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第 116 章

作者:秦湯湯
天才·八六中文網()

  “今日揚言要跟大家辯理,請大家來說道的人不是趙大姑娘自己嗎?這都什麼時辰了,趙大姑娘人呢?”

  “趙大姑娘莫不是心虛,不敢出來了吧?也是,如果是我,我也不敢出來。也不知她哪來的臉請人來辯理。”

  “婦道人家拋頭露面,還公告全城,請所有人來跟她爭辯,論個是非黑白,成何體統!”

  “女人就該在家相夫教子,爲夫家操持家務。趙大姑娘行事太出閣了些,非是爲妻之道。”

  ……

  抨擊攻訐不絕於耳,趙清韻頂着一片罵聲走到臺前,看着下面一衆人等:“你們說完了嗎?”

  她的臉色冷,聲音更冷,沒有羞愧,沒有忐忑,沒有懼怕,有的是不畏一切的堅決與勇氣。這樣的眼神讓在場諸人都愣了下來,臺下聲音暫歇。

  張家人就在這時候闖了進來,兩個老人撲通跪在趙清韻面前。

  “清韻,玉博他知道錯了。他本性不是這樣的。他是一時糊塗,被鬼迷了心竅纔會做出這種事。你饒他這一回好不好?你們好歹做了四五年的夫妻,難道你就當真不顧念半點情分嗎?就算……就算……”

  張老太太老淚縱橫:“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算你不顧念張玉博,也想想我們。你看看我們,我跟玉博他爹都一大把年紀了,這輩子只有玉博這一個孩子,沒了他,我們怎麼活。清韻,這些年你在張家,我跟玉博他爹都對你不錯,沒有虧待過你,是不是?你真的半點不念舊情嗎?”

  有人看不下去了:“趙姑娘,不管怎麼說,他們到底是你的長輩。哪有晚輩讓長輩下跪的道理。”

  趙清韻神色不變:“我從沒讓他們跪。”

  張家老爺連連點頭:“是是是。清韻沒讓我們跪,是我們自己跪的。都是我們的錯,跟清韻沒有關係。清韻說什麼就是什麼。只要清韻肯鬆口,我們這兩個老頭子就是死也願意。”

  然而這樣的話語讓盤觀者更加皺眉。

  趙清韻這些日子見得多了,反而平靜下來,沒有理會張家人話語中的茶裏茶氣,直接道:“我不需要你們跪,也不會要你們死。我只想要你們回答我幾個問題。”

  張家二老一愣,對視一眼,忙說:“你問,你問!”

  “你說我在張家數年,你們不曾虧待我。那麼我對你們張家如何?”

  “這……這……”張老太太看了趙清韻一眼,又飛快低下頭,身子微微抖了抖,“當然是好的。”

  這模樣,就好似十分害怕趙清韻,不得不捧着她幫她說話一般。

  趙清韻輕嗤:“你不用如此,我們兩家都住在城裏,不是什麼前不着村後不着店之地。鄰里鄰居一大堆,各家怎麼樣,具體的或許不清楚,但大概情況,鄰居們是瞭解的。不管是詢問我們兩家的親朋故舊,還是去鄰里走訪,都可以問得到。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張老太太一僵。

  趙清韻面向衆人:“趙家雖不是書香門第,父親在世時也多有庭訓,他說,人這一輩子,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少才華,有多少功績,有多少財產,而是自己的一顆良心。人活在世,當做到仰無愧於天,俯無愧於地。別的我不敢說,但是這點,我自認還是做到了的。

  “你們說我爲了和離故意陷害張玉博,大可不必。知府衙門的卷宗還在,此案爲知府大人親判。我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沒這個能耐讓知府大人聽我的。我從未栽贓,也不屑撒謊。

  “我嫁進張家將近五年,自問沒有對不起張家之舉。張家酒樓生意是不錯,但張老爺兄弟五人,只有他一個發達。其他四個全靠這個做大哥的幫襯。酒樓賺的銀錢得負擔五家人二十幾口的花銷,餘錢並不多。”

