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穿越武大郎 第278節

作者:未知
而長柄大錘、狼牙棒一類,都系同一範疇。 楊志、索超一刀一斧,配合默契,王德左遮右攔,漸漸亂了章法,這時鄧和尚大步趕來,一棍掄在戰馬後臀上,那馬悲鳴一身,往下一塌,王德身不由己,滾落馬下。 鄧元覺揮起鐵棍便要打殺,棍子落下,噹的一聲,卻是楊志使金刀架住,口中勸道:“師兄,聽這廝言語並非惡人,不過愚忠罷了,他這身好武藝極是難得,他日若能爲聖公效力,豈不是兩全其美?” 王德怒道:“既爲宵小所執,無非一死報了國恩,若想老子投降,你們怕是想瞎了心!” 鄧元覺聞言亦怒,嚷道:“你可聽到了?這廝卻不領你人情哩,何況我教中豪傑,被他害死許多,此等血仇,豈能不報?” 包道乙聞言,眼珠子一轉,忽然乾笑道:“禿驢這句話說得沒甚道理,兩軍交戰,各爲其主,生死都是天命,卻非江湖上殺伐可比。我看這廝膽子大、武藝高,殺了甚是可惜,不如留下爲永樂朝效力。” 看官聽說:他明教一衆頭領,自然也非鐵板一塊,若是應對外敵,倒能齊心協力,然而威脅稍去,便不免彼此角力,明裏暗裏不讓對方如意。 單說護教四大法王,便有兩夥大勢力,第一夥或可稱爲乃是元從系,都是昔年方臘初出江湖,便膺服其豪勇,認作老大的,鄧元覺正是其中代表人物,五元帥、五散人,皆在其中。 只是這一夥中,又分文武兩派,文的一派,多數讀過些書,心思亦遠大些,武的一派,多是真正的江湖豪俠,講究個磊落光明,方臘封官之時,前者多數都當了文官,尚書、丞相、侍郎之類,後者則多是武將,元帥、將軍之流。 第二夥勢力,則是方臘在江湖上名號大震之時,慕名前來投奔的各方豪傑,這些人原本都有基業,譬如呂師囊、浙江四龍、天目三梟、弓溫、家餘慶等,其中便隱隱以包道乙爲首。 這兩夥勢力,雖暫時不曾有明爭,但是暗鬥一直未斷。譬如鄭彪何以同鄧元覺衝突最多?便是因其追隨方臘較早,論理該屬元從一系,卻不知如何被包道乙誘惑了去,拜其爲師,保他做了法王。 要知鄭彪一直和鄧元覺、石寶等兄弟相稱的,如今做了包道乙徒弟,無形中卻把鄧、石等人也降了一輩,鄧元覺等自然看他不慣。 看官兄臺們皆是多智多思的人物,自然曉得這等暗鬥,先是往往還有些理講,鬥得多了,便成爲了屁股之爭:你要堅持的我必反對,沒有原則,跟你作對就是我的原則! 明教大業初起,派系暗鬥自然沒發展到這種你死我活的階段,在大事上,還能齊心協力,但在小事上,卻把這沒有原則的原則盡顯無疑。 童貫南征,麾下幾個勇將立功不小,王德初時不過是劉光世部將,如今卻能獨領一軍,這些進步,無疑是踏着明教豪傑的腦袋做的臺階——僅僅二十四飛將中,他便殺了五個,還有伍應星、白欽等,也都死在他的斧下。 對包道乙而言,此人殺了也是理所當然,但是鄧元覺力主要殺,和梁山楊志起了紛爭,那對包大天師而言事情就很簡單了——無論誰和這禿驢作對,我包天師一定幫幫場子! 見包道乙扯他後腿,鄧元覺愈發惱怒,跳着腳道:“你這牛鼻子混說什麼!管他江湖殺伐,兩軍對壘,兄弟就是兄弟,血仇就是血仇,你覺得陛下會用這等仇人麼?” 包道乙怪眼一翻,不屑道:“你這禿驢懂得什麼,自古那些雄才大略的帝王,哪個不曾重用過降將?