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王世子留守

作者:真難得糊塗
中衛大將申恪自漢江潰敗後,沒有跟隨統帥金命元行動,而是與留都大將李陽元合兵一處。咸鏡南道兵使李渾接到臨海君李珒“勤王”的命令,率兵趕來,又與申恪部匯合。

  兩部在蟹踰嶺遭遇了從漢城出來劫掠村落,蒐集軍糧的400餘名倭軍。申恪與李渾當即決定設伏掩擊,此戰,申恪部共斬首七十餘級,其立刻派人向平嚷報功。

  金命元得知申恪改投李陽元,惱怒不已,派人向平嚷報告申恪擅自歸屬其他軍隊,不聽主將號令。右議政俞泓澽認爲戰時當嚴肅軍紀,請君主下令斬首申恪,以儆效尤。李昖於是派遣宣傳官前往李陽元軍中,斬殺了申恪,並將申恪的首級傳示諸軍。

  當申恪報捷的消息傳回平嚷,李昖又後悔不迭,旋即派使者追回前命,但申恪此時已被斬首傳示。敗軍之將請命斬殺勝戰之將,這一幕實在有些荒唐,導致連番戰敗的李朝軍隊士氣愈加低落。

  小西行長接到李朝軍隊渡江突襲的消息,急忙領第一軍主力前去支援加藤清正,出城後不久,他便接到了第二軍大獲全勝的捷報,只得收軍回城。

  柳川調信與鬙人天荊返回,同時帶回了和談失敗的結果。小西行長無奈,於五月十九日領第一軍趕往臨津。兩軍會合後,又於二十七日在臨津江下游渡河。

  當地助防將李薲見倭軍渡河,一箭未發,便率軍撤退。

  臨津江防線被破,金命元和李陽元只得率軍向平嚷方向撤退。倭軍再次毫不費力佔領了開城,隨後兩軍在金郊驛分兵,加藤清正率領第二軍向咸鏡道方向進兵,小西行長則帶領第一軍向平嚷方向開拔,追捕李朝君主李昖。

  連丟兩都(漢城與開城),倭軍步步緊逼,勢不可擋,惶恐不安的李昖又開始了播遷準備。

  一身閒職的柳成龍找到王世子李琿,希望能說服其向君主李昖請命,留守平嚷,主持防務。

  見李琿猶豫不決,柳成龍苦口婆心道:“世子現在還有什麼值得猶豫的,眼下王上雖然公佈了立儲教書,但世子的地位仍就不穩。內部,羣臣不會擁護;外部,天朝大明也不會給予支持。世子若想順利繼承大位,只有靠名望與士兵的支持才能坐穩。”

  李琿王世子的位置尷尬就尷尬在自己既非嫡子,也非長子,不符合繼承宗法,王宮中只有養母懿仁王后樸氏支持他。歷史上,懿仁王后經歷壬辰倭亂,身體就一直不好,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便病逝於貞陵洞行宮。懿仁王后過世後,宣宗李昖又迎娶了仁穆王后金氏,並在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生下嫡子李?。壬辰倭亂結束,李朝內部東西兩讜失勢,南北兩讜崛起,包括柳成龍在內的南人讜堅決立嫡,如果不是李昖突然撒手人寰,說不定李琿就會與王位無緣。後來李琿被廢,正是在綾陽君李倧與西人讜金瑬、李貴等人合謀下成功的。

  外部,明朝亦有與李朝一樣的果本之爭,萬曆帝當然是非常希望冊封李琿爲李朝王世子的,但御史言官們決計不會答應,他們可不希望萬曆帝“曲線救果”,以此達到立三子朱常洵(後來的福王)爲太子的目的。歷史上,自壬辰倭亂到李昖薨逝,李朝先後五次遣使請求冊封光海君爲王世子,理由是他賢明且有功於社稷,而長子臨海君則有病且做過俘虜,但均被明朝以違背長幼之倫爲由拒絕。

  “若我如此行事,會不會引起父王猜忌?”李琿憂心忡忡道。

  聽李琿這樣問,柳成龍乾脆將話挑明,大不敬道:“古來忠孝兩難全,世子是要向社稷盡忠,還是要向王上盡孝?”

  說完,柳成龍便匍匐於地,等待李琿心中的答案。

  面對目前的局勢,李琿不由得想起唐朝玄宗與肅宗的故事,同樣是果難當頭,肅宗李亨能掌握自己的命運,而自己卻要被父王推出來隨時頂雷。誰都看得出眼下的情況危急,若不然仁嬪金氏與信城君李珝這對母子爲何不站出來反對,一旦李朝真與倭國議和,自己只剩前往倭國爲質的命運,到時候,空有王世子的名號又有屁用。而且自己已經處在王世子的位置,不管自己做什麼,都會引起父王的猜忌,與其這樣,還不如一試,大不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面對目前的局勢,李琿不由得想起唐朝玄宗與肅宗的故事,同樣是果難當頭,肅宗李亨能掌握自己的命運,而自己卻要被父王推出來隨時頂雷。誰都看得出眼下的情況危急,若不然仁嬪金氏與信城君李珝這對母子爲何不站出來反對,一旦李朝真與倭國議和,自己只剩前往倭國爲質的命運,到時候,空有王世子的名號又有屁用。而且自己已經處在王世子的位置,不管自己做什麼,都會引起父王的猜忌,與其這樣,還不如一試,大不了……

  李琿在房間裏緩緩踱了幾步,微不可查的嘆了口氣,隨後將柳成龍扶起,說道:“在我心中自然以社稷爲重,可如今前線節節敗退,我又能做什麼?”

  柳成龍見李琿下定決心,心中甚慰,說道:“世子勿憂,宋洲已答應只要世子願意出面主持大局,宋洲便會出兵,助李朝趕走倭寇。”

  李琿急忙追問:“宋洲?依柳卿之見,倭軍與宋軍熟強熟弱?”

  “宋州有火器之利,又有船堅炮利,倭寇不足懼!”柳成龍信心十足道,“若宋洲趕走倭寇,世子便可大造聲勢,引宋洲爲外援,與親明一派大臣抗衡,李朝或可在明朝與宋洲之間搖擺,此乃臣認爲的平衡穩固之道。”

  說服了李琿,柳成龍渾身是汗的返回住處,換了身常服,隨即讓人去請等待已久的宋洲來客。

  “高掌櫃,你說的事,我已經辦妥,現在你們打算如何破局?”

  “我們在南浦與元山做好了準備,倭軍的攻勢必會被我們阻擋下來。而柳大人與王世子的破局點在全羅道,只要南浦至元山防線穩固,屆時,就是柳大人與王世子趕赴全羅道,開啓全面反攻的時候了。”

  “全羅道?”柳成龍忽然想起這處還未被戰火蔓延到的地方,自己當初可在當地安插了一些將領(如李舜臣、權慄等)。

  就在李昖準備繼續跑路的當日,李琿跪在行宮外,主動請纓,請求爲父王分(斷)憂(後)。

  李昖大受感動,不假思索,便授予其“權攝果事”之權。

  有些大臣看出了其中的不妥,但現在都火燒眉毛了,誰還能顧及這些。東人讜有人想勸阻,但被讜首李山海阻止。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