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穿越武大郎 第391節

作者:未知
畢竟人力有時而窮,多計如婁室,也萬萬想不到,就連自己拼命都沒打下的城池,居然被宋朝自家人輕輕賣給了遼國。 他思忖片刻,忽然冷笑起來:“我曉得了,他這夥人,莫非竟是癡心做夢,要一口氣殺去奪了鄭州,以斷我軍之根基?哈,哈哈,他卻當銀術可是白給的不成?” 原來婁室入雁門關時,領了全軍四萬五千人,留下五千守關,四萬人徑直南來,沿途收攏匪寨組成忠義軍,又得十萬餘衆。 如今他來打汴梁,前後只帶了六萬兵馬,餘下八萬,全都在鄭州,又有銀術可這等大獎將,區區數千宋軍,便是翻做十倍,又豈能輕易得逞? 婁室想到這裏,又不由咬牙,暗恨李助。 卻是葵向陽第二次來鄭州,雙方談條件不攏,葵向陽暗暗找到李助,令他設法領紀山軍前往汴梁。 李助這兩萬紀山軍甚是精銳,婁室自然想要一口吞下,因此對李助、李懷叔侄極爲籠絡,又許他單獨駐紮,又不曾刻意提防,本意是欲安其心,體現自家誠意。 誰知李助這等老江湖,心豈是這般好收的?表面滿口輸誠好話,聽得婁室笑呵呵,以爲他們一心一死要投大金,不料某天起來一看,紀山軍營地,早已賊去樓空,也不知跟着李助遁去了何處。 婁室何故留了大軍在鄭州?正是怕李助那支兵馬,不知何時便殺出來斷他後路。 完顏婁室自以爲看穿了宋軍的計策,把腿一拍:“錯有錯着!他既然去打鄭州,我索性收拾了殘軍去搶汴梁,汴梁守軍所剩無幾,再減了這一支人馬,還能有多少力量?” 正算計到得意處,忽然一愣:卻是眼睜睜望見,汴梁城牆上“宋”字大旗紛紛落下,一面面寫着“遼”字的旗號,就在城頭高高飄了起來…… 婁室在城外幾乎吐血,汴梁城裏,耶律大石、兀顏光也自納悶:內城雖打破了,守內城那將卻帶了二三千人,早早撤回皇城,閉門死守,反覆攻打幾輪,也不曾近前一步! 欲知究竟是何人,在此情形下竟還守定皇城不肯讓步,且聽下回分解! 這正是:都道算來遺策少,誰知山外有山高。異族將帥聚合處,笑看曹郎慢舉刀。 第634章 浮戲山下擲浮生 卻說去歲,殘遼與童貫決戰河北,大獲全勝,又趁勢下了北京大名府,消息傳開,海內震動,有個明眼的人便嘆道:“遼軍兵鋒如此,汴梁必有災劫!” 又同一雙兒子殷切說:“吾家世受國恩,時局如此,豈可不戮力報國?” 此人是誰?說起來歷,非同小可—— 乃是故徐國公、樞密使張耆之曾孫,信州參軍張利一之孫,正奉大夫張宗望之子,汴梁開封府人氏,姓張名叔夜,字嵇仲的便是! 這個張叔夜,時年五十五歲,官已做至徽猷閣直學士、海州知州。 他老張家家風肅正,講究個文武雙全,其曾祖張耆,出了名的好弓箭,十幾歲做到天雄軍兵馬提轄,歷經戰陣,素著勇名。 到了張叔夜這代也不含糊,文能進士及第,武能發箭奪魁—— 他少年時曾做使者,出使遼邦,有那壞心眼子的遼人,見他生得文弱,故意設局迫他比箭,要害他出乖露醜。不料張叔夜把出家傳的箭法,奪魁當場,震懾了遼人膽魄,大大替國家長了臉面。 他自家奢遮也自罷了,偏又生得兩個好兒,都有萬夫不當之勇,乃是大公子張伯奮、二公子張仲熊! 兩位公子聽得父親說話,都把頭點:“爹啊,您老說的不錯,咱家世受國恩,如今眼見遼人兵鋒銳利,豈不合該去保駕勤王?” 要不怎麼說忠義之道,往往代代相傳?父子三人的心都想到了一處! 張叔夜欣慰道:“我兒曉得忠君報國,爲父老懷甚慰,既然如此,不可拖延,我父子三個,這便發兵那個汴~梁哇!” 老頭兒高興的,都忍不住甩起了花腔。 看官都知,若是原本時空,宋江等人起義,正是被此人所平,又帶着去打方臘,因此滿朝都曉得他有掌軍之能。 