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有想法

作者:未知
“好~!既然方真人如此爽快,那老朽也就直言了!” 見方陽叫自己但說無妨,老者當即一笑,雙掌相擊之下,直接開口,“我盜門盡全力送方真人進紫禁城,對方真人慾做什麼也不多管!但是,老朽只望方真人在辦完事後,莫忘我盜門能助之情。 不論何時,一但古井內的東西有出世的跡象,還望方真人能來京助我盜門一臂之力,不知可否?” 說完,老者便直直的看着方陽。 見此,方陽一笑:“如此簡單?” “不錯!” “好,貧道答應盜門,在那東西出世之後,只要貧道收到消息,必定第一時間來京!”方陽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下來,他本就不是這個世界的人,隨時都有可能回主世界,到時候,紫禁城寶物出世,他還在不在這個世界都不一定! 方陽可是說了,只要他收到寶物出世的消息,必定第一時間來京,可是,一但方陽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他還如何得到消息? 這樣一來,他在主世界,幫不了盜門,也不算是他不守承諾。 而且…… 方陽對那紫禁城中可能存在的重寶,也是十分感興趣,就算沒這老者提出這個要求,只要那寶物出世的時候,他還留在這個世界的話,只怕方陽自己就會來京。 現在,只不過是順着老者的話,說出了自己心裏的想法。 一拍即合,兩人達成口頭協議後,老者立馬轉頭對一旁站着的楊妙手道:“妙手,你現在就遣人去各方打點一番,就說我盜門要送一人進紫禁城,並不是爲了寶物,只在其餘宮殿小住幾日!這期間,讓其餘門派都給我老實一點,不得打擾!” “是~!” 點頭應下後,楊妙手卻沒有第一時間出門,反而略帶難色的看着老者。 “嗯~?”片刻,見楊妙手還未出門打點,老者當即眉頭一皺,疑惑的看着楊妙手。 見此。 楊妙手忙開口:“老祖,送人進去不是難事,可要沒人打擾就……” 話沒說完,但老者和方陽都明白其中的意思。 無非是送方陽進去後,對其餘門派說方陽對頤和軒可能存在的寶物不感興趣,其餘門派肯定不會相信,而且,還有可能會懷疑方陽是盜門中人,進去就是爲了頤和軒的寶物。 所以,想要沒人打擾,確實是有點困難。 而面對楊妙手提出的問題,老者眉頭一挑,淡淡道:“這是京城,我盜門總壇所在之地,不是其餘門派的駐地,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以前,我們和諸派相安無事,只在暗中找機會奪寶,那是爲了避免正面衝突,畢竟盜門只我一位真人。 但現在,方真人答應站在我盜門一邊,如此一來,我們就有了兩位真人,這般實力比之一般的大派也是絲毫不弱,更何況,前段時間不是還消失了五位真人!這般的話,想必現在駐京的諸派之中也找不出幾位真人了,那我們還怕什麼? 你出去後,只管言明,方真人我們是必定要送進去的,也不允許外人打擾,跟他們提前打個招呼不過是出於禮貌道義,若他們非要搞點事情,那我盜門也不怕,這麼多年總壇在京城,我們在京城也不是白經營的!只不過,到時候會發生什麼不愉快的事情,那就怪不得我盜門了。” 聞言。 楊妙手一愣,聽這老者話裏的意思,那是爲了送方陽進去,他可以說是不惜一切代價,甚至和諸派交惡也在所不惜,這種做事風格和老者以往的行事大相徑庭,頗爲不正常。 不過,他雖心有疑惑,但既然老者發話了,那他也只能執行,不敢過多質疑。 看着出門的楊妙手,老者心中一嘆。 他也知道,這般爲了一個剛見面,連性格人品都不瞭解的人,得罪諸派是非常不明智的,可是,他也是有苦難言。 盜門自數百年前弄丟了門中的傳承至寶後,就沒有了至寶,全靠一代代的人撐着,這是傳承的極大隱患,一但門中高手接代接不上,那就會出現高手的空白期,這對沒有傳承至寶的門派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不像那些有至寶的門派,就算門中高手凋零,可只要有至寶在,他們完全能維持門派的運轉傳承,使得別派不敢侵犯。 比如茅山派,雖然門中僅剩兩位真人,可是卻有着八件鎮山之寶,而且暗中還有沒有其餘寶物,方陽還不知道。 且僅憑着這八件寶物,擺下八卦降妖陣就滅了一金丹境的妖物,這就是茅山派的傳承不斷的其中一個原因,這就是大派的底蘊。 而盜門,恰恰少了這種底蘊。 