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講故事 作者:未知 花了一些時間,澹臺梵音輾轉回到了龍脊鎮,鎮子的規模不是很大,但是道路卻彎彎曲曲、錯綜複雜,外地來的人很難搞清楚方向,更別提再試圖找尋什麼。她在鎮子裏來來回回走着,從一條巷子鑽進另一條巷子,從一個衚衕鑽出來後,居然又冒出一個衚衕。 ……光天化日之下,我別是遇上鬼打牆了吧。 一條條莫名跳出的岔路把她繞的頭暈眼花,要是沒有殺人案,她倒是十分享受漫步在古色古香的深巷之中,但是在方林娟可能被害的現在,美麗的風景頓時黯然失色,竟變得礙眼起來。 澹臺梵音疲憊的找了處石凳歇息,扭着脖子環視着一家家不起眼的小店,夾帶着微微水汽的微風開始吹起,不知誰家屋檐下掛着風鈴,周圍迴盪着鈴鈴的清脆的風鈴聲。 療養院的地下坑洞,她想去再看一次,總覺得心裏放不下,然後,該怎麼辦?她邊想邊揉着有點發脹的小腿。 之後,澹臺梵音走上一座小橋。不知是不是刻意的,龍脊鎮的佈局跟江南小鎮頗爲相似,特別是小橋流水、青磚綠瓦,給人種真的到了江南水鄉的錯覺。 又是一陣風鈴聲,與之而來的還有濃濃的像是從寺院香爐裏飄出的燒香味。 循着氣味,澹臺梵音站在橋上向下眺望,發現前面幾戶人家的門口均擺着一個不大的香案桌,桌面上有插在燭臺上的蠟燭、一個香爐、兩壇酒,還是在古裝劇中才能見到的瓦罐酒罈,還有一個圓形小酒杯,可沒有神仙佛祖的畫像,看不出是在祭拜什麼。 這是供奉的什麼東西? 澹臺梵音懷着不可思議的心情凝視了好一會兒,不僅一家,一條街十幾戶人家幾乎佔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大多是些做生意的小店,也就是說,只有住宅門前才擺放這種奇怪的香案。 是當地特有的類似於門神的東西,能夠消災避禍?澹臺梵音心裏猜測着,隨即走下石橋,一路找着走到一家住宅前。在遠處看不清楚,所以直到站在門口時她才發現這是一棟老式大雜院,門柱上還掛着飲料、冰淇淋的木牌子。 兩位頭髮花白的老人正坐在一旁的凳子上聊天,見澹臺梵音走過去,其中一個扭頭問道:“要點什麼?” “冰淇淋。”澹臺梵音伸手一指冰櫃。 “你自己拿吧,想喫什麼拿什麼。” 澹臺梵音打開冰櫃取出一盒冰欺凌,付了錢,找了處離老人們不遠的地方坐下來,正琢磨着怎樣開口問呢,老人們的談話此時飄進她的耳朵。 “我就說當年在那個地方你偏不信,你還記得嗎?”戴着老花眼鏡,套了件薄外套的老人沒好氣的問道。 “造孽啊,估計有段時間太平不了嘍,且看着吧,昨天那些警察,快把山給堵上了,要不了多久就得挨家挨戶的查,還不知道能查出個什麼結果。”賣冰欺凌的老太太一臉高深莫測的下着結論。 原來,她們是在講療養院的事。 薄外套老人咂咂嘴,“失蹤的老洪怕是也在那坑裏。” “何止他,要我說咱這凡是那兩年不見的人都該挨個對對,保準有在裏面的。” “那地方陰氣重,誰去誰發瘋啊。” 這時,澹臺梵音慢悠悠地站起身,老人以爲她還想買東西,於是張開了缺了門牙的嘴,笑臉盈盈的問:“冰淇淋喫完了?還喫點什麼?” “呃……”別說,那盒冰淇淋真夠實在的,澹臺梵音覺得中午飯都省了,但爲了繼續留在這,有些犧牲還是要付出的,她凝神看向一排香精味十足的飲料,同時在心裏納悶這老太太的攤子裏竟沒有礦泉水,“再給我瓶果汁吧。”她隨便選擇了瓶。 老人豪爽的大手一揮,意思很明白,自己拿去。 澹臺梵音哭笑不得,心說老奶奶你心可真大,我要是拿了幾瓶跑了怎麼辦。 “小姑娘,外地來玩的?”薄外套老人樂呵呵的打量她。 “對,你們這鎮子真安靜,環境也很好。”澹臺梵音笑着回答。 “啥時候來的?” “今天到的,剛纔在裏面轉了好久,轉的我口乾舌燥的,這些巷子是按照八卦陣佈置的吧,這給我繞的,我還以爲我得走到明天早上呢,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兩位老人被逗樂了,買冰淇淋的老人指了指着前方的小路,“俺們這小巷挺多的,你們外地人不好走,從這條路直走就能走到大路上,你要去哪兒啊?” 澹臺梵音把頭一天住的旅館的名字告訴了她們,老人們瞬間炸開了鍋,“丫頭,千萬別去,那裏出事了,昨晚有人寄了支人手給那裏的客人,這得是多大的仇啊,別去了啊,晦氣。” 好傢伙,消息傳的夠快的,一個晚上就衆人皆知了。 “我的天啊,人手?!”澹臺梵音故作詫異道。 “一大早鎮子裏就在傳……再來一瓶?” “不要了。”澹臺梵音捂着漲得難受的肚子,“奶奶,你家門前供的是哪家的神仙啊,怎麼沒有畫像呢?” 老人順着她的目光向後瞧了一眼,隨即用沙啞的聲音解釋道:“那不是供奉神仙用的,是用來驅邪的,老祖宗傳下來的習慣,俺們這隻要有上歲數老人的家門口都有。” 薄外套老人馬上補充道:“凡是門口沒有的,基本上住的都是些小年輕,他們不信……你是幹什麼的?” “考古系在讀博士。” “博士?真了不起,難怪問這問題,這個啊,是驅貓鬼用的。” 貓、貓鬼!澹臺梵音剎那間睜大了眼睛,全身就像過電般顫抖了一下,臉上露出絲不易察覺的凝重,暗暗嘀咕……貓鬼,這裏也有。 “貓鬼,就是在古代很興的蠱術?龍脊鎮過去盛行貓鬼法嗎?”她疑惑的問道。 買冰淇淋的老人轉了個身,面向她,不緊不慢的說:“俺小時候,俺的奶奶經常當故事來講,這裏在古代曾鬧過貓鬼,住這裏的人一到半夜就能聽見不正常的貓叫聲,死了不少人,誰也不知道操縱貓鬼的是誰,只清楚死的都是些大戶人家的主人,而且主人一死那家就在很短的時間內……那叫什麼詞來着……就是……完蛋了。” 澹臺梵音被老太太生猛的用詞驚得一口果汁差點噴了。 “後來啊,有個道士路過這地方,擡頭就看見有隻貓偷偷的溜進一戶人家,道士立刻發現那是一隻貓鬼,於是用那個什麼符咒把它捉住,爲了搞清楚下咒害人的人,道士在衆目睽睽之下殺死了貓鬼,把它腦袋砍了下來,隨後便叫人滿街去找有哪家人突然死亡,結果就發現有戶賣鹽的……商人?反正挺有錢,那戶的老爺死在家裏,哎呦那個慘啊,腦袋掉了,到處都是血,道士他就說是養貓鬼的壞人,人們之後在他家中發現了大量的錢財。” “賣鹽……是鹽商嗎?鹽商可是很有錢的,爲什麼要幹這事?” “誰知道啊,貪財唄。”老人一臉不屑,“臨走前,道士就留下這個方法,爲了避免再有人被貓鬼所害,在桌上點上蠟燭放上酒,貓鬼喜歡喝酒,喝醉了也就不害人了。” 什麼?!澹臺梵音愣了愣,險些叫出聲來,貓鬼喝酒?沒聽說過,話說都成鬼了,還能喝酒啊,那道士是個江湖騙子吧想出這麼個獨具一格的法子,不怕閃了舌頭。 “你別說,聽說還挺管用,以後再也沒人死了。”老人說的正歡,根本沒注意澹臺梵音翻的白眼。 “怎麼沒死,坑裏的不是嗎?你忘了那時有好幾家都丟貓的事了,就是有人養了貓鬼開始殺人了。”賣冰淇淋的老人捶着痠疼的腰,“俺是相信的,老人傳下的東西,不信咋行,不信是要喫虧的。” 澹臺梵音一激靈,急忙正色道:“貓丟了是什麼時候的事?” “幾十年前了吧。”老人不確定的回答。 