  在場也並非全是別有用心之人,雖然之前被人攛掇煽風點火,腦子糊塗,人云亦云跟着罵了兩句。但趙清韻說得這些他們是瞭解的。

  “我知道,張家跟我們住在一條街。他們家親戚三不五時來打秋風,張老爺兄弟還總是說張老爺能發達是因爲早年家裏送他去學廚,後來開酒樓的錢,也是家裏賣所有值錢的東西攢出來的,還借了不少。爲此,一家子喫糠咽菜了好一陣。所以張老爺欠他們,如今就該補償。”

  “這個我也知道。張老爺老爺在西河村,我有個表叔就是西河村的人。張老爺是老大,下頭四個弟弟,都是有孫子的人了。一大家子人口多,但都不怎麼做事,沒見他們去給人做工,也不怎麼下地幹活,但靠着張老爺,經常買新衣服喫肉。日子過得不知道多滋潤。”

  聽到這些,張老太太火氣高漲。可不就是打秋風的窮親戚嗎!這羣親戚她可是忍了二十多年呢。

  趙清韻繼續:“成親第二年,張家酒樓出事,這事過去也就幾年,想來在座許多人還記得。九個受害者,一共賠償了五百兩。張家將家底都掏出來也才三百兩,還有二百兩的空缺。空缺補不上,就得賣酒樓。但酒樓是根基,不能賣。

  “最後我從嫁妝裏拿出了五十兩,我父母額外借了一百五十兩,終於平了這場官司。那九家都是蘇州人士,當年賠償也是請了中人調和的,皆可以查得到。況且張家當初問我父母要銀子的借據還在。”

  趙清韻看向張家二老:“此後張家酒樓生意慘淡,小二廚子走了個乾淨,張老爺深受打擊,大病一場,也是我出錢請大夫。張老爺病好後,身體大不如前,酒樓交到了張玉博手裏。張玉博上手一個月,就遇上裝成供貨商的騙子,被騙走了五十兩。張家酒樓雪上加霜。

  “又是我出面安撫張玉博,到處請人重新把酒樓開起來,還讓我父母借茶樓的活計糕點師和廚子來幫襯了最艱難的一段時間。等酒樓稍微好點了,張玉博才重新接手。”

  如今說起這些,趙清韻只覺得自己當時傻。可那會兒張玉博對她還有幾分真心,她想着人總有個低谷的時候,趙家的教育也不容許她做出張家一朝落難就避如蛇蠍的舉措來。彼時,誰能想到以後呢?

  “蘇州酒樓不少,張家酒樓在其中的優勢其實並不大,遭遇過一場事故後,名譽受損,即便後來重新開張,客人也少了許多,收益有限。稍微賺了些,張老爺還要拿去貼補鄉下兄弟,自家的日子越發艱難。

  “這回還是我。我賣了好幾件值錢的嫁妝物件,換成銀錢,才撐起了家裏的開支。當年我與張玉博成親,趙家給了多少嫁妝都是有單子記錄的。知府大人判我們義絕時曾允我拿走嫁妝。可我離開張家時,許多人都看到,除了幾件衣服什麼都沒有。

  “稍微值錢點的東西,這些年都陸陸續續賣了,全填給了張家。這部分嫁妝有多少,感興趣的可以算一算,對一對。”

  趙清韻說完,直接將嫁妝單子取出來。

  張家二老急了,起身來搶,“這是我們自家的事,你跟外人說什麼!還不快拿回去。”

  趙清韻哪裏會聽他們的,側身避開,將單子扔向人羣。

  拿到的人擠在一處觀看,竊竊私語:“都說趙家疼女兒,這可是真疼啊。”

  “可不是嗎。趙家茶樓生意不差,還有個紡織作坊,他們就這麼一個女兒,當初的嫁妝肯定是大方啊。這怕不是得有三四百兩。”

  張老太太氣急:“什麼三四百兩,最多也就二百六七十兩!”

