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晚餐上的交流

作者:旁墨
馮正明在滬城第一頓晚宴上,着重品嚐了現場每道菜的口味。

  通過對每道菜的仔細品嚐,馮正明很快發現過去的一些誤區。

  可能在過去,如果是一提到滬城的本幫菜,所有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個字“甜”。

  想到的是四個字一定是“濃油赤醬”。

  可是當馮正明真的吃了現場滬城的本幫菜。

  他發現這就像是大家對魯菜那種“黑乎乎、粘糊糊”的刻板印象一樣。

  是很多管中窺豹人給貼上的一個標籤。

  現場這些本幫菜,實際上融合了很多其他菜系的技法。

  口味上也是更加的複合,是融合了不同地區口味後呈現出的一種口味。

  要說“甜”,確實相比較其他菜系的菜本幫菜是偏甜一些。

  但也不是很多人貼上的那種很甜的標籤。

  實際上,本幫菜的甜口下,也包含了更多味道。

  拿現場給馮正明他們上的本幫紅燒肉來說。

  可能如果不瞭解的人,會認爲本幫紅燒肉那就是用糖漿煮出來的五花肉。

  實際,本幫紅燒肉無論是從造型,還是味道上來說,可能會更像是蘇菜裏的櫻桃肉。

  馮正明在因爲電視直播選拔賽出名後,收到了不少外地美食愛好者的信。

  其中有不少是外地美食愛好者收集的一些菜譜和菜品傳說。

  他也是從那些老菜譜孤本上,學習到不少其他地區菜的特色。

  就像是蘇菜中這道櫻桃肉,據傳是乾隆年間一位名叫“張東官”的蘇州廚子所創。

  當初張東官本是蘇州陳姓富商的家廚。

  在乾隆下江南時,專門做菜給乾隆享用。

  乾隆品嚐後很喜歡張東官的手藝,便把他調去了京城當了御廚。

  而張東官更是發明了“蘇造湯”。

  用“蘇造湯”創造了蘇造肉等獨特的菜品。

  櫻桃肉的烹飪是要把整塊的五花肉打上花刀,然後是在砂鍋裏不用一滴水,用上好的花雕酒,加上蔥姜冰糖以及紅曲米燉煮出來。

  出鍋的肉質酥爛,被紅曲米染色後如同一枚枚小櫻桃般。

  所以也就被稱爲“櫻桃肉”。

  滬城的本幫菜裏的紅燒肉。

  烹飪的時候,也是要把五花肉切成規整的四方小塊。

  在這一點上和櫻桃肉打花刀非常相似。

  再加上烹飪的過程,雖然不加入紅曲米調色,但依然是以花雕酒、醬油、蔥姜和冰糖燉煮,整體上的做法也很類似櫻桃肉。

  而且滬城本幫菜的紅燒肉,是不會進行勾芡。

  完全是靠燉煮收汁,讓湯汁自然收濃粘稠。

  這看似很簡單,但實際上對廚師的火功和調味都有極高的考驗。

  因爲湯汁自然收濃的過程中,味道也必然會因爲收濃被加重。

  所以調口的時候,廚師需要有一個閾值。

  不能在湯汁多的時候,給太足量的口。

  否則最後湯汁收濃後味道上就會過。

  可能這也是很多不瞭解本幫菜的人,在喫到一些手藝並不算好本幫菜廚師做的菜,會很自然判斷本幫菜就是齁甜的原因。

  如果廚師沒有在收汁前,對口做出一個閾值的調整。

  等到湯汁收濃後,紅燒肉就必然會變得過於甜膩。

  但是往往很多廚師,可能在做菜時會忽略這點。

  最終也就導致一道原本應該鹹甜適中的美味紅燒肉,變成了一道齁甜膩口,甚至讓很多外地人難以下嚥。

  在現場,不少廚師可能都不會很仔細品嚐每道菜。

  所以在看到馮正明很認真仔細品嚐了一道一道菜。

  再次引起滬城本地廚師的注意。

  宗德勝又再次來到馮正明的身邊。

  “馮廚師,我發現你似乎喫的很細,不知道有什麼建議嗎?”

  馮正明見宗德勝又來詢問自己,這次他笑着說:“宗廚師,你們今晚這些本幫菜,應該屬於很傳統的做法吧?

