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占城南都(上)
該地西元1世紀至7世紀爲扶南國地,7世紀至15世紀爲真臘國地,此後這裏又爲真臘副王所居之處,稱爲普利安哥,意爲“王國的森林”。
真臘即柬埔寨,明萬曆後,始用“柬埔寨”這個稱呼,並一直沿用下來。
由於此地地處朝貢貿易的中間地段,逐漸發展成真臘的港口貿易重鎮。因水網密佈,這一帶被稱爲“水真臘”,當時華夏商人和一些來自阿拉伯的MSL商人都前往這裏進行貿易。
本時空,占城在宋洲的武器支援下,捨棄了與安南接壤的廣闊領土,防線收縮,將目光轉移向了南方的九龍江平原。
說起這個真臘,和占城還有着說不清的恩怨。
7世紀至10世紀之間是占城國勢鼎盛時期,占城發兵攻打唐朝受挫,後又趁真臘分裂之機入侵真臘,取得了大勝。
9世紀下半葉,因陀羅跋摩一世建立了吳國王朝,並統一了真臘。隨即,兩個正處強盛階段的國家爆發了長期戰爭。這場戰爭從10世紀打到13世紀,直到兩國國力削弱,旁邊鄰國崛起爲止。這期間,占城曾一度滅國,連婆那加塔的女神雕像都被真臘人掠走。
1145年,真臘國王蘇利耶跋摩二世趁占城北伐安南失敗,又雙叒叕度討伐占城,攻佔了毗闍耶,摧毀了美山寺廟,並試圖攻佔占城南部的賓童龍,結果遭遇失敗。賓童龍國王闍耶訶黎跋摩一世於1147年打敗了真臘大軍,自立爲占城國王。
1167年,占城新君闍耶因陀羅跋摩四世登上王位。1170年與安南達成和解後,闍耶因陀羅跋摩四世發兵入侵真臘。次年,一位從宋朝來的福建人向占城軍隊傳授了華夏的騎射之法,於是占城在與真臘的戰爭中屢戰屢勝。1177年,占城的船艦沿湄公河而上,到達洞裏薩湖,直搗真臘首都耶輸陀羅補羅。不久便攻破了該城,殺死真臘國王特里布婆那迭多跋摩,大肆擄掠了一番。
特里布婆那迭多跋摩被殺後,真臘王子闍耶跋摩七世即位。闍耶跋摩七世率軍抗擊占城,1190年,闍耶因陀羅跋摩四世再度侵犯真臘,試圖重新取得對真臘的統治權。闍耶跋摩七世以前朝占城王子爲將軍,擊退了占城的進攻,並乘勝攻佔了占城首都毗闍耶,大肆屠殺擄掠。闍耶因陀羅跋摩四世在此戰中被俘,並被押往真臘的首都吳哥。
征服占城之後,闍耶跋摩七世指定其妹夫因王子於賓童龍即位,稱蘇利耶跋摩,作爲占城的傀儡國王。然而占城卻有不少貴族不服從真臘的統治。蘇利耶闍耶跋摩於毗闍耶即位,建立佛逝國,並與賓童龍國發生戰爭,最終蘇利耶跋摩贏得戰爭的勝利,奪取了毗闍耶,於1191年統一了占城,隨後宣佈占城脫離真臘獨立。
闍耶跋摩七世因此多次發兵討伐占城,並最終在1203年再次佔領占城,將佔城作爲一個省,直接併入真臘。直到1220年,占城人闍耶波羅密首羅跋摩二世擊敗真臘,才恢復了占城國。
此時,蒙古崛起,占城陡然發現北面的敵人似乎更加恐怖。
1282年,占城國王直接認慫,遣使赴元朝朝貢,以爲認個宗主國就沒事。沒想到,忽必烈設“荊湖占城行中書省”,以畏兀兒人阿里海牙爲該行省的平章政事,將佔城名義上置於元朝管轄之下。占城國王自然不能答應,因扣留出使暹羅使者一事,與元朝起了衝突,結果沒打過,占城國王因陀羅跋摩六世抵抗不住,逃奔山中,遣使求和。
