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對奴酋的最後一戰!

作者:未知
“啊,鎮國伯請說!”聽見楊山蘆開口了,這些總兵也都不爭了,連忙紛紛坐下,表示洗耳恭聽。 而這也就是楊山蘆的威信了,現在的楊山蘆,不僅身份尊崇,包括他的實力,也是力壓羣雄!至於謀略方面,更是勝人一籌!所以如此種種,早已經讓這些總兵心悅誠服,所以現在楊山蘆一開口,這些人都要認真的聽他說話——一鳥開口,羣鳥閉聲! 而見了這些總兵的態度,楊山蘆還是比較滿意的,而他對於由誰出兵的問題,也早已想好了,並且接下來,就是當面表明了他的態度。 楊山蘆就是說道:“諸位都知道,現在我軍面臨的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小淩河邊只有一萬多殘敵!可是僞清的九成重臣,包括僞帝皇太極都在裏面,所以只要誰出兵,就能建立不世之偉業!甚至可以名傳史冊!” “可是我卻覺得,這個不能講究論資排輩,講實力,講資歷,而是應該講究有功必賞!” “就好像昨天晚上,平虜伯和平東伯二位將軍(楊國柱和曹變蛟),他們不計個人得失,毅然發動夜戰,(損失的都是他們自己的戰兵),所以面對此等忠勇爲國之舉,我提議今天的出戰,同樣就由他們二位將軍出馬,諸位可有異議?” “呃,沒有沒有——就依鎮國伯所言!”聽見楊山蘆都這樣挑明瞭,其他的那幾位總兵,也都不好意思再爭了,因爲楊山蘆說的很明白,他就是要酬謝他們!就是要論功行賞! 而且客觀的說,在十大總兵裏面,他們二人也是當之無愧的表現第一!甚至在原本的歷史中,同樣也是表現出色的!無愧於忠臣良將! 就好比老將楊國柱,在原本的入援之戰中,因爲當時他率領所部先到松山,不慎落入韃子的包圍圈,然而清軍敬重他的名聲,由奴酋皇太極親自勸降,並許以只要投降,即可封王!(和山東三叛徒一樣)。 可就在這種關鍵時刻,老將楊國柱說什麼:“此吾兄長昔年殉難處也,吾獨爲降將軍乎!”說完之後奮力格殺,最終光榮戰死!此等氣節永垂天地!可是現在呢?楊山蘆就要給他一個報仇雪恨的機會!一雪前恥! 包括小將曹變蛟,也是同樣如此,曹變蛟在原本的歷史中,同樣表現英勇,無愧於忠勇名將的氣節! 就好像在原本的入援之戰中,松山一戰明軍全軍崩潰,諸軍皆逃!(此時老將楊國柱已經戰死)唯有曹變蛟,在此關鍵時刻,親率部下衝擊清軍大陣!甚至直抵皇太極中軍,箭射清軍大纛!如此神勇嚇的敵酋中軍後退一里多!奴酋皇太極都被驚出一身冷汗啊! 只可惜終因勢單力孤,最終沒能殺掉皇太極,兵敗退守松山城,包括最後,松山城破後都不願投降,慷慨赴死的!時年二十八歲!如此氣節,同樣光照天地!可是現在呢?還有親手斬殺皇太極的機會嗎? 所以正因爲這樣,楊山蘆要把這個機會交給他們!甚至這個其中,楊山蘆連他的玄甲軍都沒有出動的意思,所以誰還有什麼話好說呢? 倒是老將楊國柱,和小將曹變蛟,聽了都是大喜過望,甚至都向楊山蘆遞來了感激的眼神!當然到了他們現在的地位(當初他們就配合楊山蘆所部征戰,都已經封伯了!) 所以現在之所以要爭這個出兵權!真的是因爲兩人都是忠勇愛國之人!爲了要替之前那麼多戰死的同僚報仇!爲了要替整個大明報仇!爲了要替幾百萬被韃子掠走的百姓報仇!所以他們纔要爭這個出兵權!可是現在呢? 當然,所謂獅子搏兔亦用全力,考慮到他們二人,合起來兵力只有約二萬人(當初出兵的時候都有近三萬人的,不過因爲作戰勇猛,每戰必爭先!所以已經減員三分之一了)。 感覺還不太保險,所以楊山蘆就是開始再次推薦,他就是繼續說道:“另外我還推薦一人——那就是前屯衛總兵王延臣!王將軍此次入援以來,作戰英勇那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覺得他也應該可以出兵!” “除此之外,我還推薦遼東總兵劉肇基,劉大人同樣非常敬業,又是遼東總兵,熟悉當地地形,所以我認爲也可以一起出兵。” 好吧,對於楊山蘆的推薦,其他幾個總兵都有些傻眼了……合着都是推薦和你親近的人啊!畢竟王延臣和楊山蘆關係不錯,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當初崇禎十一年的那場大捷之後,就是楊國柱、曹變蛟和王延臣這三人,一起聯袂來到東路,拜訪楊山蘆的)。 可問題是你推薦遼東總兵劉肇基,這是個什麼鬼?畢竟他們二人平時隔開天南海北(各自駐地都距離有上千里路的),平時根本沒有往來的! 包括在此次的入援之戰中,也沒看見兩人有什麼特殊關係的,可是現在呢?