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因爲還有我(爲盟主‘我家樂樂最可愛’加更) 作者:未知 “邙山一脈……” 宰輔散去,趙禎叫來了張八年。 “邙山那邊還是沒找到?” 他的神色淡然,眼睛微眯,讓人看不到任何情緒。 張八年心中凜然,說道:“皇城司在邙山常年有十餘人在,哪怕是風雪交加也不停止搜尋……他們抓到了不少盜墓賊,依舊沒發現邙山一脈的蹤跡。” 上面沒有聲音,張八年有些不自然的活動了一下手腕。 他的手就像是被風乾的一樣,只是一動,就有些陰森森的氣息散發出來。 趙禎微微眯眼,淡淡的道:“不少人說雜學無用,那是因爲他們只看到了科舉,科舉不考雜學,自然無用。可千里眼、神威弩,金肥丹……包括今日的酒精殺毒,這些東西讓人震驚……” “震驚之餘,我在想……沈安弄出來的這些東西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大宋,從軍中到農戶……” 張八年微微擡頭,眼中有些冷色。 趙禎笑了笑:“那個年輕人很聰明,他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也知道什麼不該做,這樣的人才能長久。” “官家,聖人來了。” 曹皇后進來,見他精神不錯,就喜道:“官家的身體看來恢復了許多,可喜可賀。” 趙禎點頭道:“新開的藥方不錯。” “那就該賞他們。” 軍中就是要賞罰分明,曹皇后是武將世家出來的,自然知道這個道理。 她坐在邊上,趙禎看了她一眼,說道:“剛說到沈安,你對他怎麼看?” “沈安?” 曹皇后迷惑了一瞬,然後濃眉微微一挑,爽朗的道:“那個年輕人狡黠,開始是拿曹家人立威,這是知道曹家不敢動彈,所以纔敢這麼肆無忌憚,可見他平日裏的純良大多是假的。” “哈哈哈哈!” 趙禎忍不住笑了起來,有宮女給他拍背,他擺擺手,笑道:“他那時在汴梁孤立無援,就認識一個包拯。找一個人來收拾,也是想告訴汴梁人,沈家的膽子大的沒邊了,還不知道天高地厚,這叫做什麼?” “肆無忌憚!” “不,叫做初生牛犢不怕虎。” 趙禎笑了一陣,曹皇后見他心情好,就說道:“殿試在即,官家要不也走動走動?” “好。”趙禎起身試着快走了幾步,滿意的道:“感覺不到有病,也該出去走動走動了,也好告訴那些人,朕又回來了。” 官家又回來了! 這個消息放出去,汴梁城中大多歡欣鼓舞。 殿試就是在這個氣氛中開始了…… 馬英坐在殿內,題目出來時他只覺得腦海裏平靜如水。 到了此時,成績並不是第一位。按照沈安的說法,你得把自己的政治觀點通過文章表達出來。 馬英閉上眼睛,靜靜的想着…… 殿內的太學考生們幾乎都是這個模樣,趙禎低聲問道:“這是爲何?” 這姿勢就像是得道高僧,這個沈安不會把太學的學生們教的心如止水吧? “這是在想題目吧。” 稍後太學的考生們睜開眼睛,紛紛拿起毛筆書寫。 他們的神色嚴肅,彷彿是在寫着關於大宋前途的文章。 “太嚴肅了些。” 宰輔們偷空也來了,想看看今年可有哪些年輕俊彥。 趙禎也是這麼覺得的,只是不好問。 一直等到考試結束,陳忠珩諂笑着說去問問,然後恰好抓到了馬英。 稍後他回來了,說道:“臣問了他先前爲何這般嚴肅,他說沈安說過,如果說省試是進入官場的敲門磚,那麼殿試就要拋棄名利之想,捫心自問,把自己對大宋的看法通過文章寫出來,去告訴官家和宰輔,去告訴天下,太學人是怎麼看這個大宋,是想爲這個大宋做些什麼……” 趙禎心中一動,就問道:“他想告訴朕什麼?” 陳忠珩說道:“他說道和術當並存,當道不可爲時,則用術。什麼……把道供起來,用術即可,慢慢的再去改變道。臣不懂這話。” “朕懂。” “老夫懂。” 趙禎和宰輔們都懂,所以纔有些糾結。 所謂的道就是當今的主流思潮,革新就是和這些主流思潮碰撞。范仲淹就是敗了,在這個主流思潮前碰了個頭破血流。 而馬英的想法就是不去理這些主流思潮,咱們悄悄的幹,一點點的幹。等到了某個時候,整個大宋煥然一新,那些主流思潮自然再無容身之地。 “他還是在想着新政之事,並通過在太學的教導,教出了這麼一批人來。官家,以後這批人就會是新政的支持者。” 趙禎的神色有些複雜,在范仲淹失敗之後,他對新政就再也沒有了勇氣,所以此刻聽聞這些話,也不知道該怎麼表態。 “他們不怕?” 歐陽修覺得這些年輕人真的是膽大無畏,不禁就有些唏噓起來。 陳忠珩說道:“他最後說了什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說完後他發現現場安靜了。 