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生態農業(呼喚月票)
“諸位可記清了,清理田畝之事,極爲緊要,切不可懈怠,各家各戶的地契田契都必須分別錄入,這一次,本官帶來了帳本……”我從案桌上拿起了一本很薄的小本本,上邊印着三個大字:戶口簿。
裏邊不僅僅分寫着年月日,州縣村,而且還有戶主、姓名,總之,每一張表格之上,幾乎囊括了所有的待填數據。包括婚否、配偶是誰、生活水平爲幾等戶等等,嗯,沒錯,這就是戶口簿,就是我按後世的那種表格形式整出來的。這東西,是要留給百姓,這就是他們的戶籍證明。
除了這個之外,還有一張大表格,那是填來保留在縣衙,以便向上級報備的戶籍本冊。不等諸位大人嘖嘖稱奇完,我又從桌案上拿出了另外一個本子,這是個人財產明細表,總而言之,比起本公子準備的這些表格來,原本大唐所使用的那些本本和帳簿,幾乎可以說簡陋得可憐。
數字和貞觀筆早已經在大唐推廣和流行了開來,這種筆,在政府機構裏邊,幾乎都使用這種筆來記錄,因爲其速度快,字小佔的位置就小,適合節約紙張,另外一個就是書寫較爲便捷。貞觀筆在機構和文書往來和商貿記錄方面十分的流行,但是在普通的讀書人眼裏,依舊是以毛筆爲尊,這很好,我覺得這樣更好。
不過在工作上,填寫這些表格,都只能使用貞觀筆,您想用毛筆也成,只要您的書法夠精緻,能填得進去,如果這樣的話,本公子自然也不會反對。當然跟前的這些同僚,都能熟練地使用貞觀筆,不然,我發給他們的這些表格和戶口簿,都將變成無用之物。
------------------------------------------------
“大人有了這些,怕是以前的帳簿等物,幾乎成無用之物矣,這裏面不僅僅條理分明,而且還能讓人無法加以篡改,使得數據能更加的真實,下官着實佩服大人之才。”宇文節,這位對數字極爲敏感的財會人士,立即就看出了其中的好處。
就連崔仁師,也不由得微微頷首,目溢喜色,他也明白這種表格的作用,另外,數字之前以¥爲起始符號,這讓官吏們無法去修改,因爲我不允許塗黑,只允許用諸位官員用自己的私章蓋上去,然後再重新填寫,這樣一來,誰改的,一目瞭然得很,而原本的數據,留於紙上,以後追責起來,就能很好地查清。
這下子,大家似乎讓這些表格和着新的東西給勾起了興趣,相互之間的交流也顯得多了起來,等大家都認同了這種方式之後,我衝這些新任命的官員笑道:“既如何,今日之議便到此處,還請諸位與本官同心協力,做好每一件事,爲陛下分憂,爲朝庭分憂。”
“下官遵命!”諸人齊齊領命而去,第二天,蓋着鮮紅的官印的公告出現在了渭南縣城裏邊,大家以一種驚疑不解的目光去看待着本官的這一命令,但是能有幾人相信,這我倒是不清楚,不過有一點我作出了要求,王方翼和婁師德這二位要走遍渭南縣的大街小巷,每村每戶,所以,向各家各戶傳達這一新政策,解讀新稅法的重任,也同樣落到了他們的肩上。
等散會之後,我就派了快馬,第一件事就是讓人回長安,喚來了房柱和工程隊,就在渭南縣東北數裏處,臨近沿河的一片荒地邊上搭建起了臨時工棚,這裏的土地因爲是鹽鹹地,官府想送人都沒有人要,成爲了一片無主之地,不過這片荒地的北部,就是草場,而南部,就是渭南縣的產糧地區,這裏居住的人口不下千戶,當然這片土地既然無主,自然是官府的,我早就已經打探好了的。
一共來了整整一萬名勞工,在我的指配之下,除了留下三千人在這裏挖坑之外,其他的工人開始修築渭南縣境內的道路,最先修築的,便是渭南縣城內的大街小巷,包括下水道,反正這些勞工不用開錢,管他們飽飯和喫住之外,他們唯一的發泄對象也就是泥土地和磚石。
整個渭南縣還算是規整,是按照坊式建築來修築的,很是方方正正的那種,這使得施工過程沒有受到多少限制,而且,百姓們更是以一種好奇地目光來打量着,觀察着,想瞅一瞅這位新縣令想幹嗎?
我幹嗎?我當然是指揮着人們挖坑。挖,使勁的挖,三千餘人瘋狂的挖掘之下,結果,不到一個月,離渭南縣城東北三裏處,距離百姓的良田不過百米,挖出了好幾個巨大的長寬都有近畝的深坑,還有好些長方型的深坑,還拉來了石頭和水泥,進行推徹,搞得房成和勃那爾斤都一臉的莫明其妙,還以爲本公子無聊了,想在渭南縣城外,搞一個大唐露天巨型游泳池集團公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本站即將關閉,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我們的APP即將更換版本,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請
,點擊圖片即可下載,如果無法下載請截圖後識別二維碼O(∩_∩
請
,點擊圖片即可下載,如果無法下載請截圖後識別二維碼
本站即將關閉,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我們的APP即將更換版本,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喜歡初唐房二傳請大家收藏:初唐房二傳搜讀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