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3章 活捉梁氏那個娘們 作者:未知 一份地圖被擺在木架子上,韓琦指着河東路那邊說道:“陛下,大宋一旦對西夏動手,遼人就會糾結,但他們不會坐視,麟府路那邊自然就不能動。折繼祖首要是防備遼人,保德軍在後面待命。” 他揮舞手臂,“若是麟府路被攻破也無妨,只要能打下西夏,大宋能承受這樣的損失!” 衆人都點頭。 他們是大宋的頭腦,自然知道舍小就大的道理。 包拯說道:“事關國運,當然要從大勢。” 趙曙看着麟府路,皺眉道:“奪取了綏州之後,努力一番,能否讓綏州和麟府路連上?” 他還是想兩全其美,讓麟府路能有支援。 韓琦點頭,“陛下英明,臣以爲可行。” “呵呵!”趙曙覺得自己頗有統帥的才能,不禁笑了。 “沈安那邊和西夏使者虛與委蛇,朕卻在琢磨怎麼攻打西夏,哎!” 趙曙看着有些唏噓。 韓琦馬上就勸道:“陛下仁慈,只是既然要動手,那就是國戰,萬萬不可心軟啊!” 他真的擔心趙曙變成了先帝那種性子,那大宋還開個什麼疆? “什麼仁慈?”趙曙詫異的道:“朕只是覺着何時能琢磨攻打遼國更好。” 呃! 韓琦尷尬。 但卻歡喜。 這個官家還是那個脾氣啊! 這樣的脾氣對於一心想洗刷前恥的韓琦等人來說最好不過了。 他回頭看了一眼,見衆人臉上帶笑,不禁想起了那些出嫁時的新娘。 老夫是首相,下面的都是女子吧,好好的聽話就是了。 “那王韶一番話讓朕有些茅塞頓開,這西北啊!還得要顧着羌人。” “是,羌人在那盯着,若是突然插手,咱們得有這個準備,免得措手不及。” 韓琦看着地圖,讚道:“那王韶確實是不錯。” 曾公亮說道:“沈安甘願讓他去主持談判,可見是看好此人。” “談判……不過是虛與委蛇罷了,想來王韶沒問題。”趙曙看着地圖,恨恨的道:“若是大宋早年就收復了西賊,有了戰馬,何懼遼人?” 這是個沉重的話題。 “這便是天意啊!” 歐陽修顯然是個封建迷信的受害者,“陛下您想想,當年大宋纔將準備振作之際,西賊就突然暴起,讓大宋在西北多了個對手,哎!這一下就沒法全力對付遼人了。” 西夏那塊地盤大宋一直沒怎麼控制,比較混亂。後來更是大打出手,直接鬧翻了。 但一提到天意,趙曙就怒不可遏,他揮手道:“沒有什麼天意!若是有天意,大宋此刻就能逆轉了這天意。所謂的使者,不過是賊人罷了,若非是要顧全大局,朕哪裏會通同意派人和他們談判?直接打出去就是了。” 官家生氣了,趕緊哄哄啊! 曾公亮摸着韓琦的肥腰,韓琦心中一凜,可曾公亮卻只是溫柔的摸了摸,就像是對昨夜的小妾一樣。 啥意思? 韓琦楞了一下,曾公亮低聲道:“官家不高興了,小心犯病。” 經歷多了之後,宰輔們也知道了趙曙犯病的規律。 大喜大悲,惱怒生氣這些情緒最容易導致趙曙犯病。 情緒越激烈,犯病越快,越嚴重。 韓琦想想也是,就說道:“陛下若是想,臣就能把他們打回去!” 趙曙見他‘虎背熊腰’的,不禁就笑道:“朕信。” 韓琦不禁得意洋洋的道:“不是臣吹噓,在文官裏,就臣最能打……” 衆人想起了他騎棺殺敵的事蹟,不禁都誇讚不已。 趙曙讚道:“韓卿當年若是棄文從武,想來我大宋會多一員猛將。” 一屁股能把人做大小便失禁的,這不是猛將是什麼? “陛下,打起來了!打起來了!” 外面來了個內侍。 陳忠珩沉聲道:“陛下在呢!慌什麼?” 是啊! 