蜀漢姜維,李唐尉遲恭,若說仇恨,哼哼,漢末袁紹麾下有個陳琳,罵的那曹操祖墳都炸了,曹操不是一般愛惜其才而用之?張繡賈詡,弄死了曹操那廝的愛將典韋和大兒子、親侄子,曹操不是一般不殺他們?難道你以爲我家陛下的胸襟,連區區曹操都不如麼?” 楊志、索超眉頭一皺,武植前生爲曹操之事,當初說與晁蓋、武松等人,雖然後來不曾特意傳播,但是二人在梁山既久,類似傳聞自然知悉,聽包道乙言語中有鄙薄之意,不由大爲不快,心想就算你這老道不知內情,我哥哥“武孟德”的綽號,江湖上無人不曉,衝着這個綽號你也不該這般說話。 楊志還老成些,正在組織言語,索超已是大剌剌開了口:“呔!牛鼻子,你說曹操就說曹操,‘區區’兩個字是什麼意思?” 楊志也道:“是啊,聖公縱然豪傑,魏武何嘗不是英雄?你又何必小覷古人。” 他兩個一怒,包道乙頓時一驚,心想我幫場子呢,你怎麼反來同我計較,心思一轉,猛地想到老曹綽號,“啊喲”一聲,連忙陪笑:“是貧道失言了,原沒鄙薄魏武之意。只是要這禿驢曉得,自古至今,凡是大英雄,都是胸能容物的……” 話沒說完,王德哈哈大笑:“可笑可笑,你明教這些人,拜魔頭拜傻了腦袋不成?區區方臘,被我們打得節節敗退,也配合漢昭烈帝、魏武帝、唐太宗這些人比較?你這牛鼻子想瞎了心,來來來,禿驢,快快打死本將軍,不然我怕被你們活活笑死也。” 包道乙其實哪有胸襟可言?先前同楊志索超賠不是,心中已是不快,此刻被王德幾句話,刺得滿面通紅,當先惱羞成怒,唰!抽出背後那口玄天混元劍,大喝道:“該死的匹夫,道爺這就取你首級!” 狠狠一劍劈去,噹的一聲,一條渾鐵棍斜刺裏探來,挑開那口寶劍。 包道乙怒目望去,卻是鄧元覺,氣得大罵:“禿驢,你要殺他,道爺下手,又來相阻,你鬧什麼鬼名堂?” 鄧元覺本來一肚子火,此刻見包老道暴跳如雷,只覺一道春風自涌泉穴捲起,說不出的心曠神怡。笑呵呵道:“包老道,佛爺想了想,你說的很對!我家陛下,胸襟如海,這廝雖然驕橫,等他見了陛下,自然心悅誠服,如何肯讓你擅自殺了他?” 鄭彪挺起槍喝道:“鄧和尚,你偏要在外人面前,同我師徒爲難麼?” 鄧元覺大驚小怪叫道:“你這廝滿口放屁,梁山好漢難道是外人?他們一撥兩撥千里來援,分明是我家的至愛親朋,你一口一個外人,豈不讓兄弟們齒冷?” 楊志索超對望一眼,心想官兵都打到老窩了,這廝們還有閒情爭吵,可見聖公御下的本事,大爲不足。 龐萬春見兩邊下不來臺,嘆一口氣,抱拳道:“幾位法王,聽小弟一言,這個宋將,在官兵中也算是個人物,我等既然擒了,自當獻俘於陛下,他若肯降最好,若不肯降,陛下殺了他祭旗決戰,也鼓一鼓洞中的士氣。” 楊志愛慕王德好武藝,有心周全他性命,連忙道:“龐帥此言,卻是一筆劃算的賬!” 鄧元覺、包道乙也曉得此時不是爭執拖延之時,怒瞪彼此一眼,齊聲道:“小龐說的不錯!”“便是如此,讓陛下自家處置他。” 當即捆了王德,麻核塞口,收拾起兵馬回洞報功。 他這裏奏凱回洞,另一頭,王稟領了數千殘軍,慌慌張張敗退下去,正迎着童貫大軍,童貫聽說先鋒戰敗,大是不快,當即停下大軍,召王稟來見。 王稟見了童貫,滾鞍下馬,跪倒在地,把如何遭遇敵軍,如何廝殺,如何不敵他妖法的過程一一道出,最後叩首道:“若非王德將軍斷後死戰,小將哪裏得脫?