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搬新家
爲了穩妥和安全,他們一家選擇了坐火車。
從南原市到省城龍城,每天只有一趟慢悠悠的綠皮車,上午十點開車,下午五點多才到達。
劉強宇要管省城百貨大樓的事情,初六就從家裏來了龍城,謝齊光提前通知過他來火車站接人。
火車剛剛停穩,梁玉就在外面的月臺上看到了劉強宇的身影。
蔣從英拎着一個行李袋走在最前面,劉強宇笑着跟他們打過招呼,伸手扶着蔣從英邁下臺階,然後,又回頭把明安抱下去。
梁玉原本牽着明安,現在什麼負累都沒有,她不用劉強宇幫忙,輕鬆跳下了臺階。
謝齊光抱着熟睡的西西走在最後面,動作小心翼翼,在月臺上站穩後,看到懷裏的小傢伙仍然熟睡着,他明顯地鬆了口氣。
劉強宇打趣:“瞧謝哥這個小心勁兒,你現在看孩子,嫂子肯定特別放心吧!”
謝齊光淡淡笑了下,整理下襁褓,不叫西西被風吹到,問:“車在哪兒呢?”
“就在外頭呢!”劉強宇拎起謝家的行李袋,招呼蔣從英和梁玉:“大娘,嫂子跟我來!”
他的車停在火車站外的廣場上,一家人魚貫上了車,明安坐在後排,鬧着要靠窗的位置,睜着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窗外的城市夜景。
爲迎接馬上要來的元宵節,街道兩邊的樹上掛了很多小彩燈,車子運行了十來分鐘後,路燈和小彩燈接連亮起,明安驚呼了一聲,大聲說:“好漂亮!”
劉強宇開着車,笑着說:“這會兒天還沒全黑呢,等更黑了,更好看。”
“今年龍城有元宵燈會,久安街那邊擺了好多大花燈。今晚就開始亮了,一直亮到正月十八。什麼時候有空了,謝哥也帶嫂子大娘和孩子們出來看看啊!”
“有小魚燈麼?”明安心切地問。
“有,不光小魚燈,還有大鯉魚燈呢!”劉強宇逗孩子。
梁玉前世見識過不少元宵節的花燈。別說那種盛名在外每年都是旅遊景點的,就是她見過的普通商場搞的燈展,隨便拎一個出來,恐怕都足以吊打此時的龍城燈會。
但她喜歡熱鬧,還是對龍城的燈會很好奇和嚮往,問劉強宇:“久安街遠麼?”
“不遠,從你們住的地方出來,拐過三道街就是,那地方就挨着龍城大學,安靜車少,爲了辦燈會路已經封了。”
謝齊光坐在副駕,微偏頭朝後說:“等安頓好了,你想哪天去都行。”
梁玉眉開眼笑,轉頭就跟蔣從英商量,“咱們明天歇一天,後天晚上就去行不?”
“好的呀好的呀!”蔣從英還沒答,明安這個小喇叭就搶了話。
蔣從英沒什麼不能答應的,這事就定下了。
車子駛過兩條較繁華熱鬧的街,車窗外的風景逐漸變得冷清。
在拐了一個彎以後,車子開上了一條兩邊樹木光禿禿的林蔭道。
謝齊光回頭,說:“前面就是了。”
梁玉點頭,好奇地打量窗外。
林蔭道的盡頭是一個小區,車子駛過小區門,先看到的是一片商品住宅樓。
車子繼續向前駛,繞過中間的花壇,往右一拐,梁玉看到了一片錯落的中式別墅。
“到了。”劉強宇說着,車子就在一個院落前停了下來。
屋裏的燈居然亮着,大門也開了半扇,讓人感覺有人在等着他們來一樣。
梁玉這樣想的時候,就看見一個戴着瓜皮帽、穿着棉坎肩的老頭從門後走了出來。
“蔣從英!”瓜皮帽老頭笑呵呵的,擡眼一看外面的人,先跟他最看重的那個打了個招呼。
“老吳!”蔣從英也笑,上下打量一番快步走到他跟前的老頭,嘴裏說:“保養地不錯啊!”
梁玉在旁邊站着,知道這就是謝齊光來之前說給她的吳富森老人了,他是謝齊光父母的好友,也是他們現在的鄰居。
兩個老朋友寒暄完,蔣從英讓家裏的孩子過來見禮,“小光就不說了,這是……梁玉!”
沒有管旁邊站的劉強宇會如何想,蔣從英直接把梁玉的真名跟吳富森介紹了出來。
“伯伯好。”梁玉乖巧地打招呼。
吳富森笑眯眯地點頭,着重看她的眼睛一回,對蔣從英說:“你的運氣一向不錯!”
他這話似有深意,梁玉心中忍不住多思。但基於蔣從英對吳富森的坦誠做鋪墊,她心裏並沒有不安。
因爲吳富森的話,蔣從英臉上的笑更深,她拉過明安,繼續介紹:“這就是我的孫子明安,小光抱的是孫女,西西。”
介紹完了,她笑說:“人都給你介紹完了,也該讓我們進屋了吧。”
吳富森笑着拍腦門,側開身子讓開道,“對對,我也是高興傻了。這麼冷的天,堵在院子外面跟你們說話!”
一行人陸續進了屋裏,吳富森熟門熟路地讓他們入座,又招呼家裏的保姆端上熱水,並準備上菜。
梁玉這才反應過來,“這是吳伯伯家?”
她悄悄問謝齊光。
謝齊光好笑,點頭。“我們家在隔壁呢,先在這裏喫過飯,我們再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