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我有辦法
通過直播視頻可知,沈秋明在那件沒眼雕塑前站了得有一個小時,爾後並未動手,便走了。
再通過沈秋明的朋友得知,沈秋明沒認輸,只是回去思考怎樣去做,畢竟雕塑一件作品,永遠不是個急活,得用慢工。
但經歷一次後,沈秋明還有勇氣重新站在那件作品前麼?
不得而知。
陳成鋼還是估計錯了。
他並非是對清美研究生們的水平錯誤估計,而是對環境和壓力要素估計錯誤。
創作是件很私人的事,沒哪個雕刻家、畫家或作家願意將創作全過程都展示給旁人看。
陳成鋼估計的是,如果給這些學生以時間,他們總能琢磨出解決之法,即便只有50分的水平,通過不斷研究和學習,也能在某項技藝水平上達到100分,就像是學過的《賣油郎》的故事,“唯手熟爾”。
但在直播鏡頭下,在肩負清美聲譽的壓力下,在如果一時手誤就會成爲笑柄,甚至敗壞自己一生名聲與前途的擔憂下,有勇氣上手的學生,終是極少的。
第一天,除沈秋明外,還有幾個學生過來試了試,有湊熱鬧的,有真想動手的,但站在那,首先看到的是一件近乎完美的作品。
沒錯,這件雕像是近乎完美的,除了空白的雙眼,而這些學生,都沒有100分的實力,根本沒能力也沒信心直接上手去補完它,在直播鏡頭下進行雕刻,就難度更高。
在這個場景下,水平越高的學生,感受到壓力就越大,他們的敗走例子,更是成爲後續挑戰學生肩膀上的更多壓力值。
且環境壓力還在加碼。
到第二天,像藏立民擔心的那樣,那些正經八百的媒體也開始報道此事,“韓國人挑戰整個清美”變成了一個網絡熱詞,越來越多的負面評價開始出現。
雖然清美名聲最近有點差,但也是中國藝術最高學府之一,永遠以中國對抗全世界視角看待一切的社會大衆,突然發現原來在衆多已追平世界的高科技產業之外,中國竟然還有一塊如此之大的弱點與缺陷,整個清美竟然打不過一個韓國高中生?
有人扼腕嘆息,有人叫囂狂歡。
此事熱度如火箭般竄升。
這也導致,第一天,還有沈秋明等數個學生想要試試,第二天上午也有,但等到了第二天晚上,那件雕像面前,幾個小時內,便再也不站人了,倒是現實與網絡上圍觀者越發衆多。
這不行啊!
所有人都知道這不行。
但誰能去?
萬衆期待下。
在第三天一早,一個穿着大紅色衣裙,宛如火焰般的女生出現了。
“寧丹紅!”
寧丹紅是清美教授何當岐的研究生。
何當岐是個奇人,他出身爲民間木雕藝人,也不是什麼非遺傳承,默默無聞從事雕刻二十餘年後,在四十歲時,被評爲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又機緣巧合,一步跨入清美成爲講師,後再升教授,其木雕技藝,與主流完全不同,所以市場幾乎不認可,但卻是極精彩的。
寧丹紅也是極出色的雕刻家,她的木雕技藝非常棒,其風格一洗現代藝術高高在上的抽象與意向,極盡精巧之能事,令人歎爲觀止,在數次清美校內或社會上的展覽中,均獲不少榮譽。
但寧丹紅畢竟是木雕專業。
對大理石,她並不是太熟。
倒是有所準備,她還帶着一件由木頭所制模具,那模具上刻畫着一雙眼睛,顯然已經打好腹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