百姓欲頑抗到底,奈何國君先投降,憤怒的民衆殺死了元朝赴暹羅的使者,元朝欲再度出兵占城,陰差陽錯被不敢借道的安南打敗,占城因此得以倖免。
之後,安南崛起,占城一直是被征服的背景板。老對手真臘同樣也不好過,公元1431年被暹羅攻佔了首都吳哥,吳哥王朝就此滅亡,公元1434年真臘復國,遷都金邊。
歷史最終走回我們熟悉的一幕。1470年,安南黎聖宗親自率軍攻打占城,占城國王盤羅茶全急忙向相愛相殺的真臘求救,但真臘對與占城幾百年的恩怨一直耿耿於懷,選擇見死不救,坐看其覆滅。……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歷史最終走回我們熟悉的一幕。1470年,安南黎聖宗親自率軍攻打占城,占城國王盤羅茶全急忙向相愛相殺的真臘求救,但真臘對與占城幾百年的恩怨一直耿耿於懷,選擇見死不救,坐看其覆滅。
恐怕真臘也沒想到,占城這個不死小強又奇蹟般的活了過來,還敢朝自己下手。
至西元1507年年初,占城打敗了數次反撲的真臘副王大軍,徹底接管了普利安哥這片土地。
由於宋洲的糧食訂單需求,1493年至1502年這十年,占城國王提婆苔大幅向該地遷移人口,並先後下達了二十多項命令以開墾九龍江平原。1504年,提婆苔去世的當年,他下令將普利安哥改爲“九原”。
提婆苔去世後,王位本該由嫡子繼承,可當初提婆苔上位,是受安南扶持,所娶王妃也是政治聯姻的結果。因此,占城朝中一幫文武大臣異常擔心嫡子繼位,會與安南走近,將佔城拖入宋安兩國的明爭暗鬥中。
相比咄咄逼人的安南,宋洲這個土財主明顯更讓人感到親切。占城國相婆利耶與心腹大臣商議後,急忙召回提婆苔的堂弟婆偍,一同擁立此人爲新君。
婆偍這位仁兄也是一朵奇葩,做閒散貴族期間,他多次前往金蘭與宋洲本土遊歷,對宋洲文化非常推崇。爲了學好宋洲文字與宋洲官話,他帶着妻兒前往迎日城居住了兩年,並與許多元老結下了友誼,他的長女還與周爲敏的長子周伯雲是同學。周伯雲更是因爲與占城公主的婚事,放棄了宋洲國王的王位,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婆偍即位後,立即展現出了高超的政治手腕,通過分化拉攏,使朝中結團的文武大臣分裂,彼此相互牽制,穩固了自己的王位。
在朝政上,對內,他銳意改革,減輕了百姓的賦稅,鞏固了婆羅門J的地位,效仿宋洲軍隊體系,建立了一支只聽命於自己的新式軍隊。
對外,婆偍改善了與真臘、暹羅、安南等鄰國間的關係,爲了與真臘達成和解,他主動讓出了九原地區的大片領土,保留了與真臘首都金邊的安全空間。婆偍還深化了與宋洲的盟友關係,積極邀請宋洲商人在占城開辦種植園,並邀請宋洲金融人才指導成立占城的第一家糧貿公司,準備在舊港交易所上市。
婆偍十分清楚,這些手段還不足以使自己的王位高枕無憂,在首都賓童龍,文武大臣與各個貴族間關係盤根錯節,自己貴爲國王,也只能服從這幫人的集體利益。
正因如此,婆偍經請教宋洲建築工程師後,打着維護九原地區統治的旗幟,準備在那裏建造一座南都,併爲其取名“西貢”,想憑此扶持起效忠於自己的新利益階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