然而此世多了老曹這個變數,張叔夜的才華未能彰顯,也不曾立得大功,依舊還在海州做知州,雖有勤王之心,麾下兵馬有限,點起二千餘人,父子三個領着來到汴京。 抵達汴京,蔡京先捉他錯—— 原來張叔夜有個從弟張克公,曾於大觀三年彈劾權相蔡京,蔡京遷怒張叔夜,貶了他去做草場監司,很是沉淪了幾載。 如今雖然時過境遷,奈何蔡京此人心眼窄,一見張叔夜,立刻彈劾他:“無旨私自興兵,存心難測。”奪了他兵馬,又要把他定罪。 幸得彼時李綱尚在朝中,連忙替他求情:“張家四代忠良,一番忠心天日可鑑,官家豈能疑他?” 這纔不曾定罪,要待打退遼軍,再做處置。 好在張叔夜本就是開封府人士,雖然宦遊多年,家中老宅,還在汴梁內城,總算有個落腳之處。 於是每日閒居喟嘆,只恨報國無門,他兩個公子卻閒不住,四處訪問故舊,想要尋個差事,殺敵立功,替父親掙一回臉面。 一段時間下來,兩位張公子果然結交了不少朋友,其中一位,正是內城麗景門守將,姓羅名鍔,有個御賜的綽號,喚作“鱷霸”! 這守將乃是嶺南人氏,彼處地方炎熱,鱷魚極多,百姓深受其害。 那鱷魚可不是後世所謂揚子鱷,時人稱揚子鱷爲“鼉”,比其更兇猛者方爲“鱷”,乃是類似灣鱷、馬來鱷一流,動輒體長二三丈,翻舟食人,衝波吞牛,屢見不鮮。 昔年韓愈在嶺南做官時,曾作《祭鱷魚文》,苦口婆心、恩威並用,勸鱷魚們往南遷徙,可見爲害之烈。 這個羅鄂本是嶺南軍官,所以成名,便是入水搏殺一條三丈有餘的巨鱷,解其皮製作鎧甲,被上官認爲有“周處之勇”。 這勇名傳至汴京,蔡京當作新鮮事,說與老官家討他歡心。 老官家性情浪漫,聞聽竟然有此勇士,立刻下旨徵召來京,試了武藝,果然不凡,誇讚道:“鱷魚者,水中之霸也,你能搏殺鱷魚,乃是鱷魚之霸也。”便令他留在京中效力,鎮守內城城門。 直到奸臣獻門,兀顏光領軍殺入,順着東大街直衝內城麗晶門,便是這羅鄂反應迅速,當機立斷關了城門,隨即飛速通告內城各門守將,這才保住內城未失。 不久遼軍大舉進入,八萬遼軍,猛攻內城,內城守軍不過三千,城門卻有九個,如何遮攔得住? 正危難之際,張叔夜挺身而出,說服內城幾名守將:“此城不可守,且領軍去皇城拱衛,皇城小而高,正好守禦,待有勤王兵至,便是生機。” 羅鄂同張伯奮、張仲熊交好,認定張家是忠臣,果斷答應,領兵退入皇城。 張叔夜進了皇城,便要面見小官家,誰知尋遍皇宮,莫說官家,皇子帝姬,盡數不見,只找到個慌慌張張來救駕的張邦昌。 兩個老張細細打聽,這才曉得被供奉的仙師施法救出,一時間也不知是福是禍,沉默片刻,張叔夜咬牙道:“罷了,那個仙師便是真仙,帶着那般多人能走多遠?我等且守定宮城,吸引遼人,也算爲他們爭取些時間,但願走得遠些。” 張邦昌驚呼道:“若是這般,遼兵打破皇城發現上當,豈不殺我等出氣?” 張叔夜聞言大怒,一掌摑翻張邦昌,指着罵道:“奸臣!國家已是如此,你還拿自己性命計較,老夫愧與你這奸賊同姓!” 張邦昌見他鬚髮戟張、怒不可遏模樣,也自氣短,囁嚅道:“螻蟻尚且偷生……罷了,你也不必生氣,你我多半同死在此,若有氣力打我,多殺幾個遼人不好?” 張叔夜這才點頭,找一副甲披了,按劍上城,指揮堅守。 殘遼八萬兵馬,須臾間佔了汴梁,耶律淳領着楊戩等叛臣,親自坐鎮開封府,發出安民告示,蕭幹則領軍守護外城,防禦金兵,剩下兀顏光、耶律大石兩個,領兵三萬,攻打皇城,要捉了南朝新帝,逼他簽訂割地結盟之約。 然而張叔夜家傳的兵法戰策,端的不凡,雖只幾千敗軍在手,但一來安排有序,二來卻仗皇城城小牆高,竟也守得固若金湯,遼軍幾番猛攻,都被打退,氣的兀顏光哇哇亂叫。 至此,金兵、遼兵、宋兵,在汴梁形成了三重關係——城外是金兵,城裏是遼兵,皇城裏是宋兵,一時間,誰也難把誰奈何,只得暫時僵持。 