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金旮沓地兒

作者:大鵝踏雪泥
小妹在離家的時候,還傷心得流眼淚。

  剛到興隆縣的那幾天,每到深夜之時,總是能想到家裏,想到姐姐和大娃米寶。

  因爲這個,她每天晚上枕頭巾都是溼的。

  可漸漸適應了興隆縣的生活後,她就開始樂不思蜀,前兩天還捨不得跟着小杜回來!

  小妹這會兒坐在竹椅上,看着頭頂的柿子樹葉,眼中還有點懷念。

  宋禾把一個大竹蓆鋪在地上,正在太陽底下縫被套。

  這次做的被子是一米五乘兩米的,把六斤棉花全部用光,冬天想必也不會被凍着。

  棉被很大,被套自然也要縫得大些。

  宋禾把小妹拉起來,將針線放她手上:“去縫吧,自己的事兒自己做,不知道怎麼縫,就跟着米寶的樣去縫。”

  小妹哼哼唧唧的:“太陽底下好熱,我臉已經這麼黑了,要是更黑咋辦?”

  宋禾把她趕走,自己坐在了竹椅上。

  她擦擦汗,拿起蒲扇不停扇動:“你都這樣了,再黑還能黑到哪裏去?而且就這麼短短几天,不曬太陽你還能白回來不成?”

  小妹也不知道這兩個月經歷了什麼,整個人是黑上好幾度!

  反正昨兒宋禾去火車站接她時,差點就沒把她給認出來。大老遠的,宋禾死活不敢相信那個黑炭會是她家白白嫩嫩的小妹!

  小妹不知道是無知無覺,還是認命了自己變成一個黑炭的事實,反正回來後也沒聽她抱怨過。

  就是吧,讓她幹活的時候,就會用這個藉口推脫。

  每天雞蛋殼裏的雞蛋液,也會被她挖出來全部塗抹到臉上。

  要不是大娃在一旁虎視眈眈的看着,她可能還得從櫥櫃裏偷渡一些蜂蜜出來,用蜂蜜雞蛋也來製作面膜。

  宋禾喝杯剛從井裏湃起來的綠豆湯,然後舒服地在竹椅上躺着,竹椅輕微搖晃。

  她眼睛不經意撇向院子中,就看到小妹那一口白亮的牙齒在太陽底下十分顯眼,使得宋禾越看她越想笑。

  “撲哧”一聲,宋禾終於忍不住笑出了聲。

  小妹幽怨地側頭看了宋禾一眼,忿忿道:“你想笑就笑吧,我就知道你們都想笑話我。”

  宋禾一聽奇了,蒲扇一停:“除了咱們家人外,誰還會笑話你?”

  小妹撇着嘴巴:“昨天我在火車站等你的時候遇到紀思華了,他就笑我了。雖然沒說,可我一眼就看出來他在笑我。”

  宋禾忍着笑,好奇問:“他這是要離開平和縣?”

  小妹點點頭:“他好像也是去那個工學院,昨兒的火車。”

  宋禾聽到這兒就笑不出來了,她還在爲大娃和米寶的工作發愁呢。

  當初畢業考時,小妹三人包攬了年段前三名。可如今紀思華上大學去了,大娃和米寶還不知要去哪個廠裏。

  她只稍稍抑鬱了一會兒,生活嘛,不能總跟條件好的人比,也得想想其他人,要不都得把自己憋屈死。

  反正大娃和米寶相對其他人,已經幸運很多了。

  如今下鄉就是許多城市小孩不可避免的話題,是他們的噩夢。

  宋禾經常回河西公社和李家村,看着最新一批的小知青們抹眼淚,都覺得無比心酸。

  知青們大多都是剛讀完高中的年紀,甚至還有些是初中剛畢業。十幾歲的孩子,離開家人來到陌生的地方,幹着陌生的活,當然會十分難受。

  而大娃和米寶他們的戶口都還在李家村,這就代表着兩人不需要下鄉。

  但凡事有利也有弊。

  戶口在農村,除了不要下鄉外,這也讓他們找工作的難度提升許多。縣城的各個廠裏崗位基本都被本廠子弟給佔去了,哪裏能輪到他們鄉下戶口的。

  米寶餘光瞥見姐姐的表情,就知道他心中又是在想着他和大娃的事兒。

  他嘆聲氣,安慰道:“姐姐你別擔心,再找不到工作,我們乾脆就回李家村去。”

  宋禾瞪米寶一眼:“你們會種地啊?就你們這個身板,高大歸高大,種地還真不成。別小瞧種地,都是有技巧的!”