求恩相撥一支生力軍,小將領着回頭,好歹救了王德歸來。” 童貫不耐煩的把手一擺:“老夫來此平叛,乃是國之大事,豈能因你私誼,枉動大軍?按你所說,那廝們既有勇將如鄧元覺,又有妖法高明的妖人相助,王德縱然武勇,領着百來人難道還有生機?你若再去救他,便成了添油之計,你且退下,此時老夫自有應對。” 王稟聽說不許他去救王德,驚得瞠目結舌,正要再叩首苦求,幾個大將念着平日交情,怕他情急之下觸怒主帥,紛紛搶上來,橫拖倒拽帶了下去。 童貫沉着臉,一直到看不見王稟身影,這才嘆口氣,同周圍人道:“哼,十餘萬大軍,生死禍福,都在老夫肩頭,他要周全他的義氣,老夫卻要對得起官家社稷!王德這等勇將,老夫難道不愛?只是事分緩急,情有輕重,王稟可以不管不顧,老夫難道也能學他?” 衆將都道:“大帥此言說的最好!王將軍也是一時情急,豈有不能體諒大帥用心的。” 童貫把頭搖了搖,又把氣嘆了嘆,緩緩道:“自古做大事者,誹謗隨身,在所難免。便是當年諸葛武侯一心北伐,女運男戰,他蜀國之中就人人都能體諒武侯的忠義麼?” 麾下一羣親信連忙道:“恩相此話,也非盡善,恩相同諸葛武侯想必,忠義之心,或者彷彿,但是大宋國力,煌煌如日月,其實蜀漢偏安一域可比?再者論起用兵,前有周瑜、魏武,後有司馬仲達,當真是一時瑜亮,又豈似恩相這般天下無敵?” 童貫聞言,仰頭大笑,倒把先鋒兵馬失利的鬱悶一掃而空,點頭道:“這話不錯!武侯伐北,步步艱難,老夫南下,卻是犁庭掃閭、一往無前!眼見推平他這幫源洞,大功便成,他雖情急拼命,予我小挫,然而已成死灰,豈能復燃?” 衆人紛紛出言誇讚,有的更是即興作詩,備言童貫之勇,劉延慶皺了皺眉頭,隨即做出一連慷慨神色,上前奏道:“恩相,時局在我,自然非虛,然方纔王稟所說妖法,倒是的確有厲害之處,非是一般障眼法可比。細細想來,卻是那些反賊無謀,不然兩軍決戰時他忽然使出這等法術,我軍縱然能勝,也必多受殺傷如今確實讓我等曉得了他的本事,當提前應對纔是。” 童貫呵呵笑道:“劉節度這番言語,非是知兵者決難說出!以松樹化爲神兵力士,刀槍難傷,力大無窮,的確可怕,然而既然露了相,憑老夫本事,破他何難?劉節度,此時老夫就託付給你,你去召集一千名精銳弓手,然後如此這般,這般如此,便可成事。” 劉延慶驚道:“啊呀,恩相用兵,舉重若輕,若非恩相明示,末將苦思三天三夜,怕也想不出這等好計策。” 童貫大笑,便令劉延慶準備一番,帶了姚平仲,去做前軍主將,依舊以許定爲嚮導,又調馬公直領本部秦鳳兵爲其副手,開路搭橋,至幫源洞外十里下寨,以待大軍。 此時鄧元覺、龐萬春兩路兵馬,亦退回幫源洞,面見方臘,備述交戰情形,方臘聽說擊退官兵前軍,捉了對方先鋒大將,甚是歡喜,重賞包道乙,又將楊志、索超大大誇贊一番,便令司天太監浦文英道:“你去說那個叫王德的官將投降,他若不肯降,押入牢中,待來日決戰時,推到兩軍陣前,當衆殺剮,叫他官兵膽寒。” 隨後擺下酒宴慶功,宴席之間,包道乙因得了頭彩,愈發志得意滿,那些文武前來敬酒,酒到杯乾,無多時,熏熏欲醉,搖搖晃晃站起身來,睥睨羣雄,摸着自己一頭白髮笑道:“貧道爲了陛下,施展驚天動地的大術,折壽無算!