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千五百八十五章 農耕擴張勝遊牧
說到這裏,黑袍嚥了一泡口水,繼續道:“就象道家的理論,說什麼道法自然,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這些應該是正道修仙者們的理想狀態,各個村落,或者說部落自己獨立生存,或農耕,或遊牧,靠天喫飯,不用去跟別的部落發生衝突,只要自己能活下來,那就可以,這樣避免同類相殘的事情發生,大家各供各的神明,各佔各的地盤,豈不是兩全其美嗎?”
鬥蓬冷冷地說道:“我越來越覺得黑袍尊者更想要去正道修仙,並不想在我們天道盟呆着,也許,你開始就選錯了路。”
黑袍勾了勾嘴角:“事到如今,已經無法回頭了,只不過我要考慮我們神盟以後的續存問題,畢竟大規模地靠殺人獻祭的模式,以後行不通了,我們組織暴露以後,那歷代的亂世中有我們的背後策劃,造成大量的屠戮,以獻祭諸神的方式,也不太可能再繼續,現在能不能過得了劉裕這道關都難說,再說了,就算獻祭了這麼多人命,給天上的神明和祖先們,對你我又有何好處?連老祖都無法升到九天之上,更不用說我們了,鬥蓬尊者,今天我們討論的這些事情,已經遠遠背離了天道盟初始的很多規矩,早就夠給天譴了,可老祖不都和我們繼續在這樣討論嗎,這說明他老人家也是在思考,也是在求變。”
鬥蓬嘆了口氣,喃喃道:“你說的也有道理,我等入天道盟的初心也只是想修仙長生,以何種方式實現,並無太大區別,如果不用屠戮這麼多生靈人口也能成功,那何樂而不爲呢,雖然說修仙需要拋棄人性,但就算是仙人看我等凡人如凡人看牲口一樣,也不至於非殺不可,邪道諸神們需要人祭的原因是因爲人類本身有天地間的靈氣菁華,與其說是要殺人,不如說是要找一種取得精華的方式,既然正道諸仙們有這樣的方式,還能存活得好好的,那我們也許可以找另外一條路,就象對老祖,不如我們現在只需要他老人家相助,集中供應他老人家的法力,先打敗劉裕,消除這個眼前最直接的威脅,再徐圖後事。老祖,您看如何呢?”
老祖微微一笑:“你們有心去思考這神盟的未來,這是好事,我很高興,剛纔黑袍尊者說,只要離得遠,不接觸,就不會有矛盾和衝突,你是真的認同這樣的理論嗎?”
黑袍勾了勾嘴角,說道:“也許,按上古時期,遊牧部落居多,逐水草而居的那種情況,要四處遷徒,跟別的部落搶奪生存資源,但是轉成農耕之後,那就可以自己安居樂業了啊,只要有水源,有農田,可以自給自足,那就不必靠了攻擊別人而活,這種情況下,應該是可以達到這種理想狀態的吧。”
老祖笑着擺了擺手,說道:“那請黑袍尊者回答一個問題,周部落到了周原之後,按說到了你的這種理想狀態了,轉回了農耕,有着幾百裏的沃土,人口也不過萬餘,足以自給,那爲何還要不斷擴張呢,爲何會從區區百里的周原之地,到季歷時期發展成地方千里的西陲大國呢?農耕如果不需要對外擴張,搶佔土地,這些地盤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黑袍有些慌亂,定了定神,說道:“那是因爲周圍的戎狄部落繼續侵犯周部落,周人自衛反擊,或者是叫上其他部落比如贏部落這樣的商朝諸侯,聯手反擊,爲了不留後患,乾脆進一步進入這些敵對戎狄的地盤報復,最後這些敵對遊牧部落呆不住,打不過,就只能逃跑了,這些地盤就歸了周部落。”
鬥蓬也跟着說道:“還有周部落有爲商朝捕獲人牲這個任務,這點也很重要,只怕周部落也不完全是自衛反擊,甚至越到後面,他們主動出擊的次數會越多,因爲越打越強了,不象以前那樣全是被動挨打,而爲了部落實力增加,人口變多,需要的地盤也是要越來越多,幾千人可能百里之地就可以養活,但要是幾萬人,十幾萬人,那就是得幾百裏,上千裏之地了。”
老祖微微一笑:“你看,這不就結了嗎?這種攻擊性和擴張性,是不分遊牧還是農耕的,遊牧部落爲了生存,四處遷移,逐水草而居,那是因爲他們不換個地方,原來的水草消耗無法滿足他們牛羊的食量,只能呆上幾個月就走,如果當地的水草能持續地,一年四季地供應他們的牛羊啃食,那誰願意四處遷移呢?”
“只是農耕其實也是一樣,農耕產出的糧食,看似穩定,但也會面臨人口會迅速增加的結果,人口一旦過多,那必然原來的土地承載量不夠,這就需要更多的土地,那結果就是得向外擴張,佔據更多的地盤,不是說羌狄不來打周人,周人就可以永遠呆在那周原百里之地,他們人口多了,一樣會去搶羌狄的地盤,而且,這地盤是佔了以後就不會走了,甚至要變成農田,而不再是草場。”
老祖說到這裏,看着微微點頭,顯然已接受這一說法的黑袍,繼續說道:“草原變農田,也不是這麼容易的,開荒之初非常艱苦,先要附近有水源,然後要燒草露地,以草木灰作爲肥料以增地力,還要再反覆地犁地除石,甚至是借用牛羊糞便以增加肥力,數年之後,纔可以作爲農田耕作,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引水灌溉,需要把附近的大河裏的水,引進溝渠之中,以灌溉農田,無水則一切農作之事都不用想,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需要專職從事農業之人,五穀的回報,從來不是這麼容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