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占城南都(下)
西貢屬熱帶季風氣候,分爲雨季和旱季。每年5至10月爲雨季,11至4月爲旱季。年均氣溫27.5度,1月份最低氣溫爲21度。該地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爲攝氏27度,各月之間溫差不超過5度,年日照2500小時至2700小時,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平均溼度爲75%至78%。這樣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水稻的生長,後世西貢所在的九龍江平原是一座天然的大糧倉,水稻種植面積將近430萬公頃,稻米產量2400萬噸,養活五千萬人口之餘,還有餘力出口。
想完全開發此地,非一朝一夕之功,僅西貢一城的建造,就要耗盡占城的人力財力。爲了營造西貢城,婆偍以未來占城糧食收益爲抵押,不惜向宋洲商業銀行借貸,爲此揹負了巨大的財政包袱。
宋洲商業銀行還是頭一次向盟國貸款,若不是有中樞背書,他們也不敢向他國貸出如此大的款項。中樞之所以出面背書,是因爲占城這一筆貸款有一個前提,必須採用宋洲建築公司的建造方案,由宋洲主持建造。
婆偍沒有選擇餘地,只能接受宋洲開出的條件,採納了宋洲建築公司的建造方案。
整個建造方案包括港口碼頭、岸防炮臺、棱堡城牆、支流橋樑等建設,也是讓婆偍開了眼。在婆偍心裏,理想的南都應該是迎日城那樣的,可惜西貢城的地緣環境,只能決定它是一座棱堡城鎮。
建築公司提出的建造方案造價不菲,要用到許多磚石、鋼筋、水泥等材料,這些都得從宋洲購買。最後一算,貸款資金只在宋洲銀行賬戶間劃了幾筆,婆偍連半毛的現錢都未見到。
西貢城河畔碼頭上,百姓們“哼哧哼哧”的幹着活,這一次徵召徭役與以往截然不同,他們要在此地幹滿三年,完工之後,官府發放的鐵製工具可以帶走,他們還能得到官府承認的一塊未開墾土地。徭役期間,官府會發放口糧,保證這些人全家的基本生活。
石濤走出自己下榻的營帳,一股溼熱便朝他迎面撲來,瞧占城百姓人力擡着石墩夯實平地,他無奈地搖了搖,只覺得這樣的工作效率實在太低。
作爲穿越衆二代,石濤自小享受着普通人不曾擁有的優渥生活,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唯一遺憾的事,家中的元老身份只有一個,他上面還有一位更加優秀的哥哥,每年的四月大會註定與他無緣。
順利考上迎日城大學,石濤選擇了土木工程專業,只學了兩年,他就與一幫同學被拉來工地參加工作,學校老師還美其名曰在實踐中學習。
無憂無慮的學生生涯自此結束,再也見不到學校裏漂亮的學姐學妹,每想至此,石濤心裏就不免空落落的。
“我說你小子怎麼現在才起,這都日上三竿呢!”一身材魁梧,比石濤高出半個頭的年輕人快步走來,說道。
說話的這人姓張名泉,和石濤是死黨,也是大學同一個專業的同學。
石濤翻着白眼道:“自從來了這裏,我比驢都勤快,偶爾睡個懶覺,過分嗎?”
“不過分,等邱教授回來了,你有種也和他這樣講!”張泉壞笑道。
邱教授是兩人的大學老師,同時也是西貢城建造的總設計師之一。
石濤扶額,好似回想起了什麼不好的記憶,苦着臉,立馬開始了監造工作。
只幹了兩個小時,還未到正午,石濤就不住的打哈欠。
張泉見此,勸道:“你小子節制一些,小心年紀輕輕就英年早逝!”
“只能怪哥魅力太大,那些狐媚子都央求着要跟哥走,哥也很無奈呀!”石濤攤攤手,做無辜狀。
張泉沒好氣道:“你還真打算將那些侍女帶走,你老孃要是知道了,還不得剝了你的皮!”
“誰讓我是個多情好男人,從不幹喫幹抹淨的事,這全當爲石家的開枝散葉,添磚加瓦了。”石濤大義凜然道,“我看你對身邊的侍女不感興趣,今晚把她送到我的營帳如何?”
“滾!惡不噁心!”張泉被石濤的無恥打敗。……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滾!惡不噁心!”張泉被石濤的無恥打敗。
兩人嬉笑間,一艘商船抵達,從船上走出十來個男男女女。這些人都是農院的學生,由教授帶隊,前來西貢,研究本地的浮稻品種。
浮稻是水稻的一種,它浮生水中,地上莖節能髮根、分櫱,並隨水位上漲而伸長,莖長可達5米以上。在水流退後由平伏轉爲直立生長,至生長3到4節後結穗。其根部與莖葉間有裂生通氣組織貫通,故耐澇性強。
浮稻分佈於江河下游低窪地帶和湖泊沿岸的窪地、塘田、湖田,九龍江平原正是這種低窪地形。占城人未到來前,生活在本地的人就已經開始種植浮稻了。
張泉在農學生中看見了一個熟悉的倩影,立馬屁顛顛跑了過去,與女子搭話。
見此一幕,石濤呵呵一笑:“剛剛還好意思說我,看來青梅竹馬要比死黨重要呀!”
建造的棱堡內,邱教授正與占城派來的官員商談西貢城規劃之事。
“向北面的擴建暫時停止,保持現在的規模即可!”占城官員熟練地用宋洲官話說道。
婆偍近幾年提拔的官員,大多是商賈出身,皆在宋洲本土或金蘭港學過宋學,這些人思維活躍,很有幹勁,比老派官僚更能做實事。
“沒有北面這道棱牆,整個棱堡防禦並不完整!”邱教授極力爭取“甲方”的支持。
占城官員搖頭:“西貢城面臨的威脅主要來自海上,這一點,加強河流沿岸的炮火火力就能解決。邱教授,爲了營造西貢城,我果已經徵發了國中五萬青壯,殿下不會再派人支援,上面給我的要求是快且省,我有自己的難處。”
“好吧!既然你堅持,我會盡快拿出修改方案!”邱教授無奈道。
商談完公事,占城官員向邱教授提出了個不情之請:“邱教授,我有一個侄子,聰明好學,您是否能收他爲弟子。”
邱教授婉轉說道:“宋洲有自己的教育體系,我所帶的學生都是經過完整教育,憑實力考入的學院,如果你的侄子有天分,我可以爲其寫封推薦信,讓他先去金蘭讀書。”
占城官員一臉遺憾道:“好吧,是我唐突了,我會讓他去宋洲求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