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運河(2)
朱標好似看破了李景隆的心思一般,開口道,“涉及南北商貿,數十萬生計的事,我還沒狂妄到以爲一張聖旨就能平息!”
說着,他看向李景隆,“我是想起了你之前的奏議...”
李景隆心中一動,低聲驚呼,“開海?”
“對,必須開海!”
朱標沉思道,“其實從前元開始,南北商貿走的最多的反而是海路!而且我大明建國之後,數次北征,往遼東運送軍糧,走的也是海路!”
李景隆也微微尋思片刻,接口道,“而且開海還有個好處...溫水煮青蛙。運河這面的利益,不是一下子就被觸動的。而是慢慢的,潤物細無聲!”
他頓了頓,看下朱標的臉色,繼續道,“等到海運真的開起來,商人們見到了便利,自然會自己調整。”
朱標唰的展開手中摺扇,扇了兩下,“你小子也別藏着了,也別故意在我面前裝拙!”
說着,他看向李景隆,“想來你心中早就有設想了吧?”
“臣哪有設想,臣就是稍微有點小聰明。啥事都是您開的頭,然後臣順着您的想法...哈哈哈,往下那麼信口一說!”
啪!
朱標忽收起摺扇,在李景隆腦袋上不輕不重的敲了一下,“這就是我不喜歡你的地方,有時候你太過於想明哲保身了。”
隨即,他正色道,“你我君臣,既要做一番大事業,就要有敢爲天下先,敢爲千夫所指的勇氣!”
“你敢,我不敢呀!我又不是太子?”
李景隆心中腹誹,“我要是提議對運河動手,朝堂之上那些大臣們,還有地方的官員們,不聯合起來把我屎打出來,都算我拉的乾淨!”
“斷人財路,等於殺人父母呀!”
忽的,又聽朱標開口道,“你不敢也得敢,你當我不知道,你都已經開始做了!”
“啊?”
驟然,李景隆心中一驚,瞪大了眼,裝作極其無辜。
“你大舅子鄧鎮爲廣東都司都指揮使,他到任上的第一件事,就是以緝捕海盜之名,組建了船隊!”
朱標冷笑,“他是不讓別人海路走私,他自己走私了!你別說這事你不知道!”
“我曹....這事我真不知道!但這條財路...”
李景隆垂着腦袋,心中懊悔道,“確實是我告訴我大舅子的!”
而後,他繼續心中暗罵,“標哥咋知道的?錦衣衛告訴他的?應該不是...應該是廣東那邊有他的人!”
“你們爺倆還真是親爺倆,就喜歡聽下面人互相說小話,互相舉報,然後拿小本本的記上!”
朱標端起茶盞,“說話呀!在那尋思着,怎麼忽悠我是不是?”
“您這話說的,誰能忽悠得了您呀!”
李景隆笑笑,他知道朱標其實壓根不願意跟他在這事上計較,走私的人多了。他李景隆和他大舅子又是海上走私,損害的不是朝廷的利益,反正朝廷現在也沒關稅。
而後,他鄭重沉吟片刻,開口道,“臣先不說開海如何,臣先說說運河的亂象!”
“嗯,說吧!”朱標喝口茶。
“運河之所以亂,是因爲職責權利分行的糾纏不清!”
李景隆低聲道,“地方官府能管,要收錢!沿途的駐軍也管,還要收錢!”
“要想賬目清明,就必須有專門的衙門。而且要想商貿興旺,就必須設置一種讓人信服的稅法!”
朱標眼簾低垂,“運河衙門的事,我心中已有了草案,至於貨物的稅收,還要再定!”
“太子爺高瞻遠矚,臣萬不能及!”
微微一記馬屁送上,李景隆繼續道,“臣想的是,海關船舶司....一定要設置,不但要設,而且還要收歸中樞所有。既不歸地方管轄,更不能讓軍隊插手!”
“且,一旦開了海...那先前拍賣給商人們的海貿專權,就要收回,不再發賣!”