然而官兵畢竟勢大,前軍雖然敗陣,必然再派一支兵馬開路,因此貧道意思,我洞中數萬人馬,輪番出戰,好歹再敗他幾場,一者損傷其實力,二者消磨其士氣,如此決戰之日,纔有必勝把握。” 方臘連連點頭,卻又露出爲難之色:“包天師所言,的確有理!然而官兵之中,不乏猛士,這場能勝,多靠天師拼命,但人之壽算,折而難回,總不能陣陣叫你出戰,如此一來,卻如何能再敗他幾場?” 方七佛慨然起身:“陛下說的不錯!下一戰,我來出馬!” 話音未落,階下跳出一人:“陛下,賀某願隨左使去廝殺。” 方臘視之,卻是自家御林軍都教師賀從龍,此人武藝精熟,十八般武器件件出衆,江湖人稱“驚神手”。 當下點頭道:“甚好!既然如此,七佛子便同賀教師領軍五千——須再有人領一軍接應方好。” 他往下一望,暗暗嘆氣:石寶、厲天閏、方傑、司行方這些猛將都上不得陣,溫克讓、衛亨等武藝有限,想了一回:“小龐,還是你辛苦走一遭……” 汪公老佛忽然開口:“陛下,我軍兵少,只有輪戰,纔好保持戰力,小龐他們已經戰過一輪,這一場,便由我這老東西親自動一動,領兵接應七佛。” 方臘苦笑道:“師尊,你老武藝雖然高明,畢竟年過八旬,若是要你出馬,還不如弟子親自上陣。” 魯智深聽他說得悽然,暗自搖頭,起身來洪鐘般叫道:“聖公,灑家等此來,本是要爲你出力,如今吃了你好幾頓酒肉,不得廝殺,如何盡興?聖公若是信得過灑家,也給灑家五千兵馬,讓衛亨兄弟做個副將,接應七佛子便是。” 秦明、朱仝雙雙起身,笑道:“前番楊志、索超快活了一回,正該輪到我們,都隨魯師兄去廝殺一遭。” 方臘雖然明知老曹有些蹊蹺,但此時見這些梁山漢子慷慨豪邁,還是不由動容,抱拳道:“此前若非你等兄弟,石寶已難脫身,如今又蒙你們出力,方某這番感激,着實難言!” 當即撥了五千人予他三個,也不用衛亨做什麼副將,全由他三個自行領兵做主。 衆人飽餐一頓,領兵殺出,走不多遠,迎面撞見數萬官兵開來,方七佛暗道:來得好快!連忙令擺開陣勢,擋住去路。 幫源洞主洞口外,是個羣山環抱的小小盆地,方圓一二十里,都被開墾成良田,此刻新苗纔出不久,兩軍各自列陣,無數人馬踐踏,把那些苗兒盡數踩斷,方七佛看在眼裏,不由心疼。 賀從龍一旁看見他神色,低聲道:“左使不必難過,雖被他毀了一季收成,但吾等就在此殺盡了官兵,得他血肉澆灌,明年必然大豐。” 方七佛露出一絲嚮往神色,微笑道:“若能大勝官兵,明年此時,莫說此處,至少長江以南疆域,都該在我等手中,這裏便不種糧食,也不可惜了。” 賀從龍哈哈一笑,摸了摸頭道:“不種糧食,豈不浪費了這些血肉?” 方七佛四下望了一回,慨然道:“種花吧,這等沃土,又在山間,種下無數奇花異草拱衛聖火,屆時必然引來蝴蝶兒無數,就叫做蝴蝶谷便是。” 賀從龍連連點頭,露出嚮往神色:“若是這般,等到替聖公打下了天下,賀某就回到這蝴蝶谷,侍奉聖火,以安天年!” 他兩個說的高興,官兵陣中,殺出一員年輕小將,揹負雙刀,手拈長槍,馳騁陣前,大喝道:“天兵來此,還不投降,盡數殺絕你等!” 方七佛道:“這個宋將莫看年輕,着實悍勇,鄧元覺都吃了他虧!且待我去戰他!” 賀從龍叫道:“既有賀某在此,如何叫你輕動?七佛子且爲我掠陣,待我去看看他的厲害!” 說罷也持一條長槍,飛馬殺出,喝道:“小子,聽過‘驚神手’之名麼?” 