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數據會說話 作者:未知 “……大郎從小就懂事聰明,還喜歡看書……” “官家,你說大郎這般的,得什麼樣的女子才般配?” 皇宮內,皇帝和皇后在聊兒女經。 趙曙手中拿着奏疏在看,聞言隨口道:“祖宗的規矩,女方那邊不能太得意了。” “哎!是啊!女方太得意,到時候容易出後戚。”高滔滔遺憾的道:“不然臣妾還真想爲大郎挑幾個好女子。官家您不知道,重臣家的女子教導的好,管後宮小事一樁。” “所以纔不能要!”那等女子家族實力強大,一旦內外勾結,老趙家就可以宣告下野了。 趙曙的話一下就噎着了高滔滔,她嘟囔道:“可那些女子我都覺得配不上大郎呢!” 趙曙一邊看奏疏一邊應付她,一心二用竟然也行,“到時候看大郎的意思。” “這等事哪裏能看他的意思?”高滔滔正準備反駁,陳忠珩一臉悲痛的進來了。 “誰去了?” 高滔滔脫口問道,然後有些後悔。 趙曙擡頭,眉間多了厭倦。 陳忠珩心中一緊,心想難道這個表情用錯了?趕緊換個。 他換了個沉重的神色,說道:“官家,外面來了好些宗室,說是要讓大王給個說法。” 高滔滔霍然起身,“給什麼說法?誰把大郎的話傳出去了?” 她目光轉動,所及之處,內侍們紛紛低頭。 “有些人不知道是爲了誰在效力,若是被查到,都該處死!” 她是真的惱怒了,言語間多了煞氣。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趙頊和趙曙說話的時候是私下,身邊只有幾個內侍,這話卻自己長腿跑了,可見是有內奸。 她說了半晌,人人都低眉順眼的,卻無人承認。 她看向了自己的夫君。 趙曙的面色微冷,感覺後腦勺那裏有些發麻發緊。他知道老毛病來了。 “我和大郎說話時就三人在,外加一個陳忠珩,除去陳忠珩,全數拿下問話。” 陳忠珩在邊上緊張的不行,聽到這話後,他含淚跪下,“官家英明,臣……臣一片忠心吶!” 這一刻他的忠心值直接爆表了。 而另外三人卻被拉了出去。 趙曙的眉心處在跳動着,高滔滔看到後就走了過去,輕輕給他按摩着頭部。 “這只是小事……” 她儘量把聲音變得溫柔,聲線都不能有絲毫變化。 要穩定,最好是用哄人睡覺的那種聲音。 這是沈安給出的方案。 當然,還有殺手鐗。 “把嗩吶拿來。” 陳忠珩親自去拿來了嗩吶,稍後那喜慶的聲音又在宮中響起。 趙頊就在這喜慶的氣氛中來了。 “怎麼被打了?” 三個內侍被堵住嘴打板子,見趙頊來了,監刑的堆笑道:“大王,這三人中有人裏通宮外,小的奉命問話。” 三個內侍被綁在長凳上,每一板子下去就是一聲悶哼。 “說了些什麼?” “說了您和官家的話。” 趙曙再問,內侍卻也不知道了。 “外面有宗室的人在圍堵,要您給個交代呢!” 趙頊看着宮外方向,突然拔腿就走。 王崇年和喬二趕緊跟上,那監刑的內侍傻眼了,“大王,您去哪?” 趙頊沒回頭的道:“他們既然要交代,那我就去給他們一個交代!” 交代…… 監刑的內侍一拍腦門,“不好!” 這事兒不對啊! 他轉身就跑,衝進殿內就喊道:“官家,大王去了……” 趙曙正在吹嗩吶,聞言不禁勃然大怒,“拿下!” 陳忠珩帶人拿下了內侍,拎出去時在他的耳邊低聲道:“你說誰去了?” 內侍含淚道:“小的錯了……大王去了宮外,說是要給那些人一個交代。” 高滔滔跺腳道:“他……那些人都是不要臉的,他那是對手?” 趙曙閉上眼睛,再睜開時已經是冷漠一片,“去看看。” 他知道那些親戚的尿性,不要臉誇張了些,但也不是什麼好人。 當年他出宮後,就沒少被這些人譏諷。 如今他們又來了,目標對準了自己的兒子。 “他們想幹些什麼?” 趙曙在微笑,但陳忠珩卻覺得才犯的痔瘡好像都被這個微笑給凍住了。 …… 皇城外,一羣宗室在輪流訴苦。 “……某家中有三十餘口人,若是不給錢糧怎麼活?那沒法活啊!” 說話的是個三十餘歲的男子,穿着一身皺皺巴巴的舊衣裳,說話間手舞足蹈的,激憤的不能自已。 邊上數十個宗室男子,最年輕的未成年,最年長的鬚髮斑白,但他們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義憤填膺。 “大王出來了。” 正在訴苦的男子快速退了回去,臉上神奇般的掛上了笑容。 “見過大王。” 趙頊出來,衆人行禮,但氣氛卻有些緊張。 “要什麼交代?” 趙頊目光轉動,看着這些親戚,覺得有些荒謬。 “我等敢問大王,爲何要丟棄宗室?” 最年長的那個男子出頭了,他神色激昂,甚至帶着些許悲壯,彷彿下一刻就會被萬惡的皇城司給抓進去,飽受酷刑的折磨。 “我們是皇親,憑什麼?” “憑什麼你們富貴,我等就要落魄?” “……” 有人開頭就好辦了,後續的指責和質問就如同是暴雨,衝着趙頊噴去。 “大王這個有些不近人情了啊!” “親戚都不顧了,這還能顧着誰呢?” “從古至今,皇親國戚都是榮養着,怎麼到了大宋就想變呢?” “……” 連圍觀的百姓都覺得這事兒不大對味,趙頊太冷血了些。 他們願意要一個趙禎式的帝王,也不願意要一個漢武式的帝王。 開疆拓土固然好,可代價卻很大。