  當心鋤頭不會使,把自個兒腳給鋤個大窟窿。

  大娃插嘴:“不會我們可以學。再說了,回李家村也不是光種地。前幾天姑父送菜開始說了,說是李家村也要辦一個竹蓀烘乾的小廠子,到時候我們沒準兒還能去那個小廠子做做工呢。”

  這事宋禾倒是不知道。

  不過想也能想得出來,隨着竹蓀產量的增多,公社烘乾房喫不下那麼多的量,只能讓各村先將竹筍給烘乾好後,再統一進行包裝售賣。

  村裏恐怕也只是蓋兩三間烘乾房罷了,哪是什麼小廠子。

  而且能進去工作的人肯定都得懂得竹蓀烘乾技術,怎麼會讓他們兩個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愣頭青進去呢?

  她深深嘆聲氣!

  好半天,宋禾抿緊嘴巴,說道:“你們都是大人了,再過一年多也得成年,自己的事兒自己做主就好。”

  他們雖然出生在農村,生長在農村,可幾乎就沒下田幹過農活。

  在宋禾記憶中,他們似乎只有中考完那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在河西公社幫忙幹過農活。

  可幫忙幹農活,和正式開始幹農活是不一樣的。宋禾十分懷疑這兩人承受不住,沒準幹了兩三天,就得跑回縣城中。

  所以,她心中想着他們要去就去吧。等他們走了之後,宋禾自己也得在縣城中尋摸尋摸,看看有沒有什麼工作單位。

  她答應了,大娃與米寶兩人反倒鬆下一口氣。

  他們是真不願意姐姐爲了他們工作的事兒而一直髮愁,農活有什麼幹不好的,幹不好學就是了。

  大娃與米寶說着話,一旁的小妹有點沉默。

  他們是兄妹,是姐弟。他們從小一起長大,一起上學,可如今畢業了,她卻和兩人“分道揚鑣”。

  不知爲何,這讓她總有一種背叛感。

  陽光灑向大地,把人烤得火熱。時而有風吹來,席捲着熱量,越吹就越熱。

  米寶一針一線嚴嚴實實地把被套給縫起來,瞧小妹臉色有些沉悶,便岔開話題。

  他取笑小妹:“我昨兒看到你都不敢認,你這兩個月幹啥了,怎麼會變得這麼黑?比鄉下的二百還要黑。”

  小妹被他這句“比二百還要黑”的話給刺激到了,頓時激動起來:“我怎麼可能會比二百還要黑!”

  說着,她急忙衝到臥室裏,照了下鏡子後,又垂頭喪氣地出來了。

  她真的要跟二百一樣黑了!

  回家至今,米寶是頭一個直接說她黑的。

  小妹坐在樹蔭底下,唉聲嘆氣:“我們在的地方是山上,或許離太陽太近了吧,所以纔會黑得這麼快。而且我們好多時候是戶外工作,還得爬到頂上去,有的人臉都被曬脫皮了。”

  她自己身上出現嚴重的色差,每次洗澡時小妹都得掩耳盜鈴不敢多看,生怕自己會自閉。

  在興隆縣開心歸開心,但是條件實在是艱苦。

  姐姐讓她帶上許多的錢票,可除了剛去興隆縣,在興隆縣買一些東西帶上山後,她就再也沒有買過了。

  無論是自己下山買,還是拜託人幫忙買,小妹都沒有再買過。

  因爲基地的其他人生活條件也很艱苦,小妹就見過有個老師天天喫紅薯的,喫個兩三天,纔會去食堂中打個饅頭。

  而且在這種環境中,沒一個人會託人幫忙從山下帶喫的上來,這就讓小妹更不好意思開口。

  宋禾當初寄的一斤糖,足足讓她撐了兩個月。每次啃地瓜啃到燒胃時,都得配着奶糖一塊兒喫。

  可除了條件艱苦些外,其他方面卻是讓小妹萬分滿意。

  她在基地中跟着老師們學習了許多新知識,又通過望遠鏡,看到天上一個個神祕的星體。

  最關鍵的是,基地中有一位老師竟然懂得計算機!