趙禎本在沉思,此刻卻微微皺眉,眼中有些情緒,關鍵是他的雙拳緊緊地握着。 “一羣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他們對大宋抱着希望,希望這個大宋能變得更好。他們自信,讓朕有些沮喪於自己的頹廢……” 趙禎突然笑了:“諸卿,看好這些年輕人,如何?” 韓琦躬身,“敢不從命……” 宰輔們齊齊躬身。 這一刻彷彿是有種神聖的東西在降臨,連最不服氣別人的韓琦都在感動之中。 這些就是大宋的未來,而現在他們將會經受自己的打磨,想着這一點,大家的心中就有些激動。 殿試的結果出來的很快,當東華門外唱名時,汴梁城陷入了狂歡之中。 沈安就在這個狂歡中進了宮。 趙曙在偏殿接見了他。 一段時間不見,沈安發現趙曙竟然胖了些,可見宮中養人。 “朝中不少人想把自己的子弟送進太學,可卻被攔住了。” 自從太學在科舉中發力後,那裏就成了香餑餑,許多人都想進去。 沈安擡頭道:“大王,太學是爲大宋培養人才的地方,臣希望那裏是淨土,權利最好不要進去。” 趙曙看着他,緩緩說道:“我已經拒絕了。” 那些人上了奏疏沒人管,後來就找到了和沈安交好的趙曙這裏,想迂迴救國,可惜還是被拒絕了。 “官家對太學多有誇讚,你要好生看着,莫要讓那些學生步入歧途。” “是。” 沈安知道這是告誡,讓自己關注太學的教學情況,莫要出現歪門邪道。 趙曙看着他,微笑道:“仲鍼最近的文章大有長進,甚至還秉燭夜讀。” 那麼乖? 沈安覺得這不像是趙仲鍼。 那小子的腹黑本性被他給激發出來了,文章詩詞對他來說只是個點綴,若非是有人盯着,他非得要把那些書給燒了不可。 這樣的一個腹黑小子竟然學乖了? 沈安擡頭,見趙曙笑的很欣慰的模樣,心中就爲趙仲鍼點了個贊。 那小子終究還是在宮中把演技給修煉到家了呀! “去吧,官家那邊要見你。” …… 宮中沒有風景,有的只是高牆和殿宇。 等見到趙禎時,這位皇帝正在外面散步。 春風微暖,吹的人心曠神怡。 沈安拾級而上,行禮,趙禎說道:“殿試時聽了考生的話,太學你做得很好。” “臣惶恐。” 沈安低頭。 春風吹在他的身後,但卻沒帶來溫暖。 “要慢慢的來,我就取你這一點……大宋急不得啊!” 趙禎緩緩踱步,沈安跟在側後方,保持着微微低頭的狀態。 “國事紛雜,還有外敵威脅,但凡內部出些事,那些外敵就會趁機要挾或是入侵,所以不能急,要多看看……” 沈安覺得背有些冷。 這是對革新的態度嗎? 陳忠珩衝着他使個眼色,示意別鬧騰。 那天趙禎聽到了太學考生的話後,看似欣慰,但心中卻有些忐忑。 帝王年邁多病,就不喜歡折騰,最好緩緩而行。 可那些學生都是年輕人,恨不能朝夕就能改變大宋。 於是趙禎就叫他入宮,算是給個告誡。 沈安覺得心中有些冷,趙禎回身,溫和的道:“你還年輕,莫急,我會看着你們,緩緩的走。” 這話裏帶着期許,很是暖人心。 “臣惶恐。” 沈安低頭。 趙禎含笑道:“仲鍼也還年輕,你們都年輕。” 年輕人,朕看好你,不過目前的局勢還是要穩穩。 沈安告退,路上遇到了王崇年。 王崇年笑的依舊很傻很天真,看着就想欺負一把的感覺。 相距一段距離時,他低聲道:“小郎君說不礙事……” 趙仲鍼竟然知道趙禎的態度? 沈安心中一震,看向王崇年的目光中就多了厲色。 你敢忽悠我……弄死你! 王崇年依舊是笑的讓人想欺負他,“某辦事,您放心。” 沈安微微點頭,心中那絲陰霾散去。 那個小子還在呢!怕個屁! 王崇年轉了一圈,去要了一個瓶子,然後施施然的回去。 慶寧宮中,趙仲鍼在看書。 他單手執書,另一隻手在桌子上輕輕叩擊着。 “小郎君。” 王崇年把瓶子放在桌子上,低聲道:“待詔出去了,看着神色自然。” 趙仲鍼放下手,隨手摸了一下瓶子,說道:“早上爹爹就說年輕人不能着急,我就知道有事,後續果然。否則官家不會讓他進宮,可見殿試上太學學生的表現引發了些問題。” 王崇年退後一步,不加置評。 這是本分。 趙仲鍼拿起書隨手一丟,淡淡的道:“太學的學生不和光同塵,顯得格外的有銳氣,這讓不少人感到了不安,官家也在不安,於是暫時壓壓,壓太學幾年。” 王崇年聽到這裏就試探着說道:“小郎君,待詔看着沒什麼異樣。” 沈安的脾氣就是不平而鳴,哪怕對方是皇帝,他也能梗着脖子講道理,可今日這是怎麼了? 他覺得這不是個正常的沈安,所以有些擔憂。 趙仲鍼起身走了出去,用力的吸一口氣,讓春天的氣息充斥在肺腑裏,然後昂首道:“因爲還有我。” …… 感謝新盟主“我家樂樂最可愛”的盟主打賞,時隔幾天又來一個盟主,心情愉悅。 第三更送上,晚安,順帶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