  張老爺想阻止,可惜手沒有她的嘴快。

  哦吼,二百六七十兩,對普通人家來說,已經是一筆鉅款。再加上張家出事,趙家借了一百五十兩不說,還裏裏外外幫襯了不少。這般算起來,趙家在張家身上耗費的至少五六百兩。

  人羣沸騰起來。有人看張家的眼神變得微妙了。張家是祖上燒高香了嗎,居然遇上趙家這樣的親家。這哪裏是結親,這分明是扶貧啊。

  趙清韻始終神色平靜:“我自問做到這個份上,對張家已經仁至義盡。別忘了,張家還欠着趙家一百五十兩,這筆錢快四年了一直沒還。我若真狠心,現在就會讓張家還錢。”

  張家二老身子一抖。

  趙清韻眸光閃動了一下。這倒不是她不想讓張家還,而是她這兩天才在小蠻的提醒下,在家裏找出借據,還沒來得及。

  她看向張家二老:“你們說在張家數年不曾虧待我,你們所謂的不曾虧待……”

  趙清韻嘴角勾起一抹譏笑,轉而又道:“罷了,就當你們沒虧待吧。只是爲何沒虧待,你我心知肚明。而我卻是真的一點沒虧待你們。趙張本是兩家,並無親緣關係,我與你們原來也不過是陌生人。因爲我嫁給了張玉博,你們纔算是我的長輩。

  “你們當長輩的那些年,我自認做到了一個晚輩該做的一切。我問心無愧。現在我與張玉博義絕,同你們自然也沒了關係。你們也不必再以長輩自居。天底下可沒有和離的兒媳婦還需要敬重孝順前公公婆婆的道理。”

  衆人一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趙大姑娘這麼說,好像也對?確實沒有和離的兒媳婦還得管前公公婆婆的道理。和離都沒有,更何況義絕呢。

  “你們說我不念情分?你們落到今日是因爲誰?因爲我嗎?不,是因爲張玉博。張玉博難道不知道殺人償命?難道不知道他做的事情一旦暴露張家會如何,你們會如何?你們自己的兒子都念及與你們的父子母子情分,你們指望別人會念?”

  趙清韻目光在人羣中掃視了一圈,看向前排一個穿青衣的男子說:“這位是周先生吧,若我沒記錯,周先生是二十六年的秀才,可對?”

  周先生心絃緊了緊,她怎麼會知道自己?

  趙清韻深吸了一口氣,要打這場仗自然要做足準備,她是有備而來。

  “周先生剛纔說一日夫妻百日恩,說我不顧念夫妻情分,與張老爺夫婦的話差不多。那麼敢問周先生,你覺得張玉博在對我父母下手的時候,可顧念了我與他的夫妻情分?

  “《論語憲問》一書中曾言: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周先生是秀才,比小女子有學問,不知周先生可能爲小女子解釋一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周先生張着嘴,彷彿突然被人遏住了喉嚨。

  趙清韻沒有等他的回答,已經轉頭看向另一位男子:“陳先生,你是一方鄉紳,家住蘇州城外不遠的鎮子上,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你之前說妻子當以賢惠大度爲則,言指我善妒。

  “我這些年確實無所出,也確實沒讓張玉博納了當初的外室進門。我拒絕原因有二。其一,雖說男人三妻四妾乃爲平常,但張玉博娶我之時曾許下諾言,終身不納二色。都說文人重諾,張玉博雖非正經讀書人,卻有向學之心。我以爲他是君子。

  “君子一諾,重逾千斤。張玉博一時糊塗,被美色所迷,身爲妻子,自該規勸,將他引回正道,怎可在此時爲了自己賢惠大度的名聲,將丈夫至於違背諾言的小人之境?”

  陳先生支支吾吾:“這……這怎麼能這麼算?”

  “那要怎麼算?哦,是了。是我錯了。我以爲這是諾言,可於張玉博而言,卻只是戲言。我那會兒沒明白,後來明白了。但張玉博找誰都行,這名外室不行。

  “陳先生可知那外室是何等身份?她是歌舞坊歌姬,此等女子,敢問你可會讓家中子弟納入家門?她是賤籍,律法也不允納賤籍女子吧。我雖沒讓她進門,但此後卻爲張玉博納過兩位妾室,俱是良民。我若當真善妒,如何會主動爲他納妾?”

