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解縉的震驚

作者:見月明
解縉正在地裏幹活,聽說有人拜訪,也很是好奇。

  他自然不認得方孝孺看,但也能看出此人氣質不凡,定然不是一般人等。

  就很客氣的道:“敢問兄臺何人,尋某何事?”

  方孝孺上下打量着他,見他挽着褲腿手上腳上都是泥,心中更是讚賞。

  “縉紳不妨猜一猜我是誰。”

  縉紳是解縉的字。

  解縉眉頭微皺,很是不喜這種藏頭露尾。

  正想嘲諷一兩句,腦海裏忽然一道靈光閃過,脫口而出道:

  “希直兄?”

  方孝孺大笑道:“哈哈……正是某,縉紳是不是很驚喜?”

  解縉大喜,上前鄭重行禮道:“哎呀呀,竟然真是希直兄,想煞小弟也。”

  這是真正的神交已久,自然非常高興,互相說着仰慕之情。

  “兄要來,爲何不早點告訴我,我好親去迎接。”

  方孝孺指了指他挽起的褲腿,笑道:“若我提前告知,又豈能看到縉紳如此一面。”

  解縉絲毫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笑道:

  “我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真正辛苦的還是他們。”

  方孝孺嘆道:“多少人放不下身段,連樣子都懶得做……”

  解縉只是笑了笑沒接這個話,轉而說道: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走走走,咱們回去痛飲幾杯。”

  兩人一起回到縣衙,讓廚娘做了幾道豐盛的飯菜,皆是本地特產。

  “哈哈……平日裏我孤苦一人,兄一定要多住一些時日啊。”

  方孝孺左右看了看,說道:“縉紳何必如此爲難自己。”

  “不捨得妻子受苦,至少也要帶一名妾室過來照顧起居啊。”

  解縉解釋道:“初時我以爲遼東苦寒之地,能否活下來還是未知。”

  “到了此地才知,苦是苦了點,然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可怕。”

  “年初已經寫信,讓家中妻妾一起過來,不久應該就能到了。”

  明朝雖然允許命官帶妻妾上任,但遼東苦寒之地,解縉自然不會讓妻子跟過來受罪。

  他就只帶着僕從和幕僚過來上任。

  而且怕官員和當地大戶勾連,又禁止他們在當地納妾。

  所以,解縉是一個人居住,住處稍顯冷清了些。

  方孝孺嘆道:“關內之人視關外爲猛虎,視關外人爲蠻夷。”

  “長此以往必生隔閡,不利於國家長治久安。”

  解縉表情也變得凝重起來,在這裏任職一年,他豈會不知道這些。

  但對於這種情況,他也確實想不到什麼更好的辦法。

  “我已經將此事上奏朝廷,希望朝中諸公能想到什麼好辦法吧。”

  方孝孺問道:“縉紳才華橫溢又胸懷大志,將來朝堂之上必有一席之地。”

  “對於此種大事,當有自己的見解纔行,爲何全部推給他人。”

  解縉苦笑道:“希直兄過獎了,愧不敢當。”

  “在其位而謀其政,以前我正是不明白這個道理,纔會被貶謫到泰寧。”

  “朝中諸公各有盤算,我又何必胡亂諫言惹人不喜呢。”

  方孝孺皺眉道:“君子當順境不惰逆境不餒,縉紳緣何發此暮氣沉沉之言。”

  解縉嘆道:“以往我也自恃才學,誰人都不放在眼裏。”

  “世人皆言陳伴讀乃亙古第一人傑,我心中實不服。”

  “一直以爲,若我二人易地而處,我必不弱於他。”

  “然真正來了地方,想要去做實事才發現竟不知從何着手,政務只能託付於幕僚。”

  “如此過了三個月有餘,方纔漸漸熟悉政務。”

  “但也只是熟悉,如何針對具體問題做出改良,卻毫無頭緒。。”

  “最後還是靠着朝廷的五年計劃提醒,才找到一條改善本縣經濟之法。”

  “一縣之政務尚且如此,更何況是一國。”

  “至此我才徹底醒悟,學問是學問,治政是治政,二者相差甚遠矣。”

  方孝孺有些哭笑不得,說道:“竟將陳伴讀作爲目標,縉紳你還真是……”

  解縉接話自嘲道:“無知者無畏……現在我要做的是學,而不是着急發表意見。”

  方孝孺心下了然,歉意的道:“原來如此,是我誤會縉紳了。”

  解縉笑道:“我還要感謝希直兄一直以來的指點……”

  誤會解除,氣氛再次變得融洽起來。

  解縉知道方孝孺和陳景恪的關係,特意打聽起他的情況。

  方孝孺就撿一些能說講了一下。

  對於政策變革方面的事情,解縉早就知道,並不覺得驚訝。

  畢竟,大明國策盡出於陳景恪之手,此事已經不是什麼祕密了。

  真正讓他震驚的,是對方在文學上的造詣。

  “你說唯物學是他所創?”

  方孝孺頷首道:“是的,正是受到他的指點,我才悟出唯物之學。”

  “而且他正在做一件更大的事情……我回中原也是爲了參與此事。”

  “此次來泰寧,一是想要見一見縉紳,二是想邀請你回去共襄盛舉。”

  解縉既是震驚,又有些興奮,但更多的還是猶豫:

  “這……不知那陳伴讀所爲何事?”

  方孝孺搖頭道:“在未取得他同意之前,我不能向你透漏任何消息。”

  “且你能否加入也不是我說了算,我今日也只是詢問你的意見。”

  “如果你有意參與,我會將你的作品交給他。”

  “他看過之後同意讓伱加入,你才能真正加入進來。”

  “若他不同意……爲兄也只能說聲抱歉。”

  解縉眉頭微皺,如果是別人用這種方法來邀請他,他肯定會視之爲羞辱。

  可這次的事情是陳景恪發起的,邀請他的人是方孝孺。

  這兩個人,都有資格用這種方式來邀請他。

  甚至,能得到邀請,對他來說是一種莫大的肯定和榮譽。

  他猶豫的原因有兩個。

  其一,方孝孺是儒家叛徒,唯物學必然會和理學發生激烈衝突。

  他對理學和唯物學都沒有偏見,並不是很想參與進來。

  其二,他也有自己的驕傲,對方這樣沒頭沒尾的邀請,他也要考慮自身得失。

  方孝孺自然也能看出他的猶豫,也能理解他爲何猶豫,就說道:

  “此事不急,縉紳可以慢慢思考。什麼時候想好了,給我去一封信就可以了。”

  “你的文集我也會給陳伴讀看,不論他有沒有看中,我都會寫信將結果告知與你。”

  這算是最好的辦法了,解縉眉頭舒展,說道:

  “如此,我便先謝過希直兄了。”

  之後兩人就不再談這些事情,而是單純的交流起學問。

  在這裏停留了四天,方孝孺才告辭踏上歸途。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