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好戲連臺的登月活動

作者:未知
光說多沒意思,程東和童安福現場表演了一下“人造月壤防護層”的建設步驟。 嗯,跟大多數人想的一樣,就是裝沙袋、運沙袋和堆沙袋。 步驟一樣,名字也一樣,但是直播裏的沙袋實屬有些牛批! 首先是空沙袋牛批,它的材料非常厲害,堅韌、輕便、防衝擊、防輻射等等一身優點。 然後用來裝沙子裝土。 咳咳,是月塵月壤。 地球上有能力自己發射太空設備從月球上獲得月壤的國家只有三個,這三個國家就代表了世界前三的水平,其他國家都不行。 想要月壤只能等三個國家送。 就是這麼珍貴的月壤,天夏的兩名宇航員一鍬一鍬的往袋子裏裝,真跟地球上裝沙袋似的。 挖到太大塊的月岩還要扔到一邊,嫌棄。 另外裝沙袋的工具也牛批,工程鍬是特殊材料的,專門爲航天工作制造。 宇航服就更不用說了,一套至少好幾個億,那還是老式宇航服的價格,這種看起來更加威武的宇航服說不定幾十億一……一臺。 這種帶動力的硬式宇航服的數量單位,人們感覺用“臺”或“具”比較合適,畢竟相對於衣服,它更像一種機器,一點也沒有宇航服標誌性的布料外表。 扛沙袋的行爲就持續了最開始的半天,之後都是四輪小板車推,第一天直接用宇航服抗也算是對宇航服的一種測試。 堆沙袋的時候也有技巧,那就是儘量讓沙袋裏的月壤分佈均勻,不能是“中間鼓的不行,兩邊沒有月壤”的情況,要儘量搞成一個長方體。 相鄰的沙袋要捱得緊密,上下層之間要錯開。 只有這樣摞起來的沙袋牆才能更緊密,對輻射的防護性也會好。 這是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建立起防護效果還不錯的防護牆的最好方式。 要說現在月球基地的變化可真不小。 他們剛登陸的時候只有兩臺設備,一座生存艙和一艘飛船,這兩天時間下來,軌道衛星可見的設備增加了一倍。 一個是那個直徑十米的摺疊大天線,還有一個是太陽能電池板陣列,這兩個玩意都是機械工程師童安福帶頭組裝出來的。 信號這麼好,當然要讓觀衆們看一下大功臣,也就是那個大天線。 看完大功臣就去看了飛船和太陽能電池板陣列。 飛船在太空的時候宇航員做過介紹,但是一些模塊被護板擋着,就沒讓觀衆看過,這次既然要講,自然是講明白一點。 當然,工作細節是不能展示的,也展示不了,看一看設備外表就可以了。 月球基地不缺車,第八輛月球車被拽出陰影區之後就自動甦醒了,稍加改造又是一輛好車。 八輛帶動力的車,留下兩輛代步和應急,林洋和彭子真一下子弄走了六輛。 其中兩輛有人駕駛,其餘四輛開啓跟隨模式就可以了。 冰礦那裏放置了探測設備,一段距離之內都是安全的,所以林洋也進入了陰影區,六輛車掛了六個儲存箱,一次就能裝很多冰快。 這些儲存罐都是被壓縮之後帶過來的,有些像充氣空間站,也有些像燈籠。 因爲它裝冰塊的時候要打開蓋子,所以它們不是充氣漲起來的,完全靠骨架支撐。 一下子運回六車冰塊,回來的路上就直接化成水了,罐內壓力升高會更膨脹。 回來之後用小吊車運到升降臺上,接上輸送管,升降臺升起來,渾水就能流進轉化爐裏,轉化爐會分離水和殘渣,最後再電解分離成燃料。 不過轉化爐有點小,六罐水要處理一段時間,這也是爲什麼要一個星期之後才能起飛的緣故。 除了想多帶回去一些任務物品,主要就是燃料攢的慢。 三個小時的時間過得很快,最後的時間裏,鏡頭轉向了永久陰影區,讓觀衆們看了看月球冰的開採現場。 說真的,還真沒什麼看頭,那裏全是大塊大塊的地表冰,所以暫時還不需要下礦坑。 宇航員就用錘子敲冰塊,敲掉的撿起來裝進儲存罐裏,有太硬的冰,錘子不好敲就上電鎬,總能把冰幹碎。 太小的就不撿了,撿起來可能還沒撈起來的月壤多,只要大小合適的。 前期開採就是這麼任性。 互動環節也很有意思,主要是回答網友們的奇怪問題,因爲時間有限,所以只回答了20個問題,並且每一個答案都很簡短。 三個小時的直播,大多數觀衆都感覺收穫滿滿。 “又監督了一下人類走向星空的進程,真不錯。” “哈哈,我有一種參與歷史的感覺,人類終於在月球建立基地了,並且看着基地一點一點擴大,感覺很有成就感。” “是啊,真不錯,基地能不斷的建設就是一種好現象,而且現在還有了冰礦,還有生產燃料的裝置,如果領航者造一個大的燃料生產設備運上去,月球就真的可以變成加油站了。” “我感覺這個月球基地應該會建設的很快,十幾天之後,天夏的第二批月球宇航員就要出發了,雖然不登月,但是在月球空間站上做研究也很厲害。” “現在還不知道那個神祕宇航員是誰嗎?” “透露了一點消息,說了就是領航者公司的人,但具體是哪位宇航員,一點官方消息都沒偶遇。” “領航者保密措施做得太好了,這次天夏的國家隊可是提前公佈人選了。” 本章尚未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