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勸降書到 別有深意

作者:紫月藍冰
幾日後,也就是劉良佐部圍城的第七天,劉良佐採取了勸降的策略,企圖從內部突破,儘快攻下江陰城。

  劉良佐親筆寫了一封勸降書,用箭從東城門外射進城內。勸降書中這樣寫道:

  傳諭鄉紳士庶等知悉,照得本府原爲安撫地方,況南北兩直、川、陝、河南、山東等處地方俱已剃髮。

  唯爾江陰一處,故執違國令,何不顧身家性命?即令本府奉旨平伊江陰,大兵一二日即到。

  爾等速剃髮投順,保全身家。本府訪得該縣程璧,素繫好人,爾等百姓即便具保,本府題敘管爾縣。

  如有武職官員,亦具保狀,仍前題敘,照舊管事。

  本府不忍殺爾百姓,爾等皆系清朝赤子,錢糧猶小,剃髮爲大。

  今秋成之時,爾等在鄉者即便務農,在城者即便貿易。

  爾等及早投順,本府斷不動爾一絲一粒也。

  特諭。

  龔鼎孳在陳明遇召開的緊急軍事會上,拿着這封勸降書,細讀了一番,知道劉良佐的這封勸降書,既是寫給縣城內居民、鄉兵和士紳的,也是寫給江陰全縣民衆的。

  勸降書中透露出的意思非常明確:

  一是到目前爲止,南直隸,也就是應天、鎮江、常州、蘇州、松江、鳳陽等14個府,與如今江蘇省、安徽省和上海縣等廣大地區,已都剃髮。

  唯獨江陰一縣“故執違國令”,問題嚴重到已引起朝廷震怒,所以劉良佐部“奉旨平伊江陰”,並且“大兵一二日即到”。

  這一層意思既是傳給百姓的,也是傳給士紳和官吏的,要讓他們認識到江陰不剃髮後果的極其嚴重性。

  二是江陰百姓如果從現在開始“剃髮投順”,不僅能“保全身家”,而且到“秋成之時”,“在鄉者即便務農,在城者即便貿易”。

  三是劉良佐部“不忍殺爾百姓”,在他看來,“爾等皆系清朝赤子”。

  這些意思,是傳給江陰百姓的。目的是要讓江陰百姓迅速剃髮,同時離間城內居民與士紳、官吏之間的關係。

  四是傳遞給城內的士紳與官吏的,要讓士紳們相信,建虜朝廷並不想幹擾士紳們對地方的控制。

  要讓武職官員相信,只要他們願意投降,仍舊可以當原來的官,管原來所管的事。

  此外,劉良佐勸降書中的“本府訪得該縣程璧,素繫好人,爾等百姓即便具保,本府題敘管爾縣”一席話,值得玩味。

  劉良佐爲什麼要在勸降書中特別提到程璧呢?

  深意有二:一層深意是劉良佐在離間程璧和城內的陳明遇之間的關係。

  明着說程璧可以“管爾縣”,也就是說讓程璧當江陰知縣,言下之意實際上是在誘降陳明遇,意思是說,只要你陳明遇投降歸順清朝,江陰知縣的位置就是你的了。

  另一層深意是在暗示城內的士紳,促使他們投降。

  劉良佐要讓城內的士紳心裏明白,程璧之所以“素繫好人”,不就是他傾其所有捐獻17.5萬兩白銀支持陳明遇的守城抗清鬥爭嗎?

  而你們這些本地士紳沒捐一分錢,家產沒受一分損失,只要你們歸順,帶頭剃髮,不是照樣可以當江陰的知縣、縣丞、縣主簿……嗎?

  你們付出的成本太小了,而可以收穫的卻是多多啊。

  劉良佐勸降書中的“錢糧猶小,剃髮爲大”一句特別吸引眼球。

  劉良佐的意思是,只要江陰歸順,願意剃髮,至於繳納多少賦稅,都可以商量,甚或也有可能減免半年的賦稅。

  那麼,劉良佐爲什麼要把“剃髮”看作是“猶爲大”的事呢?

  因爲“剃不剃髮”是嚴重的立場原則問題,關乎建虜朝廷的合法性問題,而“錢糧”僅是賦稅問題,所以“猶小”。

  因此,立場問題大於賦稅問題,自古以來,歷朝歷代都是如此。

  然而,劉良佐的“錢糧猶小,剃髮爲大”,是與已深植於江陰士人骨髓中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觀念水火不相容。

  果然,收到劉良佐的勸降書後,陳明遇今日召開由軍事幹部、秀才和部分士紳參加的會議,共同商量如何回覆劉良佐的勸降書。

  至於今日爲什麼是部分士紳參加了會議,是因爲至此時,城裏的大部分士紳早已將守城抗建虜的領導權交給了陳明遇這位軍事領導人了。

  而今日這些參與領導抗擊建虜鬥爭的部分士紳,其動機,龔鼎孳心裏很清楚,之前也與顧橫討論過。

  這些人並不全是爲了堅守漢民族氣節,也不全是出於英雄般的犧牲精神,而或多或少是爲了謀取某種屬於自己的私利,比如像“留取丹心照汗青”之類的虛名。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