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2章 骨血不絕,華夏永存 作者:未知 司馬光和文彥博鎩羽而歸。 有人去問了,回來很是黯然的道:“說了雜學的功績。” 那些人開始清點雜學的功績,一一數下來,竟然發現很嚇人。 “從種地到征伐,處處都有雜學的影子,諸位,很可怕啊!” 這學問真的是嚇死人了! “若是壓下了雜學,也就是丟棄了神威弩,丟棄了金肥丹,丟棄了火炮……” 這個假象鎮住了許多人。 這些都是富國強兵的好東西,可這些好東西卻都是從雜學裏出來的,讓人惆悵不已。 酒樓裏,衆人在罵罵咧咧的,卻沒辦法。 這個時代的士大夫雖然有些不要臉的雛形,但遠遠不及以後的同類。 一個男子急匆匆的跑進包間,“那沈安去了大盛書院!” 一個男子憤然起身,“他大獲全勝,定然是去誹謗儒學!” “走,去看看!” 衆人紛紛攘攘的出去了,一路上卷帶了不少人,到了城外時,堪稱是聲勢浩大。 “這是要去打架?” 有人興奮的說道:“咱們去圍毆他一頓吧?” 人羣中有人喊道:“打他!” 砰砰砰! 一頓暴打,提這個建議的男子被打翻在地,又是一陣腳踩,遍體鱗傷的哀嚎着。 “爲何打某?” 有人呸了一口,“蠢貨,若是動了沈安,不管是官家還是大王都會收拾你,那邙山軍你以爲是喫素的?回頭把你弄死在牀上,邊上放個赤果果的男子,讓你死後還得遺臭萬年!不對,你也配遺臭萬年?” 衆人不禁大笑了起來。 然後就是沮喪。 “那沈安下手太狠了。” “是啊!” 城外的那家大盛書院就建在一個村子裏,看着很是簡陋。 按照沈安的說法,大盛書院越簡單越好,要讓學生們忘卻外物的誘惑,全力讀書。 可等看到連院子都沒有時,有人還是驚訝了。 “這般簡陋?” “這是助學!” 助學是士大夫們最熱衷的事兒,所以大夥兒的氣勢就低了些。 “……國公,那儒學該取消嗎?” 裏面傳來了一個學生的聲音,外面的人都冷笑着。 “爲何要取消?” 沈安的聲音中沒有得意,“儒學並非是一家之學問,在千年的發展中被注入了無數先賢的心血,某說過,儒學是道,秉承了這個道,咱們這個華夏纔不會分崩離析。” “可是國公,雜學才能強盛大宋呢!” “雜學是能強盛大宋,可雜學是術,你再厲害的術,若是沒說一個道來夯實基礎,那就是空中樓閣,不堪一擊。” “這個世間不只是咱們中原,不只是華夏有過燦爛的文明,邙山一脈的前輩們當年的足跡遍佈天下,發現了這個世間的模樣。” 沈安的神色很嚴肅,“這個世間是個大圓球,這一點某教過你們。在這個圓球的各處,曾經有過許多強大的國家,比如說羅馬帝國,比如說尼羅河文明,比如說天竺文明,比如說前些時候,大食人無比強大,如今那個塞爾柱後來居上,邊上還有個拜占庭……可這些文明或是強盛的國家哪去了?” 外面的人從未知曉外面的世界竟然是這樣的,不禁側耳傾聽着。 “那些文明都消散了,那些強大的國家也灰飛煙滅了。天竺如今一盤散沙,大食人被塞爾柱打的滿地找牙……可塞爾柱敢和大宋呲牙嗎?他們不敢,若是敢,大宋將會用鋪滿海面的戰船作爲迴應。” 有人覺得熱血沸騰,不禁拉了一下衣襟。 “國公,我們也失敗了呀!漢唐都失敗了。” “那只是短暫的失敗。”沈安說道:“漢唐是敗了,可我們的文字,那些先賢的學問卻保留了下來,不管在什麼時候,我們會牢記這些學問,牢記那些字。 在那些文字裏,在那些學問裏,蘊含着我們這個華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無數道理就在其中,並融入到了我們的骨血裏。”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王道復古,尊王攘夷,十世之仇,尤可報也!” 沈安神色肅然的說道:“這些學問,這些文字早已鐫刻在了我等的骨血裏,骨血不絕,華夏永存。哪怕被打倒了,咱們也能再度站起來,重新唱着秦風無衣,攜手去擊敗敵人,再度成爲這個世間最強大的國家。” 外面的那些人有些騷動,因爲一個三十餘歲的男子竟然在流淚。 “那些文明消散無蹤,那些強大的國家消散無蹤,爲何?因爲他們的文化沒有咱們的堅韌,沒有咱們的深入人心。 你去汴梁的街頭問問,隨便尋個老人家,你去問問他,若是別人有好處,可否去奪了來。他會回答你,這等事不可爲。爲何?因爲先賢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那些學生恍然大悟,“國公,前日我爹爹罵我,說什麼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就是這個意思嗎?” “對。”