原本的至寶丟失,又沒有新的至寶填補,加之現在正處亂世,這就導致這年紀已經十分老邁的老者萬分焦急。 他生怕一但自己出現個三長兩短的,就會使得盜門沒落,所以,他對紫禁城裏的那件寶物,有着志在必得之意,想要得寶,使之成爲盜門的傳承至寶。 只是苦於自身實力難以匹敵諸派衆人,只得將這種想法深深的隱藏起來。 故此,他在見到方陽的瞬間,心中就冒出了一個想法! 這纔不惜一切代價的要送方陽入紫禁城。 只不過,此事關乎盜門傳承,所以他特別的小心,便連楊妙手這個門主在的時候,他都沒有說出來,就怕不小心被泄露出去。 現在。 在楊妙手出去安排打點,走遠後,老者揮手間將大門關起後,衝方陽行了一禮,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實在是此事需要方陽配合,不然的話沒法實施:“方真人,其實,老朽剛纔並未將所有想法和盤托出!現在,此處只你我二人,那老朽也不必再有隱瞞。” “哦~?” 方陽聞言,微微轉頭,疑惑的看了眼老者。 見此,老者露出尷尬之色,可嘴裏的話卻沒停:“由盜門送方真人入紫禁城,必定會引起其餘諸派的警覺,想要無人打擾卻無異於癡人說夢,畢竟,現在所有門派的目光都聚集在紫禁城,莫說是方真人你這一位真人入內了,就算是一個入道境的弟子入內,都會引起衆人的關注。 所以,想要無人打擾,此事盜門確實是辦不到。” 說到此處,老者見方陽想要說話,忙繼續道:“方真人莫急,且聽老朽慢慢道來。” “好叫方真人得知,老朽剛纔之所以會答應方真人的要求,卻是有着私心存在。” 老者略帶歉意的看着方陽,“老朽想着,方真人入紫禁城必定是有要事要辦,且此事必定不小。所以,就準備在方真人辦事時,吸引諸派弟子的視線後,老朽再悄悄入古井,一探寶物究竟! 而老朽的想法,卻是要提前告知方真人,以免到時候盜門並未完成方真人要無人打擾的要求,引得方真人不快,怪罪盜門,如此就着實不美了!” “哦~!原來是準備拿貧道去吸引注意,當槍使!” 聞言,方陽一笑,毫無生氣之意,“難道老丈就不怕你此時將想法告知貧道,貧道便不入紫禁城,不做這盜門手中之槍了?” 哪知。 方陽剛說完,就見老者搖了搖頭:“不會,老朽雖不知方真人是因何事要進紫禁城,但想來此事對方真人應當十分重要,否則的話,方真人也不會怕事情失敗,以防萬一來找我盜門合作,只怕是孤身一人便入得紫禁城了。 而如此重要之事,方真人必定不會輕言放棄。況且,方真人吸引諸派注意,讓老朽入古井;同時,老朽入古井之舉,也必定會引起諸派的注意,爲方真人減輕壓力,可以說我們是兩利之事。” 點點頭,方陽對老者的話也是認同的。 現在,古井必定是被人入夜監視着,就是以防有人偷偷入內,帶走寶物而諸派還不知道。 而方陽來找盜門合作,就是因爲怕吸收皇氣的聲勢太大,吸引別人的注意後,會被人破壞。 不論是方陽,還是老者,都不希望自己行事被人發現,但現在關注紫禁城的人太多,想要悄無聲息的行事根本不可能。 所以兩人同時行事,各自吸引他人關注,可以說是減輕了另一方的壓力,對兩人都有好處,況且,說不準這好處對方陽來說更大。 畢竟,關注紫禁城的人,他們主要的目的都在古井之上,而不是皇氣。 因爲皇氣的吸收十分困難,且還有這極大的危險,稍不注意就會被皇氣反噬攻擊。 要知道,皇氣是天子的象徵,威力是十分強大的,憑現在修道界的實力,真人在皇氣面前只怕根本無力抵抗,這一點,光看那被八卦降妖陣消滅的紅狐就知道了,她身爲金丹境的妖物,都萬分忌憚皇氣,就更別說是真人了。 所以,現在只有方陽這般握有御賜寶劍之人,可以安全吸收皇氣之人,纔會對皇氣有想法,一般人對皇氣根本無感。 因爲說不定,費心費力,冒着大危險吸收了皇氣,最後發現還沒法使用,天子象徵,又豈是一般人能用的。 故此。 在方陽吸收皇氣的時候,若是在古井處也出現情況,只怕到時候,所有關注紫禁城之人,都會不再管方陽,而是去盯着古井。 對他們來說,皇氣雖好,但比之那可能出現的寶物,這皇氣完全可以捨棄。 想明白後,方陽看着老者,不解道:“如此一來,老丈也算是幫了貧道一次。可是,老丈想必也知道,在那古井裏,可是消失了五位真人,由此可知這古井必定不簡單,恐怕其中有大危險。難道老丈就這麼有把握自己能帶出寶物來,而不是和那五位真人一般,一去不回?” “沒把握!” 搖搖頭,老者直言不諱,“五位真人一去不回,老朽又何來的把握?只不過,老朽大限將至,就算是在盜門苟延殘喘,怕也保不了盜門幾年了,所以,與其如此還不如去拼一拼,若是能得至寶,則是老天眷顧,爲我盜門留下傳承之機,若是不幸葬身古井,也是天意如此。” 