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海盜出身 反清復明
他是福清仁壽裏(今音西鎮)鬆潭人,他少年讀書,因爲科舉失利,此後在20歲時遊走海上,在東瀛到大明的海上貿易線上做事。
由於聰明智慧、禮賢下士、樂善好施,這使得很多走海路的人對周鶴芝十分服氣,此後周鶴芝開始了海盜生涯。
但是周鶴芝此人有古代任俠的風範,打劫海商時並不殺人,只是搶奪一半的物資,面對窮困的海商就放過一馬,在海上還獲得了一個稱號:“仁盜”。
當然依照現在的觀點來看,這個名稱肯定不符合現代的道德規範。周鶴芝此後曾經返回家中被官府逮捕,但是因爲對待獄卒和同縣的吏員十分好,經常給錢,所以從容離去。
在清軍大舉進攻江南,屠戮無辜的百姓之時,周鶴芝決心爲大明效力,捨身報國。周鶴芝曾經說了一番話:大丈夫乘時立功,當及筋骨尚壯,爲朝廷用。此後接受了南明的招撫,參與抗清活動。
後來,隆武朝廷建立,周鶴芝授封水軍都督,駐紮舟山。
當時江北總兵黃斌卿縱兵搶掠商販,周鶴芝力勸黃斌卿,同時親自前去調節商販與官兵的矛盾。
另外周鶴芝制定策略安撫商旅,對於投奔的人也是以禮相待,最終導致大部分投奔周鶴芝,最終黃斌卿惱恨周鶴芝,周鶴芝只好南下福州朝見隆武帝,最後與其他人北上抗擊清軍。
之後,周鶴芝在鄭鴻逵的帶領下出兵浙江,與張國維和方國安的軍事行動呼應。
清兵進攻福建,隆武帝被清兵俘殺。當時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所部是隆武政權的主要軍事力量,但鄭芝龍想要投降清朝,而且還挾持周鶴芝的妻兒招攬周鶴芝。
此時周鶴芝與一羣官僚也打算護送安昌王朱恭木梟前去鄭芝龍會合,希望勸鄭芝龍繼續抗清。
但是大家到達安海會合後,鄭芝龍卻把一羣人給劫持了要求大家投降,衆人責怪周鶴芝,周鶴芝十分慚愧,於是提着一把刀面見鄭芝龍,說了一番話:
芝一介武夫,海隅亡命;今荷國恩,決不愛一死!所惜大人以二十年威望,一旦墮地;豈大丈夫所爲!若聽芝言,悉甲長驅以復八閩,芝願碎首先登;如必欲髡髮請降,芝願先一死,以明不敢背德。
說完周鶴芝便想要自殺,鄭芝龍奪取刀阻止周鶴芝自殺,但是鄭芝龍一心降清,兩人最終分道揚鑣。
此後周鶴芝參與福建、浙江兩地的抗清活動,又跟隨鄭成功抗清。
後來,周鶴芝再次跟隨鄭成功投靠顧橫的新軍。他們在福清、長樂沿海登陸,一度攻下海口、鎮東兩城和長樂松下等地,後再次轉戰海壇島,一直到徹底打敗清軍,顧橫建立新大明。
在顧橫的海軍第二軍中,周鶴芝只是海盜抗清的一個典型。在當時有很多海盜參與了抗清活動。
其中主要因素是清朝初年滿清的上層統治者的血腥殘酷的統治使得大批漢人民衆反抗。
另外就是海盜中的一部分有良知的人對滿清的統治深惡痛絕,甚至在福建出現了海盜和山寇聯合發動了莆仙之戰對抗清軍的攻勢,也就是土匪和海盜聯合在一起抵禦滿清的進攻,以至於清朝將這些人怒斥爲“山海寇”,這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也是稀奇之事。
其實,鄭成功在此後的抗清生涯中,他也利用自己家族的勢力聯合大量的海盜對抗清朝統治者,這使得大量的海盜投身於反清復明的行動當中。
當然,積極抗清,支持大明的海盜,基本都被顧橫吸納到新軍中,成爲海軍中的一員了。
若無顧橫和新軍,歷史上的福建長樂的海盜集團本來就一直支持鄭成功的的抗清活動。
順治七年、順治十一年,長樂海盜一直騷擾清朝的沿海邊境。
康熙元年,鄭成功出兵臺灣攻打荷蘭殖民者時,長樂海盜頻繁進攻清朝,使得清朝無力聯合荷蘭人進攻鄭成功。
廣東地區也是海盜聯合鄭成功的重要根據地。
大明原遊擊官黃海如夥同陳斌進入潮州海域,進攻清兵佔據的潮州各縣,奪取政府的物資供給鄭成功的部隊。
顧橫記得,自己曾在現代歷史資料中瞭解到,在康熙元年,鄭成功進攻福建、廣東,聯合沿海的居民頻繁騷擾清朝,使得清朝的軍隊疲於奔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