“誰都可以做生意,但做生意的前提是,必須繳納稅款!”
朱標皺眉沉思,“這海關,靠朝中的老夫子們不行!不然十年二十年之後,又跟運河一樣了!”
李景隆笑笑,沒接話。
“開海,海關...”
朱標忽然嘆氣,“所說你我君臣敢爲天下先,可這事跟那些老夫子們,還有的扯皮呢!甚至父皇那...”
“臣有個想法!”
李景隆開口道,“不知...”
“有屁就放!”朱標白他一眼,“你跟我在這說書呢,還抑揚頓挫的?”
“呵呵呵!”
李景隆舔臉笑笑,“還是那句話,溫水煮青蛙!”
“不在朝廷議會,臣前頭不是組織了海貿專賣嗎?下一步,臣想把海貿收回來,劃在光祿寺的職責之內!”
朱標聞言,眼睛一亮,笑道,“皇家海關...這個法子好!”
他是何等聰明的人,李景隆這麼一說,他就懂了。
你朝中的老夫子保守派,不讓大明開海,設置海關。
那我這個太子,就以皇家的名義。
我們朱家爺們愛財,靠海做生意,你能說什麼?你最多是說我們爺們不該愛財,不該見錢眼開,你還能說什麼?
而且一旦划進了光祿寺,從上到下的官員都等於是朱家爺們的.....私人臣僕。
直接對朱家爺們負責,朱家爺們想怎麼查就怎麼查。
對朱家爺們來說,對自己的家奴,總比對滿朝的官僚要輕鬆得多!
“是個不錯的主意!”朱標又笑道,“那..一旦運河利益受損,靠着運河喫飯的這些...”說着,他一指岸上的縴夫和船幫,“如何安置?”
“就拿京畿來說!”
李景隆不假思索,開口道,“一旦開設海運...京畿之地就要有良港!修築良港得有人呀...而且近港沒有大風大浪,也需要船幫...都是開船,海船河船不都一樣?這些不是現成的人嗎?”
啪啪啪!
朱標鼓掌道,“此舉,頗有些以工代賑的意思!”
“臣這也是歪打誤着!”
李景隆笑笑,“臣就是覺着,既能建良港,又能給這些人一口飯喫,一舉多得!”
“說幹就幹!”
朱標又是唰的展開摺扇,站起身道,“你在路上繼續琢磨,到西安的時候,我要看到一套完整的預案!”
“臣只怕...”
“無需妄自菲薄,莫要看輕自己,有才不在年高!”
朱標回頭瞅瞅他,“你必須得有當仁不讓的勁兒!”
說着,他信步超前,但隨即又停步,“那小閨女,留給李榮了?”
“爺您真是料事如神!”
李景隆上前,豎起大拇指,“慧眼如炬!”
“哎!”
朱標又是微微嘆氣,看着運河沿岸,那些苦苦掙扎的縴夫們,“窮命,改不了....只能投胎呀!”
“天爺呀,終於走了!”
就在李景隆和朱標剛在待的茶樓之中,一名便裝男子擦着滿頭的冷汗起身。
看着他倆人的背影,低聲嘟囔,“我他媽快嚇出尿來了!”
嘟囔着,他走到一邊,官兵們收稅的地方。
旁若無人的拿起茶壺,咕嚕嚕的灌了幾口。
忽聽,有個船東跟着一名百戶,在邊上不住的求饒。
“大人,大人您擡擡手...”
“小的船上這批皮貨....五天內必須運到京師的!”
那百戶板着臉,“公事公辦,趕緊把貨都卸下來,讓我們好生清點。你也不怕,超出來的貨,也不沒收,你補足稅銀......”
“補毛呀?”
便裝男子放下茶壺,背手走過去。
“大人!”百戶趕緊俯身行禮。
那男子點頭,看着船東,“怕耽誤時間?船上有夾帶?貨超額了是吧?”
“呵呵呵,是是是....”
“繳五百兩銀子....見着銀子,爺們給你放行!見不着銀子,爺們拉你下大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