貓,貓……澹臺梵音反覆念着這個字,腦袋裏浮現出方林娟的身影以及她的那具貓的乾屍來,假如她幼時生長在龍脊鎮,那她養貓鬼就能得到解釋,民風如此,信也不奇怪。貓的失蹤時隔幾十年又在另一個城市裏發生,這之間的聯繫在方林娟死亡的現在,可以在何處得到?貓……在這案子中又起的什麼作用,殺人跟貓有什麼關係? 澹臺梵音沉默片刻,笑容似有似無的掛在嘴角,她猶豫了一下,目光掃過門口的香案,仔細看去,跟方林娟家的祭壇有幾分相似,於是又問:“奶奶,咱這有在療養院工作過的人嗎?您可以問問他啊,到底是不是有人養貓鬼害人。” “你是說後面街頭開小賣部的老陳,他是名護工能知道啥,那東西都是藏着掖着,哪可能瞎嚷嚷讓人知道。” 澹臺梵音默默記下老陳的大體地址,剩下的一路問人就可以,她想馬上趕去那家小賣部,有些東西她必須要儘快弄清楚,否則的話,就會像陷入無盡的沼澤般憋得喘不上氣。 臨走前,她又買了兩瓶果汁,然後輕描淡寫的最後問了一個問題:“奶奶,方林娟您認識嗎?” 兩個老人想了一會兒後均搖搖頭。 告別老人們後,澹臺梵音沿着那條街走到頭,往右拐,一路問着沒費多大功夫便找到了老陳的小賣部。這棟房子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門口掛了幅老舊的牌子——興隆小賣部,這樓絕對有年頭,而且不短,說是乾隆年間估計都有人信,老陳從小就住在這裏一直到老,從來沒搬過家,如果沒有療養院那段經歷,生活絕對稱得上平穩。 大白天,小賣部大門緊閉,沒開門,澹臺梵音連續敲了好幾下門,都沒反應。老陳年紀大,有個頭疼腦熱的不開張也很正常,她本來想掉頭離開,卻鬼使神差般擰了擰門把手,只是輕輕一擰,門竟然就開了。 這門……沒鎖? 有可能是認爲沒必要,這鎮子裏的人生活安逸的人人都快成了世界和平大使了,“人心不古”四個字壓根沒在他們腦子裏過過,保證沒有高血壓、心臟病之類的毛病。 澹臺梵音小心翼翼的推門往裏張望,突然感到背後被人拍了一下,有了昨晚的經歷,一陣恐懼瞬間刺激大腦皮層,渾身汗毛豎的老高,呼吸也跟着急促起來。 “丫頭,膽子不小啊敢偷跑。” 澹臺梵音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轉頭一看,孟松林面露慈祥笑容的站在她身後。 “孟隊。”她驚道,接着不好意思的笑笑,“您怎麼在這裏?” “我查到這小賣部的老闆曾在療養院裏工作過,我說你這孩子真是不怕死啊,我一時沒注意你就跑了,嚇得我心臟病差點犯了,要是出什麼事,我怎麼向沈隊交代。” “先別管這個了。”澹臺梵音蹙着眉頭,指着敞開的大門,把剛纔的事說了一遍,“要是他不在家也就算了,萬一……” 還沒等澹臺梵音把話說完,孟松林將她向後一拉,自己推門進去,生了鏽的鐵門發出吱嘎響聲,他們輕手輕腳,跟做賊似的張望着走進屋裏,小賣部裏昏暗一片,各種商品擠的原本就不大的空間窄的只剩下一條小道,小道的盡頭是通往老陳家的木門。 不知道是不是出於女性的直覺,澹臺梵音緊盯着那扇將要打開的木門,猛然間,她似乎聽到一個聲音在她心底似有似無的感嘆着…… 你們,又來晚了…… 作者的話:貓鬼每殺一個人,那人的財產就會轉送到下咒人的手裏,因此在古代貓鬼常常用於搶奪他人的寶物。清代作家楊鳳輝《南皋筆記》中描寫,貓鬼與飼主有着強烈的羈絆,基本上是一心同體,殺了貓鬼,飼主也會以相同方式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