姚平仲冷笑一身,上前交戰,兩個翻翻滾滾鬥了二十合,姚平仲奮起一槍,刺賀從龍下馬,鮮血滾滾流出,盡數沒於土地,耳邊卻聽得姚平仲冷冷道:“誰聽過你這無名下將。” 有分教:官兵已至幫源洞,洞裏猶聞酒肉香。聖火至今烈烈起,蝴蝶何日翩翩忙。 第492章 花和尚喝退千軍 賀從龍戰死,南兵盡皆失色。 方臘麾下三萬御林軍,賀從龍任職都教頭,武藝自然出衆,性情也頗平易,尤其是所學龐雜,又極擅調教他人,因此在這三萬軍卒心中,地位極爲崇高—— 甚至有人把他和當年汴京御拳館總教頭周侗相比,號稱北有“鐵臂膊”、南有“驚神手”,如今這般輕易身死,衆軍心中之驚駭,可想而知。 方七佛眼見部下士氣大降,心想罷了,若不當場斬他幾員大將,復把士氣振作起來,後面的仗也不必打了。 當即把馬一拍,手提丈二青龍戟,大喝道:“姚平仲,休逞狂兇,來同我方七佛一戰!” 姚平仲見方七佛親自出陣,眼中精光頓時爆射,暗忖道:此人乃是賊中第一個了得的,上次夜襲童貫,王淵、王稟、王德三個齊出,尚且留他不住,可見盛名無虛!我若斬了他,十餘萬大軍中,還有誰敢不服?便是官家,聞我勇名,也必要召見賜酒! 想到這裏,精神煥發,只覺渾身上下無一處不脹滿了氣力,暴喝一聲:“來的好!正是地獄無門自來投!”縱馬舞槍,大戰方七佛。 方七佛此前與三王大戰,使了壓榨潛力的祕法,後來黃裳刺殺,再次強催祕法,兩相疊加,引發內傷,本來不免拖延時日,幸得安道全出手,用心替他調治,這纔將將痊癒,如今遇上姚平仲,豈不正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當下把一路“青龍戡亂十三戟”使得發了,那條戟便如一條張牙舞爪的青龍,緊緊纏繞着對方廝殺。 兩個你來我往,大戰二三十合,梁山三將帶五千人趕來,見他兩個廝殺正緊,也把兵馬排開,就在陣前觀戰。 秦明看了片刻,認出姚平仲來:“原來是此人!前幾日解救石寶時,我和朱仝聯手才殺退了他,莫看年輕,真個驍勇無雙。” 魯智深嘆道:“其實官軍之中,豪傑不少,宋皇若能知人善用,莫說小小西夏,便是幽雲之地,也早打下多時了,可恥,可恨!” 正所謂—— 代代賢途恨未開,吮癰舐痔上高臺。 朝中朱紫多豚犬,草莽風塵有大才。 一旦鯤鵬生世上,滿天星宿下凡來。 狼煙滾滾沖霄漢,胡運應如風裏埃。 這個和尚且嘆且罵一回,又看場中兩個比鬥,只見他翻翻滾滾,已鬥到了六十合上,卻是精神愈長,長槍單戟,恍似兩道雷霆,碰撞磕擊,渾不放半點空處。 魯智深看了一回,忽道:“這小將的武藝,着實奢遮,灑家想着,兩虎相爭必有一傷,那宋將只是軍中小將,死了也不損他大局,可是七佛子若有個閃失,只怕軍心都要盡潰,何必冒這風險?倒不如我們兵分兩路衝殺出去,灑家領一支人馬自左邊衝擊,你兩個領人從右邊衝擊,此計如何?” 秦明、朱仝對望一眼,齊齊點頭:“但依師兄便是!” 兩下當即分兵——原本跟隨方七佛的五千人,還叫他原地列陣待命,後帶來的五千人,各分一半,左右殺出。 劉延慶坐鎮軍中,正看姚平仲同方七佛惡鬥,不料南軍忽然分兵殺來,頓時笑道:“賊兵倒是好膽色,我這裏三萬人馬,難道怕他不成?”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