  陳先生啞口無言。

  趙清韻又看向另一男子:“孫先生是二十三年舉子,不論學識還是名望,均在周先生與陳先生之上。孫先生是有大才之人,我有一事不明,還請孫先生爲我解惑。

  “孫先生說我帶累了蘇州城的女兒家,說蘇州的女兒家怕是都沒人敢娶了。張玉博殺害我父母,證據確鑿。我不過是想爲父母討個公道,如何就成了讓別人不敢娶的女子?若這麼說,那娶了我受我趙家恩惠又殺害我父母的張玉博呢?

  “小女子沒什麼文化,敢問在場所有人,到底是我讓人不敢娶,還是張玉博讓人不敢嫁?諸位家中可有女兒?諸位可願意讓女兒嫁給張玉博?”

  趙清韻抿了抿嘴,勾脣補充道:“會殺你們的那種。”

  衆人:……

  這誰願意啊!

  孫先生皺眉:“沒想到趙大姑娘如此巧舌如簧。”

  趙清韻一頓,維持着禮貌的笑容:“孫先生謬讚了。小女子愧不敢當。孫先生若是覺得小女子哪裏說得不對,可指出來。既是辯理,自然有你來我往。還請孫先生不吝賜教。哦,對了。”

  趙清韻話鋒一轉,“孫先生家中便有女兒,且到了適婚之齡。我記得孫先生前兩日與友人說張玉博是一時糊塗纔會做下錯事,蓋因我這個當妻子的太霸道,生不出來又要佔着他,更是藉着趙家對張家的恩惠,轄制張家。

  “我父母也因此看不起張玉博。張玉博是被我們所逼,迫於無奈纔會反抗。你說張玉博情有可原,且他如今在牢中早已悔過,若能有重來一次的機會,他必定會改好。

  “我也不明白張玉博在牢裏的事孫先生如何得知。莫不是孫先生去牢中看過他?不過這些不重要了。孫先生既然這麼看重張玉博,我倒是有個主意。”

  孫先生眉宇緊蹙,心絃繃緊。

  “我與張玉博已經義絕,兩不相干。孫先生可願將女兒許配給張玉博?孫先生不是說張玉博若能出來,一定會改好嗎?聖人有言,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孫先生處處替他說話,想來是十分看重他的。既然如此,這門婚事孫先生應該不會拒絕吧?

  “當然,聖人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哦,我不是說張玉博一定不會改好。我只是怕有萬一。萬一張玉博沒改好,故技重施,設計殺害你與夫人。想來你的女兒一定不會去狀告張玉博。畢竟你是不支持我這種做法的。既然不支持,那麼便不會讓自己女兒學我,是不是?”

  孫先生臉色鐵青。

  趙清韻卻點出張家二老來:“我們兩家已經成仇,你們求我有什麼用。不如求求這位孫先生。孫先生大善,對張玉博多有同情,你們若能求得他締結姻親,以孫先生的舉人之身,還怕不能讓張家重新振興?

  “便是我,不管願不願意,礙於孫先生的威望和功名,總要給孫先生幾分面子的。到時候,我自然會向官府說明,請求張玉博輕判,也好成全他與孫先生的女兒。”

  孫先生大怒,一掌拍在桌子上:“蛇蠍婦人,好惡毒的心思!居然想毀了我女兒。你敢!”

  趙清韻十分錯愕:“孫先生爲何生氣?”

  “你想把我女兒配給張玉博這種禽獸,你還問我爲何生氣?”

