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巾幗不讓鬚眉

作者:見月明
錫蘭島,燕王府臨時行在。

  姚廣孝邁着穩重的步履前往朱高熾的寢殿,沿途的官吏、近衛、侍者,紛紛向他行禮。

  他腳下不停,只是微微頷首表示禮節。

  不一會兒就到達了目的地。

  說是寢宮,實際上就是一座大院子,其規模還不如大明的地主老財。

  不大興土木,倒不是他們勤儉節約什麼的。

  而是要通過此舉激勵所有人,他們的目標是次大陸。

  這裏只是臨時落腳點。

  想要舒適的生活,等打上次大陸了再說。

  這一招確實很管用,從王府的領導層到普通百姓,都做好了心理準備。

  當所有人都被動員起來的時候,工作效率是非常可怕的。

  只用了小年半的時間,就已經完成了安置工作。

  軍隊也騰出手來,開始做恢復性訓練。

  姚廣孝今日過來,就是向朱高熾彙報情況,並就未來計劃交換意見。

  以他的地位完全可以直接進去,但還是停在門外等內侍通報。

  倒不是他多麼的重視禮節之類的。

  如果房子裏的是朱棣,他反而不會講究那麼多。

  但朱高熾不同,他是幼主威望不足以服人。

  如果姚廣孝太隨意,就會讓人產生誤會,以爲他不尊重朱高熾。

  從而對朱高熾生出輕慢之心,這是非常危險的。

  現在他都如此恭敬,其他人自然不敢逾越。

  很快內侍就出來通報,世子請他進去。

  姚廣孝又整理了一番儀表,才恭敬的進去。

  剛進門,就見到世子妃張氏在門口迎接。

  他連忙行禮:“參見世子妃。”

  張氏客氣的道:“大師多禮了,快請上座。”

  看着嫺雅大方的張氏,姚廣孝心下感嘆,世子娶了個賢妻啊。

  就在這時,朱高熾虛弱的聲音傳來:

  “大師,你來了,快坐。”

  姚廣孝幾步來到牀前,看了看朱高熾蒼白的臉色,很自然的伸手替他把起了脈。

  “世子的脈象又強勁了許多,這是好現象啊,好好修養一些時日就可以恢復了。”

  張氏臉上露出喜色,不過依然沒忘了表示感謝:

  “多虧了大師醫術高明。”

  姚廣孝說道:“也是世子吉人自有天佑,正所謂大難之後必有大福。”

  “這預示着我們此行必能得償所願。”

  朱高熾輕笑道:“總算是聽到好消息了,再躺下去我就要發黴了。”

  “關鍵是,若因爲我的身體拖累了王府的計劃,這罪過就大了。”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朱高熾這大半年的經歷,就是這句話最好的寫照。

  出海的時候他躊躇滿志,準備大展拳腳開創一番事業。

  然而剛上船不久他就倒下了。

  先是暈船。

  以前他在內河上乘過船,沒有暈過,就以爲自己不會暈船。

  只是大海上的風浪遠非內河所能比,幾下就將他顛翻了。

  本來都以爲只是普通暈船,大家也沒放在心上。

  暈啊暈啊就習慣了。

  然而很快大家就發現情況不對。

  他的暈船非但沒好轉,還更加的嚴重了,緊接着就被診斷出水土不服。

  兩種病加在一起,要了他半條命。

  但這還不算完,好不容易到了錫蘭島,身體虛弱的他又感染了瘧疾。

  從大明來到異國他鄉,大家本就有些忐忑。

  現在主心骨又倒了,這下所有人都慌了。

  就連姚廣孝都有些束手無策。

  他威望再高也只是燕王府的幕僚,權力來自於王權的信任。

  這一點和陳景恪類似,本身只是伴讀,權勢來自於皇家的信任。

  現在王府的主人病倒,他這個謀臣是沒有權力命令其他人的。

  他算過一萬種挫折,唯獨沒有算到這一種。

  向大明求援?

  剛到錫蘭島世子就快沒了,你讓朝廷怎麼想?

  而且去大明求援,一來一回要半年的時間,黃花菜都涼了。

  就在這人心惶惶的時刻,一個誰都沒想到的人站了出來,迅速穩定人心。

  那就是世子妃張氏。

  她先是召集王府所有管理層開了個會,會議開頭她就直說:

  “軍國大事本不應由我一婦道人家過問,然形勢危急,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只是我一婦道人家,又能做得了什麼呢,事情還是仰仗諸位來做的。”

  “諸位皆是我的長輩,是陛下和大王信任之人,希望能助我夫妻二人渡過難關。”

  說完就起身行禮。

  衆人對她的反應皆驚訝不已,倒不是因爲這番話有多高明。

  而是在這種關鍵時刻,她表現出來的沉穩,實在太難得了。

  要知道,她今年才十六歲。

  之前一直養在深閨,和世子成婚也才半年多。

  說實話,沒有人把她當回事兒。

  世子病倒的時候,也從來沒人問過她的意見。

  但恰恰就是她,在這危急關頭站了出來。

  姚廣孝和楊反應過來之後,馬上就意識到事情來了轉機。

  立即起身大禮參拜:“臣等必不負陛下、大王所託。”

  他們兩個人表態,其他人也跟着起身表示忠誠。

  接着,姚廣孝就趁熱打鐵說道:“國不能一日無主,世子病重無法理事,理當世子妃暫攝國政。”

  楊也表示支持。

  姚廣孝的地位就不說了,楊也不簡單,他是燕王府軍方統帥。

  事實上,如果朱元璋在這裏,肯定非常震驚。

  洪武十五年就已經病逝的營陽侯楊,爲何還活着,爲何會在燕王府?

  說起來,事情還是要回到胡惟庸案上。

  胡惟庸作爲丞相,又是淮西集團在朝中的話事人,誰不想和他搞好關係?

  楊自然也不例外,沒少給他送禮什麼的。

  本來只是很正常的人情往來,但等胡惟庸事發,情況就變了。

  人情往來就變成了罪證。

  楊數次跟隨徐達征戰,兩人關係非常好,於是就求到了他的頭上。

  徐達自然知道他是無辜的,心軟之下就幫了他一把。

  當時朱元璋殺紅了眼,正常勸諫是沒什麼用的。

  他們就想了個辦法,詐死。

  人死賬消,老朱就算想大肆株連,也不會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清算一個死人。

  事實也確實如他們所想,得知他的死訊老朱也不搞株連了,還追封他爲芮國公。

  而楊,則在徐達的安排下,進入了燕王朱棣手下任職。

  至於朱棣爲何要幫助岳父欺騙父親,歷史上沒有記載,後人只能自己猜測。

  反正,楊確實承了這份情,對朱棣忠心耿耿。

  靖難之役他再次復出,最後戰死於靈璧,因功被追封爲國公。

  根據時間推算,當時他在靈璧的對手正是徐允恭。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