每個人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多的賦稅……還有可能會被招入軍中,在千萬裏外孤軍奮戰,甚至是死在某個不知名的地方,魂魄無法歸鄉。 百姓的想法很單純,那就是好處要,麻煩不要。 漸漸的牢騷說完了,空氣中瀰漫着一種尷尬的味道,因爲趙頊依舊是冷冰冰的,不見有半點同情。 “這人竟是鐵石心腸嗎?” 在這聲驚呼中,趙頊走出了皇城,說道:“這個大宋是誰的大宋?” “是官家的!” 有百姓這般回答道。 “不是。”趙頊想起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訓,說道:“這個大宋是百姓的大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以前我讀書時以爲是虛言,直至後來我見到了許多百姓,見到了許多苦難,我這才知道,原來大宋的繁華都是用他們的苦難去換來的……” 文人說這個大宋是他們的,宮中的官家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可今日趙頊卻說這個天下是百姓的,一下就摧毀了他們心中的優越感。 關鍵是還沒法反駁。 他們說李世民是明君,後續的帝王最好效仿。 好吧,李世民說百姓是能覆滅王朝這艘小船的水,這話對不對? 你能反駁不? 不能,因爲經常有人用這句話來進諫,勸說皇帝該這樣,或是該那樣。 而百姓們聽到這話卻呆住了。 他們覺得自己的胸中在發酸,一種被擊中心口的感覺讓他們不禁熱淚盈眶。 日子苦不苦? 苦,難熬,可是爲了生活還得熬。 熬就熬吧,關鍵是沒人認可咱們啊! 現在來了個皇子,他說是我們的苦難撐起了大宋的繁華。 這話一下就擊中了百姓的心。 “保護大王!” 騎兵從皇城內衝了出來,騎兵們拉下了面甲,冷森森的目光掃過那些百姓。 沒有預料之中的圍堵和羣情激昂,有的只是熱淚盈眶。 他們白來了。 再後面一點,趙曙站在門口,靜靜的看着自己的兒子。 “退下!” 趙頊伸開手臂,看似孱弱的身軀卻擋住了那些騎兵。 戰馬人立而起,長嘶不停。 這一刻無需說什麼,那些百姓都低下了頭,“大王仁慈。” 在大宋,稱讚帝王的方式很多,但百姓最認同的還是仁慈。 仁慈的帝王總是能讓人安心。 現在這位大王只是一番話,一個動作,就讓這些百姓的心跑他那邊去了。 他攔住了騎兵,目光轉到了宗室人的身上,說道:“宗室是皇室血脈,是該優待,所以雞犬升天……可宗室多少人?” 衆人不語,但目光卻不善。 他們是宗室,沒有具體職務,沒有趙允弼趙允良那種家大業大的無奈,所以肆無忌憚。 他們想看這個年輕人的表演,然後再擊潰他。 但他們的最終目的是趙曙,他們想和這位官家對話,換取對宗室長久支持的保證。 “憑什麼?”有人憤怒的問道。 趙頊說道:“一千二百人!” 他的聲音很穩定,“宗室至今有職位在身的共計一千二百人!” “這一千二百人中,三十歲以上者有一百一十三人,十五歲以上者三百零五人,十五歲以下者接近八百人……” 宗室的孩子到五歲就能申請賜名授官,正兒八經的開始喫皇糧了,每月該給的錢糧就得給,每次該給的賞賜也得給,四季衣裳也得給…… 趙曙在後面微微低頭,說道:“去查!” 這個兒子竟然把宗室的情況查的一清二楚,讓他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驚訝。 宗室中有人喊道:“皇室血脈繁衍生息,這不是好事嗎?” “好事是好事。” 趙頊繼續說道:“十五歲以上者比三十歲以上者多了多少?十五歲以下者比十五歲以上者多了多少?再過十年,十五歲以下者會是多少?” 一百一十三,三百零五,八百…… 就像是幾個臺階,一級比一級高,高得嚇人。 所有人先是迷茫,然後心中發涼。 “一代比一代多,多了好多……” “嚇死人了,若是再過五十年,宗室怕是養不活了。” “大王的目光竟然這般敏銳?” “幸虧大王說了出來,不然咱們還以爲這只是小事呢!” 這一刻所有人都在矚目着趙頊。 百姓們心中有些發慌,覺得這是個不得了的大問題。趙頊拿出了數據,一目瞭然讓大家明白了這個危機。 一旦宗室不加控制,無需五十年,最多二十年,大宋就會爲了養宗室而財政崩潰。 包拯已經爲了耗費過大的事兒來鬧過幾次了,言談間都是革新,恨不能馬上把官員和軍隊的規模給壓下去。 錢啊! 到處都要錢! 可這些錢是哪來的?不就是大夥兒交的賦稅嗎? 要是養不活了,會不會持續加稅? 趙頊的嘴角微微翹起,他知道百姓迷茫,沒有什麼主見,唯一能讓他們主動支持的就是利益,和他們息息相關的利益。 沈安說過,“數據會說話”。今日趙頊就讓數據說話了。 一錘定音! 趙曙默然,陳忠珩急奔而來,近前低聲道:“官家,沒錯。” 他撇開雙腿,只覺得一股子熱氣在屁股後面升騰,燥熱難受。 這個兒子啊! 這一刻趙曙覺得這個兒子不一般。 我把他當做是孩子,可他卻不斷用行動來反駁我的看法。 …… 第一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