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穿越武大郎 第528節 作者:未知 然後魯智深就只給了金家父女十五輛,剩下二兩“丟還了李忠”,這個丟還,我理解是順手扔在桌上。 這個舉動是十分不禮貌的,這要擱老槍的脾氣啊,咔就站起來走了,但是李忠沒有,“三人再吃了兩角酒”,這才散了。 沒必要討論以李忠的身份、職業、能力,拿出二兩多銀子多還是少——其實我以爲是不少的,同樣是賣藝人,宋江給了薛永五兩銀子,薛永感激的恨不得命都給他。 只討論魯智深對他的態度,肉眼可見的三個字,瞧不起。 那麼李忠爲啥要忍讓呢?自知之明。 他知道,喫江湖飯,最重要的是認識人多。但是以他本事,結交魯智深這種江湖大豪,他又不是林沖、史進、楊志,就只能擺出低姿態。 這樣的好漢,一點也不痛快,就像老槍當年給客戶提案,客戶啥也不懂還出言不遜時,老槍笑眯眯給他解釋的情形。 其實誰不想給他一飛腳呢? 給他一腳,是江湖,是快意恩仇的江湖,不給他一腳,也是江湖,是小人物的江湖。 過了一段世間,李忠第二次見到魯智深。 這時候他已經不是“挑將漢”了,是桃花山的山大王。按李忠自述: 【“小弟自從那日與哥哥在渭州酒樓上同史進三人分散,次日聽得說哥哥打死了鄭屠。我去尋史進商議,他又不知投那裏去了。小弟聽得差人緝捕,慌忙也走了,卻從這山下經過。卻纔被哥哥打的那漢,先在這裏桃花山紮寨,喚做‘小霸王’周通。那時引人下山來和小弟廝殺,被我贏了,他留小弟在山上爲寨主,讓第一把交椅,教小弟坐了,以此在這裏落草。”】 看這個邏輯,魯智深打死了鄭屠,李忠得知,立刻去“尋史進商議”,商議什麼?大抵是看能不能幫上什麼忙,可是史進已經走了,李忠聽說差人緝捕,“慌忙也走了”,沒有掩飾自己想幫忙的心,也沒有掩飾自己的膽小。 不裝逼,不僞飾,這份自知之明,雖然平凡渺小,但是不失磊落。 說這番話之前,魯智深cosplay新娘子,暴打了周通—— 題外一筆,小霸王周通,血條非常長啊!魯智深打鄭屠,三拳一個死人。 且看打周通場景: 【魯智深把右手捏起拳頭,罵一聲:“直娘賊!”連耳根帶脖子只一拳,那大王叫一聲:“做甚麼便打老公?”魯智深喝道:“教你認的老婆!”拖倒在牀邊,拳頭腳尖一齊上,打得大王叫“救人!”……衆人燈下打一看時,只見一個胖大和尚,赤條條不着一絲,騎翻大王在牀面前打。】 按這個描述,打了三十拳是有的,十個鄭屠都死去了,周通還能趁魯智深去打小嘍囉,及時逃跑。 而且周通不僅血條長,回血還特別快,且看原文: 【爬出房門,奔到門前,摸着空馬,樹上折枝柳條,托地跳在馬背上,把柳條便打那馬,卻跑不去。大王道:“苦也!這馬也來欺負我。”再看時,原來心慌,不曾解得繮繩,連忙扯斷了,騎着馬飛走。出得莊門,大罵:“劉太公老驢休慌,不怕你飛了。”把馬打上兩柳條,撥喇喇地馱了大王上山去。】 被打了十個鄭屠的份量,血條見底,只能爬啊,爬出房門,血條已經回了一些,於是奔到門前,等騎馬出了莊門,嘲諷技能已經可以開啓了,大罵劉太公老驢,接着就飛馬上山,這時候基本已經回滿了。 然後李忠出場,下山來爲周通報仇,一交手,聽出魯智深聲音—— 【大頭領呵呵大笑,滾鞍下馬,撇了槍,撲翻身便拜道:“哥哥別來無恙,可知二哥着了你手。”魯智深只道賺他,托地跳退數步,把禪杖收住,定睛看時,火把下認得,不是別人,卻是江湖上使槍棒賣藥的教頭打虎將李忠。李忠當下剪拂了起來,扶住魯智深道:“哥哥緣何做了和尚?”】 呵呵大笑,是表示親切,滾鞍下馬,翻身便拜,是表達尊重,扶住魯智深,是表達關心,絲毫不在意魯智深之前對他的鄙夷,一副你是我的好大哥模樣—— 如果說,拳腳禪杖,是魯智深行走江湖的本錢,那以上表現所體現出的自知之明,就是李忠行走江湖的本錢。 這個自知之明,其實說穿就是兩點,用我們做策略的話,就是定位和目標:我是誰,我要去哪。 這兩點一旦明白,在某些時候適當的放低尊嚴,就不是不能做到了。 當年褲子一句“仰頭望見北斗星”,從此抱上了大腿,也是這個道理。 這時,即使魯智深依然看不起李忠,但也要多少給他一點好顏色了—— 【智深道:“太公休怕,他也是俺的兄弟。”】 當然,這個兄弟含金量還很低。 雖然李忠和周通已經很努力了,但還是得不到魯智深的認同: 【李忠周通殺牛宰馬,安排筵席,管待了數日……住了幾日,魯智深見李忠周通不是個慷慨之人,作事慳吝,只要下山。】 