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亂認祖宗

作者:見月明
不少第一次來參加早朝的人,不知道他底細,見到這一幕都露出驚訝之色。

  這少年是什麼人?爲何這一圈大佬都對他如此禮遇?

  等從別人那裏打聽到他的身份,則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原來是太孫伴讀陳景恪,難怪這羣大佬都這麼客氣。

  生子當如陳景恪啊。

  另一邊,見過禮之後,徐達笑道:

  “小子,我一直以爲你最是冷靜,沒想到還是性情中人。”

  陳景恪心中一動,莫非是因爲昨天喝酒?

  “徐伯伯何出此言?”

  徐達的回答證實了他的猜測:“昨天都破例飲酒了,還裝糊塗呢。”

  藍玉也附和道:“是啊,連陛下都不能讓你飲酒,竟然爲了犧牲的將士破例,必須是性情中人。”

  陳景恪苦笑道:“就是一杯酒而已……再說了,你們有那麼多國家大事要操心,還有空關心我一個小輩喝酒啊。”

  湯和笑道:“你可不是一般的小輩,你就沒發現今天大家看伱的目光不一樣嗎。”

  陳景恪想起一路上大家怪異的目光,有些不敢置信的道:

  “這……我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嗎?”

  徐達說道:“你以爲呢,現在但凡消息靈通一點的,誰不知道你是陛下的智囊。”

  “你的一舉一動都有無數人關注着。”

  “昨天慶功宴還沒有結束,你飲酒的事情就已經傳開了。”

  許多文官向他投以讚許目光,也有解釋了。

  他是聽了使節團文人義士的事蹟才喝的酒,自然被認爲是對文人的尊重。

  畢竟,那些文人義士已經被文官們,自發的推舉爲文人羣體的代表。

  我們文人也能爲國赴死。

  至於武將們怎麼想……他們沒什麼特別的想法。

  陳景恪娶了公主本就是勳貴行列的一員,自己人怎麼做都是對的。

  得知事情真相,陳景恪只覺得不可思議,又有些興奮。

  我已經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了?

  ——

  因爲北伐大軍凱旋,今日的早朝格外的熱鬧。

  也沒誰會在這個時候給大家添堵,說什麼不開心的事情。

  當然,主要是也確實沒啥不開心的事情。

  今年可謂是風調雨順,戰爭也是節節勝利。

  對大明和天下人來說,都是喜慶的一年。

  朱元璋和羣臣嘮了一會兒嗑,順手處理了一些政務,又頒佈了幾條政令,早朝就結束了。

  退朝後,陳景恪和朱雄英一塊來到乾清宮。

  朱元璋一見面就打趣道:“你不是不飲酒嗎?能爲幾個文人的死破例,今天也必須給咱破個例。”

  陳景恪眼睛一轉,說道:“我倒是想,只是最近實在不方便,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朱元璋本來只是開玩笑,聽他這麼敷衍,頓時不樂意了:

  “怎麼又不方便了?必須給咱一個合適的理由。”

  陳景恪不好意思的道:“這不是福清十八了嗎,您懂得。飲酒可能會對孩子不好。”

  “哈哈……”朱元璋大笑道:“這個理由好,咱喜歡。多多努力,爭取讓咱早日抱上外孫。”

  陳景恪連忙點頭:“一定一定……”

  朱標在一旁那叫一個無語,你們倆要不要瞅瞅自己再說什麼?

  “咳,景恪,這裏有一份方孝孺的奏疏,你看看有何感想。”

  陳景恪心中一動,莫非是關於編寫朝鮮史的事情?

  接過奏疏一看,果然如此。

  高麗很多人並不認爲自己是箕子朝鮮後裔,而是認了高句麗當祖宗。

  因爲這種認識,導致很多人心存反叛之意。

  方孝孺認爲,應該編寫一套正經的朝鮮史書,以駁斥這種觀點。

  同時溯本正源,讓朝鮮人瞭解自己的出身。

  如此才能讓他們更好的迴歸華夏族羣。

  看完奏疏之後,陳景恪相當無語。

  原來那邊的人這麼早就開始亂認祖宗了嗎?

  新羅真是悲催啊。

  大唐滅了百濟和高句麗,讓他撿漏一統了半島。

  打死他都想不到,後世子孫竟然認了死敵當祖宗,反而把他這個真祖宗給拋棄了。

  得知了事情的緣由,他心中的石頭徹底落地。

  方孝孺還是挺靠譜的嗎,沒辜負對他的培養。

  “陛下、殿下,我以爲此事可行,且當行。”

  朱元璋問道:“你就不怕他們真是高句麗後裔?”

  陳景恪回道:“當年唐朝從遼東遷徙百萬人口進入中原,高句麗大部分人口都在其中。”

  “剩下的一部分融入了靺鞨、契丹等部落,還有一部分人口確實被新羅吸納,但數量已經不多了。”

  “新羅最後摘了大唐的果子,這是史書上白紙黑字寫着的,做不了假。”

  說到這裏,他露出一絲冷笑,說道:“如果真能查出誰是高句麗後人,豈不是更好。”

  “直接送他們去見他們的老祖宗好了。”

  “哈哈……”朱元璋大笑道:“這個方法好,那就給朱梓回信,同意編寫朝鮮史。”

  陳景恪提醒道:“如果可以,讓他們將所能查閱到的史料,全部抄錄一份送回大明。”

  這些就是將來研究遼東人文歷史發展變遷的依據。

  朱元璋自然也不會反對,一併寫進了旨意裏。

  之後幾人又聊了一下遼東和半島的情況,主要是遼東方面,確定了未來一年的戰略計劃。

  藍玉掛帥,從遼東遠征漠北。

  “遼東大軍只撤回了十萬,還有二十五萬鎮守當地。”

  “明年初留五萬鎮守遼東和朝鮮王國,藍玉可直接統帥其餘二十萬出征。”

  陳景恪疑惑的道:“那應該讓永昌侯留在遼東整訓軍備纔是,爲何讓他回京了?”

  朱元璋無奈的道:“咱也是這麼想的,利用這幾個月空閒時間,好好的整訓一下軍隊。”

  “但他非要回來,說是一年沒見過倆兒子了,茶飯不思夜不能寐……”

  “還說什麼不讓他回來,他就活不下去了。”

  “你說咱能怎麼辦?只能讓他回來瞅一眼。”

  陳景恪:“……”

  朱標也很無語的搖了搖頭,不過還是出聲幫忙解圍道:

  “老年得子,人之常情。讓他回來看一看,也能安心爲國效力。”

  “我已經與他說過了,半個月後就出發前往遼東,不可耽擱了戰事。”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