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無題
龍虎山立即抓住機會,將媽祖請進了龍虎山祭祀,隨後東南道教各分支也相繼效仿。
媽祖正式成爲道門正神,讓媽祖祭祀更加規範化。
後來這本隨着海商的足跡流傳到了海外,南洋各島嶼上也相繼出現了媽祖祭祀。
甚至遠在萬里之外的陌生國度,也有了它的信仰。
還有一點是陳景恪始料未及的,那就是海盜這本,以其獨特的劇情構造,影響了後來的發展。
在未來被捧上了極高的位置。
當然,這都是後話,暫且按下不表。
得知海盜火爆,尤其是想要推廣的內容都被重視,陳景恪就徹底將這件事情給放下了。
——
沒過多久,新的宗藩體系規則率先被制定出來。
裏面更細緻的規定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主要包括軍事、外交、商業等方面。
以前大明和藩屬國之間,更多的只是名義上的宗藩關係。
藩屬國名義上稱臣,大明天子承認其國家的地位。
除了禮部制定了一套朝覲標準,就在沒有別的制度方面的約束了。
而這套宗藩規則的出臺,意味着大明和藩屬國的聯繫更加緊密。
對於這套全新的宗藩法,羣臣都給予了支持。
雖然他們不知道帝國計劃,卻也知道這套新規則的好處。
到了這會兒就算再傻的人都知道,大明要對外擴張,要將皇子封到本土之外的土地上當王。
那麼之前舊有的宗藩制度自然就不適用了,出臺新法案是很正常的。
而且這套新法案怎麼看都對大明有利,實在沒有不同意的道理。
唯一受傷害的,可能就是之前的那些異族藩屬國了。
但可惜的是,面對大明的強勢他們連反對意見都不敢提,就這樣全盤接受。
更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朱元璋在鴻臚寺設置了一個外遣官的職務。
該官吏常年駐紮在藩屬國,監督各藩屬國執行新規的情況。
讓各藩屬國叫苦不迭,卻又不敢拒絕,別提多難受了。
所謂外遣官,其實就是現代各國普遍存在的駐外大使。
陳景恪給朱元璋講這玩意兒的時候,被狠狠的嘲諷了一番。
什麼駐外大使,懂不懂什麼叫宗主國?
咱派使節過去,那都是宣佈聖旨,監督指導工作,不是爲了什麼方便溝通交流。
不過,老朱雖然嘴上傲嬌,行動上還是很老實的,就在鴻臚寺設置了這麼個職務。
——
時間不知不覺就進入了十月,北伐大軍正式班師回朝。
朱標率文武百官出城迎接,隨後就是獻俘儀式。
朱元璋親自去祭祀蒼天,以表功績。
之後就是盛大的慶功宴……
馮勝可以說是意氣風發,滅了高麗他的功績直追徐達,一時間是真的風光無比。
其次就是藍玉了。
這次北伐看似勞師動衆,實際上沒打幾個硬仗。
最大的一場硬仗,反而是他率軍突襲慶州一戰。
所以他自然而然就成了慶功宴上的二號功臣,不知道多少人圍在他身邊說着恭維的話。
其他立功的將士也都笑的合不攏嘴。
與之相反的,是被邀請來觀禮的諸多藩屬國使節。
心情無比的沉重。
然而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他們所能做的就只有順從。
祈求大明君臣看在他們恭順的份上,能容許他們繼續存在。
這些都略過不表,對於陳景恪來說,他更關心的是自家好兄弟徐允恭。
“黑了、胖了……看來在軍中的日子過的還不錯。”
徐允恭的變化很大,皮膚變得黢黑粗糙,身材卻更加的魁梧,還多了一股剽悍之氣。
“看來還是軍中更鍛鍊人啊。”
見到好兄弟,徐允恭也非常高興,滔滔不絕的介紹起遼東的情況:
“那裏真是好地方啊,野外到處都是獵物。”
“隨便一個水窪,裏面都有成羣的魚。”
“野兔子都不怕人的,你看着它,它也看着你。”
“尤其是一種叫傻狍子的……”
“土地也非常肥沃,那黑土用手一捏都能滴出油來。”
“只可惜,冬季太冷又太漫長,不適合居住。”
陳景恪心下也向往不已,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裏。
前世經過大開發之後,這種情況基本消失,他也只能在書本上看一看這樣的描寫。
但要說多喜歡這種環境,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真要讓他選擇,他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開發後的環境。
誰要是說喜歡這種原生態,就先去深山老林裏待幾天,出來後看還能有幾個堅持不改的。
“遼東始終未能得到開發,不是因爲氣候寒冷,而是因爲動亂。”
“等徹底平定草原,遼東也能安定下來了,到時朝廷會着手進行開發。”
徐允恭點點頭,沒有多關注此事。
他心思全在用兵打仗上面,不想插手內政方面的事情。
給陳景恪說這些,也不過是覺得那裏環境獨特而已,並不是要討論如何治理這塊地方。
接着他就將話題轉到了軍事方面。
“納哈出雖然投降,但他手下很多人並不想投降,只是被裹挾身不由己。”
“很多降將降卒中途逃走,甚至有一支想要劫掠運糧隊,差點釀成大禍……”
“雖然後來我們加強了防範,但局勢還是非常混亂。”
“朝鮮的情況要好的多……沒有冊封朝鮮王的時候,也是叛亂不止。”
“後來恢復朝鮮國號冊封朝鮮王,局勢反而平定了。”
陳景恪說道:“都是爲了利益罷了。”
“最開始他們以爲大明要在那裏建立郡縣制,那簡直就是在要他們的命,自然會跳出來反抗。”
“後來發現大明恢復了朝鮮國號,依然重用原本的權貴。”
“他們的利益得到保障,自然就不願意反叛了。”
徐允恭點點頭,說道:“使節團的作用也很大,冒着危險去遊說高麗的讀書人和文官,不少人爲此犧牲。”
“後面又幫助新建的朝鮮國梳理政務……”
“我們能順利撤軍,他們居功至偉。”
陳景恪心情沉重了幾分,說道:“朝廷不會忘記他們的功勞的,封賞會如數交到他們的家人手上。”
又聊了幾句,陳景恪忽然問道:“你見到方孝孺了嗎?他現在如何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