  小妹每天都會拿着自己的手抄本去問他,他也會盡力地給小妹解釋。近兩個月下來,小妹從他那兒學到許多東西。

  這兩個月她過得十分充足,唯一的遺憾,便是沒有跟着姐姐他們去一趟海市。

  海市啊,當她看到姐姐的來信,上頭寫着他們如今在海市,逛了新世界和外灘時,整個人都酸成檸檬了!

  和小妹有同種想法的人是千里之外的陸清淮,他比小妹更慘一些。

  小妹這兩個月來常收到宋禾幾人的信,但他只收到一次,就是宋禾幾人在海市郵局時寄的那一次。

  對於他和宋禾處對象被大娃與米寶發現這件事,陸清淮還挺高興的,他巴不得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兩人處了對象。

  當他看完宋禾幾人寄來的幾封信,又興致匆匆地給每個人寫了回信後,就一直沒收到迴應了。

  彷彿自己的三封信已經石沉大海。

  從前,他和宋禾寄信交流的頻率一般控制在一個月之內。如今快兩個月沒收到她的回信,陸清淮心中有點慌張。

  宋禾,該不會是把他的回信給忘了吧?

  其實還真是這樣!

  宋禾收到陸清淮回信的那幾日,正好在給謝昭慶畫設計圖。

  當時她順手把信給夾到一本書裏了,至今沒翻開過那本書,也就忘了這件事兒。

  直到昨天晚上,宋禾突然瞥見書中露出來的一角,心中咯噔一下,立馬想起這件已經被她拋在腦後的事情。

  緊接着匆匆寫了回信,今天早上時急忙趕到郵局去,把這封信給寄了。

  宋禾有些心虛,這封信的字裏行間中也都是心虛。

  也不知道陸清淮收到信後,會不會接受這個理由。

  聽着很扯,但她真就是順手把一封信夾一邊,兩個月後纔想起這件事的。

  午後,大娃三人齊心協力,終於把這個被套給縫好了。

  除了被套外,宋禾還給小妹做了四套新衣服。兩套是夏天的,一套是春天與秋天的,還有一套可是大棉衣。

  這大棉衣宋禾是按照後世的棉服畫出來的,長度直接到了膝蓋處,用的是軍綠色的布料,瞧着就和軍大衣很相似。

  天冷時,這一件衣服披在身上,都能當成棉被使了。

  還有兩日小妹就得出發,在出發的前一天,她的所有行李都已經收拾好,全部放在房間裏堆着。

  因爲離過家一次,這次再離家,小妹就沒了上次的不安與慌張。

  最關鍵的是,她似乎還有熟人在那個工學院中。

  “真的,就是經常和你寫信的那個孟老師?他也要去工學院上班了?”宋禾好奇問。

  小妹點了點頭:“孟老師說他的工作做完了,以後就在學校裏上課就好。”

  那宋禾就放心了,小妹有認識的人在總是好的。

  第二天清晨,陽光還未出現在天空上。

  在姐弟四人還熟睡之時,門口突然傳來“叩叩叩”的敲門聲。

  宋禾迷迷糊糊地聽到了聲音,可就是醒不過來。

  過了一會兒,又聽到“吱呀”一聲,然後大娃說了句:“來了!”

  大娃匆匆跑去開門,打開門的那瞬間驚喜道:“姑姑姑父,你們怎麼來了!快進來,這大早上的你們啥時候趕來的?”

  宋寧玉拎着一個大竹簍進了院子,笑笑道:“這還早啊,我都擔心小妹去火車站了呢!”

  大娃趕緊給他們倒杯水:“姑,你們先把東西放下,坐着休息一會兒。”

  他又跑去敲了敲宋禾的房門,聽到裏頭有動靜後,才又趕到客廳去。

  大娃蹲下身,邊點燃爐子邊說道:“小妹還沒起牀呢,她是九點多的火車,可以晚些去。”

  宋寧玉鬆口氣:“那就好,我給她帶了一些東西,等會得放到行李中帶去。”

  大娃笑嘻嘻的:“姑你又給小妹帶了啥,她這次可是一個人去上學,好些東西她非說很重不樂意帶。她嬌氣得很,天天抱怨,姐姐還真就讓她把一部分用不着的東西先留着,等今天包好後去郵局幫她寄去學校!”

  宋寧玉立刻就拍腿了:“這得多少錢啊?”