  我看你們這道紅燒肉,擺盤的造型上,還有味道上都有些類似蘇菜的櫻桃肉。

  我這一趟來之前,也曾經是翻閱過不少資料,知道本幫菜的紅燒肉確實是從櫻桃肉演變來的。”

  宗德勝聽了有些驚訝,一般某個菜系的廚師,大部分都是精通自己菜系的菜。

  可能會去了解其他菜系的菜,可絕對不會很詳細去深入研究。

  馮正明張口便說出了,本幫紅燒肉這道菜的源頭。

  而且他還能夠品嚐出其中不一樣的味道。

  宗德勝這一次對馮正明的印象又有了一些變化。

  之前宗德勝主動和馮正明打招呼,算是一種禮貌性的認識。

  因爲這次各地的廚師幾乎都知道,馮正明算是如今國內很年輕又有實力的廚師。

  他很自然會受到很多廚師的關注,也都會主動跟他打招呼和認識一下。

  本來宗德勝也沒有太多和馮正明深交想法。

  現在聽馮正明的一番分析,他倒是突然覺得對方值得深交。

  “想不到,馮廚師年紀輕輕,不但是魯菜做的那麼好,也對其他地方的菜有所研究啊。”

  馮正明趕緊說:“宗廚師言重了,我也是在這次來參加全國大賽前,算是惡補了一些其他地方菜系的知識。

  是從一些書上看到的相關介紹,如果說的不對,還請宗廚師原諒。”

  宗德勝笑着說:“不,馮廚師你說的很對,本幫紅燒肉確實是從櫻桃肉改良來的。

  畢竟滬城距離蘇州很近,所以我們的很多本幫菜,多少口味上都受到蘇菜的影響。

  可能會給很多人一種,本幫菜和蘇菜並沒有什麼區別的印象。”

  馮正明笑着補充一句:“還會給人一種,做菜齁甜的印象。”

  “對,不瞭解本幫菜和蘇菜的人,都會有這樣的印象。”宗德勝也是有些無奈。

  “大家總是認爲,蘇菜和本幫菜就是一個字‘甜’。”

  馮正明說:“就像是很多人對魯菜的印象,就是黑黢黢、黏糊糊。”

  聽馮正明這樣說,讓宗德勝更是繃不住笑出聲。

  笑了之後,宗德勝點頭贊同:“是這樣,大家總會有一些刻板印象,給我們貼上標籤。”

  宗德勝接着問:“那今天馮廚師品嚐後,會轉變印象嗎?”

  馮正明認真迴應:“確實是會轉變固有印象,或許你們的紅燒肉確實偏甜口,但並非是齁甜,而是把鹹甜口做了一個很好平衡。

  並且用這種平衡的鹹甜口,很好綜合了一部分五花肉的油膩。”

  聽馮正明的話,讓宗德勝對他是相當欣賞。

  這個年輕人,還真的是能道出本幫菜的一些特點。

  馮正明經過一番品味,趁機給了宗德勝一點點小建議。

  “宗廚師,我有一個小建議,既然本幫紅燒肉是偏甜口,是不是可以像是粵菜一些菜的做法,加入一些水果?綜合一下甜口,讓肉香中伴着一點果香味?”

  這話讓宗德勝陷入一陣沉思。

  馮正明則接着舉例:“比如可以在燉肉的時候,放一點陳皮或是山楂,或者是在收汁的時候,擦入一些檸檬皮之類,增添上水果香味。”

  宗德勝聽了不禁覺得,馮正明的想法還真的是相當大膽。

  而且具有一定的顛覆性。

  但如果仔細去想一想,會覺得似乎確實可行。

  馮正明接着又指出一些本幫菜的特點。

  “其實本幫菜說是濃油赤醬,但很多菜還是更好的保留了食材本味,在本味的基礎上增添味道,所以本幫菜對食材的鮮度會要求很高。”

  被馮正明這麼一說,宗德勝笑呵呵點頭:“沒錯啊,馮廚師你真是有研究。”

  和馮正明的聊天,確實是讓宗德勝很開心。

  因爲他真的是能夠剝掉刻板印象,單純通過自己品嚐去做出評價。

  尤其是他能夠理解,很多本幫菜真正的特點。

  比如這個食材的新鮮,在本幫菜中的一道醃篤鮮裏,可以說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醃篤鮮必須要用非常新鮮的春筍,搭配上春季的萵筍。

