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奇觀加信仰

作者:見月明
年輕人情緒來的快去的也快,更何況朱高熾本也不是傷春悲秋的性格。

  現在他滿腦子都是建功立業,哪會把時間浪費在個人緬懷上。

  轉頭就和姚廣孝談論起了,如何實現對潘地亞的有效統治。

  事實上很快他就發現,自己幾乎什麼都不用做。

  那些被征服的身毒人,已經主動把脖子裏的繮繩遞到了他們手上。

  逃過大屠殺的潘地亞高種姓人,在得知燕國招降他們的消息後,毫不猶豫的就跪了。

  然後還不等朱高熾說出自己的計劃,他們就已經主動把燕國高層塑造成了高種姓人。

  非但如此,他們還積極號召原潘地亞國各地的高種姓人,接受燕國的統治。

  各地的高種姓者正惶恐不安,聽到這個消息後大喜,紛紛派出家族重要成員前來王都朝覲。

  同時也是一種試探。

  面對這種情況,朱高熾和姚廣孝都有些目瞪口呆。

  他們知道身毒人沒骨頭,但沒想到竟然還能如此主動。

  朱高熾再次感嘆:“我終於知道,爲何隨便一支軍隊就能征服這裏了。”

  姚廣孝表情卻非常凝重:“必須儘快把漢地建立起來,並嚴禁身毒思想傳入漢地。”

  所謂漢地,就是遷徙漢人百姓居住區。

  朱高熾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說道:“好,就按照原計劃,以高韋裏河爲界限,河南部爲漢地。”

  “嗯,再叫高韋裏河已經不合適了,就改名叫漢河吧。”

  高韋裏河……現在叫漢河,是次大陸最南部的一條大河。

  將次大陸南部的那個尖角給隔離開了,地理位置大致是前世印度的泰米爾納德邦所在。

  面積大約是十餘萬平方公里。

  這條河水力充沛,擁有肥沃的三角洲平原,又有天然良港。

  除了這條大河,這一地帶還擁有多條河流,以及肥沃的衝擊平原。

  不論是發展工商業還是農業,條件都非常優渥。

  就這麼說吧,前世這裏生活着六七千萬人,糧食還能用於出口。

  先天條件真的是讓人眼紅。

  當初陳景恪制定分治計劃的時候,就圈定這裏作爲漢地。

  當然,這只是初步的計劃。

  隨着漢地人口增多,會逐漸往北擴張的。

  之後朱高熾主持了燕國第一次全國大會,與會人員見到他如此年輕都非常喫驚。

  但對於這個征服者,沒有人敢小瞧。

  朱高熾宣佈,潘地亞國除,燕國建立。

  除了高層替換之外,其他一切照舊,以前是貴族現在依然是貴族。

  還不等這些舊貴族高興,他又宣佈了一個新消息。

  將漢河以南的身毒人全部遷出,安置在其他地方。

  這裏將作爲漢地,供漢人生活。

  宣佈完這個消息,朱高熾心中其實也有些緊張的,生怕這些人站出來造反。

  然而……他發現除了少數高種姓人臉色難看,其他人對此都毫無反應。

  臉色難看的那些人,是因爲家族核心在漢河以南,遷走對他們家族的利益影響很大。

  但他們也只是臉色難看,並沒有站出來反對。

  對他們來說,遷徙也只是利益受損而已,並不致命。

  燕國作爲征服者,必然會有利益訴求。

  只對土地提出一定的要求,沒有將他們一併消滅,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沒必要爲了這個,和新的統治者鬧矛盾。

  至於最底層百姓的死活,完全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

  不過是奴隸而已,到處都是,死光了再去抓就是了。

  和舊貴族達成協議之後,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

  都不用燕國動手,這些急於表現的舊貴族,就主動驅趕漢河以南的百姓北遷。

  其過程因爲過於不人道,就略過不寫了。

  反正燕國的漢人百姓,來到這片土地上之後,見到的是遍地的屍骨。

  有人的也有牲畜的。

  直到數十年後,依然能在偏僻的角落見到散落的屍骸。

  朱高熾和姚廣孝忙着建立穩固統治,楊那邊也沒閒着。

  他帶領一萬燕國精銳,前往邊境與德里蘇丹國的軍隊進行對峙。

  對於燕國軍隊的戰鬥力,德里蘇丹國自然是大爲驚恐。

  主動後撤三十里,表示無意與燕國爲敵。

  楊也知道,此時不宜再啓戰端,就順水推舟表示雙方以此爲界互不侵擾。

  看着離去的德里蘇丹國使者,楊心中非常的不甘。

  他很想借此機會,一舉將德里蘇丹國的主力擊敗,然後將對方也一併消滅。

  不是他盲目自大,而是……身毒人的戰鬥力,實在讓他高看不起來。

  但燕國人口實在太少了,還要建立漢地,穩固佔領的地盤,盲目擴張只會讓自己變得虛弱。

  所以,暫時罷兵消化勝利果實,是最好的辦法。

  不過……

  不會等太久的,最多明年德里蘇丹國就會成爲歷史。

  這是大計劃的一部分,除非有天大的變故,否則不會改變。

  朱高熾他們之所以有信心,在明年一統次大陸,自然是因爲背後有大明支持。

  在燕國建立後,朝廷動員了數千艘大型海船,運送各種物資以及人口。

  初步計劃,在明年要讓燕國漢地人口達到五十萬。

  與此同時,大分封的計劃也終於落地。

  按照原計劃,分封了五個王國、五個侯國、十個伯國。

  王國受封的,都是老朱的兒子,按照年齡大小排序封的。

  只不過蜀王朱椿和湘王朱柏拒絕了分封,表示要爲大明鞠躬盡瘁。

  他倆都是朱雄英核心圈子成員,一個坐鎮遼東,一個坐鎮中南半島,暫時不封是早就商量好的。

  把他們都留下,倒也不全是因爲個人感情。

  這兩處地方形勢複雜,也確實需要可信任的大將長期坐鎮。

  雖然兩人沒被分封,卻在親王儀仗上進行了封賞,其地位僅次於朱和朱棣兩大塞王。

  尤其是對朱柏來說,最好的消息是,朱元璋下旨讓他生母從冷宮搬了出來。

  雖然沒有恢復嬪妃的身份,但這已經是個好的開端了。

  其他的侯伯國,則是從開國勳貴和新勳貴中間,各自挑選了幾個。

  被選中的自然欣喜若狂,沒被選中的儘管很失望,卻也沒有多說什麼

  只要大分封是真的,其他都好說。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