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繼續抉擇! 作者:未知 於是等到王承恩剛剛跑了進來,崇禎已經迫不及待地問道:“第一季度的分紅都已經送來了?那有沒有50萬兩?” “哈哈皇上,確實已經送來了!而且雖然沒有50萬兩,可是也有足足45萬兩的!”王承恩就是興奮無比的說道。 而崇禎聽了都是興奮的直轉圈了:“太好了!”要知道當初他和楊山蘆約定的,是一年200萬兩,也就是摺合下來一個季度分紅50萬兩。 可是他也知道,所謂萬事開頭難,市舶司纔剛剛開始運營,所以這第一個季度能有個三四十萬兩的分紅,就算是很不錯了,可是現在呢?自己果然是慧眼識人啊! “走,看看去。”崇禎那是興奮的連晚飯都顧不得吃了,催着王承恩就往內庫趕!當然也難怪他如此……要知道崇禎也是生不逢時,自從他登基當上皇帝以來,內庫幾乎一直都是空的,至於最近這些年來,更是乾淨的都可以跑老鼠了(原來抄了魏忠賢的家後,還撈到了一點錢)。 所以現在好不容易送來了這麼多銀子(還都是他的私房錢),他當然要前去看一看了! 而等到這君臣二人來到了位於宮中的內庫,看着那些太監,搬進來了一個又一個沉重的大木箱,而裏面裝的還都是一錠一錠,碼的整整齊齊的銀元寶時(就是那種50兩一錠的細絲紋銀),崇禎心裏這個歡喜啊……甚至他都有種感覺,這是不是就是文能治國,武能安邦呢? 甚至崇禎都在心裏暗自感嘆,雖然他執掌的是一個亂世,可老天爺還是公平的呀……沒有賜給他一個戚少保,可是卻賜給他一個楊山蘆啊! 而王承恩呢,看見崇禎如此高興,他也是非常歡喜的……此次崇禎分到了45萬兩的紅利,他同樣也有二萬五千兩的分紅(這是楊山蘆承諾他的),而且按照他安排在市舶司的的那個心腹太監彙報,說是市舶司的形勢一片大好,往後的收益眼看着還要增長,所以這樣的前景…… “不過皇上,你還是快些去用膳吧,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喫餓得慌啊!”兩人美滋滋的看了一陣後,可是這麼多銀子一時也運不完呀,所以王承恩就是委婉的勸說道。 “嗯,用膳用膳!”崇禎聽了也是連連點頭,不過臨行之前,他還是交代了這些太監,務必做好入庫記錄之後,這才歡歡喜喜的離開的,甚至因爲心情實在是大好,在用膳的時候,崇禎都額外多喝了一碗小米粥的。 然後等到喫飽喝足之後,崇禎就是精神抖擻的準備繼續‘戰鬥’了,不過等到崇禎看了一眼御案上的那些奏摺,眼中卻是露出了一絲不屑之色…… 因爲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彈劾楊山蘆的,至於原因那也非常明顯,最近楊山蘆搞得這個退田還民的大動作,把n多權貴的飯碗都給敲掉了,還是那種旱澇保收的金飯碗!所以這些權貴們痛徹心扉之餘,能不一起瘋狂的向他開炮嗎? 不過現在的崇禎,已經對此具有了相當的抵抗力,所以等到他隨手拿起一本奏摺一看之後,就被他厭惡地丟到一旁,甚至鼻子裏還哼了一聲道:“又是老調重彈!” (當然崇禎說他們是老調重彈,還是有些冤枉他們的,因爲馬上就要到了丙辰外察之年!所謂的外察,就是專對京官的考察稱爲京察,對於京外官員的考察稱爲外察,一般每三年舉行一次。 並且這樣的考察還要“麗以八法”,所謂“八法”,就是考覈官吏的八項標準:一貪、二酷、三浮躁、四不及、五老、六病、七疲、八不謹。所以有這麼好的機會,這些權貴都是拼了命的抹黑楊山蘆啊…… 什麼一貪、(你抄了那麼多人的家,能不貪麼?)二酷、(你一上任就殺了那麼多官員,這不是酷吏又是什麼!)三浮躁、(你剛到山西腳跟還沒站穩,就搞出這麼多事情,這不是浮躁還是什麼!)反正各種各樣的髒水,都是拼命往他身上潑啊! 不過好在崇禎和這些文官‘鬥爭’了十幾年,也開始歷練出來了,所以對於這些渾話,那是完全不信啊) 不過這些奏摺的數量實在是不少,崇禎也懶得看了,所以他就是看了一眼侍立在一旁的王承恩道:“你個老貨也算是去過山西了,你倒是說說看,對於這些彈劾楊愛卿的奏摺,該怎麼處理啊?” 王承恩就是瞥了一眼那足足有五六十本的彈劾奏摺,然後小心的措辭道:“這個嘛太祖爺有明令,宦官不得干政,所以老奴不敢妄言,但是老奴有一點是知道的,那些彈劾他的文官自己沒本事治理好山西,然後也見不得別人的好啊!” (而王承恩說完之後,就是摸了摸藏在袖子裏的那張銀票,心道我這麼說,也算對得起小楊大人了吧?) “哈哈,你這個老貨還是有些見識的嘛——”而崇禎聽了就是欣然點頭,甚至覺得他說的那是一點沒錯的……這就是那些文官的本來面目啊! 就好比當初他剛剛登基的時候,在剷除了魏忠賢這個閹黨之後,那也是心懷壯志,想着依靠衆正盈朝,滿朝青紫(官袍的顏色),好好的治理這個天下,還天下以清平的。 可是結果呢,那些一個比一個吹得厲害的文官們,帶給他的卻是一次又一次失望! 