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小叔
楊振點着頭,“何蕊倒是提過一嘴,我都沒怎麼過耳朵,所以也就沒太留意,好像也該是這幾天了。”
老爸只顧悶着頭喫飯。
老媽則有些唏噓,“說着道着,這時間也是過得真快啊,感覺連過年都有些說來就來了。”
恰好這會兒,省新聞裏播放了一個簡訊,說一個越獄的A級在逃犯,有可能已經竄入了本省中州市,提醒廣大市民平時注意防範。
老媽繼續大談世風日下,“你看,這天災人禍的,撞上了就是一場意外,這都跑到隔壁市了,估計到明天,學校裏又得多一個注意事項了。”
然後又看了自家兒子一眼,“你最近也別往外跑了,能待在家裏,那就儘量老實待着吧。”
楊振哭笑不得,“媽你是不是有什麼話想對我說啊,不用這麼拐彎抹角的吧。”
老媽拒不承認,“沒有啊,你爸都支持你了,我這個當媽的,當然也會支持的,還巴不得你能拿個國外名校學歷回來呢。”
楊振嘿嘿一笑,也不點破。
就順着老媽的話說,“一個畢業證而已,那還不是易如反掌的事兒?研究生都不算啥,要不兒子直接給您拿個教授資格啥的回來?”
老媽終於被氣笑了。
拿着筷子點他,“行,做不到看我怎麼收拾你,真是越大越不聽話了,就是欠揍。”
喫完飯,楊振很狗腿的幫着老媽收拾着碗筷。
楊長山卻像是記起了什麼,“今天長海來電話了,說明後天就會回來,你看給他準備點什麼,也正好讓他自個兒給捎回去。”
這話很明顯是對老媽說的,楊振可沒有搭茬的意思。
對於這個小叔,他也沒有什麼親近的想法。
親叔倒是不假,但在關係上,那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對方比楊長山小了十幾歲,90年代初畢業的大學生,含金量十足。
畢業後,就被分配到了省裏工作,如今是省教育廳裏的一個副處長。
人生順風順水,從工作到結婚生子,非大事很少回來露面。
一年一次是常態,能有兩次那算是意外,三次的話,在楊振印象裏,似乎還沒有過。
要知道,兩邊也就百十來裏地,開車跑個來回都不需要倆小時呢。
這種情況下,還指望兩邊能有多少感情?
也就老爸那性格,習慣性的對這個胞弟呵護依舊。
但鍾秀蘭和楊振母子倆,卻都是眼裏揉不得沙子的主兒,在有些事情上,比很多人都要看得清楚。
要不是顧及到老爺子和老太太,更需要遷就一下楊長山,這倆都不太想和對方照面。
所以鍾秀蘭迴應的很平淡,“每年不都是那幾樣嘛,臘肉、麪粉、花生油,別的不說咱家有沒有,人家真要瞧不上眼,你這個當哥的,不得落了面子啊。”
楊長山輕輕咳了一聲,繼續全神貫注的看着電視。
反正有這句話就夠了,真要搭茬,那就純粹是找不自在了。
別看鍾秀蘭嘴上抱怨,但那是刀子嘴豆腐心,做事兒體面着呢。
楊振也跟着打圓場給老爸解圍,“小叔以前不是習慣年根子纔回來嘛,怎麼這次提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