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不打西域打天竺

作者:見月明
不過有些流程還是要走的,陳景恪繼續說道:

  “其實諸位不用擔心,收復西域至少也要等到兩年後去了。”

  接着他解釋道:“根據秦王的情報,帖木兒剛剛纔結束了和欽察汗國的五年戰爭,實力消耗巨大。”

  “與秦王一戰又損兵折將,這次平息內部動盪,對國力也是極大的消耗。”

  “他最少要用兩年時間恢復實力,才能發動下一場戰爭。”

  爲啥帖木兒兩年就能恢復實力,發動下一場戰爭。

  國力更佔優勢的大明,卻要用五年來休養生息呢?

  原因很簡單,帖木兒對臣民是單方面掠奪,內部建設基本等於零。

  下面人只要有口喫的就行,其他的根本就不管,自然能更快的收集資源發動戰爭。

  大明不一樣,要搞內部建設,要搞吏治,要改善民生……

  就算髮動戰爭,也要儘可能的減少對百姓的影響。

  所以,大明才需要更長的時間恢復元氣。

  但這並不意味着,大明就只能這麼做。

  如果情況逼到那個地步了,大明一樣可以搞竭澤而漁式的經濟政策。

  然後全年無休的打二十年三十年乃至五十年。

  只不過,目前沒必要這麼做而已。

  陳景恪繼續說道:“我推測,帖木兒和欽察汗國的戰爭,會在兩年後開啓。”

  “到那時我們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也結束了,正好出兵收復西域。”

  兩年後?

  聽到這個時間,耿光等人的表情立即變得輕鬆起來。

  反倒是朱雄英很是不滿的道:“爲何要兩年後?現在帖木兒陷入內亂,也無力兼顧西域。”

  “現在出兵將西域打下來,等兩年後他和欽察汗國交戰,我們還能漁翁得利。”

  朱元璋搖搖頭說道:“不成不成,現在將西域打下來,帖木兒就會面臨你二叔三叔兩面夾擊。”

  “他又不傻,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和硬着頭皮和欽察汗國開戰。”

  “所以,我們必須要爲他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

  徐達點點頭,說道:“陛下所言甚是,我們必須要讓帖木兒相信,他的後方是安全的……”

  “爲了儘快搜刮資源,帖木兒很可能會加大對察合臺汗國資源的掠奪。”

  “這必然會削弱察合臺的實力,我們出兵會更容易獲勝。”

  “而且過度壓榨,也會引起百姓的不滿。”

  “等我們出兵的時候,很可能只需要一兩場勝利,就會出現百姓喜迎王師的局面。”

  還是那句話,此時的百姓沒有什麼族羣概念。

  大明統治他們,還是察合臺大汗統治他們,對他們來說都行。

  誰對他們好,他們就跟着誰。

  帖木兒要吸察合臺汗國的血,察合臺大汗只能拼命壓榨百姓。

  西域百姓活不下去,自然會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如果真出現這種局面,大明後續治理西域就要簡單許多。

  這個道理並不複雜,朱雄英自然也懂,只能失望的收回了立即出兵的念頭。

  這時,陳景恪再次開口道:“不過……雖然現在不適合動西域,卻是動天竺的絕佳時機。”

  朱雄英眼睛一亮,追問道:“快說說,爲何適合動天竺?”

  其他人也都向他看來,不是正在說安西和西域嗎,怎麼突然就扯到天竺去了?

  徐達則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陳景恪解釋道:“經過三年的準備,燕王府的實力已經很強,有能力發動這場戰爭。”

  “燕王世子學有所成,也足以去主持大局了。”

  “還有道衍大師輔佐,收拾天竺不在話下。”

  “帖木兒得知我們在攻打天竺,就會更加放心的和欽察汗國開戰……”

  耿光質疑道:“燕王府的實力我不懷疑,但天竺亦是大國,恐怕不好打吧。”

  “而且我們是外來之人,他們的百姓會接受我們的統治嗎?”

  陳景恪笑道:“如果是別的國家確實不好打,但天竺例外……”

  這個國家的戰鬥力不提也罷,華夏對他們的戰績,堪稱戰史奇蹟。

  古有一人滅他們一國,今有四名戰士擊敗他們兩個精銳營。

  並且還留下了一句名言:敵人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我還擊。

  聽聽這話說的,不知道的還以爲我們人數佔優勢呢。

  而且天竺採用的是種姓制度……

  “他們的統治階層婆羅門、剎帝利,全都是外來的雅利安人。”

  “就連第三等吠舍,也就是平民,都是雅利安人。”

  “占人口大多數的本地土著,只能作爲底層也就是第四等的首陀羅……”

  “只能從事伺候人的低賤行業。”

  “在首陀羅之下,還有個第五等,屬於賤民級別,連當奴隸的資格都沒有……”

  “燕王府擊敗他們之後,暫時不要大刀闊斧的改革,先用種姓制度穩定政權。”

  擊敗他們之後繼續使用種姓制度,明人自然是高種姓。

  在制度不變的情況下,基層的百姓是不會在乎誰當國王的。

  維持舊制度,更有利於燕國的統治。

  等時機成熟再進行改革,徹底廢除天竺文化,廢除種姓制之類的。

  至於爲什麼不留着種姓制度……

  陳景恪的目的是推廣華夏文化,不把天竺文化廢除,過個幾十上百年燕王府就會被對方給同化。

  到那個時候樂子就大了。

  況且,種姓制度絕不是什麼好東西,不把它廢了,萬一傳入大明也很麻煩。

  “我以爲,燕王府可以在三到五年內拿下天竺全境,並建立穩固的統治。”

  “到時候晉王也已經拿下西域,秦王在安西也有了足夠的實力……”

  “大明可以從三個方向同時發力,拿下整個安西。”

  “到那時,大明將再也不用擔心來自陸地上的敵人了。”

  聽完這個計劃,耿光等人面面相覷。

  他們又不蠢,到了這會兒豈能不明白,朝廷對西域早就有了全盤計劃。

  秦王去安西也不是流放,而是爲了實現整個戰略下的一步棋。

  而且眼看着這步棋又走對了。

  就算他們不懂軍事,也知道朱樉在安西立足的戰略意義。

  再拿下天竺,真就三方包夾,帖木兒插翅難飛。

  這計劃一看就是出自陳伴讀之手啊。

  如羚羊掛角,不到答案揭曉的那一天,外人根本就看不出來。

  朱雄英興奮的道:“好,這個計劃實在太好了,馬上給四叔下旨,讓他出兵天竺。”

  朱元璋也不禁頷首,從這個角度來說,現在確實是打天竺的好時機。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