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博望侯

作者:見月明
“大明有佛道兩個宗教,讓他們主動出擊,去和基教伊教碰一碰。”

  朱元璋眉頭一皺,說道:“他們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小心被反噬。”

  朱雄英冷笑道:“嘿,不聽話抽兩鞭子就好了。三武一宗能做的事情,咱大明可以做的更徹底。”

  朱標關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佛道兩教太過於溫和了,恐怕不是西方二教的對手。”

  陳景恪頷首道:“確實如此,被馴化的太久,佛道作爲宗教確實有些不合格。”

  “不過問題不大,鞭子可以讓他們變成溫順的綿羊,自然也能讓他們變成喫人的狼。”

  “就看朝廷準備如何用他們了。”

  朱標深以爲然的道:“也好,找個時間,我召佛道兩家過來談一談。”

  陳景恪說道:“不,要讓他們來求我們。”

  說到這裏,他對朱元璋說道:“要勞陛下出一次手了。”

  朱元璋秒懂他的意思,笑罵道:“嘿,臭小子,髒活累活就想起咱來了。”

  陳景恪笑道:“洪武大帝威震天下,一句話就能給佛道兩家嚇癱了,最適合做這個事情。”

  朱元璋笑道:“別拍咱的馬屁,咱不喫這一套。”

  “說吧,讓咱做到什麼程度?”

  陳景恪說道:“狠狠的往死裏打,只要給他們留一口氣就行。”

  朱元璋指了指他,說道:“你小子纔是真的喫人不吐骨頭,就這所有人還都誇你心善。”

  陳景恪知道他在開玩笑,所以也沒有解釋,而是順手拍了一記馬屁:

  “都是在陛下您的羽翼庇護下,纔有我今日啊。”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你小子不學好,越來越會拍馬屁了。”

  大家也都跟着笑了起來,大殿內緊張的氛圍一掃而空。

  接着四人一起討論瞭如何施行教化,如何敲打佛道兩家,又如何讓佛道兩家走出去。

  等事情有了頭緒,朱雄英見時機差不多,就主動將話題扯到了河西走廊上面。

  把陳景恪在城門樓上的話轉述了一遍。

  陳景恪又補充道:“西域是我們走出去的陸上通道,只有掌握了這裏,才能掌握對外的主動權。”

  “河西走廊是西域的橋頭堡,想要經略西域就必須掌握此地。”

  “而且河西也是重要的產糧基地,能就近爲西域大軍提供後勤保障。”

  “張掖的刪丹山最適合養馬,最早冠軍侯霍去病在這裏設置軍馬場。”

  “唐朝時期也是最重要的養馬地,據記載巔峯時期,同時在這裏飼養了七萬匹馬。”

  “唐末之後中原失去了對這裏的統治,馬場也被廢棄。”

  “如果重設軍馬場,每年至少能爲朝廷提供超過萬匹戰馬。”

  “對大明的馬政是個極大的補充,也能緩解百姓的壓力。”

  “拿下這裏,遠比派遣大軍深入草原,更符合大明的長遠利益。”

  朱元璋說道:“咱不是不知道河西的重要性,只是這裏漢人太少了,無法維持長久駐軍。”

  “當年讓馮勝撤軍,就是因爲這個原因。”

  朱雄英插話道:“今日不同往日,這幾年朝廷陸續往那邊遷徙人口。”

  “據我所知,嘉峪關以內已經有了超過五千戶人口,足以支撐一支軍隊常駐。”

  “而且爲了應對河套和陝北高原荒漠化,我們即將對那裏的人口分佈進行調整。”

  “可以將一部分人遷徙到河西去。”

  “前兩年可能還需要朝廷支援一部分糧草。”

  “等那些人紮根,河西將再次繁榮起來。”

  “到那時我們應該也完成休養生息了,正好出兵西域。”

  朱元璋思考許久,依然沒有做出決定,而是問朱標道:

  “伱如何看?”

  朱標說道:“接下來幾年朝廷以休養生息爲主,不會發動大規模戰爭,有能力支撐對河西走廊的開發。”

  “但前提是,軍隊必須要保證百姓的安全,不能被北元襲擾。”

  朱雄英說道:“此事簡單,堡壘計劃先在河西施行。北元敢來,牙都給他們硌掉。”

  朱標點頭道:“那我沒有什麼意見了。”

  朱元璋這才點頭,說道:“好,就這麼辦了,咱這就……嗯,標兒你看着辦吧。”

  朱標也沒有推辭,當即說道:“好,我這就將魏國公他們找來商議,制定全盤計劃。”

  接着幾人就河西戰略進行了討論,完善了許多細節。

  順便還聊到了西域戰略該如何施行。

  陳景恪提出了一個建議:“將西域戰略全權交給晉王實施,朝廷只要給予支持就可以了。”

  朱標也非常支持,說道:“三弟想在碎葉川建立自己的封國,想必他會很樂於接受這個任務。”

  朱元璋自然更不會有意見了,甚至對陳景恪的建議,他還十二分的滿意。

  沒有因爲立場關係,就隨意猜忌打壓別的宗親。

  事實上陳景恪讓朱棡去西域,還真有自己的小心思。

  那邊宗教氛圍濃厚,用暴力手段是最簡單的解決辦法。

  但又不能徹底將那裏摧毀,否則重建會很麻煩。

  朱棡是最適合執行這個計劃的人選。

  一來他塞王的身份,不用害怕背黑鍋,敢於下手。

  二來能力確實很出衆,能掌握好那個平衡。

  之後大家又追溯了一番漢唐時期,經略西域的往事。

  朱元璋等人說的基本都是班超,西域都護府,安西軍,屯田之類的。

  陳景恪則重點提到了一個人:

  “博望侯張騫,是有文字記載以來,華夏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人。”

  “他不只是看,還身體力行的去做。”

  “若沒有他的開拓,華夏不知要何時纔會將目光放在那裏。”

  “以他的功績,完全有資格在史書裏獨享一篇傳記。”

  “只可惜,他的行爲與儒家思想不符,功績被掩蓋了。”

  朱雄英立即說道:“那就給他加上,大明單獨爲其列傳。”

  朱標也沒有反對,說道:“爲他寫一篇傳記,倒也不是不行,還能激勵大明子民勇敢的走出去。”

  這時朱元璋若有所思的道:“咱本來還在想,應該給趙秩什麼樣的封號,不如就封他個博望侯吧。”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