點點頭,方陽開口:“那不知老丈準備何時行動?” “待妙手去各門派打過招呼,等他們的視線都集中到你身上的時候。只要你入紫禁城鬧出動靜後,便是我動手之時!”老者緩緩道。 數日之後。 楊妙手跟各門打點完關係後,便帶着方陽入了紫禁城。 走在紅牆黃瓦的紫禁城中,方陽感覺到遠遠跟着自己和楊妙手的一位真人後,搖頭笑了笑,果然如老者所說,就算楊妙手去打點了一番,可還是有人不放心,會跟着自己,不會給自己一個沒人打擾的環境。 這一點,盜門做不到。 往前走去,雖知道有人跟隨,可方陽卻未做理會。 在進紫禁城之前,方陽就已經想好,這次入內他先尋找皇氣,找到後,不急着吸收,而是先鬧出點動靜,吸引一下諸派的注意,再等那盜門老者入古井吸引諸派的注意力後,他再開始行動。 方陽從紫禁城正門光明正大的入內,他先是順着中軸線,將此線上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給查探了一番,結果發現,這三殿之中雖有着皇氣存在,但卻十分稀薄,有等於無,就算是全吸收了,對御賜寶劍也沒什麼明顯的增強。 所以,方陽並沒有在這三殿浪費時間,而是直接離開,去其餘宮殿查探,同時,他心中也是升起了一絲擔憂。 要知道,太和殿太和殿是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它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長六十四米,寬三十七米,高二十七米,連同臺基通高三十五,爲紫禁城內規模最龐大也是等級最高,體量最大的建築。 殿前有寬闊的平臺,稱爲丹陛,俗稱月臺。 月臺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一十八座。龜、鶴爲長壽的象徵。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嘉量是古代的標準量器,二者都是皇權的象徵。 殿下爲高八點一三米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以欄杆。欄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每逢雨季,可呈現千龍吐水的奇觀。 是用來舉行各種典禮的場所,明清兩朝二十四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徵,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 清初,還曾在太和殿舉行新進士的殿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舉行,“傳臚”仍在太和殿舉行。 且在古建築的岔脊上,都裝飾有鎮瓦,這些鎮瓦獸排列有着嚴格的規定,按照建築等級的高低而有數量的不同,最多的是太和殿上的裝飾(共有十個),這在宮殿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第一個飾物是一個騎鳳仙人,相傳原是南朝齊明王,後修道昇仙。 仙人之後是十個小獸: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狎魚、狻猊、獬豸、鬥牛、行什。在其它古建築上一般最多使用九個走獸。這裏有嚴格的等級界限,只有太和殿才能十樣齊全。中和殿是七個、保和殿是九個。其它殿上的鎮瓦獸按級遞減。 由此也顯示了太和殿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 可就在這至高無上的太和殿內,其中蘊含的皇氣竟然十分稀薄,這就不得不讓方陽懷疑,是否紫禁城的皇氣都已經快消散一空了。 如此,他又怎能不急。 所以,方陽直接穿過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往裏行去。 不多,便到了乾清門。 剛邁過乾清門,方陽便立時眼睛一亮,面露喜意,卻原是方陽一進乾清門,就感覺到了高大的乾清門後的廣場上,竟然有着一層雖稀薄,但比之太和殿要多的多的皇氣。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