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無名宰相

作者:見月明
錦衣衛、監察使,是明面上的監察機構。

  但這遠遠不夠,這兩個羣體很可能會和淡馬錫勢力勾結,從而欺上瞞下。

  而且在那種天高皇帝遠的地方,淡馬錫的勢力真出問題了。

  就憑錦衣衛和監察使那幾個人,也很難有太大作爲。

  朱楨不一樣,楚國就在南洋本地,靠近淡馬錫。

  他手中有還有軍隊,可以直接出兵。

  關鍵是,他是大明的親王,和大明利益一致,不怕他反叛。

  可以說,他纔是確保淡馬錫不會失控的最後一個環節。

  朱楨也不傻,馬上就知道,淡馬錫是朝廷經略南洋的核心。

  爲何監督他懂,就是怕那裏天高皇帝遠出了亂子。

  朝廷還是更相信他這位親王的,所以才讓他監視。

  但這個配合說的就太籠統了。

  朝廷要在淡馬錫做什麼,他要如何配合?配合到什麼程度?

  還好,陳景恪接着就介紹了詳細的情況,最後總結道:

  “淡馬錫的作用有兩個,其一扼守麻六甲海峽;其二在南洋推廣、管理寶鈔。”

  “搞商業也是爲了更好的推廣寶鈔……”

  朱楨疑惑的問出了一個很多人問過的問題:“可以直接下令各藩屬國使用寶鈔,爲何要如此大費周章?”

  朱雄英反問道:“如何讓寶鈔流入藩屬國?大明直接賞賜?還是強行用寶鈔購買藩屬國的貨物?”

  朱楨下意識的想說,強買咋了,藩屬國還能反悔咋地?

  話到嘴邊才反應過來,自己就是被強買的那一個,頓時就將話又給嚥了回去。

  “太孫英明,我大明乃宗主之國,自當爲天下表率,豈可強買強賣掠奪藩屬國貨物。”

  朱雄英差點笑出聲,這臉變的是真快啊。

  “所以,通過正常的貿易,將寶鈔流入藩屬國,是大家都能接受的。”

  “大明會從藩屬國購買一些貨物,也會向他們出售貨物。”

  “如此,既能實現物資交換,補充各自所需,又能讓寶鈔流通起來。”

  “淡馬錫就是大明打造的商業之城,旨在推動、管理藩屬國之間的正常貿易,從而實現寶鈔的流通。”

  朱楨由衷的道:“太孫英明,我一定會配合淡馬錫的工作,同時監視好他們。”

  接着陳景恪給他講了一些淡馬錫的規章制度,讓他心中有個譜。

  聽完之後朱楨再次感到震驚。

  本來他以爲商業之城只是個比喻,沒想到竟然真的要圍繞商業來打造。

  所以得規章制度,都只有一個目的,打造一個良好的商業秩序。

  這完全超出了他的認知,以至於產生了質疑:

  “這……將商賈之道的地位提到如此之高,太過驚世駭俗了。”

  陳景恪嚴肅的道:“大明面臨的也同樣是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必須要敢於跳出前人的窠臼,走出一條適合我們的道路。”

  “否則,我大明要如何統治這廣闊的疆域。”

  朱楨說道:“新宗藩體系就挺好的啊,爲何還要多此一舉呢?”

  陳景恪說道:“然後呢,重蹈商周覆轍?”

  朱楨自然明白是什麼意思,用單純的宗藩關係來約束,恐怕早晚會演變成商周那種情況。

  諸侯王做大,最終取代宗主國。

  如果他還是一名普通的藩王,肯定會說:能有七八百年國祚,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可現在他是一名諸侯王,再說這話就不合適了。

  但他臉上依然寫滿了不理解。

  用商賈之道,就能維繫好宗藩關係了?

  重視商賈,乃取禍之道啊。

  陳景恪也知道他的想法,但真的無法給他解釋其中的緣由。

  總不能將帝國計劃告訴他吧?

  況且,以他接受的教育,也無法理解帝國計劃。

  就算理解了,也同樣無法接受用商業爲紐帶來實現這個計劃。

  正如老朱也同樣無法理解,但朱標和朱雄英能理解,他還是同意了。

  無法解釋的情況,乾脆就不解釋,陳景恪用了最簡單的辦法來回答他:

  “所以才需要你這位大明的親王,盯緊淡馬錫。”

  “一旦這裏出現失控的情況,大明可以將這裏徹底推平,一切從頭再來。”

  “這也是爲何將商業之城選在淡馬錫的原因。”

  “遠離大明本土,出現任何問題,都不會波及到大明。”

  “只要大明本土不出問題,一切都可以重來。”

  朱楨這才勉強接受了這個說法:“試一下也好,如果能成那再好不過,如果不成……”

  他已經做好了隨時摧毀淡馬錫的準備。

  作爲大明的親王,他不可能坐視任何事情威脅大明本土。

  之後陳景恪又告訴了他,哪些地方需要他配合,哪些地方是他重點監視的。

  整個談下來,時間已經過去了大半天。

  朱楨對自己的任務,有了一個大致的認識。

  接下來幾天,他又幾次找到陳景恪,詢問一下了解不通透的地方。

  有時候會說一些自己的想法。

  通過交談,他對如何建設一個楚國,也有了大致的想法。

  之後他又去和傅安等人見了一面,表面上大家自然很客氣。

  一開始傅安等人還很是擔心,楚王高高在上,會不會不待見他們,以後工作上會不會給他們製造麻煩。

  一番交談下來,發現朱楨雖然不算謙虛,但對他們還算客氣,也表示以後會配合淡馬錫的工作。

  這讓幾人都稍稍放下了心。

  很快洪武二十年走完,大明迎來了洪武二十一年。

  對於大明來說,今年可謂是收穫滿滿的一年。

  朝廷上下都很高興,年過的自然也就開心。

  各藩屬國也都派出了使節團,前來朝覲天子。

  比起盛唐的萬國來朝差了很多,至少草原和西域沒有來人。

  但南洋諸國、遼東各勢力、西康也來了三個部族代表,總共國家起來近二十個國家和勢力。

  規模也已經不小了。

  朱元璋雖然不好虛名,但也非常的開心。

  高興之餘,就難得的給羣臣放了個小長假。

  在別的朝代很正常的事情,卻讓文武羣臣無不感激涕零。

  但在高興之餘,也有一點小小的不和諧。

  這個不和諧是來自於陳景恪家庭內部的事情。

  具體來說就是,福清沒懷上。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