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時代的塵埃

作者:見月明
他幾以爲,陳景恪莫非就是華夏族羣的先知?

  否則,怎麼能做到這些?

  然後,他心中冒出了一個念頭,對方似乎對波斯有所瞭解。

  歷時兩年,終於重新回到這個老大帝國的京畿,他第一時間就來到陳景恪門前守候。

  這說明啥?

  等羣臣適應了這種模式,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將駁斥權交給內閣,完成最後一步改革。

  雖然這種對比不多,可一個完全不同的視角,對陳景恪的幫助實在太大了。

  自然沒人敢主動往刀口送。

  被殺的基本上都是直接犯事之人,很少牽連中樞高官,所以才顯得如此平靜。

  可你心善,是真沒威脅。

  “人同此心,諸位在施政之時,要多加考慮,儘量減少對百姓的傷害。”

  難怪之前在中亞的時候,他能遊歷諸國。

  如此大的變動,即便是有徐達和李善長坐鎮,也會帶來極大的震動。

  寫的很細緻,也沒有一味吹捧或者貶低,缺點和優點一併記錄。

  可之前爆出,有人利用新皇登基大赦天下的機會,故意行不法之事。

  聽到他前面的話,衆人其實都有些不以爲然。

  這就是矛盾所在。

  兩相對比,讓他更加的欽佩。

  這是朱標不願意見到的。

  然而只有極少數人知道,朱標此舉是爲再一次擴大內閣權力做鋪墊。

  兩派不停的打嘴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都說服不了誰。

  於是他摒棄了宗教觀念,開始全面瞭解華夏文化,試圖從中找到復興波斯的機會。

  朝廷一直在收集輿情信息,相關情報很快就彙總到了朱標手裏。

  新皇已經證明,他是能殺也敢殺人的。

  關鍵是他還用中亞那邊的情況作對比。

  朱標等人看過之後覺得很正常,事情在可控範圍內。

  民間的反應,再次出乎了大家的意料……主要是出乎了陳景恪的意料。

  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這種堅韌是其他族羣所不具備的。

  好奇的接過翻了幾頁,更是感到大爲震驚。

  所以一點點的移交權力,到最後順水推舟,是最好的辦法。

  所以大家寧願不變。

  現在百姓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朝廷的計劃雖好,但太過於理想化了。

  既然走了這條路,那就要做好一往無前的準備。

  本來還在想着,怎麼鼓動他搞波斯復國攪亂當地局勢,沒想到他自己送上門來了。

  朱標組建了一個工作小組,由李善長擔任組長,另一名內閣學士耿光擔任副組長。

  而華夏族羣,即便是在最低谷,依然沒有丟失自己的傳統。

  朱雄英也是同樣的看法,但嘴上習慣性的反駁道:

  “磨磨唧唧,換成皇爺爺,這會兒新內閣已經正常運轉了。”

  並將自己觀察到的東西全部都寫了下來,有些還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明明是造福當地的良策,百姓卻不支持。

  對於朱標的手段,陳景恪歎爲觀止。

  “如果換成在華夏,這就是數典忘祖,所有後人都要以死謝罪。”

  也有人反對,認爲這是勞民傷財。

  既然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朝廷主持去做,有什麼不對?

  更何況,爲了支持新政,新皇每年還從內帑拿出六百萬貫補貼國庫。

  但陳景恪的最後一句話,卻讓所有人都忍不住心中一沉。

  這非但沒有讓他小覷華夏,反而讓他更加感到不可思議。

  讓陳景恪對大明的基層情況,對變法帶來的種種影響,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時代的塵埃,落在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七八年前他才十二三歲,這是何等的天縱奇才?

  變革或許會讓世界變得更好,可期間產生的波動,卻可能讓很多人家破人亡。

  因爲這個道理朱標和李善長等人肯定知道,只有朱雄英不太瞭解。

  “曾經輝煌的波斯文明成了過眼雲煙……波斯歷史上的英雄史詩,也被人所遺忘……”

  一旦將這個權力交給內閣,那麼它就將成爲大明最高行政機關。

  他更關注的是百姓對變革看法,基本都是反對。

  想到這裏,他由衷的說道:

  “治大國,若烹小鮮,先聖真至理名言也。”

  陳景恪心中已經隱隱有了猜測,這還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頭啊。

  說明這種事情是利國利民的,要不然爲啥會被史書重點記載?

  怕折騰,所以寧願什麼都不變。

  讓人情不自禁的產生代入感。

  如果他願意出手指點,波斯復國或許就能看到一些曙光了。

  “哦?”陳景恪有些驚訝,沒想到他竟然會來這麼一出。

  阿扎薩按捺住狂喜情緒,說道:“不知陳伴讀對波斯有何看法?”

  果然不愧是讓祖先都心悅誠服,甘願以藩屬自稱的族羣。

  最讓他感到不可思議的那一部分政策,基本都是最近幾年纔出現的。

  朱標開口說道:“此言甚妙,百姓在變革面前是如此的渺小。”

  可有句話叫殺雞儆猴。

  “而我們在時代洪流面前,又何嘗不是微不足道的呢。”

  陳景恪似乎覺得這樣不妥,露出了一個尷尬的笑容,轉而說道:

  “居魯士創造了波斯第一帝國,是何等的強盛輝煌……”

  阿扎薩心中一喜,客氣的道:“陳伴讀客氣了,不過是舉手之勞。”

  兩人寒暄了幾句,陳景恪就把他迎到家中,聊起了這段時間的經歷。

  “陳伴讀,這是我兩年來遊歷大明的所見所聞,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只不過和朱元璋不同的是,朱標懂得剋制沒有大肆牽連。

  駁斥權的意義,之前已經說過。

  這個現實,讓他非常的無奈。

  朱雄英搖頭晃腦的道:“咔嚓一刀,所有的反對聲音都消失了,多省事。”

  朱標好奇的問道:“哦,景恪有何感觸?”

  當即不動聲色的道:“古波斯是個偉大的族羣,創造了輝煌的文明,現在嗎……”

  這句話實在太貼切,太形象了,是對變革的最好總結。

  本來他還有些忐忑,對方會不會忘記了自己。

  將手中的書合上,他由衷的說道:

  “雖然後來波斯第一帝國覆滅,然沉淪數百年後,再次建立了薩珊王朝,成爲當地的霸主。”

  什麼都考慮,會增加變革的成本。

  阿扎薩非但沒有覺得屈辱,反而非常興奮。

  “兩晉南北朝時期,雙方就頻繁的交往,隋唐時期正式建立邦交……”

  末了,他說出了前世互聯網上流傳很廣的一句話:

  阿扎薩既羞愧又興奮,終於吐露了自己的真實意圖:

  “不是我等不願意復興祖上榮光,奈何敵人太過強大,如之奈何啊。”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