沈安很欣慰,他覺得自己開啓了學生們深層次思考的能力。 “國公,我娘說要自重自尊,家裏窮就努力去掙錢,不可去走歪門邪道。這可是咱們的學問嗎?” “是。”沈安笑的很欣慰。 這些都是一代代傳下來的東西,早已深刻寫入了這個民族的基因之中。 “知道咱們爲何能不斷的站起來嗎?” 學生們搖頭。 沈安朗聲道:“那是因爲我們傳承的是文明,是文化。漢唐倒下了,可我們的文明和文化還在,我們接續了這個文明和文化。這個文明和文化是如此的強大,以至於能讓我們很快就能重新站立起來。 這個文明和文化讓我們勤勞刻苦,讓我們謙遜有禮,讓我們不懼任何對手! 每當遭遇了劫難時,這個文明和文化能支撐着我們攜手走下去,團結一心,直至走出劫難,重見光明。” 外面的那些人都被震撼住了。 “原來還能這樣解釋嗎?” “當然能,某覺得往日冥思苦想也想不通的地方,此刻卻豁然開朗。” 人羣漸漸靠近了教室。 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陰影。 沈安恍若未覺,繼續說道:“有人也想用刀槍來斷掉我們的文明和文化,最終卻消散無蹤。他們去了何處?全被我們的文明和文化給同化了,早已融爲一體。” “大宋曾經衰落,在北方,那些百姓甚至攜家帶口的逃到了遼人那邊去,可如今呢?” 沈安斬釘截鐵的道:“某想告訴你們的是,在這個文明,在這個文化之中,儒學就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雜學是學問,但儒學卻不可輕忽。我們若是一味去追求實用之學,而拋棄了我們自己的文明和文化,那和那些曾經消散的文明和強大的國家有何區別?” 實用之學固然重要,但失去了支撐這個國家的文明和文化之後,沈安覺得這樣的強盛並不能持久。 文明是道,實用是術,兩者都不可忽視。 他最後說道:“某想告訴你等,這個大宋將會持續強盛下去,這個文明將會持續強盛下去,即便中間有起伏,只要咱們的骨血還在,那麼我們將會再度崛起,無可阻擋,誰也擋不住!” 他覺得教室外面有動靜,就像是一頭巨獸在喘息,不禁就看了過去。 教室外面黑壓壓的全是人。 那些人都漲紅着臉在看着他,讓他不禁感到毛骨悚然。 “國公!” 那些學生勇敢的衝了上來,擋住了教室的門。 門外的那些人鼻息咻咻,看着就像是被激怒的公牛。 這是要準備動手還是咋地? 哥忘記叫人來了啊! 這一刻沈安深深的懊悔着,後悔沒叫聞小種跟着一起來。 那廝殺人的手段太滲人,一出手就能嚇尿這些蠢貨。 當先一個男子突然拱手,正色道:“以前某一直以爲沈國公乃是個尖刻小人,此刻聽了這番話之後,某才知道,國公的胸襟之大,非我等所及。一句文明,一句文化,儒學和雜學都成了滄海一粟,某卻覺着歡喜。” 另一人說道:“沈國公,某敢問,這番話可是出自真心嗎?” 沈安頷首,還沒說話,一個男子說道:“國公這般胸襟和格局,若是假話,某挖了自己的眼睛去。” 那人拱手,“不管過往如何,某今日卻是佩服之極。” 佩服什麼,就是沈安的這番話。 “沈國公的這番話越過了學問,文明一詞用的極好,越過了學問,用文明來闡述我中原千年來的格局,果然是氣勢磅礴,不同凡響。” 一個男子拱手道:“某最喜國公所說的那番話,那些學問和文字早已鐫刻進了我等的骨血裏,骨血不滅,華夏永存。往日某得罪了,今日後,某願尋了雜學的書來看看……沈國公,可有?” 這是黑轉粉啊! 沈安心中歡喜,“雜學的書有,隨後會印出來,有喜歡的可去自行購買。” 男子說道:“如此某告辭了。” 他轉身而去,看着身形竟然多了灑脫之意。 那些男子沉默一瞬,有人說道:“某也會買!” “某也會!” “某卻不會,不稀罕!” “呸!” 有人黑轉粉,有人依舊黑,但沈安的心中卻歡喜之極。 只要開了頭,以後就剎不住車了啊! 一個男子緩緩說道:“其實……不管我等以往如何反對新政和沈國公他們,可他們依舊在爲了咱們而揮動長刀,不畏生死……” ——那些保護你們的人不會因爲你們的反對而丟棄你們! 沈安看了那人一眼,微微頷首。 他緩緩往外走去,人羣讓開通道。 人羣中突然有人喊道:“沈國公,某也是傳承了那份文明之人!” 沈安點頭,“是,每個人都是。” 有人問道:“沈國公,那你想如何?” 沈安止步,很認真的想了想,然後說道:“某想傳承這份文明,守護這份文明,若是有誰敢來打斷它,某就弄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