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大家都怕真相

作者:見月明
陳景恪拿着僞造好的公文去找了老朱和朱標,他們兩人的反應和朱雄英預料的一般無二。

  老朱斷然說道:“怎麼可能,老四不會騙咱的,那肯定是同名同姓。”

  朱標亦頷首道:“如果真是詐死,又怎會使用真實姓名……”

  “給錦衣衛那邊回信,就說讓他們不要疑神疑鬼。”

  陳景恪卻堅持道:“我覺得還是查一下好,不是懷疑燕王,而是走個流程也能替他洗清罪名。”

  老朱不耐煩的道:“何必多此一舉,咱的兒子咱還能不知道,老四沒那個心眼。”

  陳景恪相當無語。

  刺蝟誇它兒子身上光,黃鼠狼誇它兒子香。

  朱老四這麼詭計多端,在老朱眼裏就是沒心眼。

  不過有一說一,嫡兄弟五個裏面,除了老五朱之外,還真就屬朱棣心眼最少。

  其他三個,包括朱標在內,那都是心眼上長個人。

  對比一下,可不就是心眼少的實在人嗎。

  朱標卻很支持陳景恪的提議:

  “燕國這個楊出現的太突兀,能力也是大將之材,惹人懷疑也是正常的。”

  “查一下也好,以後也不會再有人拿此事做文章了。”

  陳景恪搖搖頭,故意打岔說道:

  “主要身毒人戰鬥力太差,打他們體現不出能力。”

  “是不是大將之纔不好說,但確實挺有能力的。”

  能調動數萬大軍而不亂,這本身就是能力。

  “說起來,這些年燕王在北平發掘了不少人才啊,晉王那邊更是人才濟濟。”

  “咱大明的新一代,都快被他們給掏空了。”

  老朱得意的道:“咱的兒子,能力那是沒的說。”

  “不過你小子別危言聳聽,大明人才輩出,他們才能帶走幾個。”

  朱標果然不再關注楊的能力問題,笑道:

  “他們都是要做大事的,手下沒點人才怎麼能行。”

  “這幾年朝廷發掘的人才更多啊,滄海省和淡馬錫那邊的培訓班,都人滿爲患了。”

  陳景恪心中一動,說道:“再有半年,第一批去學習的觀政士,就可以授予正式官職了吧?”

  朱標說道:“是啊,雖然不能如之前那般,一上手就是縣一級的主官。”

  “但這些人都學過新政,眼界是不一樣的,去了地方當能帶來不一樣的風氣。”

  朱元璋卻沒那麼看好,說道:“就怕他們成了當地的異類,處處被排擠。”

  這種情況他巡查地方的時候經常見到。

  接受了新政思想,摩拳擦掌準備幹一番事業,結果開頭就被敲了一記悶棍。

  陳景恪很樂觀,說道:“新舊思想碰撞,產生矛盾是很正常的。”

  “只要朝廷的大方向不變,這股風早晚能吹遍大明的每一個角落。”

  對於這一點,不論老朱還是朱標都不懷疑。

  根本原因還是朱雄英和陳景恪年輕,有足夠的時間去推行新政。

  這時,老朱忽然問道:“你之前說的那個什麼蒸什麼機的,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着手開始打造?”

  陳景恪遲疑了好一會兒,才下定決心說道:

  “抽調一百名能工巧匠給我,這就着手嘗試打造。”

  老朱高興的道:“你小子墨跡了這麼多年,終於肯開這個口了。”

  “早就讓你打造,總是推三阻四,也不知道你在擔心什麼。”

  “也就是咱相信你,否則一準認爲你在騙咱。”

  擔心什麼?

  陳景恪苦笑,擔心思想跟不上,工業化反而變成普通人的災難。

  前世有句話說的好,思想不對,越努力越反動。

  就以前的那種社會制度,前腳搞出工業化,後腳那些人就能把老百姓弄成工廠的奴隸。

  還不是他杞人憂天,前世的種種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西方工業化之後的羊喫人、機器喫人事件。

  二十一世紀尚且如此,就古代這種制度下,會發生什麼簡直不敢想。

  所以穿越這麼多年,他除了稍稍改良了一下火器和紡織技術。

  弄了一下玻璃和鐘錶,就再沒有搞過別的東西了。

  不是不想搞,而是不敢搞。

  先從制度上進行改革,至少出臺一定的人身權益保護法案,才能去搞工業化。

  現在他依然不認爲是攀科技樹的好時機。

  至少也要等到大同世界發佈,並被人接受纔行。

  只是很明顯,老朱等不及了,必須要想辦法安撫一下他。

  不過,就算知道結構圖,想弄出實用的蒸汽機也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

  想把它實用化,更是需要大量研究,至少三五年內是不用擔心的。

  有這個時間,足夠他進行新一輪的變革了。

  主要是經過方孝孺的折騰,唯物學已經被世人熟知。

  爲他的大同世界推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否則,他想推廣自己的這一套理論,沒有那麼容易。

  此時回想起來,他也不禁爲當初的選擇感到慶幸。

  還好引導了方孝孺,否則光靠自己……難。

  言歸正傳。

  先把實驗室弄出來,弄個蒸汽機的原型機。

  再弄個抽水機和織布機,讓老朱他們開開眼也好。

  至於別的,以後再說吧。

  事情敲定之後,老朱比陳景恪還着急。

  立即喊來工部尚書和侍郎,讓他們挑選一百名最可靠手藝最好的工匠,給送到洛下書院去。

  至於實驗室的地點,這個倒不用擔心。

  陳景恪要搞學城,在那邊圈了一大片地,建了許多建築。

  直接找個啓用就可以了。

  陳景恪這邊也沒閒着,回來後就讓杜同禮給朱棣去了一封很公式化的信,詢問楊的事情。

  朱棣接到信之後,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果然如我所預料,太子和陳景恪幫我們把這事兒掩蓋住了。”

  徐妙雲淡淡的說道:“他們兩個肯定沒少在心裏罵你。”

  朱棣毫不在乎的道:“嘿,罵我就是罵他們自己,隨便罵去。”

  “楊表現不錯,這麼快就拿下了潘地亞國,沒有愧對我這一番冒險。”

  徐妙雲瞟了他一眼,說道:“你真以爲太上皇和皇上就沒有絲毫懷疑?”

  朱棣有些驚訝的看着自家媳婦,說道:“不可能吧?”

  徐妙雲說道:“我看你是得意的有點糊塗了。”

  “世間哪有那麼多巧合的事情?”

  “同名同姓,年齡相仿,還是你燕王的部下。”

  “之前名聲不顯,卻突然獲得重用,成爲燕王府軍事統帥。”

  “換成任何人都會產生懷疑。”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