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裸婚日常 第162節

作者:未知
這已經是各級領導能想到的做到的給百姓造成損失最小的辦法。 也是各鎮各縣區財政上還能勉強負擔的辦法。 以後在黃河兩岸, 架一座浮橋。這樣,百姓們離原耕地只有幾十米的距離,能繼續種地, 畢竟不是每年都有洪水。 同時鄉鎮上宣佈今年明年免去受災村莊的公糧以及提留款。 不過房子得村民們自己蓋,鎮上跟市裏分別給撥一部分補助款。 這樣的話相當於百姓們自己掏一半甚至不到一半的錢就能蓋房子了。 拿錢榆村來說, 新村的房子也不能像以前一樣隨便蓋, 這一次是統一規劃統一施工。 按人頭比例蓋房, 宅基地統一大小, 房子只分三間和五間,但必須都是磚瓦房。房子的大小高矮還得統一。 之所以下這個文件, 倒不是領導層不知人間疾苦。 主要洪水過後,村裏唯一矗立着的房子就是村裏寥寥無幾的磚瓦房。 像錢榆村東邊的村子, 人家村裏大半數都蓋了磚瓦房,所以這次洪災過後,除了小部分村民需要重新蓋房, 其他人家只需要重新修補一下還能繼續住,相對錢榆村來說,損失小很多。 所以爲了未來的安全着想, 無論是市縣財政還是重災村的村民們,都勒緊下褲腰帶,統一修成磚瓦房。 算下來, 每家只需要掏個千八百塊就能蓋一棟磚瓦房了。 喫低保的特困戶不用自己掏錢。 這很划算的一件事。 陳茶跟程樘商量要不要蓋五間磚瓦房。 程樘疑惑道:“我以爲咱們以後不會回來住了。蓋房子做什麼?” 陳茶:“……” 確實是這麼想的。 但是,戶口在這,祖墳在這兒, 即使搬走了一年到頭總得回來幾回吧? 程樘想了想, 也沒反對。對他們來說千八百塊錢已經不是個大數了。 蓋房的事由鎮上統一組織施工, 也不用自己操心。 ****** 七八月對陳茶跟程樘來說, 是忙到連睡覺都奢侈的兩個月。 陳茶村務纏身,要組織修建屋舍,補種莊稼。 耕地裏種的玉米或者黃豆是救不了了,到現在地裏泥水都還沒過膝蓋。 但是水稻可以試試。 第一年種水稻,村民們心裏都沒有數,本着能多不能少的原則,把秧牀弄的大大的,秧苗育的足足的。以至於全村所有人家秧苗都剩很多。不知道怎麼處理剩下的秧苗一直就還在秧牀上長着,這些水稻苗十分結實,完全沒有被沖掉。 只是已經擴叉了,再插秧也不知道還能不能行,只能說死馬當活馬醫。 除此之外,陳茶跟程樘還要備考。 他們讀了一年夜校,就是爲了考夜大的。 馬設計師還給他們推薦了幾個不錯的專業。 陳茶跟程樘商量了一下,深知文化的重要性,打算拿出點時間放在學習上,一人讀一主一輔兩個專業。 陳茶想學設計和財務兩個專業。程樘要學工商管理以及建築專業。 夜大也是統一考試,所以兩個人百忙之餘還得抽空複習。 經市政領導出面協調,各種建築材料陸續進場地。 雖說統一施工,但是工人還得在村子裏找。 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壯丁。 護河堤壩以下受災村子多達十幾個,各個村都需要很多村民加入到蓋房的隊伍中。所以給程樘他們裝修的工人們有半數得請假回家蓋房。 這是突發重大災難□□件,程樘也不能不給假。再說雖然蓋的是自己家房子但是相當於給鎮上打工,都是會給工錢的。 爲了進度,程樘只能先讓工人們輪流放假回家修房,順便不停的招新工人補上。 油田管理鑑於這次災情,組織工人們捐了款還特地多寬裕了程樘兩個月交房時間。 原本說好國慶交房的,現在可以拖到供暖的月底。 讓陳茶刮目相看的是,錢榆村這些村民的改變。 按照錢榆村村民以往的德行,得先放棄他們家的工作回來修自己家的房。 