朕在呢! 怕什麼? 趙曙點頭,那內侍進來稟告道:“陛下,咱們這邊和西夏使團打起來了。” 韓琦一聽就樂了,“沈安帶的頭吧?定然是打的鼻青臉腫的。” 曾公亮沒好氣的道:“此事不好大張旗鼓,難聽。” 毆打對方使團,這個傳出去丟人。 韓琦瞪眼道:“什麼丟人?都要動手了還怕什麼?” 西北苦寒,出兵的話得等明天開春了。 不過在此之前大宋需要做的準備工作不少。 操練軍隊,調派軍隊、糧草、軍械……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這個說的就是戰爭。 戰爭打的就是錢。 不管是北宋還是南宋,能支撐這麼多年,金錢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 咱就是有錢,怎地?你厲害,咱就用錢來砸你! 趙曙覺得沈安帶隊打架應當不會喫虧,“說說。” 內侍說道:“兩邊開始議事,後來那邊的副使叫囂。” 馬丹! 對沈安叫囂,這不是作死嗎? 君臣相對一視,都覺得那位副使李勳就是在作死。 內侍自豪的道:“沈郡公自然不會給他臉,當即喊弄死他。” 操蛋的小子啊! 趙曙黑着臉,“這是國事,不是潑皮無賴打架。” 打一架就罷了,弄死了怎麼交代? 內侍卻覺得沈安此舉大快人心,只是不敢說出來,“沈郡公把書一扔,可王承旨卻更快,直接……” “等等。”韓琦打斷了他的話,“沈安在看書?” 內侍點頭,很嘚瑟的道:“是啊!沈郡公就是在看書,壓根看不上那些西夏人。” 這內侍自豪的很啊! 趙曙也覺得自豪,但依舊沒好氣的道:“後來呢!” 叫你去壓陣,你卻捧着本書看。 這是瀆職啊! “後來王承旨一人打好幾個,還打贏了,再後來咱們這邊的人一擁而上,把西夏使團的全給打倒了。” 趙曙意外的道:“那王韶竟然文武雙全?” 韓琦想起自己纔將說文官裏就數自己最能打,不禁有些糾結。 “陛下,沈安求見。” 這廝來請罪了! 趙曙冷着臉道:“讓他來。” 稍後沈安來了,覺得殿內彷彿是吹着冷風,一看趙曙冷着臉,再看宰輔們也冷着臉。 這是怎麼了? “打架了?” “是啊!” 趙曙冷笑道:“打贏了?” 沈安點頭,“不是臣吹噓,若非是擔心把人打死了難聽,西夏使團現在已經都丟化人場去了。” 化人場就是火葬場。 趙曙黑着臉道:“爲何不虛與委蛇?” 大宋需要戰略欺騙啊! 你竟然這般衝動,爲何? “陛下,大宋要對西夏動手,很難隱瞞。” 兵員調動,糧草調動,全特麼往西北去,你說梁氏那個娘們再愚蠢也該知道大宋是想讓她跪了吧。 趙曙點頭。 沈安繼續說道,“恕臣直言,梁氏如今對西夏的統御並未根深蒂固,此刻大張旗鼓,能讓西夏內部先團結,然後分裂。” “說說。”趙曙想聽聽沈安對西夏攻伐的見解。 “陛下,梁氏是漢女,西夏權貴不會服氣她,若是大宋開戰,西夏內部會暫時結束矛盾,並肩作戰。可當大宋節節勝利時,西夏內部必然會分裂,到了那時,自然會有人對梁氏下手。” “若是偷偷摸摸的去進攻,能否瞞過西夏人難說,可能瞞過遼人?” 君臣搖頭,隨着大宋對遼國不斷取得勝利,遼國往大宋跑的密諜越來越多了。 “遼國得了消息,定然會傳給西夏人,讓咱們和西夏人大打出手,他們就在邊上喊666.” “什麼666?”趙曙不解。 沈安尷尬的道:“沒什麼。陛下,梁氏地位不穩,此刻對西夏下手,正當其時。而且西夏人若是把兵力都部署在前方,那對於大宋可是壞事?” 