且說雷橫諸將,突破了金營,一路急行,不敢自鄭州面前經過,故此折往西南,欲自浮戲山繞行。 浮戲山者,位於嵩山北麓、鄭州之南。 只是彼等卻不知,因紀山軍遁走無蹤,銀術可怕他藏匿在附近,覓機來襲,故此灑出無數哨探,早早偵知雷橫這夥舉動,派出猛將韓常,領兵一萬,徑直殺來。 可憐雷橫這夥兵馬,本是守城時臨時定計,急促殺出,又無糧秣食水,又無帳篷輜重,星夜急行數十里,漸漸能望着浮戲山時,已是一日不得水米着牙。 似這般人困馬乏,疲憊不堪之際,忽然斜刺裏撞出韓常兵馬,頓時亂作一團。 王煥、張開對視一眼,張開虎起臉大喝道:“若不留人死戰,大家一個難逃!你等且快走,今日我兩個老傢伙,便替諸位斷後!” 說罷,兩個老節度同聲大喝,各帶百餘人馬,徑直撞向金兵! 這正是:浮生如戲亦如風,半世英雄水自東。功業都由天記取,大名永駐史書中。 第635章 男兒白髮亦風流 這夥宋軍殺出汴京時,尚有七八千衆。 然而連日苦戰,本就疲乏,多數人又沒馬,一夜奔波下來,只剩得四千餘人。 真個是:陣不成陣、隊不成隊,前拖後扯,不成規模。 本來欲至浮戲山中,加以修整,不料命運多舛:山方在望,敵即殺出。 兩個老節度王煥、張開,一看這情形便知道,若不當機立斷,留勇將斷後死戰,必是全軍覆沒局面。 正所謂大丈夫當仁不讓,值此危難之時,兩人不說把言語去挑起雷橫、姚興等年輕人熱血,徑直帶馬,自家迎向金軍。 領兵的韓常年紀雖少,這數年馬不解鞍,也自經歷了許多陣仗,堪稱閱歷十足。 因此一見宋軍中分出一小股來,便知道是舍死斷後的。 再一細看,爲首卻是兩個老將,暗自笑道:這兩個老革,自以爲時日無多,卻來擋我的兵鋒,豈肯叫他如意? 當下掛住了三尖兩刃刀,暗暗取弓在手,摸箭搭弦。 及兩邊近了些,忽然挺腰開弓,啪的一箭,射向王煥。 韓常綽號“射入鐵”,一身射術,金帝阿骨打都是讚不絕口的,便連手中弓箭,亦是金帝御賜。 他這一箭之快,可謂“聲出箭到”! 若是別個,單憑他寶弓神射,多半便要中了手腳,然而王煥是什麼人? 若論武藝,他在十節度中,堪稱數一數二,往前早個二三十年,值他年輕力壯時,乃是宋軍戰力天花板一流狠角,如今縱然老了,一身廝殺經驗,卻愈發爐火純青! 他正飛奔間,忽聽絃響,聽得這響聲乾脆無比,心知必是快箭,伸手往面前一抓,正將那支箭抓在掌心! 順手一扔,大喝道:“鼠輩莫用冷箭傷人,是好漢子,當面分個高低!” 韓常見這老將綽了他箭,也自喝彩:好個老將,這把年紀,難得還有這等眼力,竟能捉我箭去! 一時見獵心喜,摘了三尖刀在手,厲喝道:“老東西,手腳倒快,且來與小爺分勝負!” 王煥呵呵大笑:“小金狗,脾氣倒狂,今日便送你歸西天!” 說話間,二馬相逢,韓常一扯繮繩,胯下坐騎陡然人立,驚嘶聲中,韓常大吼一聲,三尖刀劈頭斬落。 他這一招出手甚奇,饒是王煥身經百戰,也自一驚。 眼見他這一刀難招難架,索性把槍一挑,那槍毒龍一般躥起,直扎韓常小腹。 韓常豈肯同個老將兩敗俱傷?沒奈何,長刀截落,封住來槍。 這時戰馬前蹄落地,韓常順勢一挺刀杆,突刺王煥胸腹,王煥把馬一帶,斜刺裏躥開,一招回馬槍刺出,韓常俯身躲避。 這時後面金軍衝至,最前方數百人,都是韓常父子自怨軍帶出的舊部,受他恩重,最肯出力廝殺,一片刀槍劍戟紛紛殺來,王煥無奈,只得調轉長槍招架。 韓常正要回馬去殺王煥,張開斜刺裏躥出,冷笑道:“小金狗,還有你張爹在此!” 手中長槍一抖,寒芒閃耀,罩住韓常半身。 韓常見他招數精奇,也是一驚:這兩個老將,恁般好武藝!忙把三尖刀奮力橫斬,破開張開招數。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