送行宴上,李忠終究露了怯,聽說山下有一隊客商經過,要去劫了錢財來給魯智深做盤纏,魯智深聽的不快活,趁他兩個下山,來了個卷堂大會:“灑家且教這廝喫俺一驚。”打翻小嘍囉,捲了金銀酒器,從後山直滾下山,溜之大吉。 這個舉動,讓李忠很破防、很傷心,他連與人爲善的原則都不顧了,大概主要是在周通面前丟大了臉,提議: 【“我們趕上去問他討,也羞那廝一場。”】 周通沒有同意,爲何這兩個能做好兄弟?因爲大家都是有分寸、有自知之明的人。 周通說得明明白白—— 【“罷,罷!賊去了關門,那裏去趕?便趕得着時,也問他取不成。倘有些不然起來,我和你又敵他不過,後來倒難廝見了;不如罷手,後來倒好相見。”】 我特別特別喜歡周霸王這裏的表現,其智慧和達觀,超過了梁山90%的好漢,尤其是那句“我和你又敵他不過”,真是又慫又可愛。 而且周霸王是個活在當下的人,立刻就說起高興事來: 【“我們且自把車子上包裹打開,將金銀緞匹分作三分,我和你各捉一分,一分賞了衆小嘍囉。”】 哥哥,別管那禿驢老賊了,我們兩個分錢吧!哈哈! 李忠這時體現出了自己的分寸感,沒有因爲大家是好兄弟,就覺得凡事理所應當,他說: 【“是我不合引他上山,折了你許多東西,我的這一分都與了你。” 周通道:“哥哥,我同你同死同生,休恁地計較。”】 這兩個人的相處,特別具有現代人的特點:我可以不計較,但你不能當我應該的。而同時做兄弟該有的義氣,一點也沒有少。 而李忠對魯智深的討好,以及周通“後來好相見”的不計較,最終也收穫了果實:呼延灼打桃花山,兩個難兄難弟抵擋不住,只能去找自己唯一認識的江湖大佬,魯智深。 【李忠道:“我聞二龍山寶珠寺花和尚魯智深在彼,多有人伴,更兼有個甚麼青面獸楊志,又新有個行者武松,都有萬夫不當之勇。不如寫一封書,使小嘍囉去那裏求救。若解得危難,拚得投托他大寨,月終納他些進奉也好。”】 這裏又看出李忠性格爲人,沒有死皮賴臉求上去,而是想好了回報方案:按月交保護費。 【周通道:“小弟也多知他那裏豪傑,只恐那和尚記當初之事,不肯來救。” 李忠笑道:“他那時又打了你,又得了我們許多金銀酒器,如何倒有見怪之心?他是個直性的好人,使人到彼,必然親引軍來救應。”周通道:“哥哥也說得是。”】 而魯智深那裏得知,表現是—— 【智深便道:“灑家當初離五臺山時,到一個桃花村投宿,好生打了那周通撮鳥一頓。李忠那廝,卻來認得灑家,卻請去上山吃了一日酒,結識灑家爲兄,留俺做個寨主。俺見這廝們慳吝,被俺捲了若干金銀酒器撒開他。如今來求救,且看他說甚麼。放那小嘍囉上關來。”】 可惜的是,後來三山聚義、衆虎歸心入水泊,李忠、周通兩個小人物,在江湖、綠林中磨礪出的智慧,這份知足、有度的處事態度,再也不曾煥發光彩,於徵方臘一役,先後默默而死。 ——其實本來想寫的是,李忠這樣有自知之明的人,爲了幫兄弟報仇,也敢單槍匹馬,攔住金國猛將,這也是此人的擔當、義氣所在。 只是後來想幹脆發免費章算了,就信筆由繮,順手寫了這麼多,也算在大結局之前,解釋一下爲什麼偏愛周通的原因。 金國衍慶功臣的名單 金世宗以金太祖、金太宗創業艱難,以當時勳業最著名的功臣,於衍慶宮繪功臣圖像: 遼王完顏斜也(完顏杲)(戰死) 金源郡王完顏撒改(戰死) 遼王完顏宗幹 秦王完顏宗翰(戰死) 宋王完顏宗望 梁王完顏宗弼(戰死) 金源郡王完顏習不失 金源郡王完顏斡魯(戰死) 金源郡王完顏希尹 金源郡王完顏婁室(戰死) 楚王完顏宗雄(戰死) 魯王完顏闍母 金源郡王完顏銀術可(戰死) 隋國公完顏阿離合懣 金源郡王完顏忠 豫國公完顏蒲家奴(戰死) 金源郡王完顏撒離喝(戰死) 兗國公劉彥宗(戰死) 特進完顏斡魯古(戰死) 齊國公韓企先(戰死) 特進完顏習室(戰死) (合計二十一人) 再定衍慶亞次功臣: 代國公完顏歡都 金源郡王完顏石土門(戰死) 徐國公完顏渾黜 鄭國公完顏謾都訶 濮國公完顏石古乃 濟國公完顏蒲查 韓國公斜卯阿里 元帥左監軍完顏拔離速(戰死) 魯國公蒲察石家奴 銀青光祿大夫完顏蒙適 隨國公完顏活女(戰死) 特進完顏突合速(戰死) 齊國公完顏婆盧火(戰死) 開府儀同三司烏延蒲盧渾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