但這一次錢榆村沒有一個人從程樘的工地上請假,家裏的活都是熬夜乾的。 陳茶十分驚奇,這實在不像錢榆村的作風。 程樘道:“這是因爲他們的天塌了。” 陳茶啊了一聲,“什麼意思?” 程樘細細給她普及。 錢榆村的村民們往往把兩樣東西看得比命重,一是房二是地。 尤其是地,對他們來說地在就能活下去。 然而這次,一場百年難遇的洪水,沖塌了他們的信念。 就目前來看,耕地裏,今年註定顆粒無收。 更讓他們難受的是安身立命的房子也沒了。 他們終於意識到,種地不光是勤勤懇懇就能喫飽飯,也是看老天爺賞不賞臉。 這次災情,錢榆村多大半數人還不崩潰就是因爲家裏人在陳茶家打工。 地裏收成沒了,工資還有,他們還餓不死。 給鎮上當建築工人到底只是一時的,最多一兩個月又得失業,但是程樘家的買賣是長久的,只要程樘家買賣不倒閉他們就不會失業。 所以今年地種不了無論如何工作不能再丟。 陳茶聽完搖搖頭嘖了聲:“我還道他們真轉性了!” 原來還是爲形勢所迫。 “俗話說飽暖思淫.欲。總得讓人喫飽穿暖了,才能考慮其他的。”程樘客觀地評價。 ****** 房子蓋好的時候已經初秋了。 程樘跟陳茶都收到了夜大的錄取通知書。 他們都報了油城本地的大學。 油城別看是一座新城市,卻有一所重點大學。 程樘跟陳茶都考上了這所大學名下的夜大,教授也是這所大學裏的。 每週二三晚上上課,週六週日白天也有課。 只是陳茶預產期在10月中旬,怕上不了多久就得請產假。 9月份,程樘跟陳茶搬到了市裏新房中。 叫了譚新建張曉萌孫志遠以及莫莉他們幾個算是合作伙伴也算是朋友的人來溫了個鍋。 一堆人圍在桌前熱熱鬧鬧吃了個火鍋,算慶祝程樘跟陳茶的喬遷之喜。 “好羨慕你!”張曉萌抱着三個多月的女兒坐在沙發上,目光掃着房內的裝修,“早知道我們就不花那麼多錢蓋房了!應該在城裏買套房子。省得被水淹的家都沒了。” 她跟譚新建剛蓋好房子手裏根本沒餘錢。 這次縣市組織的統一蓋房,他們家就沒分家,兩代人一起報了五間房。 沒辦法,雖說省一半錢,他們已經欠債了實在拿不出更多的錢來了。 “沒事,我們蓋了五間房,而且已經跟鎮上打好招呼多出幾間偏房的位置來開小賣部了。到時候你幫我看着小賣部,先住着我們家的房子。反正我跟程樘也不怎麼回去住了。”陳茶提議。 這樣既解決了張曉萌的房子難題,陳茶家的房子也有人看着了。 這房子需要人養,即使是新房一直放着也容易壞的。 張曉萌眼睛一亮,道:“那我就不跟你客氣了啊!回頭我可真往裏搬。” 陳茶看向程樘,程樘沒意見,點了點頭。 張曉萌跟譚新建連連道謝。 莫莉也十分開心:“你搬到市裏,離我近了,以後可以一起約着去逛街!” ****** 每天早晨,陳茶跟着程樘的車先到村裏,晚上程樘再繞路到錢榆村接着她一起回家。 房子的問題算是解決了,喫飯的問題也得解決。 黃河邊上的耕地廢了九成,還有一成不交公糧也解決不了溫飽。 好在水稻生命力極其頑強,補種的竟然活了大半,加上之前剩的也勉強夠餬口了。 目前多數水稻已經開始打苞,估計國慶過後就可以收水稻了。 除此之外,還有個因禍得福的事。 因爲黃河發大水普遍淹過來,水雖然退了,但是帶來的土留下來了。 這些土不是退海的鹽鹼土而是從上游帶來的黃沙土,等秋收後,好好整理一番,明年都能變成好土質的耕地。 陳茶家那十畝開荒地,桑樹苗被沖走了一半多。 陳茶當機立斷,在所有荒地上撒了苜蓿草種子。然後買了幾頭牛回來,在村裏僱了兩個老頭專門放牛。 這牛不是用來幹活的,專門喫肉的牛。 農林牧副漁。 陳茶說什麼也不能再讓村民們把腦袋栓到這一畝三分農田上。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