哪怕他們平時吹的如何厲害,什麼半部論語治天下,書中自有安國策……一個個彷彿都是名相再世!丙吉重生似的! 可是現實問題是,在這些‘賢臣’們的治理下(崇禎當政之初幾乎全聽他們的,畢竟那會他還是一個十七歲的少年,而且崇禎屬於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見識有限,而且他一開始並不是當成皇位繼承人來培養的,是他的木匠哥哥慘死之後才輪到的他) 國家越來越殘破,民生越來越困難,當然這些他們是不會承認的,只是讓他一次又一次的下罪己詔!(我們怎麼會錯呢?這都是皇上你的過錯嘛!所以在原本的歷史中,崇禎被那些文官擺佈,都足足下了四次罪己詔!) 可是現在呢,崇禎卻不會上這個當了……他心道好不容易老天爺賜下了一個能臣,這些人又想逼着朕自斷臂膀嗎? 所以接下來,崇禎乾脆就不看這些奏摺了,而是像掃垃圾似的一揮手道:“留中留中!通通留中!” (所謂的留中,就是指大臣們在向朝廷送上奏摺後,一般有幾種處理辦法:同意的話就用硃筆加以批示或答覆,並抄送六部加以公佈,即“批答”;而如果皇帝覺得相關奏摺不合己意,又不方便處罰他們,那就可以扣留相關奏摺不予答覆,即“留中不發”,我根本不回覆你) 而王承恩一聽是留中,那是正中下懷啊,連忙就是叫來站在門口的小太監,把這些奏摺通通給抱了下去,甚至他的心裏還暗暗竊喜呢,這比起之前崇禎的態度那是進一步明確了呀……以前不管怎麼說還會看一下,這次乾脆連看都不看了呀!哈哈! 倒是在御案上的奏摺中,也有不少是表彰楊山蘆的(屬於楊嗣昌那一派系的,或者新近拉攏來的,現在也是一股很強大的力量了)。 對於這些奏摺崇禎還是很有興趣的,就是挑了幾本有滋有味的看了起來,並且有的還能帶給他啓發的……果然是人多了看問題就全面啊,他們提到的楊愛卿的這些優點,我怎麼就沒發現呢?呵呵。 然後這樣處理完了這些公務之後,崇禎的心情還是很不錯的,不過這會他就想起了一件事情,看向身邊的王承恩道:“對了,押送晉王的囚車快要進京了吧?” 而在得到王承恩肯定的回答後,崇禎就是滿意的點點頭,而他之所以如此重視,那也是有原因的,要知道他之前一直貓在紫禁城裏,所以對於外面的這些皇親國戚們,做的事情也不太清楚(就算他想知道都不行,很多錦衣衛迫於王府的威勢,都不敢上報的,誰敢管他老朱家的事情呢?)。 可是這一次不一樣了,等到收到了左懋第和錦衣衛送來的密奏之後,實在是把他這個皇帝給嚇了一大跳啊…… 想他都貴爲皇帝了,爲了維持這個國家的運轉,都要偷偷的把宮中的金銀器賣掉來度日的,穿打補丁的衣服(龍袍),可是他這位皇叔呢,卻是醉生夢死,奢華無度的……把人蔘當柴火燒,撒尿都用金痰盂……這種奢華到極點的生活,又如何不讓他氣憤呢? 所以崇禎已經暗下決心,等到這位晉王進京問罪之後,終生囚禁於宗人府,就是他的下場! 可正在這時,外面忽然匆匆跑進來一個小太監,並且呈上來了一份最新的山西密報……這也是崇禎親自規定的,凡是山西的密奏,一律直接送達! 只是等到崇禎接過來一看,卻是變得更爲憤怒了……原來這裏面是兩份密奏,第一份是楊山蘆發給他的,而密報裏的內容更是令他髮指……他那位皇叔實在是不可救藥了!居然喪心病狂到動用殺手去暗殺楊山蘆!還好最後被楊山蘆人贓並獲,所以現在都把這個罪證給他送上來了! 而另一份密奏,卻是山西駐太原府的那位錦衣衛副千戶呈上來的,說的也是這件事情,當然這份密奏就是起到了一個證明的作用(錦衣衛的職責之一就是緝查百官,偵破案件,所以楊山蘆放着這樣的人不用,那不是浪費了嗎?所以當初在抓到那個儀衛正之後,同樣是讓錦衣衛參與其中,一併上奏的)。 所以等到崇禎看完之後,都是氣的直拍御案的:“其有此理,他朱求桂還是不是老朱家的人!難道他希望大明江山垮了,他被那些流民烹了煮食,那纔開心嗎?”(當然在原本的歷史中,大明江山也確實是垮了,而這位朱求桂也沒落得好下場,被闖王李自成捉到之後,押到京師開刀問斬的! 而一旁的王承恩在知道事情原委後,同樣是非常憤怒的……就算是黨爭,那也是有底線的,不會涉及生命安全,可是現在呢,這都已經毫無底線了呀!既然如此,他就是小心的問道:“皇上,此事事關重大,您看……” 當然,王承恩還是很小心的,就算以他和崇禎的關係,也只敢說到這個程度了……畢竟這次的處理對象,可是正宗的龍子龍孫,太祖血脈,是他老朱家的家事,連他也不敢多說什麼的。 而崇禎呢,就是抿緊嘴脣,開始在原地踱步了,這是他遇到棘手事情的習慣,也就是現在他需要做出抉擇,究竟是要保住他這位皇叔,同宗血脈,還是要保住楊山蘆? ps 鞠躬感謝老兄zz681027的打賞!哈哈,你的這個打賞頻率可真高啊……三天二次! 另外也請放心,白馬在作者有話說中就保證過,除非極端情況,否則的話天天有更,過年也會保證!畢竟碼字也是一份責任,需要有職業道德滴,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