楊山蘆看過這個不同尋常的送信方式之後,卻是眉頭緊皺的……我靠,人無傷虎心,虎有傷人意啊!而且楊山蘆對這張紙條上面所說的內容,那是非常相信的,因爲那位晉王絕對有這個動機! 不過爲了確保萬一,楊山蘆還是對送進來的親衛說道:“去想想辦法,和這送來紙條的人聯絡一下,我要當面問問清楚!” “楊哥,這個不妥當吧。”一旁侍立的劉大棒槌就是連忙說道:“這人信上都說了(三兄弟沒有全部暴露身份,只說了一人),是拿了懸賞前來刺殺於你,所以也不是什麼好來路,這要是當面召見的話……” “無妨——”楊山蘆卻是擺擺手道:“此人既然能送進來小紙條,就已經說明了他的立場,所以召見一下還是沒有關係的。” 看見楊山蘆堅持,劉大棒槌也就只能領命下去了,然後沒一會兒,經過一番聯絡後,就把其中的老三給帶了進來(當然事先已經經過嚴密的搜身,確保沒有攜帶任何武器之類的)。 而等到楊山蘆當面問過之後,再根據他提供的一些細節,那已經是確信無疑了……下這個毒手的,就是晉王府無疑了。 於是接下來再對這個老三表示感謝之後,面對這一突發情況,楊山蘆就召集手下衆人,就像胡元謀(經過一番試用後也已經是心腹了),還有左懋第,孫昌明什麼的,大家一起來集思廣益,說說該怎麼辦? 然後等到這些人來到,得知這一情況後,都是非常氣憤的……這實在是無法無天啊!甚至都觸犯到了根本的底線! (因爲一般來說,大明朝有這麼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就拿常見的黨爭來說(例如之前的楊嗣昌和東林黨人之爭),雙方鬥爭的時候可以各出奇招,但底線就是一方下臺致仕爲止,不會弄出人命的,可是現在呢?) 於是就在這個其中,楊山蘆最鐵桿的心腹孫昌明(也是他的母舅),就是當場提出了一個建議……既然你不仁,那就許我不義! 反正在前些日子,左懋第還有錦衣衛的密奏一起送到京城之後,崇禎皇帝已經下令,把這位晉王押解到京城,交由宗人府問罪的(專管皇族事務的衙門),所以乾脆就趁着這個機會,在半路上把他咔嚓掉就得了,一勞永逸! 對於這個建議,其他幾人雖然沒有表態,可也大多采取了默許的態度,因爲他們都明白,按照大明皇室的尿性,如果是普通人幹了這種刺殺特使的事情,那當然只有掉腦袋的下場,可是放在這種龍子龍孫身上就不同了(誰叫他們出身好呢?)。 估計最嚴重的處罰也不過是終身囚禁,在宗人府的高牆內度過餘生罷了,可問題是以後的事情誰知道,萬一以後再被放了出來呢?所以與其留着這種禍害,還不如給他咔嚓一刀來得乾淨! 而面對這個建議,楊山蘆考慮之後,卻只採納了一半……那就是原本他還不想做得這麼絕的,可是既然對方已經突破底線,都派人要他的命了,那他也沒必要再留後手,讓這位晉王留在世間了,只是方式需要改變一下。 他不能出手殺了這位晉王,但是可以交給崇禎來做,也就是說,他正好可以藉此機會,看看崇禎對他的態度!或者說他在崇禎心目中的地位! 當然在這之前,他必須要把事情的原委說清楚,也就是之後楊山蘆會派人,把晉王刺殺他的人證物證,統統送往京城,然後就可以正式向崇禎訴苦……臣很委屈!臣爲朝廷辦事,爲皇上你辦事!(因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治理山西也就是在爲崇禎辦事) 結果卻弄的有人要來刺殺我!甚至更令人寒心的是,還是你們老朱家的人要來刺殺我!忠心耿耿卻換來這樣的報答……實在是令人心寒啊!所以該怎麼處置他,你自己看着辦! 而對於楊山蘆的這個決定,在座的有些人還不太明白,不過像胡元謀這樣的聰明人,已經完全聽懂了,包括其中隱藏的深層含義也全部明白了(有些話不方便放上臺面明說),所以他就是當場表態,支持楊山蘆的這一決定! 而接下來在場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仔細琢磨一番後,都是明白了其中的隱藏含義(至少能夠隱約摸到那麼一絲脈絡),然後也全部通過的(這個其中只有左懋第沒有表態,但是也沒有表示反對,類似於後世的棄權)。 而這也是很明顯的……其實這就是一招楊山蘆的試探!因爲說白了,現在楊山蘆敢於冒着天下之大不韙,毅然治理山西(也就是屬於‘自找苦喫’的那種),包括爲了消滅韃虜,都不顧猜忌練出一支龐大的軍隊,靠的就是崇禎的信任,或者說在他心中無以倫比的地位! 可如果在這樣區區一件小事上,崇禎都不能擺正天平,還是包庇他這位皇親的話,那麼楊山蘆就需要好好考慮一下,這種單方面的效忠還有沒有必要了! 或者換句話說,楊山蘆也不是聖人,他都爲了大明江山這樣鞠躬盡瘁了,崇禎皇帝還是包庇他那位皇叔的話,那麼楊山蘆就真的需要好好考慮一下了……以後的路該怎麼走? 