衆人搖頭。 歷史上梁氏帶着西夏打成了平頭哥,可現在大宋崛起,沒地方給她施展平頭哥的本事啊! 所以西夏內部的矛盾依舊存在。 至於西夏人提前部署兵力,相當於一開始就是決戰,大宋最喜歡出現這種局面。而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西夏人收縮兵力,堅壁清野。 “上兵伐謀。”趙曙讚道:“看來你近日倒是讀了些兵書。” 呃! 沈安什麼都看,就是不看兵書,但他依舊厚着臉皮說道:“臣最近刻苦琢磨兵法,古今的兵法都看了個遍,有些所得了。” 包拯看了他一眼,覺着以沈安的尿性去讀兵書的可能性不大。 沈安走到地圖前,指着陝西路那邊說道:“陛下,綏州、環慶、原州……大宋可屯兵於這些地方,三個地方可同時出兵,咱們別想着能一戰滅了西夏,那樣反而會激發西夏的兇性,臣以爲一條線排開,一步步的打進去,打下一地就徹底收復一地,穩紮穩打……當然,若是有奇襲的機會也不可放過。而最終的目標就是打進興慶府,活捉梁氏那個娘們!” 趙曙自動忽略了娘們這個詞,問道:“爲何不一鼓作氣?” 這個…… 歷史上大宋五路伐夏,就是打亂套了。種諤最先沒忍住,率先發動,驚動了西夏人。隨後決戰開始,幾路一起推進,結果快慢不一,而且最關鍵的是沒人來協調,最終導致大敗。 所以沈安覺得一旦開戰,別弄什麼幾路合圍,那弄不好得把自己丟敵人的包圍圈裏去了。 這個年代沒有電話,沒有電報,你咋有本事判斷友軍的位置? 高遵裕爲何被詬病,就是大夥兒都在衝鋒陷陣,這廝還在後面磨磨蹭蹭的。 沈安認真的道:“陛下,幾路發起進攻,如何能確保友軍跟上?若是友軍拖拉,那就變成了孤軍深入,左右敵軍隨時能側擊我軍,到了那時,不敗何爲?” 他指着地圖說道:“就說保安軍這裏吧,我軍一路從此處出發,目標攻打洪州和宥州,一旦攻打下來,左翼的環慶路大軍未至,右翼的綏州路大軍未至,則敵軍左翼從鹽州攻來,右翼從夏州攻來,前面的敵軍順勢一壓,三面受敵,如何能擋?” 馬丹,歷史上的五路伐夏最終變成了笑話,高遵裕固然有罪,可戰略制定者沒錯嗎? 趙曙仔細看着,都差不多湊到地圖上去了。 韓琦問道:“沒那麼巧吧?” 沈安無奈的道:“韓相,沙場征戰,從來都是要做好最壞的準備。否則什麼都往好處想,那不是沙場,而是玩樂場。” 什麼都往好處想,那還要預備隊來做什麼? 沈安指着興慶府說道:“而且西夏人若是夠狠,他們用對付遼人的手段來對付咱們怎麼辦?” 趙曙回身,韓琦心中一凜。 “堅壁清野?” “對,還有收縮兵力。”沈安覺得這羣君臣好歹不全是棒槌,就是一廂情願了些。 “若是初期不利,梁氏令諸軍回收,大宋必然揮師而上,可這麼一上,補給哪來?一旦斷了補給,不用敵軍攻打,我軍自然崩潰。西夏人順勢反擊,到了那時……” 沈安一拳捶在架子上,“到了那時,大勢就要逆轉了!” 君臣悚然而驚。 “遼軍數次攻打西夏,都敗在了這一下上面,咱們卻是忽略了。” 歷史上趙頊也忽略了,結果國運逆轉。 趙曙肅然道:“此事你提醒的及時,朕卻是太樂觀了。” 韓琦有些後怕的道:“虧了安北,否則老夫還自以爲得計。” 君臣看着沈安,不禁暗自讚歎。 這樣的纔是名將啊! …… 第三更,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