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造體系

作者:見月明
第410章造體系

  後來?

  那人說道:“當時大家很震驚,不過並不相信他的話。”

  “這麼大的事情,不可能一點風聲都沒有。”

  衆人不禁點頭,開國皇帝打天下的時候,爲了拉攏人心都會給出一些許諾。

  比如裂土封王啊,比如什麼共富貴啊之類的。

  但這種公開的承諾,不可能沒有一點風聲傳出。

  大家確實沒有聽到過任何此類傳聞。

  大概率是那個人酒後吹牛不打草稿。

  不過,敢吹這樣的牛,是真的找死啊。

  那人繼續說道:“他酒醒之後,也說自己是酒後失言,還上書請罪。”

  “幸好今上仁厚沒有治他的罪,只是罰了半年俸祿略作薄懲。”

  敢公開宣稱要裂土封侯,這是妥妥的死罪。

  只是罰俸確實是薄懲了。

  他特意強調是今上,可見也是認爲,換成朱元璋在位,這個大嘴巴勳貴大概率是要沒。

  衆人也都非常認同,不禁連連稱讚,皇上仁慈啊。

  今上登基,真是天下人的福氣。

  話題很快回到事情本身,那名勳貴被懲罰之後,關於分封的事兒也就沒什麼人提了。

  後來倒是又出現過幾次傳言,但大家都認爲是那個大嘴巴勳貴酒後失言的後續。

  前世信息爆炸時代,好多古早話題,都能被人翻出來二次炒作。

  更何況是信息閉塞的古代,有人幾個月後才聽說這件事情,就當成新聞私下傳幾句很正常。

  但這些傳言都沒有掀起什麼浪花。

  當然,謠言之所以沒有傳開,很大一個原因是不敢傳。

  別的謠言也就罷了,這種列土封疆的謠言,真要追究起來所有說過的都要受罰。

  在皇權時代,尤其是在擁有錦衣衛的大明,沒人敢亂傳這一類信息。

  此人並沒有說酒後失言的勳貴是誰,大家也沒有追問。

  都是有志於科舉的士子,誰都不想還沒步入官場,先得罪一個位高權重的勳貴。

  當然,大家自己私下去打聽,就和他無關了。

  不過這件事情大家也都是當成趣事來聽的,沒人認爲太上皇曾經許諾過分封。

  更沒人將這件事情,和報紙上刊載的文章聯繫在一起,只以爲是巧合罷了。

  在八卦了一會兒之後,大家就繼續討論大華夏概念以及南洋分封。

  畢竟這關乎他們的科舉成績。

  就在衆人討論的不亦樂乎的時候,只見樓上走下來幾個人,其中一個正是洛下書院的算學先生方廣津。

  他對身邊的二十餘歲青年說道:“伯允,真不準備參加科舉了?”

  其他人也紛紛勸道:

  “學習這麼多年,不試一試你甘心嗎?”

  “是啊,行與不行,試上一試又何妨。”

  “至少對自己是個交代,以後回想起來也不至於後悔。”

  酒樓其他人都詫異不已,聽對話好像是這個年輕人要放棄科舉,他的朋友都在勸他。

  這……還剩下三個多月就考試了,人也已經到京城了,爲何不試一下?

  大家倒也沒有輕視他,有資格參加京考的,那都是獲得舉人身份的。

  舉人身份有出仕的資格,屬於已經完成了階級躍遷。

  比如海瑞,就是舉人出身。

  劉伯允倒是非常灑脫,說道:“謝方先生、諸位同窗的好意,然自家知自家事。”

  “我的成績並不好,幾次預考都排在末尾,參加科舉不過是自尋煩惱。”

  所謂預考,就是模擬考試。

  古代有正經老師教的,一般都會拿歷屆真題做模擬考試。

  方廣津說道:“預考和正式考試有很大區別,不能因此就蓋棺定論。”

  “你去參加科舉,未嘗沒有勝算。”

  一旁的喫瓜羣衆恍然大悟,原來是算學生。

  然後有見多識廣的認出了方廣津的身份,讓在座的人都忍不住肅然起敬。

  蓋因他不但是洛下書院的先生,還是算學研究班的核心成員。

  衆所周知,科舉被理學把持,但算科除外。

  這個科目是國子監算學班在負責,而算學班幾乎都是陳景恪算學圈子的成員。

  相當於算學圈子掌握着算科考試。

  以方廣津在算學圈子的地位,約等於算科士子都是他的門生。

  計官羣體掌握着戶部、金鈔局,等於掌握着國家的錢袋子。

  現在因爲改革,因爲量化管理,計官又開始掌握各個衙門的錢袋子。

  隨着計官羣體的壯大,方廣津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

  雖然沒有出仕,但其影響力超過許多朝中大佬,誰見了他都得給幾分面子。

  眼前的這羣考生,可不敢在他面前失禮,說話的聲音都壓低了許多。

  同時大家也對劉伯允好奇不已,這位是什麼人?

  讓方廣津如此重視,還要親自來勸。

  對於自己成爲衆人目光中的焦點,劉伯允表現的非常淡定,說道:

  “院長經常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沒必要死磕科舉。”

  “只要用心去做,不管做什麼都能發光發熱。”

  見他把陳景恪都搬出來了,方廣津一時間有些無語。

  院長那是爲了寬慰你們,不想你們有太大壓力,你怎麼還當真了?

  不參加科舉你怎麼做官?

  劉伯允似乎猜到了他的想法,說道:“出仕的事情我已經想好了,我是舉人,可以直接出仕。”

  “我老家是雲南的,那邊缺少人才,尤其缺懂算學的。”

  “我家鄉縣的府君,得知我跟隨先生學習算學,且獲得了舉人身份,數次邀請我回去造福鄉里。”

  “只是以前我學業不精,怕坑害了鄉里沒敢答應。”

  “現在總算是勉強將先生教的東西學會了一二,自覺有能力擔當重任,所以決定回鄉。”

  “府君可是許諾了我戶房主事之職,這起點比大多數進士都要高了。”

  大明地方衙門的機構設置,模仿了中樞六部,設置了六房。

  戶房掌管一縣的錢糧物資,類似於現在的財政局局長和倉儲部負責人。

  對普通人來說,這個起點不可謂不高。

  大明科舉改制之後,進士有兩年的觀政期,在這期間他們只能幹最基層的工作。

  就算兩年後吏部正式授予官職,一多半人也只能擔任鄉長一類的職務。

  起點也遠不如他這個戶房主事。

  但方廣津卻依然不滿意,說道:“舉人總歸低人一等,將來升遷也要看人臉色。”

  “想邁過五品的門檻更是難上加難……”

  一二三品爲高級官吏,布政使、六部侍郎、尚書等以上的職務,全都是這三個品級的官員擔任。

  四五品爲中級官吏,中央各衙門的主要負責人,州府的知府、推官等,一般都是這個級別。

  六七八九品就是低級官吏,鄉長、縣令、下等府的知府等等,都是這個級別。

  上中下之間的門檻很高。

  九品官靠熬資歷就有機會成爲六品,但沒有突出政績或者貴人相助,絕無可能跨過五品。

  進士比非進士,更容易跨過這道門檻。

  想成爲高級官吏更麻煩,不是光有政績就能辦到的。

  目前默認,要麼是勳貴有功績在身,要麼是進士出身。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