  趙清韻眼珠一轉:“哦,原來孫先生也覺得張玉博是禽獸啊。”

  孫先生怔住,張着嘴,無法言語。

  “孫先生既然覺得他是禽獸,那麼這些天爲何一直幫張玉博說話?孫先生近日的表現,小女子還以爲你是對張玉博另眼相看呢。哎,原來是小女子誤會了。”

  孫先生咬牙切齒,可他氣怒之下說錯了話,此時哪裏還能再開口。

  在場之人,一多半看看趙清韻,再看看孫先生,忽然有點明悟。不對勁,這事情似乎不太對勁。事情剛曝出的時候,他們是什麼態度來着?雖然對趙清韻狀告張玉博且要求賠命有點微詞,但更多的還是覺得張玉博狠毒吧?爲什麼……

  哦,是了。他們之中似乎不少人都跟孫先生陳先生周先生接觸過。這三位都是有功名或者有聲望之輩,他們仰望日久,對其深信不疑,不自覺跟着他們的思路走,下意識忽略了張玉博的惡行,只覺得趙清韻行事太過了。

  可看現在的情形,孫先生的態度與神色,許多人開始深思。一旦脫離了“粉絲濾鏡”和“綿羊效應”,大家的理智慢慢回籠。

  趙清韻挺直了背脊,擲地有聲:“都說百行孝爲先。爲人子女者,父母若有冤屈,怎能不訴?雖說女子出嫁從夫,可若夫君做錯了呢?還要盲從嗎?更別說女子也該從父。

  “父母生我養我,對我而言恩重如山。你們覺得我出首狀告夫君不對,那麼可是覺得爲人子女,我就應該爲了保護這樣的丈夫而無視父母的冤屈,無視他們十幾年來對我的養育嗎?若是如此,我父母在九泉之下,如何能瞑目?

  “敢問諸位,將心比心,易地而處,若是你們的女兒站在我的位子上,你們可願意讓她們明知是夫君所爲還隱瞞下來,不聽不問不管不顧?”

  衆人面色瞬變。要是自己的女婿殺了自己,女兒還護着,不肯出頭。光是想想都覺得憋屈,恨不得把這女兒女婿一起掐死。

  思及此,衆人一頓,看趙清韻的神色突然複雜起來。是啊,他們自己都無法接受的話,趙清韻爲父母伸冤有什麼錯呢。若真算起來,她最大的錯就是嫁給了張玉博,給趙家引來這等中山狼。

  可親事是她自己做主的嗎?不是,她與張玉博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生我者,父母。養我者,父母。非張家,更非張玉博。我與張玉博成親,父母爲我準備豐厚嫁妝。我以嫁妝支撐張家門楣,爲張玉博納妾延綿子嗣。我無愧於張家。可我有愧於父母。父母慘死,若我再包庇兇手,或是請求從輕發落,我枉爲人女。

  “此事爲張玉博行惡事得惡果。是他有錯在先。殺父殺母之仇不共戴天,從他忘恩負義,不顧趙家對張家多年扶持,對我父母下手那一刻開始,他就已經不再是我的夫君,而是我的仇人。我不會以仇人爲夫君。

  “我若如此,將父母置於何地?叫他們情何以堪?我所能做的,唯有與張家一刀兩斷,爲我父母平冤昭雪,將兇手繩之以法!只有這樣纔不枉父母將我帶入這人間,養我一場,還費心費力爲我籌謀。

  “所以,對於張玉博,我絕不會鬆口!要求嚴懲兇手是我能爲父母做的最後一件事。兇手不懲,真相掩埋,正義不張,天理何在?唯有兇手伏法,纔可告慰父母在天之靈。”

  話音剛落,樓上傳來一聲大喝:“好!好一個兇手不懲,正義不張,天理何在!”

  衆人循聲望去,只見二樓廂房窗口站着一位少年,錦衣華服,氣度斐然。少年向前一步,目光淡淡掃過一圈,停留在周先生陳先生孫先生身上,嘴角勾出一抹弧度。那笑意不達眼底,眸子裏的冷意宛若冰刃,周陳孫三位先生頓覺如墜冰窖。

  衆人循聲望去,只見二樓廂房窗口站着一位少年,錦衣華服,氣度斐然。少年向前一步,目光淡淡掃過一圈,停留在周先生陳先生孫先生身上,嘴角勾出一抹弧度。那笑意不達眼底,眸子裏的冷意宛若冰刃,周陳孫三位先生頓覺如墜冰窖。

  手機用戶請瀏覽八六中文網()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