  再用新鮮豬肉和醃肉以及火腿、百葉結。

  可以說是整道菜燉煮出來,味道上是充滿了春季的味道。

  真的會是一道很鮮美的時令菜。

  但如果做的不好,這道菜也是會讓很多人喫不慣。

  所以很多菜,之所以一些人覺得不好喫,實際上應該說是做菜廚師的手藝不到。

  對一道菜的理解不夠,很自然也就無法把一道菜該有的味道做出來。

  宗德勝在馮正明如此認可本幫菜的情況下。

  對他印象可以說是非常好。

  兩個人一起討論了很多,聊起不少本幫菜的做法細節。

  馮正明最後也是感嘆一句:“難怪這次全國大賽的重點,是要讓我們把傳統的經典菜,可以更標準的做出來。

  實在是如今太多的廚師,不能理解傳統經典菜的根基,往往會做的出現極大偏差。”

  宗德勝點頭:“是啊,很多不懂本幫菜的廚師,就是一味把本幫菜做的甜。

  結果本幫菜的一些細節特點,都被他們給忽略了。

  就像是做魯菜的一些廚師,他們做出蔥燒海蔘,就是那樣黑黝黝黏糊糊的,讓人很難提起多少食慾。”

  說到這裏,宗德勝又是忍不住稱讚馮正明的那道烏龍戲珠。

  “可是我在電視上看到,馮廚師你做的那個烏龍戲珠,應該也是用傳統蔥燒海蔘的做法,做出來卻非常的美觀。”

  馮正明謙虛道:“我也只是進行一些嘗試。”

  宗德勝說:“就是需要大膽去嘗試,只有嘗試了,才能更好理解經典菜。”

  這一刻,馮正明和宗德勝還真的是有些志同道合。

  聊到最後,甚至其他廚師都已經喫好離開。

  宗德勝看到大部分廚師都喫好離開,他趕緊滿臉歉意說:“真是不好意思,耽誤馮廚師你喫飯了,大家都喫完離開了,你還沒喫好吧?”

  馮正明笑着說:“沒關係的,我已經喫的很好了。”

  宗德勝又說:“招待不周,馮廚師不要見怪。”

  馮正明搖頭:“已經很好了,我真的喫的很好。

  何況能和宗廚師聊這麼多,大家交換一下各自的一些烹飪理念,我覺得比今晚這頓飯還要更加值得。”

  宗德勝也同樣表示:“對對,和馮廚師交流讓我受益匪淺。”

  之後,馮正明也是和宗德勝告別,先離開餐廳。

  宗德勝在馮正明走後,也是離開餐廳去了後廚。

  在後廚裏,宗德勝碰到自己的師父,算是本幫菜的頂尖大廚李老師傅。

  見到李老師傅,宗德勝有些激動跟李老師傅說起自己和馮正明交談。

  李老師傅聽宗德勝的敘述,倒也是感到有些驚訝。

  “哦?你這麼說,馮正明似乎是個很有想法的年輕廚師,而且他竟然對其他的菜系也有所涉獵,還真是很厲害。”

  宗德勝說:“對,師父我覺得馮正明是一個很厲害的廚師。

  他有很多的想法,乍一聽會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可仔細一想會覺得確實可行。”

  李老師傅笑起來:“不然他怎麼能年紀輕輕,就成爲魯菜代表廚師?”

  宗德勝點頭:“電視上看到他做那道烏龍戲珠的時候,我就覺得他真是很不簡單。”

  李老師傅贊同這一點:“他能把魯菜兩道經典菜進行結合,創出那樣一道烏龍戲珠來,確實是很不簡單啊。”

  李老師傅接着又說:“你有空可以多和他交流,這也是這次全國大賽所希望看到的。”

  宗德勝趕緊答應下來。

  之後跟師父告別,宗德勝進入後廚去,帶領廚師團隊進行收尾。

  李老師傅離開後廚,心裏依舊是在盤算聽宗德勝談起的馮正明。

  通過徒弟的轉述,也讓李老師傅覺得馮正明在廚藝上研究很深。

  想着想着,李老師傅嘀咕:“或許他真的能戰勝港城那個年輕的天才廚師。”

  很顯然,這一次各地老師傅,也都是把港城的廚師,當成是對各地參加全國大賽廚師們的一份考驗。

  爲了能夠在港城廚師面前不丟面子,老師傅更希望看到有厲害的年輕廚師橫空出世。

  李老師傅通過今天的觀察,目光也是暫時鎖定在馮正明身上。

  馮正明從餐廳離開,在乘坐電梯上樓返回房間時。

  無巧不巧的是,他乘坐電梯時剛好碰上了港城的廚師團隊。

  然後馮正明就看到了,在港城廚師團隊裏,有一個年齡上和自己差不多的年輕廚師。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