居然就這麼當面推薦了他?給了他這麼重要的機會? (而且最關鍵的是,楊山蘆的推薦,基本就等於通過的,先不說他本身的地位,可以和督師洪承疇平起平坐,包括他的意見,監軍張若麟也是全力支持的,再加上督師洪承疇,又是多半不會反對的,所以基本上,推薦誰誰就是穩穩地能出兵了呀,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 甚至這個推薦,不僅那些總兵意外,就連坐在角落裏的劉肇基本人,都是覺得非常驚訝的……意想不到啊! 而楊山蘆見了劉肇基驚愕的模樣,卻是微微一笑……呵呵,你不必驚訝,如果真要論起來,這就算是對於忠臣良將的獎勵吧! 因爲在原本的歷史中,這位劉肇基劉大人,同樣是個大大的忠臣!甚至在歷史上,等到崇禎皇帝煤山上吊自殺,歷史發展到了南明階段之後,這位劉肇基劉總兵,依然是忠心耿耿。 在著名的揚州十日中(揚州十日又稱揚州屠城!揚州之屠!是指當時的督師史可法,率領揚州軍民守衛揚州失敗後,清軍對城內百姓展開的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根據之後倖存者王秀楚的《揚州十日記》中記載,屠殺共持續十日,十天不封刀!揚州城內百姓,死傷殆盡!昔日江南繁華之地,變成人間地獄……此等的殘暴,估計也就是後世的南京大//屠//殺可以相提並論了,所以面對此等的禽獸……) 而在這場揚州保衛戰中,也有他劉肇基一人,響應史可法的軍令,毅然前來增援揚州的!(其他劉良佐等貪生怕死之輩,全都不來),包括最後,因爲兵微將寡,揚州城破後,這位忠勇老將同樣是殺敵近百之後,最後才光榮戰死!此等氣節,同樣永垂天地! 所以對於這樣的大忠臣,忠心良將!楊山蘆又怎麼會吝嗇呢?難道能不給他這個機會嗎? (包括現在劉肇基的日子,其實相當不好過,他雖然身爲遼東總兵,卻是被當地將門世家,例如祖大壽部,還有新近崛起的吳三桂部,這些世家大族給壓制的,手上地盤不多,戰兵不多,日子過得相當艱難,可是現在呢?) 而對於楊山蘆的這些推薦,其他總兵竟然還沒有辦法反駁的,說他們平時作戰也很勇敢嗎?可還真比不過這四個人!而且現在楊山蘆連自己的玄甲軍都沒有出動,他們還好意思爭什麼嗎? (而且他們也不好意思厚着臉皮說,乾脆全體大軍一起去打東奴吧,畢竟真要是出動10萬大軍,去打清軍1萬人,那還有這個必要嗎?光是其中的3萬玄甲軍,就能把狗韃子給收拾了吧?所以他們完全說不出口啊……) 於是這樣一來,落選的那些總兵,只能羨慕的看着另外四位總兵了……坐觀垂釣者,徒有慕魚情了。 甚至包括劉肇基本人,都是鄭重的謝過楊山蘆的:“多謝鎮國伯提攜!” 而這是很明顯的,劉肇基都不知道楊山蘆爲什麼會選中他,但是他只知道,他在遼東的日子實在不太好過的,再加上此次手下戰兵不多,也沒撈到多少軍功的(相對其他人而言),所以這一次,一定要抓住這個絕好機會的! “哈哈,那就依鎮國伯如此安排——”看見都沒有異議,洪承疇就是當即拍板道:“那就以楊總鎮,曹總鎮,王總鎮,劉總鎮等四位將軍爲前鋒,我等大軍以爲後援,明天上午準時發動進攻,爭取一舉擒獲奴酋皇太極,創下不世之奇功!” “諾——”既然如此,四大總兵全部躬身領命,然後興奮的坐下,只等會議結束後,就要下去準備了。 至於其他落選的六位總兵呢,就算心中感覺有些酸溜溜的,但是再轉念一想……就知足吧,反正這次大戰打到現在,無論是誰都已經撈到非常不錯的軍功了,並且等到把我大清國徹底終結之後,邊關將再無戰事,以後就可以過上舒舒服服的日子了,這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其實這四大總兵,基本也是這樣想的,並且四大總兵出馬後,也完全不用擔心兵力是否足夠了……要知道這四大總兵合在一起的話,總兵力都要達到近3萬人了(並且就算是在正常情況下,這其中也絕對沒有臨陣脫逃之輩!)所以再面對皇太極的1萬殘兵敗將,那絕對是能手到擒來的! 然後商量好這件事情之後,接下來卻還有一件事情,需要商議一下的……那就是重新投入大明懷抱的博爾濟吉特,該如何對待,是該懲罰?還是封賞? (之前在大明強盛的時候,科爾沁部是臣服於大明的,至少是不敢與大明爲敵,不過之後努爾哈赤崛起之後,那就是赤裸裸的幫兇了……) 所以對於此人的處置,是個問題。 ps 昨天看見二位書友停訂,我的心好痛……這幾章是過度情節,接下來就好了,呵呵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