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被偏愛
實話實說。趙炅雖然作爲一個皇帝,在軍事上無能至極,對身邊人刻薄寡恩。但對於趙宋王朝三百年之昌盛的文化事業,他還是做出了突出貢獻的。
早在即位之初,趙炅爲了提倡文治,保管書籍,在原有的三館(昭文館、集賢院和史館)的基礎上,設立“崇文院”,又在崇文院內創設祕閣,合稱“館閣”。
趙炅鼓勵獻書,搜求書籍,在宮中搜集的書籍的基礎上,命文臣編纂了《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三大類書,與其子宋真宗時編纂的《冊府元龜》合稱“宋四大書”,中古文化爲之一盛世。
當然在這個時間點,還是隻有《太平廣記》和《文苑英華》已經成稿,趙元侃酷愛雜書,借閱也不奇怪。
比如說《太平廣記》吧,是一部文言紀實小說的總集,爲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等14人奉趙炅之命編纂。
全書500卷,目錄10卷,屬於類書。因此分爲很多類,如“神仙”“女仙”“鬼”“精怪”“狐”“感應”“讖應”“廉儉”“氣義”“知人”“俊辯”“幼敏”“豪俠”等。
但問題是,這編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經過殘唐五代的戰亂。人們連生命財產安全都無法保證,更何況書籍呢?遠的有黃巢起義時大肆屠戮世家。千年積累的五姓七望多年藏書毀於一旦。
近的有南唐李煜國破家亡時一度沮喪到要自殺,先燒了唐宮三十九年書籍積累,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損失。
當然,李煜這個軟腳蝦在最後又捨不得死了,以至於被曹彬押送到開封,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當然,如果只是這些,那麼跟宋皇后也沒有什麼關係。但凡事有利有弊,宋繞柔出身高貴,祖母爲後唐公主,母親爲後漢公主。都從宮裏帶出來孤本抄錄作爲嫁妝,因宋繞柔是嫁給皇帝,她本人又手不釋卷。宋家還把積累了好幾代的藏書送嫁了一部分。
等到太平興國三年開始編書,趙炅就打上了嫂子嫁妝裏那些孤本的主意,但是這世間只有最沒有出息的男子纔會動妻子的嫁妝,何況你個小叔子,居然覬覦嫂子的藏書?簡直滑天下之大稽,要被周邊列國嘲笑的地步。
所以作爲最佳忠犬的王繼恩,不怕髒活累活,更不在乎自己一個不全之人有什麼污名。於是藉口有人窺探南宮,帶人將殿宇翻的七零八落,當時宋皇后子女皆幼小,不得已忍了一口氣。
但事後清點不僅金銀細軟少了,很多萬金不換的古代圖書也不翼而飛了。
所以這王繼恩可以說是和宋皇后一系積怨已久,也怪不得原主當時上來脾氣之後,一刀把人砍了。
但話又說回來,即使殺了王繼恩,宋皇后失去的也不可能回來。反而要擔心的事情就更多了。
趙德澤低聲訓斥道:“你好端端的提這個做什麼,平白惹得嬢嬢傷心。”
“沒有什麼好傷心的。”宋皇后攏了攏額邊的碎髮。很快調整了過來,“你們呢將入宮學,自然也可以借閱圖書,讀書破萬卷,也好過在我這裏蒙塵!但文官須不是家奴,你做事不可以再像上次那般莽撞了。不然嬢嬢也救不了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