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儒家不可廢

作者:見月明
在聖賢廟裏,三聖的地位是最尊崇的,排在主位。

  三聖自然就是黃帝、老子和孔子。

  黃帝居首,老子次之,孔子最末。

  儒家也只能無奈接受這個設定。

  對此道教自然是最支持的,其實這也是他們支持聖賢廟的原因。

  真以爲我們道家,就任由你們儒家踩在腳下啊?

  宋朝時期我們就敢站出來爭奪話語權,更何況是現在。

  立了聖賢廟,就能借此衝擊儒家的地位。

  尤其是在聖賢廟裏,老子位在孔子之上,這更是讓他們開心。

  眼見儒家被壓制,聖賢廟成真,朱雄英很是興奮,但面上卻裝作不屑一顧的道:

  “儒家也不過如此嗎,咱們還沒怎麼發力呢,他們就倒下了。”

  陳景恪啞然失笑,說道:“那是因爲他們面對的是洪武大帝,換成你,事情就沒這麼好辦了。”

  朱雄英很是不服氣。

  老朱則被這一記馬屁拍的神清氣爽,果然是咱的好女婿啊。

  這倒不是陳景恪拉踩,朱元璋作爲開國君主,天然擁有重新洗牌的權力。

  再加上剝皮萱草殺出來的兇名,足以震懾儒生們不敢亂來。

  換成別的皇帝,估計皇城門口早就跪滿反對的儒生了,大半個朝堂都能癱瘓了。

  甚至出現皇帝落水的事情。

  說笑過後,陳景恪正色道:“你好像很不待見儒家?”

  朱雄英愣了一下,說道:“有問題嗎?你和皇爺爺不是也很不待見他們嗎?”

  朱元璋也意識到問題所在,表情變得嚴肅起來。

  陳景恪搖搖頭,說道:“不,我和陛下並沒有不待見儒家。”

  朱雄英疑惑的道:“那你們爲何要打擊儒家?”

  陳景恪回道:“打壓儒家,和不待見儒家,是不一樣的。”

  “儒家是有其優點的,尤其是在禮法建設方面,更是擁有碾壓其餘百家的優勢。”

  “大明想要長治久安,也同樣離不開儒家。”

  朱元璋也點頭說道:“景恪所言甚是,大明離不開儒家,這一點你要謹記於心。”

  朱雄英更加疑惑,道:“那你們爲何還要打壓儒家?”

  朱元璋給陳景恪點了點頭,示意他來解釋。

  如何對待儒家,最開始他也陷入了誤區。

  還是通過陳景恪的講解,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纔有了這一次針對儒家的行動。

  讓陳景恪來講,能說的更清楚。

  陳景恪也沒有推辭,說道:“打壓儒家是出於政治需要,不可使其一家獨大,否則他們就會反過來架空皇權。”

  “宋朝的情況我與你說過許多次,最開始是宋室選擇了儒家。”

  “可是到了後來,儒家反過來綁架了宋室……”

  “只有在儒家的規則之下,宋朝皇室纔是皇室。”

  “反對儒家規則,就會被儒家反噬。”

  “這深刻的教訓,大明必須要吸取。”

  “否則難保不會出現,皇帝易溶於水的局面。”

  朱雄英不信的道:“他們敢,不過是一羣儒生罷了……”

  陳景恪說道:“他們爲什麼不敢?唐朝的太監都能廢立天子。”

  “宋朝的儒生就敢綁架皇權……”

  “若真讓大明的儒生徹底掌控國家,他們憑什麼就不敢廢立天子?”

  朱雄英依然有些不服氣。

  朱元璋補充道:“還記得咱下令‘祭孔止於曲阜’和將孟子移出孔廟之事嗎?”

  “後來爲何失敗了?”

  “將孟子移出孔廟,是咱做的不對,儒生們反對咱不說什麼。”

  “可祭孔止於曲阜有何問題?”

  “咱才只是想稍稍限制一下孔家的地位,就遭受儒家的反噬。”

  “若是動作再大一點,恐怕受到的反噬會更大。”

  “咱還是大明的開國之君,都尚且如此。”

  “你們這些後繼之君,恐怕就更難以壓制他們了。”

  鮮活的例子,比任何話語都更有說服力。

  朱雄英終於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表情也變得凝重起來:

  “我明白了,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

  “我們要用儒家,卻不能將他們捧得太高,對嗎?”

  朱元璋欣慰的道:“對,就是如此。你能明白這個道理,爺爺就放心了。”

  陳景恪也鬆了口氣,進一步解釋道:

  “之所以捧道家,還有個好處。”

  “道家乃百家之師,它的地位高了,也有助於新思想的出現。”

  “而且道家講究無爲而治,就算成爲第一顯學,也不會排擠打壓儒家,避免大明陷入學派紛爭。”

  “這一點,是經過歷史驗證的,不用擔心出現什麼問題。”

  他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爲了打壓儒家,而不是爲了消滅儒家。

  必須要承認的是,儒家在構建禮法方面確實有其優勢。

  他所建立的道德體系,深深影響着每一個華夏人。

  尤其是當前大明,更是離不開儒家。

  所以,消滅他是不現實的。

  但儒家可以用,卻不能捧的太高。

  大明中後期的儒家是什麼德行,大家都看到了。

  所以,陳景恪一直在給朱元璋講這方面的道理。

  尤其是聖賢廟計劃提出後,他就時不時的,給朱元璋分析一家獨大的危害。

  老朱的政治素養是無需懷疑的,很快就琢磨透了其中的道理。

  獨尊儒家確實能帶來穩定,但獨尊之後,儒家就會成爲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當朱元璋下定決心,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很難有做不成的。

  龍虎山、茅山、武當等等道家教派,爲何會一起站出來支持?

  自然不是巧合。

  在確定要搞聖賢廟之後,朱元璋就私下聯絡過道家各大派。

  無需給出任何許諾,就一句話,聖賢廟老子位列第二,賜至聖先師封號。

  一直表現的與世無爭的道教,就露出了獠牙。

  在關鍵時刻,給予了儒家致命一擊。

  至於佛教,朱元璋都沒理他們,也無需理會。

  作爲道教最大的對手,他們必須要在行動上和道教保持一致。

  若這一次他們選擇袖手旁觀,以後的大明朝,佛教就永遠也別想擡頭做人。

  至於和儒家站在一起?

  算了吧,他們不想史書上出現‘洪武滅佛’之類的記載。

  而最終,也果如朱元璋和陳景恪所預想的那般,佛道的表態,徹底壓倒了儒家。

  但這並不是結束,而是爭端的開始。

  不論是大明朝廷,還是儒家、道家和佛家,都要在這前所未有的大變局裏,重新找準自己的位置。

  直到局勢重新達成平衡。

  而這期間,少不了各種鬥爭。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