  大娃唉聲嘆氣:“兩塊多呢。”

  “那真是的!”

  宋寧玉立刻估算了一下自己帶着這些東西值不值兩塊多,如果值的話,乾脆也走郵局,給小妹寄到學校去。

  大娃的本意是想對姑姑說小妹行李太多了,都到了要寄快遞的地步了,讓她別塞太多東西給她。

  結果萬萬想不到,姑姑竟然也想到走郵局這一步!

  大娃哀嚎:“果然,你們都最疼小妹!”

  他捏酸喫醋道:“要是這次上學的人是我和米寶,你們指定得說愛帶帶,不帶就放家裏,別擺少爺姿態!”

  宋寧玉忍不住笑出聲,心中確實是這麼想的,但話上死活不認。

  她彎着嘴脣:“那哪能呢,都是一樣的。小妹畢竟是個姑娘家,力氣肯定沒有你和米寶大,當然得多體諒體諒她。”

  “就是就是!”

  小妹趿拉着拖鞋就跑出來了,匆匆跑到廁所去,半道上還應了這麼一句。

  宋寧玉大聲說:“我給你帶了地瓜幹,這是用紅心地瓜做的,可好吃了!還有李幹,就是咱們後山上種的李子,說是什麼新品種,可甜了!小妹你要不要,要的話姑等會兒就到郵局給你寄去!”

  “要要要!”

  廁所中,小妹大聲喊。

  大娃酸溜溜的:“這怎麼就不能自己提去了?”

  宋寧玉拍了強子放在地上的那一大袋東西:“地瓜幹可多了,還有兩斤柿子幹,家裏做的各種鹹菜、辣醬,都用罐子給裝好嘍……”

  “停停停,姑你別說了,越說我越嫉妒小妹了。”

  大娃做出一副幽怨悽楚的表情,讓宋寧玉和強子哭笑不得,將離別的悲傷與不捨都沖淡了一些。

  宋寧玉好笑的拍拍他,正要說話時,米寶穿好衣服出來了。

  米寶去廚房,路過客廳時就說一句:“沒事兒,等過幾日回鄉下,大娃你可以喫個夠。”

  宋寧玉就趕緊問:“你們要回鄉下呢?”

  廚房裏的米寶邊點着竈爐火,邊隔空回答:“我們還沒找到工作,總不能在家裏待着啥都不幹。如今咱們河西公社發展得好,在鄉下也不比在縣城差。”

  宋寧玉細細想了會兒,長長嘆息:“那倒也是!縣城工人除了那些坐辦公室的,都和我們鄉下人一樣,得從早忙到晚。”

  一旁強子姑父怕兩個小孩難受,也安慰說:“你們就放寬心,在鄉下還更自由一些,沒有領導管着,一年到頭掙的錢也不比工人少。”

  大娃這會兒正要起身去廚房幫忙,聽到姑父的話後又停下步伐,詫異問:“咱們李家村去年分了多少錢?”

  強子姑父嘿嘿笑兩聲,下意識壓低聲音:“單我一個人就分了四百二。”

  大娃倒吸一口冷氣:“四百二?!”

  強子姑父點點頭:“不過我公分多,分的自然也就多。像你姑,每天拿五六個公分,還分了兩百出頭。你們兄弟倆要是回去,一年下來,怎麼說也能有個兩三百塊錢。”

  這還是保守估計,畢竟大娃和米寶沒怎麼幹過活,說不準就跟村裏的小姑娘們拿一樣的公分。

  大娃心中算盤啪啪啪響,驚訝得眼睛都忘眨了。

  這錢多嗎?

  當然多了!

  如今縣裏許多臨時工還拿着二十元左右的工資呢。等轉正後,也就多個幾塊錢,能多十塊已經頂天了,不過倒是會多了票證。

  但在鄉下,喫喝又不怎麼要錢,住的地方更是寬敞。

  一家好幾口,要是沒幹個什麼動土木的大事,一年恐怕都用不掉一百元。

  那麼剩下那些錢就是一年白賺了的,一般人家,怎麼的也得剩了一千塊。

  一千塊……

  大娃呼吸驟然急促,激動道:“姑父姑父!我要回村,我要回村幹農活!”

  娘嘞,姐姐怎麼沒告訴他,如今的鄉下已經從土旮沓地兒變成金旮沓地兒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