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八章:最後的大會戰(上)

作者:真難得糊塗
駐紮在泗川的第二師,近些時日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捕殺倭軍向昆陽、泗川襲來的小股部隊,同時全軍大部抓緊時間休整;二是與權慄部打通聯繫,向其輸送物資補給;三是就即將發動的反攻,關於聯軍的指揮權問題,與李朝進行了掰扯。

  按理說,李朝軍隊兵力佔優,又有地主之利,理應獲得指揮權,但宋洲實在不敢將這場最後的大會戰交給拉胯的李朝將領指揮,如此做等於是將萬餘名宋洲士兵的性命交由老天做主。十數萬兵力攪合在晉州周圍這塊小小的地盤,用第二師師長何東來的話,這一輩子很難遇到像這麼富裕的仗,試問哪位將領不想在此戰中名留史冊?

  因此,此戰不管是士兵的安危,還是軍隊的榮譽,宋洲軍官們都只想由自己決定命運。

  就在宋洲與李朝還在爲指揮權掰扯不清時,接到宋李聯軍於一旁虎視眈眈的總大將宇喜多秀家神經瞬間緊繃起來。若不盡快攻下晉州城,倭軍將有全軍覆沒的危險,短暫思慮過後,宇喜多秀家向全軍下達了最高進攻令。

  接到總大將的最高命令,倭軍旋即開始了不顧傷亡的猛攻。

  十月十八日,倭國在晉州東、西兩門外新築5座土山,加上先前築的3座土木平臺,環繞晉州城的制高點已達8座,高臺上的掩體工事也改用更爲堅固的竹束。倭國還乘夜將竹束搬運至護城河外緣,用以抵禦城內守軍的箭矢,然後自竹束內向城壕投擲瓦礫磚石,很快就將晉州的外城壕填平。

  李朝守軍連放玄字銃筒進行反擊,但竹束的強度和重量遠超之前的木製棚屋,且互相之間沒有剛性連接,因此未能摧毀倭軍工事。

  倭軍憑藉土山高臺,居高臨下,從東、西方向用火繩槍俯射城內李朝軍民,一時間,李朝守軍死亡就高達300餘人。

  在城壕被填平,守軍也被壓制後,倭軍又故技重施以大櫃外裹生牛皮置於衝城車上,以甲士十餘人推至城下,用鐵錐鑿城。

  倡義使金千鎰見情況緊急,親自在射臺張弓反擊,連殺七名倭軍甲士,守軍趁機用膏油灌注火炬中,自牆上投下,將攻城的倭軍甲士及衝城車一同焚燬。當晚,李朝守軍又自城中連發三枚震天雷,轟擊攻城倭軍集結地。

  李朝守軍雖進行了頑強抵抗,但終究阻擋艱難。夜晚,倭軍轉攻新城北門,鎮守東門的李朝將領李忠仁率軍前往支援。徐禮元所部此時防守新城東門,倭軍進攻新城北門的同時,也悄悄於東門進行土工建築,徐禮元未能認真守夜,對東門外的倭軍行動一無所知,倭軍“以板子鋪之於城外,掘取其下,漸就城底”。

  第二日黎明,擊退夜襲北門倭軍的李忠仁回到東門時,陡然發現,門外倭軍的土木工事已至東城城牆下。李忠仁爲此,不顧尊卑,大聲怒斥徐禮元的無能。

  恰巧這時,城牆底層的三塊基石被倭兵拔出,在守城士兵遲疑之時,一名倭軍士兵持鐵掘錐大呼而進,將城下的基石掘毀,導致新城城頭石塊頹落。李朝守軍以木製鹿角填塞缺口,與倭軍死戰。倭軍未能攻入城中,在付出了上千名士兵傷亡的代價後,這才被迫退兵回營。

  忠清兵使黃進見倭軍敗退,大喜過望,伸頭至城外以觀望日軍遺棄的屍骸,不想“有一賊,潛伏城下,仰放鐵丸,橫中木板,挑擲而中進左額”,黃進不幸身亡。

  黃進在守城戰中屢屢身先士卒,爲城內守軍所敬重,他的陣亡,使李朝兵士士氣大跌。

  十月二十日,城中無將可用,金千鎰只得讓徐禮元戴罪立功,接替黃進之職,擔任巡城將。但徐禮元膽氣盡喪,巡城時,竟“脫笠騎馬,涕泣而行”,非但沒有鼓舞兵士,反而動搖了守軍軍心。慶尚右兵使崔慶會欲要殺徐禮元,被左右攔阻,金千鎰只好又命將校張潤代徐禮元職責。但不久,張潤亦中彈身亡。……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十月二十日,城中無將可用,金千鎰只得讓徐禮元戴罪立功,接替黃進之職,擔任巡城將。但徐禮元膽氣盡喪,巡城時,竟“脫笠騎馬,涕泣而行”,非但沒有鼓舞兵士,反而動搖了守軍軍心。慶尚右兵使崔慶會欲要殺徐禮元,被左右攔阻,金千鎰只好又命將校張潤代徐禮元職責。但不久,張潤亦中彈身亡。

  當日下午一時,新城東門因雨水的侵蝕,再加上連日倭軍的破壞,早已搖搖欲墜,有垮塌跡象。

  城內守軍因兵力不足,軍中精銳多集結於東門,當新城北門遇襲時,是由李忠仁領東門駐軍前往北門,與徐禮元部換防,而換防後東城的守禦明顯比李忠仁部守城時鬆懈。當李宗仁等部精銳士兵,因城牆大面積垮塌被迫滯留東門附近後,其他城段便成爲了防線上的致命弱點。

  晉州城牆即將大段坍塌,一直在東門觀察李朝軍隊動向的倭軍很快察覺了這一跡象,迅速吹響了再一次總攻的號角。

  眼見晉州失陷在即,城內守軍瀰漫着一股惶恐不安,正當所有人面露絕望之情時,新城東面吹響了一聲嘹亮的衝鋒號。

  第二師第一團有如天降神兵,朝集結起來準備攻城的倭軍發動了“背刺”。面對突然殺到的宋軍,兵力佔優的倭軍頓時陣腳大亂,有人想反擊,有人想逃跑,更多人則是茫然無措。倭軍物頭匆忙組織防禦,但這些人鮮豔的盔甲很快就成了活靶子,被宋洲的神槍手一一擊倒。

  在失去底層指揮後,倭軍瞬間大亂,潰兵退往鄉校(晉州城東三裏處的陣地),與另一部匯合,方纔穩住了陣腳。

  姍姍來遲的第二師第一團可算是解了守城兵士的大難,歷史上第二次晉州之戰就是因新城東門垮塌而功虧一簣:倡義使金千鎰之軍守北城,聞城毀,先爲驚動,棄城奔走,賊望見,從北城因以竹梯登城,三賊攀堞大呼,衆賊四面俱入城,不能支。賊乃登城,揮劍踊躍,徐禮元先走,諸軍一時潰散,李忠仁中彈而死,自此,晉州外城的李朝守軍全線崩潰。

  本時空,新城東門仍垮塌了長度超過50米的豁口,好在第一團堆積在東門外構築了陣地,爲城內守軍修復城牆爭取了時間。

  與宋軍殺到,同時傳到宇喜多秀家手中的,還有李朝權慄部再度進兵鹹安、控制鼎巖津的消息,宇喜多秀家看完情報,知道眼下的戰事已悄然發生劇變。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