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溫寒變

作者:見月明
至於解決的辦法,他也想到了。

  讓黃河迴歸故道。

  和此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黃河故道早就住滿了人,想將這些人遷走,哪有那麼容易。

  更何況,黃河也不會那麼聽話,去走原來的故道。

  更大的可能,是找一條地勢低窪的新河道。

  一個不好,問題將更大。

  不讓回故道,淮水一線將會持續受害。

  讓黃河回故道,代價太大。

  難啊。

  這時,他腦海裏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朱雄英剛纔的主意。

  一邊修繕河道,一邊在上游種樹,減少黃河攜帶的泥沙。

  是不是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可是陳景恪剛纔說,小冰河期來了,這個辦法行不通。

  那麼……

  朱元璋目光再次看向陳景恪,問道:

  “好好給咱解釋解釋,什麼是小冰河期,什麼是溫寒變。”

  朱雄英也豎起了耳朵,他現在對這個溫寒變特別感興趣。

  陳景恪略微整理了一下語言,纔開口說道:

  “溫寒變顧名思義,就是整體氣候偏溫暖,整體氣候偏寒冷。和四季變換,晝夜交替是一樣的。”

  朱元璋問道:“證據呢?”

  陳景恪回道:“較爲明顯的變化標誌,溫暖期河南山東地區也可以種植水稻,寒冷期淮水會結冰。”

  “先秦史書被大量焚燬,可以查到的記錄不多。”

  “秦朝之後的歷史記載較爲詳細,咱們就從漢朝開始說起。”

  “根據歷史記載的蛛絲馬跡,漢武帝時期,正處於由暖轉寒的節點。”

  “證據是,在此之前中原的農作物爲稻和粟。”

  “因爲天氣變冷,稻粟減產乃至絕收,漢武帝就在全國推廣耐寒的小麥和豆類。”

  “從此,中原的農作物從稻粟,變成了麥豆。”

  朱元璋眉頭皺起,還有這方面的記錄?

  陳景恪進一步解釋道:“史書上有記載,漢朝初期畝產三四石,可是後來畝產就變成了一兩石。”

  “就算是經驗最豐富的老農,也只能將產量提高到兩石左右。”

  “歷史上很多人都做過類似研究,陛下應該聽說過。”

  朱元璋不禁點頭,這一點他倒是知道。

  從隋唐時期就有人發現了這個問題,還有人做過試驗,都沒有結果。

  他作爲皇帝,自然關心糧食生產問題,也知道這個差異。

  在沒有頭緒的情況下,很多人都認爲是度量衡的差異問題。

  當時的度量衡比較小,所以畝產顯得高。

  但也有人不認同這個說法,堅信還有別的問題。

  陳景恪提出的這個說法,確實很新穎。

  水稻的產量可不就是一畝兩三石嗎。

  可真相真的是如此嗎?會不會是巧合?

  陳景恪看出了他的疑慮,就說道:

  “陛下不妨着人去翻找一下,定然會有漢武帝推廣冬小麥的記錄。”

  “糧食作物的種植關係國家興亡,如果不是到了生死關頭,沒有人會輕易改變農作物。”

  這一點朱元璋是很認同的,他推廣棉花的前提,是國家有足夠的土地種植糧食。

  漢武帝雖然有種種缺點,但絕對不是昏君。

  不可能無緣無故的推廣小麥。

  難道他說的是真的?當時真的是寒冷期?

  陳景恪等了一會兒,才繼續說道:

  “寒冷期會導致極端天氣頻發。比如連年洪澇,連年乾旱……而乾旱又會帶來蝗災。”

  “漢武帝時期,這些災難可謂是接連發生。”

  “爲了應對這些災難,漢武帝發動軍隊開挖溝渠,興修水利……”

  朱元璋眉頭微皺,這些他自然也知道。

  只不過這些天災,向來被認爲是漢武帝失德,天降懲罰。

  難道真的是因爲寒冷期的原因?

  如果是真的,儒家那幫子人要瘋啊。

  “除了漢武帝,還有相關記載嗎?”

  陳景恪頷首道:“有,王莽時期四月天降大雪竹柏凍死,這個記錄陛下應當也知道。”

  朱元璋再次點頭,他可太知道了。

  史書的評價是,王莽失德天降災禍。

  “其實王莽時期,正處在寒冷期加劇的節點,等光武帝繼位氣溫略有回升……”

  啊這……朱元璋有些無語。

  如果是真的,那王莽也太倒黴了吧?

  “但也只是略有回升,並未真正進入溫暖期,整個大氣候依然偏冷。”

  “甚至出現了極端天氣,比如漢殤帝時期,關東地區出現了連續兩個月的降雨。”

  “漢安帝繼位後,更是下了一場更大的雨,波及從關中到冀中大片區域。”

  “這場雨足足下了一個月,冬小麥的播種都收到了影響……”

  “然後就是長達半年的乾旱……乾旱過後又是半年的大雨……”

  “之後這種極端天氣更是時常出現……”

  “史書上是有相關記載的,陛下派人一查便知。”

  朱元璋沒有說話,不用去查這事兒他知道,後漢書記載的很清楚。

  “一直到了東漢末年,寒冷期達到了巔峯……”

  “史書有記載,曹操派曹丕去廣陵視察軍隊的訓練情況。”

  “因爲淮河結冰,練兵不得不終止。”

  “這是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第一次關於淮河結冰的記錄。”

  “但,臣以爲之前必然也有相關記錄,只是大量書籍毀於戰火,相關記錄也消失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氣候開始由寒轉暖……”

  “極端天氣越來越少,農作物的產量也開始回升……”

  “到了隋唐時期,溫暖期恰好到來……”

  “松贊干布之所以能建立強大的吐蕃,也得益於此。”

  “整體氣候變暖,高原上的凍土開始融化……”

  “生長出了更多的草木,能餵養更多牲畜。”

  “更多的土地可以種植農作物,莊稼的產量也增高了……”

  “食物增多,就能養活更多的人口……”

  “吐蕃崛起固然有松贊干布雄才大略的因素,但氣候條件爲他提供了基礎。”

  “南宋時期,溫暖期進入了尾聲,氣候開始由暖轉寒……”

  朱元璋猛然反應過來。

  如果陳景恪的推測是真的,溫寒變真的存在。

  南宋是溫暖期尾聲的話,那大明豈不是……

  陳景恪鄭重點頭,道:

  “大明即將面臨多災多難的寒冷期。”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