難道他非得擁護這個朝廷麼?難道他就不能自己弄個皇帝噹噹?非得受這個鳥氣?置人於麾下?(更關鍵的是這還可以看出以後有狡兔死,走狗烹的風險)。 雖然楊山蘆一直覺得,當皇帝是件很累人的事情(本來楊山蘆對於之後功名成就後的定位,已經有了一個非常精妙的打算,畢竟在這種法制還不健全的封建朝代,既要做到拯救中華,又要做到不會引起崇禎猜忌,雙方可以相安無事,那真的是需要考驗智商的事情。 當然楊山蘆在二年前,就已經做好了打算,畢竟這個事情關係到自己的小命,不可掉以輕心的,而且還是非常妙的那種,到時候即可以享受皇帝的待遇,還沒有皇帝的種種勞累,什麼天不亮就要上朝,不上朝就被罵爲昏君,每天都有看不完的奏摺之類的)。 可是如果崇禎真的只有這麼一點氣量的話,通過這件事情試探出了他的真實內心,那麼他說不定真的需要考慮一下原定的政策了…… 於是就這樣,大家心照不宣的形成統一意見以後,就開始行動起來。 三天後,那位倒黴的執行者,也就是那個王府的儀衛正(護衛統領),就被三兄弟給抓住了(之前的執行者,那個王府左長吏已經被劉大棒槌打的臥牀不起,所以不能繼續執行了) 然後這個新換上來的儀衛正,在再次去青樓嫖娼的時候,憑着他身上獨有的味道,被三兄弟外加情報司的人,給悄悄抓獲了,然後一番嚴刑拷打之後,就只能全部招供,並簽字畫押的。 這樣人證物證俱獲之後,楊山蘆當即派人快馬加鞭,把這一鐵證給送往京城,而接下來,他就要看看,崇禎到底會怎麼辦了? ****** 京城,皇宮。 此時已經是晚飯時分,可是崇禎皇帝依然在埋頭御案,處理批閱不完的奏摺的,並且現在他最牽掛的,就是山西的治理問題……畢竟治理山西投入了楊山蘆全部的精力,可是不也同樣牽掛着他的心嗎? (這就是一塊非常重要的試驗田,甚至可以決定大明未來的政策走向) 所以與之相對應的,山西的錦衣衛系統,由原來的每一個月發一份密報,改成每十天發一次,包括左懋第那邊也是如此,反正崇禎皇帝對於山西的事情,那是提到了最爲關心的高度。 不過令他愉悅的是……最近送來的都是好消息,就好像錦衣衛在最近一次的密報上,就清清楚楚的寫着,山西現在的形勢已經有了明顯改善,那些貧苦的百姓,幾乎家家戶戶都分到了田地,路上再也看不到流民了……因爲大家都能領到救濟糧,並且在屬於自己的田地裏,忙着耕作的。 甚至這樣難得一見的景象,都讓這位錦衣衛副千戶(山西境內的錦衣衛最高頭目)都大膽做出預言的,只要繼續保持這種態勢,等到來年夏收的時候,百姓們打下了糧食,又不用交那種嚇死人的租子(因爲土地都是自己的嘛,還需要再交租子嗎?),那就真的能夠做到豐衣足食了呀! 包括左懋第的密報,也是同樣如此,並且他身爲山西副使,一直跟在楊山蘆身邊,呈上來的奏報就更加詳細了,什麼鬥貪官,鬥王爺,進而纔可以順利的退田還民,他都是說的清清楚楚。 而且左懋第的屁股都不用歪的,說的也全都是楊山蘆的好話,而總結起來一句話就是——貪官哭,百姓笑,山西的形勢大大滴好! 然後崇禎皇帝看完這些密報之後,心情那是非常的愉悅啊!甚至他自己都覺得需要表揚一下自己的……當初果然沒有看錯楊山蘆啊,如果沒有當初的慧眼識才,現在又哪裏有如此令人振奮的景象呢? 當然在歡喜之餘,崇禎還是稍稍有些愧疚的(這也是他的性格使然),還記得楊山蘆開始治理山西之後,雖然一開始他就對楊山蘆做出過種種保證,可是在面對鋪天蓋地彈劾他的奏摺時,他還是有些動搖的(所謂的三人成虎嘛,當然幸好他挺了過來)不然的話,又哪裏有如今這大好的局面呢? 包括這個時候,平時一直侍奉在他左右,形影不離的心腹太監王承恩,此刻卻是反常的從乾清宮外飛奔而來,甚至那個興奮的聲音,隔着門外就能聽見了:“皇上,大喜呀,大喜!市舶司的分紅送來了!” “什麼!”崇禎皇帝一聽之後,同樣是興奮的兩眼發亮,騰地一下從御案後站起來的……楊山蘆當初的承諾,已經做到了呀! 當然崇禎並不知道的是,隨後楊山蘆派人送來的某人的罪證,也已經快要到達了!而他就要做出,一個相當艱難的抉擇! ps 鞠躬感謝老友zz681027的打賞!爲了這種支持,本馬入夜了還在碼字啊……另外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最近狀態不錯(應該是大家的熱情支持,動力十足的緣故) 所以現在更新能跟上了,可以恢復之前的每天早上七點半的準時更新,併爲之前的更新不規律,向大家致歉,當然,以後應該不會了,呵呵。並且再囉嗦一句,白馬的人品還是很好的,過年都不會斷更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