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清朝海盜 組成不同

作者:紫月藍冰
而廣東海盜抵禦清朝的統治比較猛烈。

  新會縣的“白旗賊”海盜抗清,自稱爲“義師”,“白旗賊”中比較著名的海盜頭領是黃信。

  順治三年,清軍攻打廣州城,黃信與“山賊”黃蠻長聯合攻打新會縣城,攻城戰役中黃信被殺,1647年,黃蠻長再度率領新會、新寧、新興、平遠“羣盜”十多萬人圍攻新會縣城。

  在海豐,海盜蘇成原本率領的海盜集團專門對抗明朝,但是清軍南下進攻廣東之後,蘇成卻調轉槍頭反抗清朝的統治。

  順治五年,蘇成去世,蘇利接班。當時鄭成功進攻潮、惠一帶,蘇利配合鄭成功的行動,直到順治十年,清軍進攻蘇利,蘇利被迫逃亡海上。

  在粵洋西路,海盜鄧耀也在抗清。順治七年,海盜鄧耀聚衆起義,佔據龍門島抵禦清朝。

  此後明朝的海康伯明忠加入鄧耀的抗清活動,鄧耀由此成爲滿清的眼中釘,直到順治十七年,清朝才鎮壓了鄧耀的起義軍,俘殺鄧耀,但是鄧耀集團的餘部流轉在海上繼續抗清。

  這些廣東海盜,數量很多,如今,因爲顧橫和新軍的到來,他們這些人的命運基本被改變,都跟着鄭成功投靠了新大明,是新軍第二海軍中的一員了。

  爲什麼廣東的海盜頻發,顧橫從前不太理解,但親自來到這個時代後,顧橫明白了,這其實與清朝的統治有很大的關係。

  清朝在進攻廣東的時期,實行血腥的種族屠殺政策,因而不斷激起漢人的英勇反抗,爲光復明政權而鬥爭。

  曾經,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繼茂在攻陷廣州之後,發動了長達12天的大屠殺,死難70萬人,清軍甚至把逃到海邊的民衆都給殺死。

  如此殘酷的行爲勢必使得大批漢人反對清朝的統治,民間自發反對清朝的統治自然風起雲涌。

  顧橫回想到這裏,心中慶幸自己改變了很多悲劇。

  不然,讓清朝繼續,那麼清朝就會鑑於海盜的騷擾,發佈“海禁”,接着又會實行“遷界”,這會使得廣東居民再度遭到劫難,其中的痛苦更加不堪。

  僅以新會爲例,歷史資料記述到:

  新會實行“遷界”始於康熙元年三月,沿海之民必須內遷50裏,共毀農田2448頃。

  至康熙三年五月,再下令內遷30裏,數十萬畝田園成爲荒地,被迫“遷界”的居民,“扶老攜幼,流離載道”,“遷民貧者行乞街市,露宿衢道,往往餓死”。

  官方的統計數字表明,新會在“遷界”劫難中,毀田50餘萬畝(佔全縣田畝的六成),被迫遷離的居民約8000戶(佔全縣戶數的五成)。

  新寧在這兩次“遷界”中,也遭到同樣巨大的劫難,全縣約佔2/3的沿海地區返本還原,變成荒地。

  人口銳減,康熙元年,全縣有13738人,到康熙六年減少到只有5106人。

  《海宴鄉土志》載,海宴街原有2300人,取消“遷界”令後返回的只有23人。

  《彭氏族譜》載,廣海奇石彭姓原有100多人,後來返回的只有彭明倫一人。

  在如此形勢之下,民衆的反叛必然發生,這一期間發生了周玉、李榮的海盜進攻。

  周玉、李榮本是尚可喜招攬的部將,是蜑民出生,在明朝社會裏屬於社會鄙視的下層勞動人民,但是清朝的遷界使得蜑民損失慘重,很多人流離失所無法存活。

  康熙元年,周玉、李榮藉口歸葬,回到海上招攬民衆反抗清朝的統治。

  值得稱道的是周玉和李榮的主要打擊對象是官吏和官兵,對於民衆並不騷擾。

  這一海盜集團受到了尚可喜的不斷追擊,一直到康熙三年才被尚可喜徹底鎮壓。

  以上的海盜只是清朝初年海盜集團的一個切面,清初的海盜隨着康熙一朝的統治穩固逐漸消失。

  但是到了康熙一朝的中後期,隨着官僚集團的腐敗和政府工作的失敗,海盜開始小規模出現。

  經歷雍正、乾隆時期又開始發展壯大,最終在乾嘉年間成爲清朝政府的海防大患。

  從浙江到廣東沿海,這些清朝漁民組成的海盜縱橫東亞的海域,這也是著名的“艇匪”。

  但是這個時候海盜集團和明朝時期的海盜集團有很很大的區別,明朝時期的海盜的成員組成很大一部分是海商,但是清朝的海盜集團卻是由破產農民、漁民、平民組成。

  乾嘉年間的海盜有福建蔡牽集團,巔峯時期船隻數百,成員超過2萬多人,曾經聯合反清會黨一度攻入臺灣

  浙江有鳳尾幫海盜,廣東有紅、黑、黃、藍等旗幫海盜。

  這使得當時的嘉慶皇帝憂心忡忡,但是大股海盜在清政府剿撫並用的手段下不是被殲滅,就是投降。但是小股海盜的行動一直延續到了清朝末年。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