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覆紗的基督
襯衫釦子要緊到第二顆,否則會挨老師馬紹武的批評。
部隊出身的馬紹武,對儀容儀表要求非常嚴格。
然後才敲門。
師母顧順芳來開門,見着陳成鋼就笑了,老倆口沒孩子,一直把陳成鋼當孩子看待。
“師母,我來送今年藝考名單。”陳成鋼說。
“進吧。老馬這段時間一直唸叨這事呢,說現在清美怎麼成這個樣子,心氣不順,你小心點。”
陳成鋼當然知道是爲了什麼,還不是金在澈挑戰清美那檔子事,便點點頭。
馬紹武家裏有間工作室,現在正在做蠟模,蠟模很簡單,但馬紹武的作品不簡單。
今年八十五歲的馬紹武,師從蘇聯國寶級藝術家薇拉·穆希娜,這個年齡,鑿石頭確實有點費勁,也不喜歡玻璃鋼、3D打印等新鮮事物,便將興趣轉移到陶或蠟上。
馬紹武可以說是清美雕塑系的開創者,他一手帶出了陳成鋼這個中國雕塑第一人,陳成鋼身價或許早已遠超馬紹武,但在技藝上,每次見到馬紹武,陳成鋼總覺得自己纔是那個玩泥的小孩子。
比如此刻馬紹武所制蠟模,看那形態極爲奇怪,似是個……漿片?
單從蠟模上,是瞧不出成品什麼樣子的,陳成鋼只是懷疑。
“老師,最近忙什麼呢?”
“不該問的別問。”馬紹武擡頭瞧了一眼陳成鋼,這是個矍鑠清瘦的老頭,眉間川字紋證明他慣於思考,也慣於嚴肅對待身邊事與物。
“不該問……您又接國防科工項目了?”陳成鋼好奇,“這玩意不會又是什麼飛機上的部件吧?您這失蠟法可做到國之重器的地步了。”
失蠟法,在中國古代鑄造過很多巧奪天工的製品,比如後母戊銅鼎、蓮鶴銅方壺、曾侯乙編鐘等等,民間傳說其技法已經失傳,是證明中國匠人們今不如古的一種實證。
其實失蠟法仍廣泛應用於現代工業各個頂級尖端項目上,只不過已經工藝業、規模化,雕刻家們如果想要仿製那些古代大型青銅器,只要肯花費時間和精力,可能性是有的,但回報不高,古代工匠是在做當時頂尖的藝術品,現在藝術家仿出的只是個工藝品,沒動力。
但據陳成鋼所知,馬紹武的失蠟法的確參與了一些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比如五代機、無軸潛艇等等,但這些事,已屬機密,陳成鋼也打聽不到。
金庸說,俠之大者,爲國爲民,陳成鋼要說,匠之大者,也爲國爲民,比起馬紹武的技藝和正在做的事,陳成鋼完全覺得自己所謂中國雕塑第一人的身價,不算什麼。
“陳成鋼,打聽這個,你不會是個通敵賣國的特務吧!”馬紹武指着陳成鋼鼻子開罵,“不然你會把清美雕塑系搞成這樣?”
陳成鋼訕訕而笑,侷促的像是第三百次挨老頭罵一樣。
顧順芳忙過來打圓場:“孩子好不容易過來一次,讓你罵的都不敢來了,是爲了這次清美招生的事,讓你看名單呢。”
然後,顧順芳帶着老頭去洗手,然後老頭坐在家裏那件太師椅上,伸手問陳成鋼要名單和作品:“拿來。”
陳成鋼便把整整一本名錄和作品都遞交到馬紹武手上。
馬紹武年近八十,視力依然非常好,不老花也不近視,拿着名單翻着,今年清美雕塑系2000餘個考生,初步提交報考意向時都帶了作品,包括特招生也一樣。
這規矩就是爲了馬紹武立的,馬紹武名聲不顯於世,卻是真正的大國工匠、大雕刻家,也是清美的靈魂人物。
“日漸凋零!”馬紹武足足看了一個小時,還沒看完,只是大概過了一遍,但大師如此,看一眼作品,已知考生水平,便嘆息,並罵陳成鋼,“這招生工作怎麼做的?比招你那年還要差!”
“今年的確是比往年生源要少一點,主要是想精減一下招生數目,教授們有更多精力去帶學生。”陳成鋼說,“不過拔尖的也很拔尖……”
“你是說那兩個特招生吧。”馬紹武當然能看出這兩個特招生的水平,與其他考生不在同一水平線上,也知道特招生名額只能有一個,他說:“要金在澈,不要肖訥。”
“啊?”陳成鋼一愣,“您怎麼判的?”
“敷衍之作。”馬紹武拿出肖訥交上的那張草稿。
“那孩子是對素描不太瞭解,因爲他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美學教育……”
“十八歲了,已經定型了。”馬紹武打斷陳成鋼,“我去雙年展上看過,這孩子的作品有問題,不適合清美。”
“什麼問題?”陳成鋼忙問。
馬紹武雖已退休,但對清美錄取擁有很大的建議權,連藝考試題也要聽他意見,他和國家上層關係之間也很微妙,在高層間影響力很大,如果馬紹武不願意招肖訥,那肖訥真的很難進清美。
燈光下,馬紹武眼中顯出凝重神色:“這孩子雕刻的不是普通對象,而是神。”
“這又怎麼了?”陳成鋼不明白,雕刻神怎麼了,全世界匠人幾千年都在雕刻神。
“偷機取巧,根基不牢,成不了大器,反會惹禍患。”馬紹武說,“金在澈也在偷機,但比起肖訥,還是強一點的,兩個都不好,如果非要選,選金在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