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一章:追擊與二進龍川
尺八聲與箏聲從南大川西岸傳來,剛剛睡熟的倭軍紛紛睜大了雙眼,遙望着河對岸,彷彿能從那隱隱篝火中看到家鄉。
有士兵壓抑不住,小聲啜泣,立刻遭來了一陣呵斥。
毫無睡意的加藤清正反覆擦拭着自己的佩刀,聽到屋外的喧譁,他緩緩起身,隨即又跪坐下來。馬上就要撤走,全軍士氣必然受挫,此時再打什麼雞血,已於事無補。
時間不知不覺一點點流逝,凌晨五時,伙伕做好飯糰與乾糧,全部分發了下去。下一次能喫個飽飯,可能要等到與江原道的島津義弘所部第四軍匯合時。
鍋島直茂部負責留下來斷後,他命人在城內關鍵處堆放起乾草與乾柴,準備在最後一刻點上一把大火,將整個安邊城付之一炬。被俘虜的李朝百姓被其驅趕到一處官邸,無助等待着命運的安排,這些人眼裏沒有對倭軍的仇恨,有得只是無邊的恐懼。
所有倭軍兵士用罷早飯,旋即開始了動員。先鋒軍口中銜木,悄悄涉過冰冷的河水,來到西岸集結。
加藤清正披甲坐鎮城頭,親自指揮起這場突襲。
五時二十分,宋洲探哨發現了河邊的異樣,旋即吹響集結號。
倭軍抓住這個防守的空檔,不分主次,全力向宋洲軍營發動“豬突”。
八月的半島北部,夜晚還有些寒冷,團長韓徵披着一件外衣,眼帶血絲的走出作戰指揮大帳,聽見來自四面八方的喊殺聲,他向守在帳外的勤務兵問道:“現在是什麼情況?”
勤務兵答道:“報告團長,倭軍發動了突襲,看來是要做垂死掙扎!”
韓徵冷哼一聲:“垂死掙扎?我看不是,頂多是全力一搏,準備逃跑罷了!告訴全團,做好追擊準備,不能讓倭寇從我們眼皮底下溜走!”
命令下發到各營,第二團所有兵士瞬間提升了士氣,所有人都明白只需抗住面前的反撲,接下來倭軍將是待宰的羔羊。
“呯呯呯!”天未明,鉛彈完全看不見是從哪個方向射來,佐佐平左衛門腹部中彈倒下,身後的松下小右衛門立馬接過指揮,繼續帶隊衝鋒。
小代下總守率領先鋒軍抵近宋營木柵前,剛使用長槍捅倒一名宋洲士兵,面部隨即便捱了一發燧發短銃。其整個臉頰被打穿,污血沾染一臉,看起來十分猙獰。
駐守在北面不遠的李朝韓克諴部,聽聞倭軍發動突襲,着急忙慌聚起約五百騎兵,經韓克諴統領,打馬前來支援。
夜色中分不清南北西東,僅能憑口號、戰鼓、號子聲區分方向,圍繞在宋洲營壘的,完全是一場大混戰。
至上午六時,倭軍的攻勢衰竭。
加藤清正下令鳴金收兵,各部按計劃分批撤離,戰場指揮權全權交由鍋島直茂。
見倭軍退下,韓徵當即下令各營人馬出營列陣,準備渡河追擊。
韓克諴搞不懂宋洲這是在玩哪一齣,急忙找上韓徵,詢問緣由。
此時已來不及解釋,韓徵旋即催促韓克諴聚集麾下騎兵,趕往南大川上游,堵截倭軍潰兵的退路。
韓克諴將信將疑,領命而去,待其召集齊人馬,已過了六時一刻。
鍋島直茂接過指揮,親自率領手下兩千餘人來到河岸邊阻敵。
倭軍鐵炮隊與宋洲士兵隔河對射,很快抵抗不住,鍋島直茂只得又帶領殘兵退守安邊城。
相良長每等人藉着鍋島直茂部爭取到的時間,快步從城南逃走,在匆匆撤退中,有冒失士兵提前點燃了乾柴。……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相良長每等人藉着鍋島直茂部爭取到的時間,快步從城南逃走,在匆匆撤退中,有冒失士兵提前點燃了乾柴。
隨着城內失火,韓徵更加確認倭軍已經開始逃跑。
六時三十分,第二團第一營攻到安邊城下,城頭並無守軍——鍋島直茂見城內失火,也顧不上那麼多,命人將剩下乾柴堆點然後,他立刻率兵撤走了。
此時,留給第二團的只剩一座空城,也不對,還有即將被燒死的李朝百姓。
韓徵沒有閒心去管城內的大火,他只留下一個營的兵力處理善後,即刻帶兵自城南追去。
宋洲第二師主力從全羅北道登陸,迅速朝全州集結,一路有柳成龍安排的人手接應,全軍於八月初六抵達全州。
在當地短暫休整後,八月初八,還是按當初全羅道巡察使李洸第二次北上時的進兵路線,與李朝軍隊兵分兩路開拔。
第二師自龍安縣境內渡過錦江,沿林川郡、溫陽郡等路北進;另一路,李朝軍隊自全州由礪山縣、公州等路前進,兩軍在稷山郡集合。
集結完畢後,宋李聯軍再一次進兵忠清道的水原城。
自上一次倭軍以2000破李朝60000後,並未加強龍川縣以北北斗門山上龍仁城的防禦。相反,由於漢城的局勢危急根本就沒有機動兵力前來支援,龍仁城因此成爲了一座孤城,而且是糧草不濟的孤城。
人若是兩次掉進同一個坑裏,那隻能說無藥可救。這一次攻打數百倭軍把守的龍仁城,宋洲第二師並沒有出手,而是交給了李朝軍隊,正好可以讓這支組建的新軍練練手。
裝備的是宋洲的全套行頭,使用的是宋洲生產的火繩槍,接受的是宋洲軍官團的專業訓練,李朝新軍這個“徒弟”到底學得怎麼樣,宋洲也很好奇。
八月十二日上午,李朝新軍派出兩千人對龍仁城發起了猛攻。
駐守龍仁城的倭軍居高臨下與李朝新軍對射,守軍雖佔據了一定優勢,但兵力終究太少,不過片刻便傷亡慘重,火力變得稀疏起來。
見時機成熟,在李朝火槍手的掩護下,李朝先鋒軍開始攻城。最後近戰肉搏的過程實在乏善可陳,倭軍守軍除十餘人僥倖投降,得以求生外,剩下百餘人全部戰死,而李朝也付出了三百餘人的傷亡。
拿下龍仁城,下一步便是佔領水原。
水原城與漢城相距僅40公里,該處位置直抵漢城南部咽喉。城池地處一小塊平原之上,無險可守,城內有數千倭軍駐紮,等於是送給宋李聯軍的點心。城內倭軍見到數萬大軍前來(宋李聯軍共有約三萬兵力),亦知自己無法抗衡,遂急忙派人向漢城求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