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動起來的大明

作者:見月明
過完年陳景恪就發現,福清有點不對勁兒,神神祕祕的,幾次回來都不在家。

  問僕人,都說去上香了。

  他很是好奇,這姑娘以前沒燒香拜佛的愛好啊?

  不過貴族女子多喜歡燒香,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至於爲啥,自然是閒的唄。

  女性地位低下,不能出去做事。

  家裏有錢不愁喫喝,天天閒着無所事事,也就只能發展一下業餘愛好了。

  這個年代,除了燒香拜佛還能幹啥。

  但很快他就發現情況不對,這姑娘咋越來越憂鬱了呢。

  莫非是看佛經看出心理疾病來了?

  這下陳景恪坐不住了,連忙拉住媳婦一番交談,終於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她確實去拜佛了,也確實有了心病。

  但不是讀佛經讀傻了,而是一直沒懷上孩子。

  陳景恪很是無語,連忙開解道:“以前沒懷是咱們不要,最近纔開始努力,哪有那麼快啊。”

  福清搖搖頭,說道:“徐允恭上次回京只待了半個月就走了,嫂子上個月就懷上了。”

  “咱們已經努力幾個月了還不見動靜……”

  陳景恪恍然大悟,這才知道癥結在哪。

  去年末徐允恭隨凱旋大軍回京,只待了半個月就又跟隨藍玉匆匆前往遼東。

  結果過年時候他媳婦就被查出懷上了。

  當時徐達高興的擺了好幾桌邀請好友慶祝。

  沒想到這事兒竟然刺激到了福清。

  她和徐允恭的妻子年齡相仿,人家半個月就懷上,她努力三四個月還沒動靜,也難怪會有壓力。

  還有一部分壓力來自於其他人。

  到了結婚年齡不結婚,就會有人傳謠言,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結婚半年不要孩子,也同樣會有人傳謠,是不是身體有問題?

  一年不要孩子,那就等着吧。

  直接就是不會生,偷偷的吃藥治療云云,謠言說的有鼻子有眼的。

  即便福清貴爲公主,也難以避免此類事情。

  當然,別人倒不是傳她不會生什麼的,而是傳的另外一件事情。

  天譴。

  福清小心翼翼的道:“您說,會不會真的是永昌侯的事情,讓老天不高興了。”

  陳景恪頓了一下,苦笑道:“我都和你說過了,那是騙永昌侯的,天下怎麼可能有那樣的藥。”

  福清點點頭,但很明顯心中依然存着疑慮。

  以前她也對此言深信不疑,可現在由不得她不疑神疑鬼了。

  陳景恪知道,這種神神鬼鬼的事情,一旦她產生懷疑就很難打消,只能從別的地方想辦法。

  比如減輕家庭帶給她的壓力。

  於是他就將此事告知了父母,讓他們不要催促孩子的事情。

  誰知道陳遠和馮氏也很冤:“我們從來都沒提過孩子的事情啊。”

  馮氏說道:“雖然我很想抱孫子,可咱們家的情況我很清楚,怨不得人家公主,我怎麼會催她。”

  陳景恪還以爲她說的‘天譴’的事情,連忙又解釋了一遍。

  陳遠卻搖頭道:“你娘說的不是天譴的事情,是咱家……”

  “就這麼和你說吧,你曾祖父妻妾四人,三十八纔有了你祖父。”

  “你祖父妻妾兩人,四十二纔有了我。”

  “你娘就是當時家中無後才收養的孤女。”

  “她剛來家中,就有了我。”

  “我二十九纔有了你。”

  “咱家就這種命,賴不了人家公主。”

  “伱要是能在三十歲給陳家生出孩子,我和你娘就燒高香了。”

  馮氏也很無奈的道:“是啊,咱們家就這種命,子嗣困難。”

  陳景恪別提多驚訝了,還有這種事兒?

  用科學怎麼解釋?

  只能說,基因這種東西實在太神祕了。

  他將此事告知福清,總算是緩解了她的心理壓力,不再每天疑神疑鬼。

  陳景恪怕她太閒了胡思亂想,就催促她繼續寫駙馬傳,還把《海盜》第二部的構思講了一遍。

  讓她沒事兒多琢磨琢磨寫作。

  總算是暫時將此事給解決了,陳景恪也鬆了口氣。

  很快他就發現,爲啥福清會面臨那麼大壓力了。

  因爲沒多久,朱元璋、馬皇后、朱標、徐達等人,都相繼問了他類似的問題。

  你不是說等公主十八歲要孩子嗎,爲啥這麼久了還沒動靜?

  連他們這些日理萬機的大人物,都會操心這件事,其他人就更不用提了。

  估計平日裏福清沒少被人問這個問題。

  對此陳景恪只能不厭其煩的,將家族情況說了一遍又一遍。

  之後果然沒有人再問,但他們是不是真信了,恐怕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總之這件事情算是告一段落,陳景恪終於可以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

  首先是楚國那邊的詳細情報傳回,包括土地情況、土著情況、氣候條件等等。

  同時還帶回了另一個消息,第一個落腳點已經建好,可以開啓後續移民了。

  於是,早就準備好楚王朱楨,帶着兩千戶百姓,和大量的糧食農具、耕牛、鐵器等物資乘船出發。

  出發那天,朱標帶領滿朝文武前來送行。

  臨上船前,朱標擔心的道:“六弟,保重身體,大哥等你年底回來團聚。”

  朱楨心中非常的舒服。

  不論這話是真情實意還是場面話,都比什麼一定要管好楚國,不要忘記朝廷什麼的要中聽的多。

  這種場合本來是輪不到陳景恪露臉的,但朱楨卻主動找到他,說道:

  “陳伴讀可還有什麼要對我說的嗎?”

  在衆人的注視下,陳景恪只是簡單的說了一句:

  “楚王一路順風。”

  之後朱楨就登船出發,船隊會從長江入海,然後一路向南到達泉州。

  經過修整補給之後,直達楚國。

  送走朱楨,朝堂卻並未恢復平靜,反而變得更加繁忙。

  沒別的。

  遷都。

  耗時兩年多,洛陽城終於修建完成。

  遷都可不是一件小事,很多東西都要事先做準備。

  太子朱標再次啓程,前往洛陽坐鎮。

  這次他可是帶着整個東宮一起去的,順便還帶走了半個朝堂的官吏。

  這些官吏包括六部等各個衙門的人員,他們的目的就是在洛陽將架子搭起來。

  爲後續整體遷徙做準備。

  接着,朱元璋任命了洛陽城的大小官吏。

  然後從應天遷徙了一部分百姓過去。

  同時還從江浙、兩湖、川蜀、雲貴等地,各遷徙部分百姓前往洛陽定居。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