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晉州之戰(下)

作者:真難得糊塗
真正讓權慄猶豫不決的,除了倭軍傾巢而出、陣容太過強大外,還有李朝一直比較坑爹的糧草不濟問題。

  宋洲軍官向城山總指揮部發回的一封電報中描述了集結於鹹安的李朝軍隊的詳情,電報中稱李朝軍隊組織管理混亂,將領不知兵員具體數量,軍械匱乏,正因斷糧而瀕臨解體。

  連李朝官員在回稟王上李昖的奏書上也承認:“則軍數,都元帥亦不能詳知,隨後成冊上送雲。臣乃往督捕使樸晉處及右道鹹安諸將駐軍處,則大概各處糧餉不繼,士卒皆有飢色,或以五**之米作粥,兩人分食而度日,甚者飢坐或四五日,或六七日。軍卒逃亡者,日以百數,兩湖之卒,並屯鹹安,輸轉六七百里之外,又因阻水,不得趁解軍前矣。”

  “伏見宣傳官趙安邦來報,慶尚一道,與賊相持,各陣之軍,不過六七千,而其中一將所率,或有六七名者,各陣弓子,僅百餘張。將此兵力、器械,戰退強寇,萬無其理。加以缺糧已久,一日所食,不過溢米之粥,極爲寒心。”

  馳援晉州的行動,李朝軍隊準備得太過倉促,並沒有計劃提前預備軍糧,以致於各路援軍近30000人馬攜帶的糧草,只有區區8000石。

  8000石軍糧可供李朝軍隊自己多少天消耗呢?若以20000名戰兵計算,可勉強支應一個月,若以30000人折算馬料,僅夠10天左右。這還沒算宋洲第二師15000人,以及馱送物資彈藥的數千匹牲畜。由於火炮的普遍運用,馬騾驢在宋洲軍中被大量使用,這些捥畜、馱畜可都是耗糧大戶。

  晉州城雖然有糧,但也沒傳言中的那麼多,城中官軍、義軍合計不過5000人,百姓約爲25000人,這三萬人本身就有巨大的消耗,可接濟不了援軍。

  這個時候,指望李朝來供應後勤肯定是指望不上了,還需宋洲發動海運,支撐起這場戰役的消耗。好在前往晉州的一路,能就近在泗川沿海得到補給,不然宋洲即使再大能耐,也不能讓士兵餓着肚子去打仗。

  十月初八,第二師過南原、順天、昆陽,抵達泗川,與海軍接上頭。

  同一日,倭軍主力渡鼎巖津,防守渡口的是郭再祐和高彥伯部,兩部合兵僅有500餘人,見倭軍勢大,率軍退往三嘉。次日,倭軍一面自宜寧逼近晉州,一面向丹城三嘉、昆陽、泗川等方向派遣小股部隊,企圖斷絕晉州城外援。

  十月十日,倭軍先鋒數百騎,抵達晉州城東北的馬峴峯。十一日,倭軍主力趕到,分兩部列陣,一部列陣於開慶院山腰,一部列陣於鄉校前路,另有500餘人登上晉州城北山列陣。(注:開慶院在晉州城東二里處,鄉校在晉州城東三裏處)

  戰鬥一開始,倭軍依舊將最薄弱的晉州新城東北面作爲此次主攻方向,分爲前後兩陣,以火繩槍齊射爲標誌,向晉州城發動進攻。

  面對倭軍洶涌的攻勢,徐禮元、宣居怡、洪季男等人未戰先怯,好在倡義使金千鎰是個堅定的主戰派,並沒有聽從這幫人棄城突圍的想法,自己親自登上城頭,決意死守晉州。

  倭軍攻城部隊在火繩槍的掩護下靠近城牆,守軍以銃筒及弓箭還擊,倭軍當場倒下五十餘人。見晉州守軍防備嚴密,倭軍決定夜襲,以降低以弓箭爲主的李朝軍隊的殺傷。

  黃昏時分,倭軍再次攻城,雙方在城牆上隔壕對射。攻城的倭軍士兵無掩體遮蔽,在對射中處於不利地位,多有死傷,在二更時暫退後,於三更時再次攻城,以火繩槍齊射並鼓譟大呼以疲守軍,李朝守軍不爲所動,倭軍鼓譟至五更時分退兵。

  十月十三日,倭軍分三批攻城,當晚又連攻四次,並乘夜大呼,守軍以亂射回應。倭軍連續攻城不克,傷亡慘重,只能暫緩攻勢。……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十月十三日,倭軍分三批攻城,當晚又連攻四次,並乘夜大呼,守軍以亂射回應。倭軍連續攻城不克,傷亡慘重,只能暫緩攻勢。

  連續兩天的攻城戰,倭軍損失頗爲慘重,卻沒給晉州守軍帶來多少損傷。金千鎰指揮若定,意志頑強,在兵力處於絕對劣勢之下,表現得可圈可點,不失爲一員良將。

  挾勝而來,準備一鼓作氣拿下晉州城的倭軍,在接連攻城失敗後,決定重新整備攻城器械,並向馬峴和東門方向再次增兵。因李朝軍隊沒有堅壁清野,倭軍迅速收集到大量竹木材料乃至磚瓦石塊,於第二天利用松枝、雜草編成大筐,向筐中填土,用土筐在離新城30步的地方修築土山,並在山上排列捆紮好的竹束。

  晉州守軍試圖用弓箭和銃筒驅逐倭軍,但倭軍士兵在“不計死傷,死者曳出,生者進前”之下,土山在高度上逐漸超越了城牆,隨後,倭軍在土山上排列火繩槍兵,開始居高臨下射擊李朝守軍。

  忠清兵使黃進見守軍攻勢被壓制,連夜在城內相對倭軍土山的位置修築高臺。守軍兵力不足,黃進親自脫衣背石,城中百姓竭力相助,於十五日凌晨前築成高臺,並在臺上架設了玄字銃筒,擊破了倭軍土臺上的棚屋。

  倭軍一邊改造工事,一邊繼續強行攻城,白天三進三退,夜裏四進四退,但依然對晉州守軍無可奈何。

  十六日,倭軍以大木做成木櫃,外裹生牛皮,使士兵藏身於內,快速靠近城牆。李朝的箭矢和小型銃筒,難以擊毀包裹生牛皮的木板,而較大的銃筒難以瞄準快速行動的移動工事,倭軍藉此抵達城牆底部,意圖掘毀新城城牆。但倭軍爲了追求快速移動,使用人力負載這些新造的木櫃,被守軍以投擲大石的方式迫退。不甘心的倭軍又在東門外用大木建起高達約17米的4層巨型高樓兩座。倭軍上百名士兵登樓,居高臨下,向城內發射火箭,晉州城內的民居多爲草屋,一時間火勢蔓延,煙焰漲天。

  晉州牧使徐禮元膽氣已喪,金千鎰命推薦復讎義將高從厚的副將張潤爲代牧使,接替徐禮元職位。

  天無絕人之路,大火漸起時,天降大雨,瞬間撲滅了城中的大火,守軍險之又險得避過了這場危機。

  戰鬥都打到這個時候了,第二師現在又在哪?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